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45pm 第 1 次编辑]

环颈鹦鹉 (Ring-necked Parakeet)         
   
环颈鹦鹉(月轮)是台湾最常见中型鹦鹉,一般在鸟店看到的绿色月轮成鸟都是来自野外的野生鸟,一般鸟店都会将一大群关在一起,黄、蓝、白色则是较常见的变种,环颈鹦鹉的变种非常多,在野外的变种已不少,然而在人工养殖经基因改造后变种更多,各种颜色的变种价格也都不尽相同,但市面上少见的变种不多,一些珍奇的变种价格往往十分地高,饲养容易,幼鸟也常见,是入门者可考虑的选择之一,鹦鹉养殖业中数量很多,野外数量也不少,分布的面积非常广阔,环颈鹦鹉是十分普遍的种类,有4种亚种。
体长:40cm(15.7吋)
分布:
环颈鹦鹉分布横跨亚非两大陆,分布十分广阔,从非洲北部的潮湿森林往东一直分布到亚洲南部的国家,非洲分布的国家包括茅利塔尼亚、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索、象牙海岸北部、尼日南部、迦纳北部、布吉那法索、多哥、贝南、奈及利亚、喀麦隆、马利、查德南部、中非共合国北部、苏丹北部、乌干达南部、埃塞俄比亚、吉布地、索马里西北部;在亚洲分布的国家则从巴基斯坦西部起,经尼泊尔南部、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斯里兰卡、到缅甸中部;也有许多族群引入到美国、英国、荷兰、德国、 埃及北部、肯亚、象牙海岸沿岸、南非、新加坡、澳门、中国、香港等非原生地地区。
整体概述:
由于环颈鹦鹉适应力与生命力很强,所以族群数量 一直不减,在许多非原生地的地区也能存活繁衍,生活在各种森林、草原、林地、红树林、农作物园区、都市郊外、公园、花园等地区,在亚洲牠们栖息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区,在非洲则是在2000m以下,群居性很强,尤其是繁殖期外时,有时会数千只聚集活动,常与乌鸦、白头翁或其它鹦鹉聚集,天然食物包括各种谷物、杂草、花、花蜜、水果、种子、坚果等,常至农作区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产品损失,尤其是柑橘、玉米与向日葵;繁殖季因地而异,筑巢在树洞中、墙壁或岩壁的裂缝中、屋檐下,一窝通常有3-4颗卵,有时多至6颗,公母都会孵蛋,但母鸟孵蛋时间较长;饲养环颈鹦鹉并不困难,生命力强且对周遭变化不会太敏感,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喜爱沐浴,啃咬力强,提供玩具与树枝等供牠们啃咬,食物上不要只喂食单一种子饲料,各种蔬菜水果、核果、混合种子等各种食物应该都在日常生活中供应;公母鸟外表有明显差异,能轻易判断,在2至3岁时公鸟的颈部会出现一圈明显的环状颈圈,母鸟则无,说话能力虽然不像大型鹦鹉来的清晰, 但许多手养鸟在一岁时或更早会开始模仿声音与说话。
繁殖:
繁殖环颈鹦鹉并不困难,但前提是饲养的不是野外抓的绿环颈鹦鹉,许多人饲养各种不同的变种,繁殖出新的变种是十分有趣且有成就的挑战,所以繁殖变种的环颈鹦鹉是较理想的选择,环颈鹦鹉是非常尽责的父母,通常一窝4、5只幼鸟都能得到亲鸟妥善的照顾,一窝约产3-5颗蛋,孵化期约23-25天,约7-8星期后羽毛长成,幼鸟不宜太晚移出巢外,有可能发生亲鸟拔幼鸟头部及背部羽毛的情形。
Ringnecked_Parak_1101102324.jpg
df_pafue_11011023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1:44am 第 1 次编辑]

亚历山大鹦鹉 (Alexandrine Parakeet)         
   
