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10 13: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whithoma于2012-05-10 01:14发表的:
咱们不要只谈理论,说点实际的例子。我原来玩蟋蟀,
山东宁阳出虫,大家都去捉,现在去宁阳野外还能听到几声虫叫,蟋蟀为宁阳创造很大的产值,作为当地的一大财源,人们不可能自短财路去破坏它的栖息地。虫就是被滥抓,抓完了。中国就是人多,虫的繁殖力再强,也架不住中国人海战,尤其现在网络发达,一旦在网上传开了,大家每人几条,就能把虫抓光。北京平谷的蝈蝈也是同样的问题。现实问题都摆在面前,不做点什么实际的去改变,光谈理论解决不了问题,过几年大家都没的玩了
这其实与你的主题是有偏差的,你取了极端特殊个例,我们爱好者的野采活动不是山东撬子手的地毯式断根捕捉,野采往往是爱好者个人非盈利目的的科研或兴趣使然,不存在利益驱动就不存在地毯式捕捉的动力,而且蟋蟀作为宁阳一个季节性产业,根本是属于民间的无序开发状态,一到秋季男女老少齐上阵,我朋友下玉米地里自己去抓虫的时候还撞到撬子手夫妻在玉米地里打野炮的,你说说好了,都把时间扣出来抓虫了,连床上做的事情都忙的要带到三产的工作中去做了,那蟋蟀还能有活路吗,因此可以说宁阳的蟋蟀产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短期民间商业行为,而非野采。而玩家的个人乃至组团野采集行为不是商业行为,从根本上是没有竭池而渔的动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