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4 17: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竺葵
学名 Pelargonium hortorum
别名 洋绣球,入腊红
科属 拢牛儿苗科天竺葵属
【概况】
天竺葵又名石蜡红、洋绣球,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天竺葵叶密,四季翠绿,一交夏令竞相开放,鲜艳夺目,异常热闹,是一种常开不败的好花。天竺葵在欧美栽培十分普遍,是盆花和花坛植物的主要种类之一。至今,美国对天竺葵的应用和改良做了大量工作,天竺葵已成为美国三大盆花之一。
我国栽培天竺葵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引进,以上海、南京等地栽培较早,到目前约有70年的历史。但对天竺葵的认识还不够,一直停留在老品种和传统生产模式上,发展不快。直到近年来才开始批量生产,现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开发新品种、新类型的话,其销售的前景十分广阔。
【形态特征与品种】
天竺葵为多年生草本。基部稍木质化,茎多汁。叶心脏形,绿色,常具马蹄形环纹。伞形花序顶生,花蕾下垂,花冠有红、白、淡红、橙黄等色,还有单瓣、半重瓣、重瓣和四倍体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真爱(TrueLove),花单瓣,红色。幻想曲(Fantasia),大花型,花半重瓣,红色。口香糖(BubbleGum),双色种,花深红色,花心粉红。紫球2•佩巴尔(Purpurball2Penbal),花半重瓣、紫红色。探戈紫(TangoViolet),大花种,花纯紫色。美洛多(Meloda),大花种,花半重瓣,鲜红色。贾纳(Jana),大花、双色种,花深粉红,花心洋红。萨姆巴(Samba),大花种,花深红色。阿拉瓦(Arava),花半重瓣,淡橙红色。葡萄设计师(DesignerGrape),花半重瓣,紫红色,具白眼。迷途白(MaverickWhite),花纯白色。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蔓生天竺葵(P.peltatum)。其品种有紫晶(Amethyst),花紫红色;兰巴达98(Lambada98),花粉红色;香恩(Shany),花半重瓣,深红色;彭维(Penve),花半重瓣,粉红色;龙卷风(Tomado),花单瓣,白色。另外有四倍体天竺葵的雀斑(Freckles),花粉红色;四倍红(TetraScarlet),大花种,花鲜红。
【生物学特性】
天竺葵性喜光,但在北方干燥的气候和烈日暴晒下往往生长不良,叶片常常黄枯脱落,在疏荫下则生长良好。不耐寒,也不耐暑热,因此夏季生长缓慢,开花也少。最好放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在沙土中生长不良。
天竺葵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差,怕水湿和高温。生长适温3~9月为13~19℃,冬季温度为10~12℃。6~7月间呈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10℃,短时间能耐5℃低温。单瓣品种需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结实率。花后约40~50天种子成熟。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
繁殖方法均采用扦插繁殖,多于2至3月结合修剪在温室内盆插,当年夏季即可成株,国庆前后开花,5月以后扦插时插穗常常腐烂,成活率低。要选一年生健壮的枝条作插穗,长7至8厘米,顶端保留1至2枚小叶,将基部节下削平后插入素沙土内,深3厘米,如果素沙湿润,当时不要浇水,或将插穗干放半天左右再插入湿沙,待沙土见干后再浇水。在20至25℃的室温下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
播种繁殖 播种基质使用按8∶1∶1 混合的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播种前先将基质浇透水,然后把种子均匀的播入育苗盘中,覆盖蛭石,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倍左右。用百菌清对播种箱进行消毒,搭拱棚,覆塑料膜。温度20℃至23℃为宜,湿度保持95%以上。一周左右出芽均匀时,掀开塑料膜。由于育苗基质营养成分少,每隔10天喷一次叶面肥,可选用磷钾含量相对较高的复合肥。同时保持室内通风,注意观察有无病害发生。
扦插繁殖 选长势良好的植株,将顶端5至7厘米用小刀切下。切口倾角为45,剥去基部大叶,留顶部1至2片叶。如顶端叶大可剪去1 /3至1/2,以减少水分蒸发。由于天竺葵基部多为肉质,水分多,取下立即扦插易腐烂,故应置阴凉处,使之干燥后再扦插。基质常使用沙土、沙壤土或珍珠岩,插前将基质浇透水,然后插入,浇水将扦插缝隙密合后用百菌清消毒。扦插温度15℃至18℃,一个月左右可生根。
播种繁殖当小苗长到4至6片叶、扦插繁殖插穗生根后,即可移入营养钵或花盆中栽培。盆土以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同时施适量底肥,根据花蕾长势还可适当追肥。天竺葵春秋需肥量大,七八月份进入休眠期,可停止施肥。此外,天竺葵长势旺,每年都应对其进行修剪,以促花型丰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