亚历山大鹦鹉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Parakeet),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国内并不常见,许多鸟商卖的多是野生鸟,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月轮),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近年来也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但价格非常的贵,约有5种亚种。
体长:58cm(23吋)
分布:
广布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捕寨、越南等国。
整体概述:
大部分栖息于海拔900m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 子园等地,偶尔也在都市郊区、公园、花园活动,通常活动时是一小群成群,在食物充足时或在栖息处休息时会大批聚集,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与农田的种子、花、花树的嫩芽、花蜜、水果、谷类及蔬菜,觅食时间主要在早上与傍晚,在许多地区亚历山大鹦鹉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造成农民很严重的损失,繁殖季节约在11-4月间;捕捉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至鸟市交易的行为很常见,斯里兰卡的族群由于遭大量捕猎,现今的数量已很稀少,只剩北部有少量族群,在泰国由于幼鸟的过度捕捉,其数量也直线下降,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泰国邻近的中南海国家中;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不宜与其它种类混养,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
繁殖:
购买人工繁殖成鸟来繁殖的话,难度不高,提供坚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牠们是很尽职的父母,一窝雏鸟诞生后通常会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顾,繁殖期间须提供亲鸟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时进入繁殖期,一窝产3-4颗蛋,约24天后孵化,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手养的亚历山大鹦鹉幼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牠们个性温和,体型大,手养鸟安静又聪明,爱与主人玩耍,说话能力在亚洲长尾鹦哥(Asiatic Parakeet)算是较好的,在台湾亚历山大鹦鹉的幼鸟则较少见。
merlinnow_1101095012.jpg
IMG_1770_11010950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8:33pm 第 1 次编辑]

紫红头鹦鹉 (Plum-headed Parrot)         
   
有人常称紫红头鹦鹉为花头鹦鹉,实际上花头鹦鹉应是Blossom-headed Parakeet(下图),而不是Plum-headed Parakeet(上图),二者外貌上差异不大,紫红头鹦鹉公鸟头部的颜色较花头鹦鹉深色且鲜艳,花头鹦鹉则是较浅色,看起来有点像紫红头鹦鹉的幼鸟,花头鹦鹉体型较紫红头鹦鹉小,且数量却少的多,这2种鹦鹉在国内都不常见,紫红头鹦鹉的公鸟是十分漂亮迷人的鹦鹉,有许多美丽的变种。
体长:33cm
分布:
从巴基斯坦东北部到尼泊尔境内的低喜马拉亚山脉丘陵地带起,包括不丹、孟加拉、整个印度、斯里兰卡与瑞斯瓦兰岛。
整体概述:
紫红头鹦鹉主要栖息在林地、农地、丘陵、潮湿落叶性森林、热带草原林地、松树林等海拔1500m以下的地区,北部的族群则大部分栖息于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通常一小成群活动,但也会大群聚集,尤其是食物充足时,常常与灰头鹦鹉(Slaty-headed Parakeet)、马拉巴鹦鹉(Malabar Parakeet)一起觅食,有时会对农产品造成损害,筑巢在树洞内,在繁殖前数星期公鸟会保护巢穴以防止一些竞争的对手如环颈鹦鹉(月轮)的入侵,繁殖季通常在12-4月间,在斯里兰卡有时在7-8月间,通常窝卵数为4至5颗;笼养的紫红头鹦鹉很安静,适合居家饲养,刚饲养时比较害羞,破坏力不强,牠们对于过    于潮湿、寒冷的环境敏感,刚引进时在适应期间其温度不宜低于摄氏20度,刚开始时对新食物适应情形较差,适应后宜提供各类蔬菜、水果、种子、谷物等食物。                  繁殖:
在台湾国内花头鹦鹉的繁殖并不常见,然而并不会太困难,公鸟在求偶时会发出许多叫声,一窝约产4-6颗蛋,孵化期约19-21天,雏鸟在7 星期大时羽毛长成。
Plumhead_var3_1101126774.jpg
sblossomhparakee_110112678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8:39pm 第 1 次编辑]

大绯胸鹦鹉 (Derbyan Parakeet)         
   
