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0:36am 第 3 次编辑]

其他鹦鹉(中南美洲)
  黑头凯克 (Black-headed Caique)         
       
黑头凯克是十分好奇与爱玩的鹦鹉,适中的体型是理想的选择之一,台湾近年来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繁殖鸟的数目不多,公鸟与母鸟在外观及行为上几乎一模一样,若要精准地确认性别,经DNA测试是较有保障的方法;手养的黑头凯克幼鸟相当亲人与爱玩,国外的价格不低,常常与中大型鹦鹉的身价差不多,这种来自南美洲的可爱鹦鹉约有2种亚种。
体长:23cm(9 吋)
分布:来自南美洲的北部,北从亚马逊盆地的秘鲁、哥伦比亚到圭亚那,包含的国家还有巴西、委内瑞拉、法属圭亚那、盖亚那、苏利南、厄瓜多。
整体概述:  
主要栖息于低海拔的地区,喜爱栖息在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地,群居性,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聚集10只左右在树上觅食,有时会聚集至30只以上,在当地算是常见鹦鹉;繁殖期依地方而不同,哥伦比亚约4-5月,委内瑞拉约4月,法属圭亚那约12-2月,苏利南10-11月,一次通常生3颗卵;笼养的黑头凯克偶尔会吵闹,尤其是早上与傍晚,很快可适应新环境。
繁殖:
野生黑头凯克在国内有日渐增长的情形,且从外表分辨性别几乎不可能,购买时需多留意,选择两对成鸟分开饲养(在笼舍相邻的情况下)对繁殖可能较有帮助,未繁殖的那对会被先繁殖的感染刺激繁殖欲望与行为;繁殖期时相当具攻击性,饲主观察巢箱时须注意,以免惊吓到亲鸟或被咬伤,一次约产3颗蛋,孵化期26天,幼鸟约在55天时大部分羽毛长齐,在60-70天时开始会离开巢箱独立活动。
411_1101018383.jpg
412_11010184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0:45am 第 4 次编辑]

白腹凯克 (White-bellied Caique)         
      
白腹凯克(金头凯克)在国内外的数量都比黑头凯克少,价钱也比较高,外表、体型、行为都与黑腹凯克非常相似(除了头部与喙部的颜色以外),分布地区不如黑头凯克来的广,有3种亚种,外表差异不大;白腹凯克与黑头凯克在国外的价格都与一些中大型鹦鹉一样高,与黑头凯克一样牠们的个性非常顽皮爱玩且好奇,非常受人喜爱,很适合作宠物鸟,幼鸟与成鸟在台湾的数量都很少,能学会几句简单的话。
体长:23cm(9 吋)
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巴西、玻利维亚北部、厄瓜多东部、秘鲁都是牠们的栖息地。
整体概述:
白腹凯克的幼鸟看似黑头凯克,因为幼鸟的头部有黑色的羽毛,黑色羽毛的分布较不像黑头凯克的密集与黝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而变成美丽的橘黄色,腹部也会在2至3岁时变成纯白色;栖息在靠近水源区的低地雨林内,在其分布区南方的干燥森林也有牠们的族群,行为与黑头凯克非常类似,繁殖季外常成对或小群群集活动,在当地属于常见的鸟类,但栖息地严重破坏使数量正明显下降中,繁殖期约在1月,常筑巢于30m的高树上,窝卵数约为2-4颗;笼养的白腹凯克偶尔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相当活泼与好奇,啃咬力强,须提供新鲜树枝或玩具等东西供牠们啃咬,只能与同类饲养在一起;如欲细分白腹凯克的亚种可分为3种 ─ 白腹凯克(Pionites l. leucogaster,也就是上图所示的绿脚种,数量比较稀少)、黄腿凯克(Pionites l. xanthomeria)还有黄尾凯克(Pionites l. xanthurus)。
繁殖:
白腹凯克的繁殖并不如黑头凯克常见,有些公鸟繁殖期时会对母鸟有攻击性,繁殖期多在1月至6月间,繁殖期时一天会交配数次,3、4个礼拜后母鸟会开始下蛋,在第一颗生下的前7至10天母鸟的腹部会明显地胀大,一窝通常生2-3颗蛋,孵化期约24-26天,白腹凯克的幼鸟的成长速度很慢,比大部分的鹦鹉幼鸟都慢,30-40天大时才会开始生出毛管,羽毛长成约70-80天, 90天后离巢;与黑头凯克一样,多对繁殖(成对饲养)会互相感染繁殖气氛,一对有巢态后进入繁殖阶段,之后其它对会陆续跟进。




