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北京爱鸟

[花苑杂谈] 家庭常见花卉欣赏与养护(方便查找非常实用的一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吊钟海棠
又名倒挂金钟、灯笼海棠 、吊钟花,广东又称宝莲灯。
是柳叶菜科,倒挂金钟属的常绿灌木。高可达1米。茎光滑,枝细而稍下垂,常带紫红色。叶对生或三叶轮生,具短柄,卵状披针形。花单生叶腋,花梗长约5厘米,下垂;萼筒长圆形,萼片4裂,放射状
位于花冠下方,花冠倒挂,呈钟铃状,并由此而得名。雄蕊,雌蕊高出花冠,如象灯笼的吊须。吊钟海棠有许多品种和杂交品种。如“封面女郎”:花重瓣,花萼亮红色,花瓣蓝紫色;白萼倒挂金钟花萼乳白色,花瓣粉红色;单瓣吊钟海棠单瓣花,萼片洋红色,花冠白色;“温斯顿•丘吉尔”金钟有较大的红色萼片和蓝紫色的花冠,美丽而高贵。
吊钟海棠原产南美秘鲁及智利南部。性喜温暖湿润,冬季阳光充足,夏季凉爽、半阴的环境。最忌炎热,温度超过30℃时对生长极为不利,常成半休眠状态或死亡;冬季稍耐3-5℃低温;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0-23℃。要求肥沃砂质壤土。吊钟海棠为长日照植物,延长日照可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广东用此法,可控制吊钟海棠在春节见花。
 
  一、育苗
  倒挂金钟采用嫩枝扦插繁殖,效果比较好。北方最佳的繁殖时期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这个季节室内外温差小,光照时间越来越长,利于枝条生根,成活率高。扦插所用的沙子,要用纯江沙并要筛成均匀细粒,然后进行加热消毒处理,凉后浇水湿透,待扦插用。

  嫩枝选取无病虫害的当年枝条,待扦插用。嫩枝选取无病虫害的当年枝条,剪成6厘米-8厘米长,留有2片叶为好,浸在清水中30分钟后取出,扦插时剪口处沾少许草木灰后插入沙中1.5厘米-2厘米,间距2厘米左右,插完后喷水。

  这个期间的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度左右,早晚温差要小,并保持有一定的湿度,如果室内条件不够,就要给扦插创造小气候,用塑料或玻璃覆盖,保持沙子表面不干即可。光、温、湿度达到要求,15天左右后就可生根成活,4月末就可移苗上盆。

二、栽培

  枝条生根后及时分苗上盆,盆要选用装有营养土的3寸素烧小盆。上盆时要墩实,不要下空上实有空洞,并要放在避风阴湿的地方,浇水时要浇透,掌握好干湿程度和浇水次数,待缓苗一段时间后将盆移至阴棚转入正常养护。

  在正常养护中,要根据苗的长势及时更换盆,此花又非常喜肥,所以要经常浇灌发酵好的有权肥或有机植物肥,这样到8月初就可如期开发供观赏。

三、病虫害的防治

倒挂金钟是一种非常容易发生病虫害的花卉,所以在养护中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一)病害

1、根腐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常发生在浇水过多或连阴雨天和夏季炎热,造成缺氧的情况下,引起根部变黑腐烂,轻者枝叶黄萎,重者全株死亡。其防治的方法是:(1)浇水时要见干见湿,防止水量过多;要经常松土,保持土壤通气良好。(2)若遭雨淋应及时排除积水。(3)夏季放在室外时,应放在遮荫、通风、凉爽处养护。

2、灰霉病。在叶、茎和花上出现紫褐色病斑,并长出灰霉状物,有害花蕾,导致花蕾腐烂。其防治的方法是:(1)要注意通风、透光。(2)注意排水。(3)剪除病叶。(4)喷洒代森锌800倍—1000倍液。

3、白粉病。在嫩叶、幼芽、嫩梢及花蕾上,出现褪绿班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其防治的方法:用50%代森锌800倍—1000倍喷雾。

(二)虫害
1、粉虱:此虫害产生于气温高和通风不好的环境。以成虫及幼虫群集叶背刺吸叶液,为害严重时叶片干枯。该虫繁殖快,且世代重叠,是该花的一种主要害虫。其防治方法:幼虫发生量少时,可用布沾水擦除掉;发生多时要喷洒2.5%溴氰菊酯2000倍液。

