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就差这点

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1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空中飞鸟于2009-05-20 11:31发表的 :

其实应该是过去更讲究 看看官模子就知道了 我们常见的老 大都在过去也上不了台面 只不过文革断了层 见老的都说好 过去更讲究的是出音 而不是牙 一般养家也不用牙 不利打汤 容易暴 牙在过去也算不得什么 大头牙雕套葫芦上 谓之 “怯闹”  现在不是讲究 而是斗富耀财而已 很多东西庸俗不堪 商家说“精品!”
过去不像现在那么多讲究,鸡心必须尖子脐儿,而且各型葫芦必须翻儿脖儿肚儿匀称。以前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鸣轩主人于2009-05-22 22:12发表的 :

好葫芦当然配好了才舒服,但也不一定只有牙能玩一辈子,各种硬木也不错,窃以为比牙更自然,上了包浆更协调,也比牙更好打理。也更人道些,报道称,为了免于被猎杀的命运,非洲象的象牙开始退化,已经有百分之三十的雄性非洲象不长长牙了。
关于产儿贵还是牙贵那是抬杠,没有可比性。再说老用钱来衡量也不是玩家之道,而是商家之流,起码是个炒家。
您说得对,没一把葫芦是十全十美,你就是有152把也不成。天然长得东西你要他没有瑕疵是不现实的。我认识的大多数玩家都玩着有瑕疵的葫芦而且都敝帚自珍,都玩得挺高兴。玩嘛。跟自己较近就没意思了。
您关于蝈蝈葫芦出音的说法证明您那50多把葫芦真是白玩了,有机和葫芦没有可比性。
.......
最早黑白虫都是用铜拉子养,慢慢的也开始用葫芦了。以前也有用葫芦养黑白虫的但毕竟是少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9: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古農于2009-05-23 09:01发表的 :

好帖,谢谢啦。
还好贴?根本不懂,就他这样的人把葫芦给玩儿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9: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津门故里于2009-05-23 19:46发表的 :

过去不像现在那么多讲究,鸡心必须尖子脐儿,而且各型葫芦必须翻儿脖儿肚儿匀称。以前没有。
津门兄,请教,解放前,京津玩蝈蝈的葫芦,是不是讲究出音第一,至于葫芦外表式次要的。

指点咱南方的兄弟我一下。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9: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凯丽小筑于2009-05-20 22:37发表的 :
好葫芦当然是要配牙, 葫芦是可以玩一辈子的, 维护好的话是越老越好, 而象牙也是会有渐变的过程, 最后一个深红, 一个淡黄, 都能出包浆, 相得益彰.

顺便问一下楼上的各位: 你们认为是一把全部到位的葫芦贵还是一付象牙口盖贵? 你们认为找一把好的葫芦很容易吗? 我有52把葫芦, 但没有一把是全部能到位的.
对葫芦的配法, 个人的法则是: 口盖价值 : 蒙芯价值 : 葫芦 = 1 : 2 : 4. 也就是口盖的预算是葫芦的1/4左右.

.......
说句心里话就是你这样的南方人把北方的葫芦给玩儿走畸了。接着玩儿你的海派,还玩儿什么葫芦。笑话。无语。连葫芦存在的意义都不了解。服了。你以为葫芦上了牙口是工艺品,摆着欣赏的是吗?告诉你真正玩儿的,花个上万买个葫芦人家照样养蝈蝈用,没钱的也可以买便宜的葫芦用。葫芦存在的意义就是养蝈蝈用的虫具不是工艺品,不是工艺品葫芦和文玩儿葫芦。想了解葫芦多跟京津两地的玩家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津门故里于2009-05-23 19:49发表的 :

最早黑白虫都是用铜拉子养,慢慢的也开始用葫芦了。以前也有用葫芦养黑白虫的但毕竟是少数。
津门兄,王世襄《中国葫芦》里的黑虫葫芦,很多都是晚清的。拉孜是后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六百里加急于2009-05-23 19:51发表的 :

津门兄,请教,解放前,京津玩蝈蝈的葫芦,是不是讲究出音第一,至于葫芦外表式次要的。

指点咱南方的兄弟我一下。多谢了!
过去用葫芦养蝈蝈主要是为了出音,其他的都不重要。即使葫芦的型都不讲究什么,什么尖子脐儿,10环脐儿,翻脖肚要匀称,尺寸要合理,这些都没什么讲究,也就是过去的官模(和官窑一个意思)稍微有些讲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种植葫芦再加上范制技术的提高,也就越来越讲究了。过去也有牙口的,但是很少,市场上看到的老葫芦很多都是各种木制口盖的。现在象牙的越来越多,但是以你们上海为主的海派人给葫芦上牙口,京津两地不说没有,也是很少。大伙都不讲究这个。其实葫芦就是为了出音,而且葫芦是公认的养蝈蝈第一利器。那个凯利小筑还说养蝈蝈不用葫芦,用筒子,可笑至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楼津门故里于2009-05-23 19:59发表的 :

过去用葫芦养蝈蝈主要是为了出音,其他的都不重要。即使葫芦的型都不讲究什么,什么尖子脐儿,10环脐儿,翻脖肚要匀称,尺寸要合理,这些都没什么讲究,也就是过去的官模(和官窑一个意思)稍微有些讲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种植葫芦再加上范制技术的提高,也就越来越讲究了。过去也有牙口的,但是很少,市场上看到的老葫芦很多都是各种木制口盖的。现在象牙的越来越多,但是以你们上海为主的海派人给葫芦上牙口,京津两地不说没有,也是很少。大伙都不讲究这个。其实葫芦就是为了出音,而且葫芦是公认的养蝈蝈第一利器。那个凯利小筑还说养蝈蝈不用葫芦,用筒子,可笑至极。
谢谢指点!津门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来学习下
请各位前辈就事论事,不要有语言冲突哦。这种技术帖若被“和谐”了,是我等初级玩家的最大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0: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六百里加急于2009-05-23 19:56发表的 :

津门兄,王世襄《中国葫芦》里的黑虫葫芦,很多都是晚清的。拉孜是后来的吧?
拉子这东西是天津人研究出来的,为了黑白虫上怀,但是后来都发现这拉子热的快也凉的快保温不好,就也开始陆陆续续的都用葫芦养黑白虫了。葫芦养黑白虫出音也很好,保温也不错,大量使用到现在铜拉子已经很少人用了。由于这几年有机筒子的大量涌现,再加上有机筒子的各种优点使很多人也开始使用有机筒子,虽然有机筒子出音不如葫芦,但是很方便。保存也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