和尚鹦鹉 (Monk Parakeet)         
      
和尚鹦鹉约有4种左右的亚种,牠们的生命力非常强韧,能耐严寒,而牠们的说话能力是中型鹦鹉中不错的种类之一,在全世界所有的鹦鹉中只有牠们与一些爱情鸟是自己筑巢繁殖的,手养的和尚鹦鹉十分可爱,喜欢亲近主人,市售多为野生鸟,近年来进口的野生鸟数量非常多,价格相当低下,和尚鹦鹉有许多种的变种-蓝色、白色、派落、黄色、肉桂色等,但是变种的价格比原生种贵很多, 仅有蓝色较常见,约有4种亚种。
体长:27-33cm(10.5-13吋)
分布:
分布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至巴塔哥尼亚间的安地斯山脉以东地区,包括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家,许多逃脱和尚鹦鹉也在美国的加州、佛罗里达州、芝加哥、纽约等地及一些欧洲国家生存定居。
整体概述:
由于和尚鹦鹉的超强生命力,使得即使身处自然环境相差许多的非原生地也能顺利存活,以美国为例,许多逃脱后的和尚鹦鹉都在当地顺利的生存下来,而且由于牠们完全自己筑巢的本领使牠们不需树洞就可繁殖,而且十分多产,使得美国野外的和尚鹦哥越来越多,在都市经常筑巢在电线竿上,即使像芝加哥、纽约冬天如此严寒会下雪的气候,牠们也能安然生存,有鉴于此情形,美国农业局为了怕牠们过度繁殖成为破坏农作物的害鸟,特别制定了禁令,约有10个州左右不能饲养、贩卖、繁殖和尚鹦鹉,加州、乔治亚等等,有些州如要饲养需经过登记,并给予套上脚环,也有一些州只准许繁殖业者或鸟商有执照地繁殖与贩卖,但是并无发现牠们有明显地造成农产品的危害;在南美洲牠们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干燥开阔林地、有荆棘灌木丛与仙人掌的热带稀树草原、棕榈树林、农业耕作区等地区,常在树间与地上觅食,有时会与鸽子等其它种类的鸟一起觅食,群居性,大部分的和尚鹦鹉都将巢密集的筑在彼此附近,通常筑巢所需的树枝来自于灌木丛,牠们将巢穴做的非常大,进入巢穴后约分有3 个巢室,最里面的是下蛋育雏的巢室,公鸟则在最外面的巢室巡视保护牠们的巢穴,繁殖期在10-12月,通常产4-6颗蛋,也有1-11颗的纪录,常至农田觅食而造成农业损失;笼养的和尚鹦鹉生命力非常强韧,喜爱洗澡,有时非常吵杂,可成群饲养,由于啃咬力强,须提供新鲜树枝供啃咬,巢箱边缘最好加上坚硬的金属以防啃咬破坏。
繁殖:
和尚鹦鹉是容易繁殖的种类,适合入门者繁殖,全年均可繁殖,成群饲养繁殖的效果也不错,由于牠们能自己筑巢,如不用巢箱繁殖,须准备大量的树枝供牠们作巢,不过不用巢箱比较麻烦,幼鸟也不易移出手养,一窝约生4-8颗蛋,孵化期23-26天,8-10个星期羽毛长成。

white20bellied20_1101055265.jpg
422_1101018480.jpg
adf88c8bda857f9a_1101055394.jpg
IMG_1000_11010555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0:58am 第 2 次编辑]

鹰头鹦鹉 (Hawk-headed Parrot)         
   