2、蚜虫、红蜘蛛:这种害虫刺吸叶、芽及花叶液,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全株枯死。其防治方法:用1:1000倍的乐果溶液、10%敌杀死溶液喷雾或50%灭蚜松2000倍液喷雾。
-----------------------------------
为了使倒挂金钟叶茂花盛,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应注意:

  ①换盆与翻盆。扦插成活或播种后的幼苗,都要经小盆到中盆到大盆几次的换盆。其植株在每年春季或秋季萌芽之前需翻盆1次,基质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一般可用腐叶土加沙质壤土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和磷肥均匀混和,而不需施加基肥,以免烂根。

  ②施肥。因倒挂金钟生长快,开花次数多,故在生长期间要掌握薄肥勤施,约每隔10天施1次稀薄饼肥或复合肥料,开花期间也应每月施1次磷、钾为主的液肥,但高温季节停止施肥。施肥前盆土要偏干;施肥后用细喷头喷水1次,以免叶片沾上肥水而腐烂。

  ③温度。倒挂金钟生长的温度为10~28℃,夏天的温度不能超过30℃,因此夏天应做好降温工作;冬天要求阳光充足,培养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就会引起冻害,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另外,无论冬天或夏天都要注意通风。

  ④浇水。浇水要见干即浇,浇而透,切忌积水。夏天盆土以偏干些为好,但注意对叶面与地面的喷水。

  ⑤摘心与修剪放置方面。为了保持倒挂金钟株型丰满,在生长期应经常变换位置,使植株受光均匀,以免偏向一方,破坏株型。但在开花期间应少搬动,不然会引起落蕾落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挂金钟的整形修剪
倒挂金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年节花卉。一般商品盆花主干多在10厘米处短截,植株较矮。人们买回家中任其生长,开过一段花后,枝条过长,株形匍匐,花悬垂过低。笔者在对倒挂金钟的莳养中,总结出一些整形修剪方法。

1.苗期整形修剪:

苗期整形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优美的株形,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确定不同的整枝方法。

1.1十字形整枝法:适用于枝条开张角度较小(分枝上举)的品种,如‘紫金锤’等。小苗高20厘米左右时打掉顶尖,促发新枝。因侧枝一般为对称出生,留上部两对十字形对称枝,下部枝、叶全部抹去。侧枝10厘米左右时再打去顶尖,新枝出生后任其生长,并随时打掉向内和向下生长的侧枝。一般15厘米至18厘米口径盆栽保留开花枝8 个至10个。

1.2塔形整枝法:适用于侧枝开张角度大(枝条平伸)而且长势较强的品种,如‘白萼’、‘少女裙’等。小苗不打顶尖,长到20厘米左右时,10厘米以下的枝、叶全部除去。侧枝出生后,为避免枝条重叠,可采用分层整枝。一层留两对对称枝,去掉两对对称枝,再留两对对称枝,再去掉两对对称枝,如此重复进行。接近主干顶部的小枝全部保留。基部侧枝如过长可短截,整个植株呈塔形。

1.3自然形态整枝法:适用于枝条匍匐、长势弱的品种和大花、重瓣品种。按长相修剪成自然形态。小苗长到30厘米至40厘米时打去主干顶尖,去掉相邻重叠枝,长枝短截,促发分枝。随时打去向内生长的侧枝,保持优美株形。

2.花期整形修剪:

  倒挂金钟在北方自然环境下,盛花期为4月至7 月。春季3月下旬应停止最后一次摘心。4月中、下旬开花。因枝顶不断开花、伸长,当花枝长到一定长度时应打去顶尖,发出的新枝可继续开花。花期可随时打掉植株中心部位生出的小枝和叶
片,以避免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3.花后整形修剪:

  7月当气温达30℃以上时,植株进入半休眠状态。叶片出现疲软,这时要进行重修剪,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安全越夏。长枝全部短截,只留骨干枝,并摘去部分老叶,置凉爽处越夏。越夏期如有花蕾出生也要摘去。秋季9月份发出新枝,株形会更紧凑美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蜀 葵
学名:Althaea rosea
英名:Hollyhock
别名: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 胡葵
科名:锦葵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顶生, 单瓣或重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 原产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 中.华北均有.耐寒,喜阳,耐半阴,忌 涝.
【生态习性】
  蜀葵原产我国及亚洲各地,因在四川发现最早,故名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良好。为当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

