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1楼北京老常于2009-07-05 13:55发表的 : 我就曾经因为养了一年多的四红岔换两次羽都不叫,功夫没少下,我腿也遛细了、地儿也腾空了、喂食就差活人脑子了,压鸟、钩鸟、代鸟、飙鸟都不管用。它就是不开叫儿,无奈之时也不管它是什么大裂片、四喜眉、净白脯儿,说白了就是一只绣花枕头,不是笼中之物。只好开笼驱之让它回归自然逃命去吧!
引用第10楼青岛教师于2009-07-05 16:40发表的 : 本人的感觉人对靛颏的欣赏无非就是通过人的视觉和听觉来感觉出靛颏鸟的优劣,通过视觉看一只鸟的品相,我的感觉是比听觉欣赏一只鸟鸣叫的优劣要简单的多,因为到现在为止有非常多的人对靛颏鸟的品相都有所不同的认识,而对靛颏鸟鸣叫的分析和欣赏要说出一点看法的就很少。也可能使人对品相的要求高于对鸣叫的要求的缘故吧,一只再好品相的靛颏如果鸣叫的很差,就我的看法来说此鸟的欣赏水平就会大大的打折扣,兰之无香行同草,靛之不鸣宛如雀。所以一只好的靛颏就必须具备品相和鸣叫基本相等的水平,缺一不可。 再一个好品相的鸟不一定就叫的不好,差品相的鸟也不一定就叫的好 。
引用第8楼潍鸟王于2009-07-05 16:35发表的 : 好贴,说的有道理,拜读。
引用第26楼fgztj于2009-07-05 21:49发表的 : 鸟叫的再好大黑八一身大油毛,养着也没兴趣。养任何鸟首选品相其次鸣叫。
引用第0楼傻子刘于2009-07-05 13:39发表的 "色艺双全",以“艺”为先 : [p]“色艺双全”,以“艺”当先 [p]记得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有一学期选择了华东师大一位教育大师的课程,在那个班上认识了姓郑的班长。一次课间休息的闲聊中谈到了周末的舞会以及舞会上的女学生问题。郑班长说了一句傻子至今难以忘怀的话:“XX女博士生真是色艺双全呀!”。借着这个话题我来谈谈个人对于目前鸟友们在饲养靛颏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误区”。靛颏所以被列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名鸟”,主要的不是因为它的“色相”而是因为它的“技艺”:靛颏属于“歌鸲”类。画眉,百灵,乃至于绣眼在鸟类中都算不上具有“上佳色相”的鸟,但人们却喜爱饲养它们,其中的主要原因大家都清楚:我们喜爱它们的鸣唱。从网上来看,今日的鸟友们更加注重的是一只靛颏的色相而相对地轻鸣叫。这有些本末倒置了。我们天天为着“保红增紫加白促蓝”绞尽脑汁,红鹦鹉多么红而紫桂皮又多么紫啊?我不是说靛颏的色相可以不要,只是认为养靛主要是为了欣赏它们的鸣叫的。鸣禽不鸣,养之何用?在色相与技艺的选择中,我们要的是“丢卒保车”而不是“丢车保卒”。当然,如果某位高手能够凭借自己的功夫做到“鱼和熊掌兼得”,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查看全部评分
傻子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