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21 0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3 10:08am 第 1 次编辑]
金肩&面罩鹦鹉 (Golden-shouldered & Hooded Parrot)
金肩鹦鹉(上图)与面罩鹦鹉(胡迪氏, 下图)都是一级保育的澳洲长尾鹦鹉,野外数量都很稀少,野外的金肩鹦鹉更是已届濒临绝种的危机,由于农地开发等破坏栖息地的行为,而使草类种子等主食大量减少,加上一直有人暗中持续进行违法盗捕,使得这2 种稀有的鹦鹉数量日益减少,现今野外的金肩鹦鹉约有四个族群,每个族群约30-100只,数量极为稀少,世界总数量可能不超过500只,而面罩鹦鹉的全世界总数量约为1万5千只左右,但现在的野外数量也受到很大的威胁;这2种鹦鹉在台湾与国际间都不常见。
体长:
金肩鹦鹉 ─ 26cm(10.2 吋)
面罩鹦鹉 ─ 28cm(11吋)
分布:
金肩鹦鹉 ─ 零星地散布在澳洲约克角半岛和昆士兰北部。
面罩鹦鹉 ─ 分布在澳洲北省的北部地区。
整体概述:
金肩鹦鹉 ─ 牠们在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时遭到大量的捕捉,而栖息地破坏使食物大为短缩、盗捕行为依旧存在,所以今日数量如此稀少,牠们除了繁殖期后会移居至红树林外,一般来说是属于定居性的鹦鹉,无明显的迁徙行为,平时多单独、成对或一小群家族成员一起活动,有时会聚集约30只左右,饮水与觅食的时间集中在早上与傍晚,在一天中较炎热的时候则待在树梢间休息,多在地上觅食,金肩鹦鹉大部分都在4-8月时繁殖,筑巢在地上的白蚁窝内,一窝约产5-7颗蛋,20天后孵化,幼鸟5周后羽毛长成。
面罩鹦鹉 ─ 主要栖息在干燥的开阔林地,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但在繁殖期后(约9月时)经常可发现约100只左右群集觅食,食物主要是各种草类种子,在地上觅食,有时会在路边看见正在觅食的面罩鹦鹉,中午炎热时待在树上休息,母鸟通常在潮湿的季节结束时(约1月底至4月中)下蛋,窝卵数约2-6颗,孵化期约20天,幼鸟5 周后羽毛长成。
这2种鹦鹉都应该只由有经验的繁殖者或保育机构饲养繁殖,牠们对其它种类甚至同类都十分具攻击性与侵略性,必须成对分开饲养,生性活泼但不吵杂,喜爱洗澡,对于寒冷与潮湿的天气较为敏感,饲主在牠们的适应阶段须多加留意,须定期为牠们除虫,以防寄生虫感染,食物上大致同于一般的草原鹦鹉(Neophema),主要以各类混合种子为主食,再搭配谷物、小米栗、各种鲜的水果及绿色蔬菜;金肩与面罩鹦鹉都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类鹦鹉,需要靠保育以及人工繁殖来复育这些稀少的鹦鹉,使牠们免于消失在野外甚至绝种的危机。
繁殖:
金肩鹦鹉与面罩鹦鹉的繁殖并不容易,繁殖期时都十分具侵略性,必须成对饲养繁殖,母鸟在孵雏期间或幼鸟孵出后常常离开巢箱,有时会导致胎死蛋中或幼鸟冷死,有些母鸟有可能会在蛋孵出后几小时即离巢,这些情形应特别注意,饲主最好在巢箱外加装保暖设施,一窝约产4-6颗蛋,孵化期约19-20天,约5星期后幼鸟羽毛长成,7周大时即能独立活动,不能让幼鸟待在巢内太久,4周大前就须抓出手养,因为公鸟会对幼鸟很有攻击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