  通常用播种法繁殖,也可分株和扦插繁殖。8、9月种子成熟,采收后即可以播种,翌年开花;春播当年不易开花,7天后出苗。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入冬稍加覆盖(稻草或树叶)防寒,翌春出芽时即可定植。小面积种植蜀葵,可直接点播,幼苗出土后,适当拔除弱苗。分株繁殖在春季进行。蜀葵栽植后适时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2次。早春老根发芽时,应浇适水。一般4年更新一次。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繁殖方式

  以播種為主,一般以早春及秋、冬季為播種適期。秋播者約冬至早春開花,冬至早春播種者約春至夏季開花,種子發芽適溫在20℃前後,播種後約十至十四天發芽,根為直根系,可行直播,直接種在園間或栽培盆內。若採育苗方式,等到本葉三至四枚時,先移植到三吋盆,等植株長大再換六至八吋盆,移植時切忌傷到根系;若定植在地上,以三十至四十公分的閒隔種植之。見有花苞時,應設立支柱,
以防止倒伏。

生育適溫15-30℃,土壤要選擇富含有機質的壤土,土中可先拌入好康多一號做基肥。栽培環境選擇排水、通風良好及日照充足處。在開花期間可用花寶二號稀釋1000倍後,每10-20天施用一次作追肥,幫助植株生長。花期續用花寶三號稀釋1000倍後,每10-20天施用一次補充磷鉀肥,可使其花開不斷。會發生的病害有銹病、白粉病等,可用大生或億力防治或者可用非農藥的糖醋精5c.c.加水1500c.c.稀釋,均勻噴灑葉面及葉背,每三天施用一次來預防白粉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季
学名:Rosa chinensis
英名:Chinese Rose
别名月月红,长春花,四季花,胜春,月月红
为蔷薇科蔷薇属矮小而直立灌木
小支有粗壮并带钩状皮刺,羽状复叶,小叶3-5枚。花有红,黄,橙,白,蓝,紫,绿等色,有芳香,四季开花,以3-10月份开花为主原产我国,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月季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及能避冷风,干风的环境,较耐干旱而怕湿涝,对土壤适应性强,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一、土质要求:

  土壤最好是土质疏松的微酸性土质(PH值6.5左右)为佳,碱性大栽培技术 的土质,可用硫酸亚铁适当处理,深翻土地,耙平表面,最好阳畦栽培。盆栽以园土30%、塘泥30%、腐植质30%、细煤渣10%混合使用,栽植时最好盆基层施细饼肥一撮

  二、浇水与施肥:

  浇水要掌握干浇、湿排,大、小苗入土均先发根后发棵,发根生理活动需要充足的氧气和适量的水分,发棵则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氧气。春季 一般少雨多风,苗下地要浇足水,浇后松土,以后要掌握土壤的干湿、苗木的大小及雨 水的多寡浇水。夏季烈日暴晒,土壤温度高,浇水应在下午5点钟以后(土壤骤然降温,影响苗木生长)。秋季降雨量大,要注意排水。月季耐干旱怕积水,视具体情况,尽量减少浇水次数。露天栽培越冬,要在冬眠初合理修剪后追肥一次,水浇足即可,始 终注意保持良好的排水、通风、保水、保肥性能。

  为加速苗木生长,培育理想的棵型,美丽的花朵,要及时追肥。月季花喜肥,要求并不严格,视苗木生长情况可根下追肥,也可叶面喷洒(尿素、磷酸二氢钾、高美施、硫酸亚铁)等。根据天气、气温,少施、勤施;切忌早施、暴施,产生肥害

  三、病虫害防治:

  月季常见病是黑斑病、白粉病,一般养花单位、个人绝对避免不了,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春季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现红蜘蛛、蚜虫可用呋喃丹乳油、40%乐果乳剂,也可与杀菌药物混合使用。黄梅与秋雨期是黑斑病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四、修剪要求:

  春季小苗栽培后,第一、第二期花蕾应全部摘除(蕾下一叶剪除),节约营养促枝杆生长,大棵剪去残花,嫁接苗要及时剔除砧木上的萌蘖,夏、秋季花后剪去残花。剪除过长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封顶条等。为圣诞节、元旦、春节期间观赏作良好准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季的早春管理