在亚洲长尾鹦鹉中,德拜鹦鹉(大绯胸)是属于数量较少的种类之一,牠们在Psittacula 这个属的长尾鹦鹉中也是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性别可由外表轻易地分辨,公鸟的上喙部为红色(如上图),母鸟为黑色,这个明显的性征约在15-18个月大时会完全呈现,一般而言,在国内大绯胸鹦鹉较常见,不过一般所见大多为违法走私的野生鸟,由于牠们分布不广,加上人为盗捕,野外数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体长:50cm(20吋)
分布:大绯胸鹦鹉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省的东北部、西藏东南部、中国的四川西部及云南东北部。
整体概述:
牠们栖息于高地地区,在海拔1250-4000m是主要栖息地,主要栖息于喜马拉亚山脉的丘陵地带,阔叶林到针叶林区都是牠们活动的地区,会随着季节作垂直的迁徙,以避开严寒与寻觅充足的食物来源,通常数十只成群活动,聚集时十分吵杂,很少成对或单独活动,会至农田与果园觅食,尤其在收成时,因而造成农民的损失,食物包括大麦、玉米、农产水果、种子、嫩芽、浆果等,可能还会食用一些昆虫,筑巢于树洞内,6月为牠们的繁殖期;笼舍中的大绯胸鹦鹉啃咬力很强,牠们是属于性格较沉静的鹦鹉,并不十分活泼好动,提供玩具与新鲜树枝供啃咬,适应环境后即十分强壮,若饲养于笼内,其笼子宜架高,让栖木位置高于人的身高。
繁殖:
大绯胸鹦鹉约在3岁时会开始繁殖,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野生鸟,繁殖来自野外的鹦鹉是十分困难且非常耗时的,购买野生鸟不但图利了鸟商,也间接残害了无辜的鹦鹉,提供坚固的巢箱,牠们是很称职的父母,通常能将雏鸟照顾的很好,一窝通常产2-3颗卵,孵化期约23天,8-9星期后羽毛长成。
Moustache_Parake_1101127173.jpg
Moustache_Pair_110112718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8:45pm 第 1 次编辑]

小绯胸鹦鹉 (Moustached Parakeet)         
   
胡子鹦鹉(小绯胸)在国内市场上是很常见的鹦鹉,平易近人的价位也较受一般人欢迎,所以一向都是蛮受喜爱的中型鹦鹉之一,手养鸟十分乖顺,再加上便宜的价格,是刚饲养鹦鹉者不错的入门选择之一,小绯胸鹦鹉共约有7-8种亚种,公鸟的上喙部为红色,母鸟则全为黑色,母鸟的胸部颜色比公鸟红,尾部较公鸟短,虹膜也较呈黄白色。
体长:依亚种不同约33-38cm(13-15吋)
分布:从中南半岛各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中国的广西、广东及海南岛、泰国、越南、寮国、柬埔寨等地,再到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
整体概述:
牠们在当地许多地区是最常见的鹦鹉,但是近年来泰国与寮国的族群数量直线滑落,印尼爪哇与巴里岛的族群已经绝种,走私野生鸟是主要原因;牠们通常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地区,在尼泊尔的族群很少出现在345m以上的地区,栖息地包括了干燥的森林、潮湿的落叶性丛林、红树林、椰子与芒果园、农田、公园及郊区等地,群居性,平时约6-10只左右群聚,但不常超过50只,在喜爱的食物(如芒果、稻米)充足时会大批聚集,有时与灰头鹦鹉(Slaty-headed Parakeet)及芬希氏鹦鹉(Finsch';s Parakeet)一起活动,天然食物包括了水果、花蜜、花、无花果、坚果、浆果、种子、树叶、谷物(如稻米及玉米)等,有时造成农民严重的损失,尤其是稻米田,筑巢在天然树洞或啄木鸟的旧巢穴中,窝卵数约为2-4颗;新进的鸟儿在初期较为敏感,但在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健壮,有时会吵闹,饲养或繁殖牠们时,除非有大鸟舍,不然还是建议成对饲养。
繁殖:
困难度不高,国内每年都有不少幼鸟在鸟店贩卖,但无论成、幼鸟大多是野外抓的野生鹦鹉,繁殖期约在2-3月间,有可能更早或较晚,一次约产3-4颗蛋,孵化期约21-24天,7-8星期羽毛长成。
6927442_1101127489.jpg
moustachedparake_11011275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1:07pm 第 2 次编辑]

巨嘴鹦鹉 (Great-billed Parrot)         
   
