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阳春三月

[知识园地] 清代钱局的一点资料(转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
湖南有常德府局和长沙府局,后者又称宝南局。
顺治四年湖广常德府局开铸,顺治八年停铸。
长沙府局开铸于康熙六年,钱背标南字。九年停,二十二复开,二十六年因所铸钱小而被朝廷禁用,三十九年停铸。雍正七年又开,局址在长沙小吴门内,座北朝南。八年至十年底计出钱15310串,有炉5座,旋停。乾隆六年又开5炉鼓铸,以收回小钱,十七年因湖南铜多,添炉5座,合计10座,二十一年又增至20座,二十四年又增至20座炉铸钱,所铸钱调甘肃。五十九年停铸。嘉庆元年又开铸,八年减10炉,仅余5炉,后又增至15炉十九年又减至10炉,以后经常停铸。咸丰四年闰七月先行试铸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大钱,旋因难行而停铸,后又将大钱改铸为制钱。一直到光绪二十二年才又援案开铸重8分8厘的制钱,至二十五年因铜铅价格太高产量日少而停铸,从此未再铸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奉天设有两个铸局,一为顺治年间设立的盛京钱局,一为清末光绪年间的宝奉局。
盛京钱局于顺治四年开铸,仅铸造了一年.顺治五年停局。
宝奉局开立于光绪二十五年,奉天机器局用机器制造制钱,钱背为满文“宝奉”及汉文“官板四分”字样,每文重5分,月可造1600串余.旋因铜元兴起而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吉林仅光绪末年时设立有宝吉局,铸造制钱。
光绪十三年,吉林在省城迎恩门里旧官铁互房安炉试铸制钱,有4座炉,十六年因火灾而减2炉,十九年又减1炉,仅剩1炉。
后吉林又用机器制造制钱,钱背均用满文“宝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3.
江苏有江宁府局。后称宝宁局、宝安局,苏州府局称宝苏局。
顺治五年开江南江宁府局。江宁原为明代的铸钱中心,至顺治初年时仍有四厂。八年改为三厂,计有炉200座,一厂为宝源局,一厂为开通厂,一厂为广铸厂,并将运同二局厂合并于广铸厂。九年减至100座,十年又加至200座,达到300炉。300炉铸钱达77062587文,顺治年间江宁府铸钱获息甚巨,十四年停。该局一厘钱背为江字,十七年又开铸背满汉文“宁”字的顺治钱。
康熙元年铸康熙通宝,旋各地铸局均停,仅留江宁府局,因该地为驻防重地。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雍正九年,安徽开局于江宁府,因当时安徽布政使司驻于江宁府,故江宁局钱背用“宝安”字。雍正十二年停。
一直到光绪十三年,江宁才又开铸制钱,设局于藩司署内。依照宝苏局办理,后又用机器铸造机制制钱多种。
康熙六年开江苏苏州府局,七年增炉至100座,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到雍正年间,该局仅存炉?2座,十年停。乾隆五年因钱阶日昂而复开,设炉16座,年铸造额111699400文嘉庆年间也一直开铸,但局工私铸很多。道光年间除十九年有暂停开铸的记载外,尽管减卯铸造,但是坚持下来了。
咸丰四年开铸大钱,五年在淮城,清江添设官钱局,开炉铸造当百、五十、十文大钱,清江所设称宝苏局。后又加铸当二十、五十文大钱。五年三月又试铸当五、当十铁钱。八月清江停铸。同治年间也曾开铸,光绪十三年又大量铸造光绪通宝制钱,并委托广东用机器铸造,
光绪二十五年因土法铸造累赔而暂停,三十—年又开铸当五制钱,与铜元制钱掺用,旋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山西有三个铸钱局,即大同府局、宝晋局(太原府局)和阳和局。
大同府局于顺治元年十月开铸,到五年六月计获息118326两9钱。
顺治六年移局至阳和城,八年停,十年又开顺治十三年又移阳和局于大同,改铸钱幕“阳”字为“同”字,十四年又开,十七年又开铸背满汉文同字顺治通宝,第二年减20炉为10炉。康熙元年铸康熙通宝,旋停,六年又开,十年撤局。
宝晋局初叫太原府局,顺治二年开立,钱背标原字。十四年停铸,十七年又开。第二年移大同镇局10炉至太原府,使炉座增至20座。康熙元年初铸康熙通宝钱,旋停,六年复开,九年又停。雍正七年又开,钱背铸满文宝晋,计设6炉,九年停。
乾隆十三年复开宝晋局鼓铸,设炉10座。年铸青钱42324串,十七年停。十八年又开,仅剩6炉,二十一年增炉5座,达11炉。至十九年后仅开4炉。
嘉庆年间宝晋局继续鼓铸,道光九年时仍有4炉,旋停。二十二年又开4炉,咸丰三年宝晋局铸铁钱,四年底铸当十大钱,九年宝泉局在山西平定州设宝泉分局,铸铁钱解京。后改为晋省接办,有炉29座,六月减炉14座, 存15座,此时局存铁钱已达15万数干串,无法 畅行,旋停。同治四年仍开4炉。到光绪年间因 铜贵,至二十五年开始开1炉,第二年又加1炉,铸重7分4厘重的制钱,每月出钱2千串。
阳和局于顺治七年二月在阳和开立,至八年十月停炉止计获息8083两8钱.十三年移至大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陕西有两个钱局,一为延绥钱局,一为西安府局,即宝陕局。
顺治三年六月延绥钱局开局铸造钱币,所铸顺治通宝钱幕为延字。用明代旧遗铜铸造,钱成后发放兵饷,四年四月后因铜少而停铸。
西安府局即后来的宝陕局,开立于顺治二年,十四年停,十七年又开,所铸一厘钱背陕字。康熙元年旋铸旋停,六年复开,九年停,二十四年又曾开铸,旋又停。乾隆十三年又开陕西局,设炉10座,钱幕铸满文宝陕,每年铸钱72800串,十五年因停川钱运陕而增炉10座,二十八年后减卯铸造,五十九年停。嘉庆年间仍有鼓铸,道光年间屡请缓铸,后又减卯铸造。咸丰四年开铸大钱,有当十、五十、百、五百、千等种类,另铸有小平钱及铁钱,九年后停铸大钱。光绪十三年又遵旨开办铸钱,旋因铸钱1串,赔钱300—400文而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6.