  早春,月季的根开始在土壤里伸展。这时最重要的抚育工作是修剪。

  温暖地区在2月下旬,较寒冷的北方地区,修剪工作要在3~4月进行。修剪大体上是剪去植株高度的1/3左右,首先是剪除弱枝、病枝及枯枝。植株去年发出的新枝生机最旺,选这样的主枝留下2~3条最多5条,根据植株原来生长情况,一般在距地面50厘米左右,健壮芽的上方1厘米的部位用枝剪修剪。所谓健壮芽就是沿未萌动的、丰满的、已隆起的芽。为了不使芽生长成过密的枝,应选留植株外侧上方的健壮芽。

  另外,修剪应在枝条饱满的部位进行。用剪子修剪时发出“咯当”的声音就是饱满的部位。如果感到切口柔软,就要再往下剪到到硬的地方。植株分枝节老化的部位粗糙而且突出的膨胀,其间根本没有壮芽,因此也要剪掉。

2~3年的主枝中间部位是新芽多发部位,所以修剪时只留10~20厘米便可。一般要想花期开花多,就进行弱剪。要想花期花开得好,不求花多,就进行强剪。另外,对长势不好的植株应下决心强剪,因为这种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如果树冠偏大,易造成养分供应不足。在修剪的同时最好做一次高浓度消毒,这样对防病虫害有显著效果。

为使修剪后的枝条向外倾斜,可用支柱(木棍等)固定,使树形均衡优美,并避免刮风时枝叶互相摩擦。倾斜枝下部芽发出的枝条较健壮,花也繁茂,应注意保护。

惊蜇后,昆虫先后从冬眠中苏醒并开始活动,这时用杀螟松(杀虫剂)10毫升和用于治白粉病的可湿性硫磺粉20克溶于10升水中,用充分溶解的浓溶液喷洒植株。因为这时月季还没有长叶,所以不必担心发生药害。

在修剪后20天左右,芽开始萌动,其中弱小的芽在抽芽过程中往往自然淘汰,要想使花开得好,就要根据主枝的粗细留芽,粗枝留3~4个芽,铅笔粗细的枝留1~2个芽,其余全部去掉。天气寒冷的地区,萌芽较迟,可推迟去芽时间。

如在1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追肥,待抽芽时在根的周围撒上适量化肥,用以催芽。芽抽出后,晴天如果地表干燥,为不使地表冻结,可在早晨或午前灌水。

-------------------------------------

盆栽月季的安全越冬

  不论是地栽月季还是盆栽月季,冬季都是最为重要的管理时间段,养护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来年的正常生长和开花,重点宜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精细修剪:
  秋末冬初,当环境气温降至5℃以下时,先剪去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再视植株的长势,采用强、中、弱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剪。对长势不够健壮的弱势植株,应采用强剪,可剪去全株的2/3,仅保留3个至4个1年至3年生的主枝,基部留下20厘米左右,使养分供应集中,适于盆栽大花品种月季。

  对长势正常的植株,给予中度修剪,剪去主干枝的1/2,适于易萌发枝条的勤花品种。对长势茁壮发育正常的中小植株,应给予弱剪,防止养分过度消耗。注意修剪时,要求刀口锋利、剪口平滑,勿使上剪口撕裂,一般自芽点上1厘米至1.2厘米处下刀,保留好外侧芽,可促成植株通风透光和株形良好。对剪去的枝条、地面落叶,要集中收拢烧毁,同时给植株喷洒一次石硫合剂,可大大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的生。

  2.埋施肥料:

  对地栽植株,可于修剪完成后,在植株根系外围开挖环状沟槽,视植株的大小,每株埋施250克至300克的饼肥末,也可用500克的鸡、鸭粪干或2500克至3000克的肥塘泥,以满足其来年生长和开花的需要。

  盆栽植株可于修剪完成后,从花盆中将植株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剪去已腐烂枯死的根系,换用新鲜肥沃的疏松培养土栽好,同时在花盆的中下部埋施50克至100克沤制过的腐熟饼肥末,可满足其第二年生育和开花的需要。

  3.注意防寒:

  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露地栽培的月季冬季不宜作强度修剪,以防止风干伤条,可待翌春发芽前再行修剪。盆栽植株,可连盆一并埋栽于背风向阳处,外搭塑料拱棚,维持盆土不结冰即可,若盆土长时间结冰会影响到来年的生长和开花。注意搁放于室内的植株,棚室温度不宜高于4℃至5℃,使其能得到充分的休眠。

  4.壮枝扦插:

  对一些比较易生根的月季品种,如‘伊丽莎白’、‘月月红’、‘丰花’、‘微型’月季等,可将其剪下的粗壮一年生枝,截成长10厘米至12厘米的穗段,下切口位于节下0.2厘米处,用黄心土作扦插床,插穗入土深度为4/5,只保留端部的一个芽于土外,浇透水后架设拱棚,蒙罩塑料薄膜四周按压严实,天气过冷时加盖草帘防寒,维持苗床不结冰,到了来年春天,其下切口即可愈合生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扦插月季有新法

  月季繁殖方法很多,但广大园艺工作者和月季业余爱好者,采用扦插法比较普
遍。怎样才能提高扦插月季的成苗率呢?四川绵阳市中区旭日花木盆景艺术研究所经过反复扦插研究,终于获得了不用激素处理扦条成苗率就达到98%,甚至100%。它的具体做法是:

  1、取扦条在选取枝条时,先备一桶干净水,将取下的枝条剪口端立即插于水中,以免失水。

  2、截扦条要用单面刀片削。每枝只削二刀。第一刀在人土处斜削,距叶柄处1?2毫米。第二刀平削,把扦条的上端削平。扦条的长短以茎节而定,一般以3个茎节为宜。最长也不能超过4个茎节。

  3、扦插在事先备好的扦床上进行扦插。每只扦条人土的深度,视扦条长短而定。但每只扦条上部最后一个芽点(茎节)以接触地面为宜。枝条裸露地面不宜过多。扦插时,必须引眼,插条人土将周围土压实,浇透水。最后用湿润的泥土将扦条上端伤口封住,以减少过量蒸发。

  4、管理扦插好以后,用木糠将扦床表面盖一层。木糠盖面的厚度,以最表层接触到扦条地上部分最后一个芽点为宜。然后,适时喷水。喷水以上午为宜。经常保持床土湿润,忌床土过湿。

  5、病虫害防洽扦床上易受根腐病和立枯病的感染。每周喷洒一次多菌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季病虫害防治

一、白粉病

1、 症状:病叶初期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并着生白粉,出现反卷、皱缩、变厚;叶柄和嫩梢部位染病后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后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衰弱。

2、 发生规律:病菌在芽、叶、枝上越冬,靠风传播。最适发病温度为17~25℃,5~6月和9~10月是发病盛期。土中氮肥过多或钾肥过少时易发病。

3、 防止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合理施肥,避免氮肥 ③早春清除并烧毁病叶 ④适度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⑤发病前后喷洒粉锈宁、白菌清等药剂防治。

二、黑斑病

1、 症状:月季叶片、花梗和嫩枝均可受害病斑初期为籽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并变为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严重时整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出现枝条枯死。

2、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枝叶或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夏末以后最重,高温干旱病害扩展缓慢,衰弱植株容易发病。

3、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病叶,冬季病株重修剪。
②生长季常修剪,保持通风良好。
③可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三、叶枯病

1、 症状:发生在月季叶片,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针点斑,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扩展后连片,病键交界明显,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叶边缘似火烧状。

2、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叶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老叶、衰弱枝、多雨季节和管理粗放发病重。

3、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叶。
②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养护。
③休眠季节喷洒3度石硫合剂。
④发病前喷洒百菌清等药剂预防。
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四、根癌病

1、 症状:在月季的根和茎部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瘤状物,植株生长不良,枝叶短小,叶枯黄,早落,花小或不开花。
2、 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中存活,靠水和工具传播。初期瘤小质软,白色,以后逐渐增大,变成深褐色,表面粗糙龟裂,质地坚硬,木质化。
3、防治方法:露地种植尽量不要重茬,提高嫁接水平,改变嫁接方法,减小伤口,避免传染。

五、花叶病

1、 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叶,有的呈环状斑或栎叶状花纹,有的为褪绿斑、黄脉或矮化。
2、 发生规律:病毒性病害,带病株作繁殖材料、汁液接触和刺吸式害虫均可传播。夏季强光和干旱有利于显症和扩展。
3、 防治方法:
①避免用病株作繁殖材料。
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
③选用抗病品种或组培苗。
④生长季节注意防治蚜虫等传播介尾。
⑤发病初期喷洒氨基寡糖素水剂,抑制病毒扩展。