鹰头鹦鹉是非常独特与美丽的南美洲鹦鹉,有2种亚种,主要外表的差异是鹰头鹦鹉-Hawk-headed Parrot(Deroptyus accipitrinus)的额头是白色的,而另一种巴西鹰头鹦鹉-Brazilian Hawk-headed Parrot(Deroptyus fuscifrous)的额头则是灰褐色的,在台湾市场上不普遍,主要原因可能有价位高、饲养上较不如一般中大型鹦鹉容易、繁殖成果少,适应环境困难等因素,市面上所见多为野生鸟,虽然牠们可以是很爱玩与活泼的宠物,但性格上较不稳定,成熟后可能变的有侵略性与难以预料的情绪变化,所以将牠当作宠物鸟的人不多。
体长:35cm(14吋)
分布:
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法属圭亚那、苏利南、盖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等地。
整体概述:
鹰头鹦鹉是栖息在低地雨林的鹦鹉,喜爱生活在大河边的山丘雨林地区,在草原中鲜少看见牠们的踪迹,牠们的群居性并不是很强,成对或3、4只一起活动,通常很少超过10只聚集在一起,偶尔较大群聚集时也不常超过20只,是该分布地区数量最少的鹦鹉之一,常在树梢间觅食,天然食物有种子、水果、嫩芽、浆果、棕 榈果实等,通常筑巢于10m以上的树洞中,也会使用啄木鸟弃置的树 洞,繁殖季约在12-4月,产2-3颗蛋;鸟舍中的鹦头鹦鹉活泼且好动, 兴奋时或警戒时会扬起颈后美丽的羽毛,新引进的成鸟容易紧张与不安,适应环境速度慢 ,就算是养了一阵子,有些对于些微的环境改变还是非常敏感,如适应不良,拔羽症是常见的现象,牠们的个性较不稳定,即使是手养非常驯服的鹰头鹦鹉也可能一下很活泼近人,一下子突然有攻击性,这种情形尤其在成熟时容易发生,当然不是每只个体都一样,但与其它中大型鹦鹉相较之下,鹦头鹦鹉较不适合当宠物 ,牠们的领域性较强,在适应环境后不要常变动周围环境,牠们会变的很健壮,乖驯的鸟可能只亲近主人,喜爱洗澡,啃咬力强,最好常常提供新鲜树枝,水果是日常饮食最重要的食物。
繁殖:
鹰头鹦鹉的繁殖很少见,提供大的笼舍,尽量不要打扰牠们,繁殖期时公鸟的侵略性很强,会攻击甚至杀死母鸟或幼鸟,有时候应头鹦鹉是很不称职的父母,将蛋移出人工孵化有时较可保障幼鸟的安全,对于饲主检查巢箱的动作显的不安,求偶发情时会扬起颈部的羽毛,一次约产2-4颗卵,孵化期约26-28天,羽毛长成约8-10个周。
hawkhdbrazil_1101056240.jpg
7BF4D58A6301C44D_110105629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03am 第 3 次编辑]

横斑鹦哥 (Lineolated Parakeet)   
      
横斑鹦鹉是既可爱又安静的小型鹦鹉,牠们温驯不吵闹的性格与一些非洲的爱情鸟(牡丹、小鹦)、虎皮鹦鹉比起来更适合当宠物,牠们不像爱情鸟等小型鹦鹉般的爱鸣叫与神经质,相反的十分温和友善及安静;饲养上如同小型鹦鹉一样容易,近年来更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变种出现,许多颜色都相当美丽,是小型鹦鹉中不错的选择。
体长:16cm(6 吋)
分布:
中南美洲皆有牠们的踪迹,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巴拿马西部、到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的西北部至秘鲁中部。
整体概述:
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森林,通常6至30只左右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上百只或更多,有季节性的迁徙习惯,喜欢栖息在高树上,不易观察到牠们的活动情形,有时会到农作物园区觅食, 天然食物有浆果、种子、水果、昆虫等;横斑鹦鹉约有2种亚种,外表差异在绿色羽毛颜色的深浅以及黑色横纹的粗细,中美洲亚种的繁殖的季节约从12月时开始,南美洲则约在5-7月左右;笼养的横斑鹦鹉非常安静,性情也很稳定,在笼中活动时牠们大部份都是用爬的,很少飞和跳跃,可以为牠们喷洒少量的水,提供一般小型鹦鹉混合种子与一些蔬果喂食。
繁殖:
可以群养繁殖,繁殖难度不高,全年均能繁殖,使用一般牡丹用巢箱即可,一次约产4-5颗蛋,孵化期约21-22天,6星期后羽毛长成。
lineo12_1101056588.jpg
linnies1_11010566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22am 第 1 次编辑]