在鹦鹉养殖业中,巨嘴鹦鹉(麒麟鹦鹉)的数量非常稀少,尤其是在亚洲以外的国家,以往在台湾走私鸟的价格十分低廉,但在许多国家,人工繁殖鸟价格不扉,而在饲养与照顾上较其它中大型鹦鹉困难,台湾国内现有少数仅存的巨嘴鹦鹉几乎全为从野外捕获的走私鸟,牠们的族群数量因为栖息地破坏与人类捕捉而快速下降中,约有6-8种亚种,牠们与近亲--蓝颈鹦鹉(Blue-naaped Parrot)及蓝背鹦鹉(Blue-backed Parrot)长相十分雷同,但巨嘴鹦鹉的体型明显较大许多,巨嘴鹦鹉是少见的宠物鸟,但是却是安静、个性温驯、说话能力佳的种类。
体长:
各种亚种体型稍有差异,约38-43cm。
分布:分布在许多小岛上,包括印尼的摩鹿加群岛、西巴布亚群岛、爪哇东部数个岛屿、帝汶等地区。
整体概述:
主要栖息在低地森林、海岸区森林、红树林、农耕区等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常常会飞越小岛间觅食与寻找栖息处,许多巨嘴鹦鹉白天时多为单独活动,但觅食时会数十只一起行动,在海岸地区的巨嘴鹦鹉常在傍晚时约25-100只左右聚集于栖息的树上,飞行时常发出响亮的嘶叫声,通常筑巢于30m高的树洞内,繁殖期约在8-12月间;人工眷养的数量不多,巨嘴鹦鹉是十分安静沉着的鹦鹉,即使刚引入饲养,面对新环张境也不太会紧张与不安,一旦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在大鸟舍中会表现的较活泼有生气,虽然牠们的喙部很大,但是啃咬力并不是很强,但还是建议提供玩具与新鲜树枝给牠们啃咬,刚饲养时温度不宜过低,最好不低于22度,温差也不能过大,即使适应后当温度低于10度时仍需多注意,喂食须提供大量的蔬菜水果作为主食。
繁殖:
由于台湾的巨嘴鹦鹉多为野生鸟数量也不多,其繁殖成果自然乏善可陈,即使在国际间巨嘴鹦鹉的繁殖也是十分稀少的,主要因仍是人工饲养数目很少;与折衷鹦鹉类似,巨嘴鹦鹉的世界里也是以母鸟为领导地位,行为也比较强势些,一窝约产2颗卵,孵化期约25-28天,幼鸟约在 2个月左右羽毛长成。
IMG_1916_1101136042.jpg
0007_110112866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9:08pm 第 1 次编辑]

双眼无花果鹦鹉 (Double-eyed Fig Parrot)         
   