六、花腐病
1、 症状:发生在月季花和花梗上,初期病斑在外缘花瓣基部内,呈绒毛状褐色小斑扩展后花朵被褐色病斑覆盖,直至黄褐色干枯,出现黑色颗粒状物。
2、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传播,生长衰弱和湿度大时容易发病。
3、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保持通风透光。
②喷洒石硫合剂、敌菌灵、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七、橘刺粉虱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代,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达到发生盛期,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造成叶片黄化。

2、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枯也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②发生时期用晶体敌百虫、氧化乐果、敌敌畏、杀螟松等药剂防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藤本月季
(简称CL)
藤本月季(limbing Rose )

在月季家族中,是一种重要的类别,喜光,不喜荫,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枝叶茂盛,花盛色艳,日常管理和其他月季一样,冬季加以适当修剪,剪去残花、果实、枯枝等,并在土中施入肥料,来年即可繁花似锦。

  藤本月季的藤长一般可达2.5-5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长藤使它们能够在公园、庭院、城市绿化中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可以将藤本月季种成高大的花柱、花篱、花墙,延绵不断的花屏或弧型的花拱门,弯弯曲曲的花廊等,而且三季有花,络绎不绝。也可以培养成铺天盖地的花屏障,既可以弯成弧形做拱门,也可以依着铁架做花廊或花凉棚。多才多艺的园艺家和公园设计师还可以利用这种月季大显身手。

  藤本月季为落叶灌木,呈藤状或蔓状,姿态各异,可塑性强,短茎的品种枝长只有1米,长茎的达5米。其茎上有疏密不同的尖刺,形态有直刺、斜刺、弯刺、钩形刺,依品种而异。花单生、聚生或簇生,花茎从2.5厘米至14厘米不等,花色有红、粉、黄、白、橙、紫、镶边色、原色、表背双色等等,十分丰富,花型有杯状、球状、盘状、高芯等。

  藤本月季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生长特性来分类有直立型和攀缘型。

  直立型:枝干粗壮,能不依附花架等支撑物直立生长,高度较低,一般在1.5米至2.5 米之间,可用于花篱、花屏障、花墙等处。

  攀缘型:具有细长的茎蔓,高度从2.5米至10米,需依附花架、柱子攀缘而上,主要用于花拱门、花廊、花柱等。按其开花习性分类有多季花、二季花和一季花三类。多季花这类品种能在生长季节里反复开花,连续开花至冬季休眠,其中有些藤本不仅连续开花,而且开花量大,是园林绿化中最适合的品种,美化效果极佳。如“多特蒙德”等。二季花5至6月开花后,一般夏、秋初少量开花或不开花,至
中秋前后再开一茬花,但花量远不如5至6月多。一季花一般5至6月开花后停止开花,或日后只能开极少量的花朵,到明年才重新开花。这类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耐寒力,而且攀缘性较强。
  总之,藤本月季长势强壮,攀援性强,株高一年生可达2—5米以上,二年生间节发芽全身开花,花头众多,花色艳丽、奔放,花期持久,是优良的立体绿化品种。利用藤本月季和其它绿化品种完美结合的立体绿化,能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及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体现。还有,立体绿化简便易行,占地少,效益大,成本低,见效快;能更好地发挥蓄水、节水的作用,也是经济效益的体现。今后,随着各大城市的立体绿化建设的普及,藤本月季将在立体绿化中发挥更大的空间作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藤本月季为蔷薇亚科蔷薇属藤性灌木,植株较高大。每年从基部抽生粗壮新枝,于二年生藤枝先端长出较粗壮的侧生枝。性强健,生长迅速,以茎上的钩刺或蔓靠他物攀缘。虽属四季开花习性,但也只以晚春或初夏二季花的数量最多,然后由夏至秋断断续续开一些花。如果条件适宜,养护得当,秋季也可再次开出大量的花朵。

  原种主产于北半球温带、亚热带,我国为原种分布中心。现代杂交种类广布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尤以西欧、北美和东亚为多。我国各地多栽培。性较耐寒(比原种稍弱)。喜光,喜肥,要求土壤排水良好。