太平洋鹦哥 (Pacific Parakeet)         
      
太平洋鹦哥是常见的南美洲小鹦鹉,从小养起可成为有趣的宠物,牠们体型虽小,但是胆子却很大,不怕任何人与事物,有些公鸟只让主人触摸接触,排拒陌生人,母鸟则较易和他人亲近,最好自幼就好好做好互动,虽然大部分的太平洋鹦哥是很可爱的宠物,但有一些容易起忌妒心,性情不稳定或繁殖期具攻击性等行为,市面上也有多种不同颜色的变种。
体长:13cm(5吋)
分布:
从厄瓜多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整体概述:
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天然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颗,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笼养的太平洋鹦哥是安静的鹦鹉,刚买的鸟儿较害羞,但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对其他的小鹦鹉有侵略性,如一直关在小笼子中易变的肥胖,欢喜洗澡。
繁殖:
难度不高,建议成对分开繁殖,全年都可繁殖,通常 一窝产4-6颗卵,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幼鸟约于10个月后就成熟了,但是至少等到他们 2岁时在让他们繁殖会比较理想。
xclock_76_1101057688.jpg
lcp_18_110105776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27am 第 2 次编辑]

灰颊鹦鹉 (Grey-cheeked Parakeet)         
      
灰颊鹦鹉在许多地方是相当受欢迎的宠物鸟,然而在台湾的信息或知名度却相当低,牠们是属于Brotogeris属的鹦鹉,这属鹦鹉(包括Canary-winged、White-winged、Cobalt-winged、Golden-winged、Tui、Orange-chinned、Plain Parakeet)在台湾普遍度极低,甚至几乎没有什么进口纪录,这属的鹦鹉以易驯服、乖巧、亲近主人闻名,是许多欧美国家很受欢鹦鹉种类,灰颊鹦鹉外表相当可爱,个性大胆不怕人、易乖驯、聪明,他们很喜爱躲在可遮蔽的地方以及口袋内,所以又有口袋鹦鹉的昵称,也是许多人认为的完美宠物, 能学会许多句话,其寿命可达二三十年。
体长:20cm(8吋)
分布:从厄瓜多西南方太平洋岸到秘鲁的西北地区,栖息地相当小。
整体概述:  
灰颊鹦鹉栖息在各种林地内,干燥的森林、热带林区、灌木丛、农垦区,栖息地多为低海拔地区,偶尔在1000多公尺以上的地区也能瞥见其踪迹;一般多成对或10几只一起活动与觅食,偶尔会上百只群集,也会与其它鹦鹉如锥尾鹦鹉(Conure)、派尔诺斯鹦鹉(Pionus)一起群聚活动,喜爱在树冠层间活跃地玩耍,动作敏捷,鸟群声音通常很明显而易发觉,常取食于花、种子、嫩芽、果实类、昆虫等;也外的灰颊鹦鹉多在一至三月间;新引进的鸟儿在适应环境后即相当强健,能适应高温与寒冷的天气,笼养鸟相当活跃好动,但野生鸟刚引进时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情形,一些进口鸟刚开始也有可能有消化道的问题,所以适合观察检疫约一个月后再引入至鸟舍中,幼鸟时期嘴部颜色会比较黑,完全变蜡色约需半年,半年后的幼鸟外表即相同于成鸟体色,所以半岁后的鸟儿判断年纪并不容易,性别也须做鉴定无法肉眼辨识,但公鸟的头部与嘴部通常比母鸟大;喂食上除以混合种子为主食外,灰颊鹦鹉相当喜爱水果类食物,足量的蔬果类食物也须常常供应。
繁殖:
灰颊鹦鹉并非很容易繁殖与多产的鸟种,成对繁殖多比群养繁殖的成果佳,所采的笼舍若以繁殖来说不需要太大即可达到成功繁殖的目标,约一般市面上三尺笼即可,巢箱可使用一般鸡尾鹦鹉(卡美)或小型锥尾鹦鹉(小太阳)的巢箱即可(指直式有梯的巢箱非台湾传统的横式卡美巢箱),母鸟一次繁殖月会产下4至6颗卵,幼鸟孵化期约为26天,照顾良好其繁殖寿命可超过20年。
PRT_0001400_2003_1101058030.jpg
PRT_0001400_2003_11010580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33am 第 1 次编辑]