双眼无花果鹦鹉是十分可爱迷人的小型鹦鹉,在台湾牠的价位较其它的无花果鹦鹉便宜,数量并不多,其繁殖难与饲养较其它小型鹦鹉困难,成功饲养无花果鹦鹉的关键在于食物的供给,这类鹦鹉常因为缺少维他命K而死亡,性格上不像吸蜜鹦鹉般爱玩及驯服,双眼无花果鹦鹉在台湾也有野生鸟,加上饲养照料不易,购买前除了须先确定为人工繁殖鸟以防止野生鸟的高死亡率外,需多加留心注意,约有7种亚种。
体长:约13-16cm(5-6.3吋)
分布:印尼的新几内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周围的小岛,澳洲东北部也有其族群。
整体概述:
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边缘地区、干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开阔的尤加利树林地等地,在澳洲也会出现在公园、灌木丛、农作物区及红树林林地等地区,食物中,无花果占了最重要的部分,觅食时安静,动作敏捷快速,不会到地上活动或觅食,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在栖息的树木上会聚集200只左右,而其主要的天然食物除了无花果以外, 也会食用水果、花蜜、昆虫幼虫,或由树皮上刮食一些青苔与真菌类植物 ,觅食时也会与其它的无花果鹦鹉、玫瑰鹦鹉、吸蜜鹦鹉群集在一起,在新几内亚繁殖期约在3月,澳洲则在8-11月,主要由母鸟负责筑巢的工作,一窝约有2颗蛋,母鸟在2天内会下完,18天左右后孵化,母鸟单独喂食雏鸟约3-4星期,幼鸟约7-8星期后羽毛长成;源自澳洲的亚种─ 柯森氏双眼无花果鹦鹉(Coxen';s Double-eyed Fig Parrot)由于栖息地遭严重破坏,已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一级保育类鹦鹉;双眼无花果鹦鹉在国际上的鹦鹉养殖中数量非常稀少,饲养照顾不易以及幼鸟不易存活是主要原因,刚引进饲养时十分敏感,常常因压力与不安而死亡,尤其是野生鸟,笼养的双眼无花果鹦鹉很安静,啃咬力虽不强但最好提供树枝供啃咬以防止上喙部的过度生长,牠们对于低温也很敏感,一般温度最好不低于15度,巢内有幼鸟时不要低于20度,食物的提供最重要,避免像饲养小型鹦鹉般只提供种子谷物,蔬菜水果、花蜜、昆虫、维他命补充剂等食物也都应适量供应;公鸟面部颜色为鲜红色,母鸟则是浅黄色,但幼鸟时期羽色皆像母鸟一样,公鸟在14个月大时面部羽色才会完全呈现如成鸟般的红色。
繁殖:
大型的无花果鹦鹉(如爱德华、萨瓦多利氏、岱斯马瑞斯特氏无花果鹦鹉)均较小型的无花果鹦鹉容易繁殖,双眼无花果鹦鹉的繁殖并非很容易,而且幼鸟的死亡率非常的高,往往活不过几天,而且这种情形常一再地发生,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在幼鸟孵出后将日常提供的食物改为软性食物(如芒果、木瓜等)可能会有改善,成对分开繁殖,将巢箱安装于暗处,一窝产2颗卵,孵化期约21天,亲鸟对饲主检查巢箱很敏感,不宜时常打扰牠们,羽毛长成约35天,幼鸟一般约40天左右会离巢,公鸟对幼鸟有时有攻击性,不宜太晚移出幼鸟。
DoubleEyedFigPar_1101128897.jpg
Figparrot_11011289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1:04pm 第 1 次编辑]

爱德华无花果鹦鹉 (Edward';s Fig Parrot)         

爱德华无花果鹦鹉是较大型的无花果鹦鹉,可由外表分辨其性别,公鸟的胸部及腹部为红色,母鸟为蓝紫色,幼鸟羽色与母鸟类似,笼养的数量并不多,无论是在台湾或国际间,全世界总数量应超过10万只,与其它无花果鹦鹉一样,饲养上较困难,除定量蔬果外应喂食吸蜜鹦鹉用或嗜果性鸟类用的粉状饲料;若饲养不当,常发生不明原因而死亡的案例。
体长:18cm(7 吋)
分布: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与艾利安爪哇的小部分地区。
整体概述:
爱德华无花果鹦鹉主要栖息于潮湿的低地森林内,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地带与人类居住地也有牠们的踪迹,活动范围通常在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且吵杂,在有果食的树上有时会大批聚集400只左右,行动快速敏捷,经常倒挂在树枝间取食食物,主要食物是无花果、花蜜、昆虫、水果等,常和双眼无花果鹦鹉集群活动,繁殖期约在1至5月间;爱德华无花果鹦鹉是活泼的鹦鹉,但刚饲养时会紧张与害羞,适应期间十分敏感,建议减少不必要的打扰与不轻易改变环境,较无法忍受寒冷的天气,温度不宜低于22度,保持环境卫生与提供营养充足的多样性食物很重要,维他命K的摄取尤为必要,各类蔬菜水果、花蜜、种子、谷物等食物,而吸蜜鹦鹉用或嗜果性鸟类用的粉状饲料是很好的选择,也会大大提高其存活率,以及添加维他命的供应会使得牠们较健康,因为爱德华无花果鹦鹉容易因不明死因而突然死亡,尤其是野生鸟更是非常容易发生此种情形,照顾上需多费心思。
繁殖:
其繁殖较小型的无花果鹦鹉容易,但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幼鸟死亡率高,很可能孵出后不久即死亡,或是亲鸟不喂食雏鸟,成对繁殖比较理想,对于巢箱的检查敏感,避免时常开翻巢箱,一窝产2颗蛋,幼鸟19天后孵化,羽毛长成约需2个月。
IMG_1914_1101135855.jpg
IMG_1915_11011358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0:57pm 第 1 次编辑]