***属福建,有***府局即宝台局开炉铸钱。
康熙二十七年,福建巡抚奏请在***就地铸钱,以免由福建海运铜钱至台,部颁样钱背文为满汉文“台”字,钱局设在台南府东安坊,因所铸钱小,故不行于内地,三十一年始停。
雍正年间又恢复铸造,钱背为满文宝台。
乾隆年间***所需钱由福建铸造后运入。故未开铸。咸丰年间,因全国开铸大钱,该局又加以恢复,销旧炮铸钱,大钱有当十、百、千三种,旋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17.
新疆先后在叶尔羌、阿克苏、乌什局、库空、喀叶噶尔、伊犁、迪化七处设立铸钱局,铸造钱币。
乾隆二十五年叶尔羌设局,九月开铸,以销毁旧时的钱币普尔,改铸新钱,至三十二年将旧普尔钱铸完后而停铸。三十三年因又收到大批旧钱而开铸,三十四年后停铸。咸丰三年恢复设局,铸有当十、当五十、当百的红铜大钱,五年停。同治初年铸有同治当十钱,旋因阿古柏侵占该地而停铸,从此未再开铸。
阿克苏局开铸于乾隆二十六年,设炉6座,三十一年移至乌什,嘉庆四年又从乌什移回,五年开始铸造乾隆通宝二成,嘉庆通宝八成。道光初年,阿克苏局年铸红钱2600串。六年增炉1座,以供平定张格尔叛乱之用。后铸道光背八年五、十钱。咸丰三年又加炉2座铸大钱,有当五、十、五十、百等。同治初年又铸同治通宝当十钱,旋因阿古柏入侵而停铸。至光绪四年九月十五日又重新恢复铸造,九年后停。十二年又重开,十八年移局库车。
乌什局于乾隆三十一年由阿克苏局移设,初铸钱重二分,三十五年改重一钱五分,四十六年减重铸造,以省铜料。嘉庆四年移回阿克苏,遂停。宣统年间又代库车局铸钱。
库车局设于道光六年,咸丰年间又铸有当五、十、五十、百四种钱币。同治年间铸有同治钱,三年因发生暴动而停。光绪四年重新开炉,九年停,十二年又恢复鼓铸。十三年阿克苏局又移至库车,此后库车局有炉6座,每天可铸成钱55000文。二十五年铸减重钱,减重1分,三十四年停铸。最后铸造的两种钱币为光绪丁未和光绪戊申。
喀什噶尔局于咸丰三年开铸大钱,有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旋停。至光绪十四年重开,光绪末年又请阿克苏、库车两局代铸,旋停。
宝伊局开铸于乾隆四十年,局址惠远,有炉2座。道光二十年因铜少而暂停。咸丰四年开铸大钱。有当五十、百、五百、千,红、黄铜大钱,五年后加铸当十钱及制钱,又有当四钱,同治年间仍铸造有当四钱,五年伊犁发生动乱,该局从此停铸。
宝迪局又叫宝新局,咸丰八年正式设于迪化。早在咸丰四年时就边筹设边铸造,大钱有当八、十、五十、八十、百等。同治二年时因妥得瑶作乱而停铸。光绪十二年七月重新设立了宝迪局,有炉2座。次年加1炉,至十六年增至5炉,年铸钱13200串,每串500文,十八年因钱币字划不清而改铸加重钱。由1文钱重1钱3分而增至1钱3分5厘,二十一年又恢复旧制。光绪三十四年因铜料用尽而停铸。另外,迪化水磨沟机器局曾加铸过机制红钱,属试铸性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清代云南是铸钱重地,清政府在云南设立了一系列的铸钱机构,以维持清政府的货币流通和财政,它们有昆明的宝云局,大理府的大理府局,禄丰县和蒙自县、文山县的县局,沾益州局、东川府局即宝东局、广西州局、东川府新局、顺宁局、曲靖局、永昌局、楚雄局、广南府局,此外宁台厂也即山铸钱。
清代云南的滇铜还运至四方铸钱,是清代铸钱的和铜生产的基地。
宝云局是顺治十七年时在昆明先设立的昆明府局,铸顺治一厘钱,钱背标“云”字。康熙年间还有铸造,康熙二十四停铸。四十四年,因云南青龙、金钗等铜矿开采日丰,清廷在云南大量设局。从此云南渐成为清政府铸钱的重心,省城宝云局设有21炉,至雍正五年添炉4座,铸钱运至四川、广西、湖广行使。乾隆五年又添炉10座,达35炉开铸制钱。十五年又减10座,存25座。四十一年又添1炉,后又添2炉,至四十三三减炉4座。四十六年又移大理局8炉于省城,至五十九年全部裁撤。