[品种]

依开花习性分一季性开花和经常开花两大类。

一季开花系:
  19世纪初由我国月季、香水月季、杂种长春月季及杂种香水月季相互杂交经选育而成。

经常开花系:

1.藤本杂种香水月季 包括少量藤本杂种春月季在内,本品系是由相应的杂种香水月季与杂种长春月季的芽变种。著名蔓性品种有:“藤和平”,为“和平”的芽变种;“藤墨红”为“墨红”的芽变种,“藤十全十美”为“十全十美”的芽变种。

2.藤本丰(多)月季 此品系的著名品种有“藤勇士”,由丰(多)花月季芽变而来。

3.藤本壮(大)花月季 由大花月季系芽变而来。属此品系的品种有“藤伊莉莎白女皇”。

4.大花型藤本月季 由杂交长春月季和杂种香水月季杂交或由光叶蔷薇和杂种香水月季杂交而得,属于较新的品系。此类生长较慢。属这一品系的品种有“约克城”、“亨德尔”等。

5.耐寒藤本月季 为我国光叶蔷薇与美国耐寒月季的杂交种。著名品种为“花旗藤”(“大花七姐妹”)。

6.藤本微型月季 由微型月季系芽变而来。

[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扦插为主,但优良品种扦插难以成活,故生产中更多的是用嫁接繁殖。南京地区多用粉团蔷薇为砧木。用枝、芽、根接均可。枝接多于11月下旬将砧木挖出于室内接(埋栽苗床湿沙内,10天内不必浇水,20天可成活)或于早春地接。芽接多于6-7月梅雨季进行,常用倒丁字形接。

移栽定植:
  裸根苗宜于晚秋或早春栽植。脱盆苗木生长季栽植,但以雨季栽最好。定植应选向阳通风、排水良好之地。挖穴后,重施基肥;栽后浇足水。以后见干浇水。雨季忌积水,注意及时排水。炎热夏季干旱时,宜傍晚浇水。新梢生长期应勤追1:1:2(或3)的氮、磷、钾三元复合之薄液肥,忌浓肥。也可用0.1%~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配以微量元素于早、晚行叶面喷肥。

  其中多次开花性的品种应于花后及时将花枝留3~5个芽短截,以促萌新枝继续开花。老枝经几年开花后,应采用“去老留新”法修剪加以更新,对“藤墨红”等蔓性品种修剪宜轻,每枝留10-12个芽短截,如留芽太少,势必因新枝生长过旺而影响开花。

  春秋二季常有蚜虫危害嫩梢叶,生长季有切叶蜂咬叶呈圆孔状,可喷乐果等药防治。6~8月叶面易患黑斑病,7~8月高温多雨时最重,易引起落叶,此病以防为主,于春暖连续3周,每周喷1次1:1:200的波尔多液或200倍的铜皂液进行预防。发病时应每周喷1次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400倍的退菌特;收集并烧除病叶。雨季易患白粉病,引起落叶。应于萌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发病时,每周喷1次800~1000倍的50%代森锌或等量式波尔多液,连续喷3次。

[特色与用途]

藤本月季花大色艳,多数品种春秋两季多次开花,繁花似锦,甚为壮观。园林中多将之攀附于各式通风良好的架、廊之上,自成一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蹄莲(Zatedeschiaaethiopica)
又叫水芋,慈菇花。
天南星科,马蹄莲属。

其花茎挺秀雅致,花苞洁白宛如马蹄,叶片翠绿缀以白斑,可谓花叶两绝。为冬春季节重要切花,可作瓶插或制成花束、花篮,盆栽则是布置厅堂.会场的理想植物。

马蹄莲原产于非洲南部。性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期间需要适当光照,特别在开花后,需充足阳光不然佛焰将呈现绿色。生长适温为:10月至翌年3月,温13-19℃,3月至10有为19-25℃。它不耐寒冷,要求最低温不低于10℃。我国多作盆栽,霜降时节移至室内防寒。它不耐旱,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易出现叶枯黄现象。开花期需要较多的水分。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肥大肉质块茎,株高约70厘米。叶茎生,具长柄,叶柄一般为叶长的2倍,上部具棱,下部呈鞘状折叠抱茎;叶卵状箭形,全缘,鲜绿色。花梗着生叶旁,高出叶丛,肉穗花序包藏于佛焰苞内,佛焰包形大、开张呈马蹄形;肉穗花序圆柱形,鲜黄色,花序上部生雄蕊,下部生雌蕊。果实肉质,包在佛焰包内;花期㈠月,在气候条件适合的地方可以收到种子,一般很少有成熟的果实。