黄翅&白翅鹦鹉 (Canary-winged & White-winged Parakeet)   
   
黄翅鹦哥共有3种亚种-黄翅鹦鹉(Canary-winged Parakeet)、白翅鹦鹉(White-winged Parakeet)、班氏鹦鹉(Behn';s Parakeet),外表都很相似,是很美丽的鹦鹉,偶尔会吵闹,喜爱与人亲近,是好奇与爱玩耍的小型鹦鹉,但成鸟较为害羞。
体长:22-25cm(8.5-10 吋)
分布:
分布地区很广,栖息在南美洲安地斯山以东地区,包括巴西的亚马逊盆地、玻利维亚、巴拉圭、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及阿根廷。                        
整体概述:
牠们栖息在各种不同自然型态的地区,开阔的热带草原、潮湿的雨 林、季节性的森林、都市中的公园等都是牠们经常栖息与活动的地方,群居性,通常成一小群活动,偶尔在栖息处会大群地聚集,群聚在一起时通常很吵杂,绿色的体羽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色,筑巢于树洞中,繁殖期约在5-7月;黄翅鹦哥的体色较白翅鹦哥体色淡,呈淡绿色,牠们算是中度吵杂的鹦鹉,很快能适应新环境,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健康。
繁殖:
繁殖这类鹦鹉并不常见,有可能是因为许多繁殖者以群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导致成果不彰,成对分开繁殖的效果应较好,因为可能一对成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较能刺激牠们繁殖,对巢箱的检查较为敏感,一窝约产3-6颗蛋,孵化期约需22-24天,7-8个星期后羽毛长成。
102_0207a_1101058361.jpg
parakeet_canaryw_11010583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38am 第 1 次编辑]

蓝头鹦鹉 (Blue-headed Pionus)         
   
蓝头鹦鹉是Pionus这类鹦鹉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共有3 种相近的亚种,主要差异是头部蓝色的深浅与分布面积多寡,这类鹦鹉十分安静,而手养鸟也很驯服与乖巧,这个属的鹦鹉在台湾数量不多,幼鸟也少见,大部分人工繁殖的Pionus鹦鹉售价都不低,但Pionus鹦鹉比其它鹦鹉更容易感染由霉菌所引起的真菌病(Aspergillosis),感染呼吸系统而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感染这种病死亡的机率高,饲养上需多加注意,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异,有些可藉由眼圈形状来判断,公鸟的较圆,母鸟则较呈椭圆状,但要确定还是得经由DNA鉴定或外科内视镜手术;手养鸟的蓝头鹦鹉是很漂亮很有魅力且很理想的宠物鹦鹉,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母鸟的个性更是甜美亲人。
体长:27cm(10.5吋)
分布: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一直分布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与巴西。
整体概述:
主要发现栖息于热带雨林、草原、落叶林及一些亚热带的农作区、农场、等海拔1500m以下的低地内,繁殖期外通常群居,在栖息的树上或食物充足的地方常聚集大批的族群,夜间休息时则是小群栖息在树顶上,通常在树梢间觅食,偶尔也会到玉米田吃农作物,导致农业损失,除了部分地区,牠们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鸟类,繁殖期因地而异,巴拿马2-4月、哥伦比亚2-5月、委内瑞拉2月、崔纳德3、10月、厄瓜多2-5月,窝卵数约2-4颗;刚引进的蓝头鹦鹉很害羞,尤其台湾进口的蓝头鹦鹉大多是野生鸟,死亡率高,易紧迫,适应力非常差,繁殖机率极低,但是人工繁殖鸟强健许多,易适应环境,好好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饲养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这类鹦鹉容易因霉菌感染呼疾道疾病,饲养上难度较同科鹦鹉困难一些,pPionus鹦鹉在营养需求方面应求均衡,尤其是对维他命A的需求特别多也重要,Pionus鹦鹉若缺乏维他命A会常导致消化系统、呼吸道与眼部的疾病,尤其是繁殖期间维他命A更是必须充足。
繁殖:
蓝头鹦鹉在欧洲的鹦鹉养殖中是最常被繁殖的种类,主要是因为早期进口的数量比其它同属鹦鹉都来的多,牠们不需太大的鸟舍即可繁殖,不过建议用较大笼子对牠们比较好,也会让牠们更健康、自在;繁殖难度较其同属的Pionus鹦鹉高一些,购买繁殖配对成鸟或繁殖过的成鸟来繁殖应该会较快见到成果,一窝约有 3-5颗蛋,孵化期约26天,羽毛长成约70天;蓝头鹦鹉幼鸟生性较沉稳、安静,是很受欢迎的宠物鸟。   
pimen222_1101058661.jpg
pionus1_11010586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2:49pm 第 1 次编辑]

