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2-27 2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的鉴定八法——台北故宫博物院玉器研究员邓淑萍
十一、結語
前文就硬度、比重、折射指數、光譜、包裹物、色素,各方面討論輝石玉、角閃玉以及其它似玉美石的各種特性。當我們取得一件實物時,必需儘可能地運用多種儀器,測定其物性與光性,並仔細觀察顏色與光澤,一塊「玉」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混合了上述種種因素所成就的「質感」(texture)。 造成「質感」的因素之一為礦物的結晶形態,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輝石玉多作交錯的粒狀單晶(interlocking granular crystals),但角閃玉多作交織的纖維狀結晶(interwoven fibrous crystals ),這種基本結構的差異,使得輝石玉或為半透明中略顯砂糖粒子的質感(單晶較大),或為半透明度較強的玻璃感(單晶較小),而角閃玉則多為半透明至不透明細膩溫潤的質感,有如少女美麗的肌膚。
除了質感外,兩種礦物的「斷口」(fracture)也不同,輝石玉的斷口為「粒狀斷口」(granular fracture ),似一塊砂糖,而角閃玉的斷口為「碎裂斷口」(splintery fracture),似木頭被劈裂般。至於其他似玉的美石,則又各依其礦物的屬性而呈現不同的質感與斷口。能熟悉各種礦物的基本特性,再累積豐富的經驗,對鑑定各種「玉」的質地,就不是難事了。
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