[习 性]
原产南非,常生于河流旁或沼泽地中。喜温暖,既不耐寒,也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20℃左右,0t时根茎就会受冻死亡。冬季需要充足的日照,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灼热时适当进行遮荫。喜潮湿,稍有积水也不太影响生长,但不耐于旱。栽培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粘壤土。

[栽培技术]
繁殖:马蹄莲地栽是用作切花生产,将健壮根茎栽于肥沃水田中,㈠月间即能开花供应市场。家庭养花宜盆栽,9月上旬栽植,每盆栽球4--5个,盆土可用园土加砻糠灰。栽后置半荫处,出芽后置阳光下,待霜降移人室内,室温保持10"(2以上。生长期间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通常向叶面、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每半月追施液肥1次。施肥时切勿使肥水流入叶柄内,以免引起腐烂。开花前,若叶片过多,可将外部少数老叶摘除,以利花梗抽出。春节时始花,3—5月是开花繁茂期。5月下旬天热后植株开始枯黄,渐停浇水,将盆移室外高燥、通风、半荫处,使盆侧放,免积雨水,以保干燥,促其休眠。叶子全部枯黄后,取出球根,晾干后贮藏于通风阴凉处。秋季栽植前将球根底部衰老部分削去后重新上盆。大球开花,小球则可养苗。

[用 途]

马蹄莲可盆栽于室内观赏,也是切花、花篮制作的好材料。马蹄莲为盆栽观叶兼观花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盆栽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施足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饼肥、猪厩肥为好。于早春第一次开花后(或秋季),挖取母株根茎四周萌发的芽球,单独栽入盆中。栽好后,浇足水,放遮荫处,保持盆土湿润。出芽后移至荫棚下、有散射光处养护,注意不要直接日晒,也不可全部蔽荫。除栽植前施基肥外,生长期内,每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液肥。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水,生长旺季可每隔10天左右增施一次氮磷钾混合的稀薄液肥。施肥时切忌将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引起腐烂。

  此外,生长期需经常浇水,并且早、晚用水喷洒花盆周围地面,以增加湿度,最好5-7天用海绵蘸水揩抹叶面,以保持叶片新鲜清洁。叶子繁茂时应及时疏叶,以利花梗抽出。马蹄莲始花于春节,3-4月为开花盛期,花谢后应及时剪去残花和花葶,以免消耗养分。花可延续到5月份。5月后至7月,进入休眠期,应少浇水,并尽是为其创造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待叶全部枯黄后,取出球茎,置于通风阴凉
处贮藏,待秋季再栽于盆中。

  如果不让马蹄莲休眠,可于6月下旬将其旋转到完全遮荫且通风极好的地方养护。每天中午、下午都要向地面喷水2-3次,以降低温度,在白天气温不超过30℃的情况下,马蹄莲仍可继续开花。

  一般10月份寒露节前,将马蹄莲移入室内,控制浇水,保持室温不低于10℃。每周用接近室温的浅水洗叶面一次,保持叶片清新鲜绿。如空气干燥时,应用水向花四周喷雾增湿。冬季注意增加光照。为促进早春开花,可在12月份浇1-2次稀薄肥水。

  马蹄莲在生长季节通风不良时,最易发生蚜虫危害。发生虫害时可喷洒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防治,并注意改善通风条件。

马蹄莲喜潮湿生长发育期间需充足的水分。如浇水过少,叶柄就会因失去水分而折断;水量过大,也会烂根,施由少,营养不足,叶片变黄;肥量过大,又会引起黄叶,因此肥水要适量。生长期间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马蹄莲宜伞阴和空气湿润。夏季如不采取降温增湿和防止强光照射等措施,最易出现叶色变黄或萎蔫现象。

此外,马蹄莲易受烟害。如将其放在用煤火炉做饭或取暖的房间,经常受到烟熏,大量烟雾覆盖叶面,就会引起黄叶,影响开花。因此应注意安装好烟筒并使空气流通,防止烟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