青铜翅鹦鹉 (Bronze-winged Pionus)   
   
青铜翅鹦鹉因翅膀呈青铜色与古铜色而得名,喉部带些紫红色,而其它部位呈深蓝色,在光线充足处可清楚看见青铜翅鹦鹉优雅高贵的毛色;但是牠们安静与性情稳定的个性十分适合当宠物,进口的人工繁殖鸟价位不低,在台湾也不普遍,幼鸟时羽色比较不明显,共有2种亚种。
体长:29cm(11.5吋)
分布:栖息于南美洲西北部,从委内瑞拉西北部、秘鲁西北部到厄瓜多与哥伦比亚西南部。
整体概述:
主要栖息在热带及亚热带的高地森林中,潮湿的高山林地、干燥落叶林与一些森林边缘地带都是青铜翅鹦鹉经常出没的地区,族群数量在亚热带地区最多,通常栖息在海拔1400m-2400m的地区,但在近海平线的厄瓜多西部地区、委内瑞拉海拔120m的地区、哥伦比亚海拔400m的地区到海拔2800m的高地都曾发现牠们的踪迹,群居性,繁殖季外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或觅食,筑巢于树洞中;刚饲养的青铜翅比较害羞,啃咬力与破坏力低,适应新环境不需很久,公鸟偶尔会拔母鸟头部的羽毛,需注意霉菌感染,保持食物、饮用水与环境干净卫生,与其它Pionus鹦鹉一样,他们需要足量的维他命A,Pionus鹦鹉若缺乏维他命A会常导致消化系统、呼吸道与眼部的疾病,所以日常维他命A的摄取甚为重要。
繁殖:
繁殖上较其它Pionus鹦鹉难一些,国内繁殖成功案例不多,繁殖期间应补充充足的维他命A与蛋白质,建议使用笼舍不宜过小,以防因空间小而运动不足导致的过度肥胖,一次约产4-5颗卵,孵化期需27-29天,60天后羽毛长成。
pionusmascot_1101106139.jpg
jan2_1101106168.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2:54pm 第 1 次编辑]

白帽鹦鹉 (White-capped Pionus)  
       
白帽鹦鹉是最小的Pionus鹦鹉之一,但他们的个性却比其 他Pionus 属的鹦鹉坚强与勇敢,也比较活泼与外向,幼鸟时期头部是绿色的,会随着时间慢慢变白,牠 们与大部分Pionus鹦鹉一样,比较安静,性情也比较稳定 ,适合当家居宠物。
体长:24cm(9.5吋)
分布:分布于中美洲,由墨西哥至巴拿马的西岸地区。
整体概述:
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森林里,滨海地区 、农作物 区、 草原区、高山地区也是牠们活动与居住的地方,群居性 ,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 族群数量因地而异,有些地区栖息地遭严重破坏、捕捉走私 出口、被当成农业害鸟消灭、常被 当地居民捕捉食用等原因,使部份 地区数量少,以哥斯达黎加的数量 为最多;新进的白帽鹦鹉可能较害羞,适应新环境快,日常饲养应补充足量的维他命A,避免买到野生鸟,野生鸟适应力差,可能带病菌且死亡率高更不易繁殖。
繁殖:
牠们是Pionus鹦鹉中较容易繁殖的种类,如饲养成熟的人工繁殖鸟要繁殖成功不难,成鸟对于饲 主检查巢箱会显的不安与敏感,繁殖期间避免频繁的观察巢箱, 一窝约有4至5颗蛋,孵化期约26天,约60天后羽毛长成,一般来说亲鸟是尽责的父母,幼鸟多能受到良好的照顾。
paco_1101106415.jpg
Meeko_11011064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