菲律宾悬吊鹦鹉 (Philippine Hanging Parrot)         
   
在台湾各种悬吊鹦鹉都很少见,尤其是人工繁殖鸟,国外的鹦鹉养殖业中也很少,而菲律宾悬吊鹦鹉是这类鹦鹉中较普遍的一种,公鸟的颈部到胸部有类似围兜的红色羽毛(如上图),而母鸟没有,呈淡黄绿色,且母鸟面部为淡蓝色(如下图),牠们是安静及友善的小型鹦鹉,约有9至11种亚种。
体长:14cm(5.5吋)
分布:广布在菲律宾境内各个岛上
整体概述:
菲律宾悬吊鹦鹉的总数量约在2万只以上,但是近年来栖息地的破坏与捕捉野生鸟贩卖,导致数种亚种的数量已亮起红灯,牠们生活在各种森林、森林边缘地带、竹林、林地、近村落的田地、果园、椰子园等地区,通常单独、成对或一群家族成员活动,一般都在果树、花树上的高处觅食、活动,但有时也会到较低处,主要食物有─ 花、花蜜、无花果、水果、种子等,繁殖季节在4至8月间,母鸟一次通常产3颗蛋,孵化期20天,幼鸟在5星期大时羽毛长成;笼养的菲律宾悬吊鹦鹉很害羞,尤其是有人在旁时,饲养初期易遭细菌感染,所以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适应环境后会变的较健壮,无人在旁时会表现的较活泼,刚饲养时温度不宜低于22度,喜爱啃咬,提供新鲜的细树枝或玩具,食物应包含各类蔬果。
繁殖:
饲养数量少,繁殖成果并不常见,可以群养繁殖,一次通常产3-4颗卵,母鸟会在2天内下完蛋,蛋未受精的情形很常见,孵化期约20-22天,幼鸟在1个月大左右羽毛长成。
Philippine20Hang_1101135425.jpg
Philippine20Hang_11011354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9:22pm 第 1 次编辑]

独角鹦鹉 (Horned Parakeet)            
   
独角鹦鹉(右图)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鸟种,原生于纽西兰,世界各地普遍度极低,其亚种欧维恩鹦鹉(Ouvean Parakeet,左下图)更为珍稀,数量更少,是有濒临绝种危机的鸟种;角鹦鹉与欧维恩鹦鹉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与普及度都相当低,但其独特、美丽又加上一点小神秘的外表是非常引人入胜的鸟种。
体长:约32cm(12.5吋)
分布:法属新喀利多尼亚(在澳洲东北方)
整体概述:
在野外的独角鹦鹉通常栖息于潮湿的森林以及开阔林地上,在非繁殖期时多成对或一小群一起觅食或活动,主食为水果类及种子,喜爱在树灌层来返活动,动作迅速警觉,不易接近观察与做研究纪录,巢穴多筑于树顶、中空枝干或岩壁洞穴/裂缝中,繁殖期多在10月到12月间,一次约产2至4颗卵;人工繁殖的独角鹦鹉很强健,适应力高且快,繁殖不太困难,需要提供宽敞的鸟舍供牠们飞行与活动,常至地面上活动及啄食食物所以落地式的宽敞鸟舍是较为适合的,但也因此须有定期有驱虫的动作,野生鸟或不甚稳定的进口鸟易发生肠道问题与无征兆的死亡情形,需多加注意,喂食上除了一般的混合种子当主食,也须常常提供定量的蔬果类食物补充各种营养。
繁殖:
独角鹦鹉与许多澳洲长尾鹦鹉近似,约在8个月大时即有繁殖能力,但切勿急着让牠们繁殖,这样只会破坏鸟体本身毫无任何助益,尤其对母鸟来说是影响最大的,不但会伤了健康,更会导致危险的难产卡卵的情形,.处理不当易死亡,巢箱规格与澳洲长尾鹦鹉相仿即可, 参考规格20 x 20 x 35-45cm,一次繁殖生3至5颗蛋,雏鸟孵化约需20天,羽毛长成约35天,亲鸟大多能尽责的抚育后代,但常发生蛋未受精的情形。
hornedparakeet_1101129711.jpg
papegoejer_melle_11011297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