嘉庆二年宝云局复设炉28座。道光年间仍有铸造,咸丰年间开铸小平及大钱,大钱有当五十和当十两种,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起义及云南杜文秀起义,使清廷丢失了对云南铜矿的控制,云南的铸钱工业开始衰落。同治年间宝云局铸币大量减重,光绪十三年宝云局重新开始铸钱,设炉10座,十六年停,二十五年又曾开铸重8分重的制钱,旋因铜元大兴而裁局。
大理府局开办于康熙二十一年,铸钱背标“云”字,二十八年停,六十一年复开,有炉5座,雍正五年全撤。乾隆二年因滇西钱少而复置,设炉15座,年铸钱67330200文,二十五年全裁。四十一年复设炉15座,四十三又添3炉,是年八月减2炉,至四十四年仅余3炉,并将省局25炉内减去5炉移置大理共成8炉,第二年又将此8炉移归省局,嘉庆四年又在下关设炉22座,七年裁。 一直到咸丰四年,因清廷严令各地开铸大钱,大理府又曾设局铸造,旋停。
禄丰县局是康熙二十一年设置的,钱背标“云”字,时云南省有省局、禄丰县局、蒙自县、临安府五局,设48炉,后因钱贱而减半,至二十八年停禄丰县局。
蒙自县局是康熙二十一年设立的,所铸钱币背标“云”字,二十八年停局。
临安府局是康熙二十一年设立的,所铸钱币背标“云”字,二十八年停,六十一年复开,有炉6座,雍正元年仍为6炉,四年增11炉,五年停。乾隆五年因产铜多而增设临安府局5炉,共16炉,十四年减8炉,三十五年全撤,四十一年复设12炉,第二年减半,四十四年全裁。嘉庆二年又设炉6座铸造嘉庆通宝,是年撤局,咸丰年间又曾短暂地铸造过钱币。
沾益州局是康熙六十一年设立的,有炉15座,雍正四年停炉撤局。
东川局设立于雍正十一年,因陕西物价昂贵,故在云南东川府开局铸造钱币,运至陕西行用,设炉28座,钱背用满文“宝云”。十三年因陕西钱价已平而停铸。乾隆六年,因云南需要钱而重新开铸,有炉20座,后铸钱89773700文。四十一年因产铜日增而加东川府局15炉,算上以上增添的5炉共40炉。四十四年移4炉于广西府,四十五年减6炉,第二年又将东川局炉座裁至10座,五十九年全裁。嘉庆四年又设炉6座,铸嘉庆通宝,此时改名宝东局,钱背用满文“宝东”。五年裁,十五年复置10炉。道光年间仍继续铸造,至咸丰三年改铸大钱,仅有当十。八年停铸,收回大钱改铸小钱,并开始减重。同治年间宝东局铸币有的在钱背上加“正”字,光绪年写铸币有加“金”字者。宝东局在宣统年间仍旧铸钱,所铸宣统通宝背有“山”“碘”等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
浙江仅有杭州府局开铸钱币,即日后的宝浙局。
顺治六年杭州府局开设,钱背铸浙字,十四年停铸,十七年又开。康熙元年旋开旋停,六年复开,十三年停,二十四年又开,旋停。三十年复开,杭州府局设立在杭州府大仓前,康熙三十八年停,改局永济仓,雍正元年又开,移局仁和县义司二图地方,二十一年停铸。乾隆五年复开,设炉10座,年铸钱128613300文。嘉庆、道光年间时有铸造,咸丰五年二月开始铸大钱,有当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当百及小平钱,以当十钱最多。同治元年始铸同治通宝钱,旋停。光绪十三年在浙汇军火机器局用土法铸钱,至十四年成钱12万串。后因铜价日高而暂停,钱重一钱。二十二年又重新开铸,钱重7分,旋用机器铸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