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34|回复: 24

[知识园地] 清代钱局的一点资料(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2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入关后,首先在工部和户部设立宝源和宝泉两个中央造币厂,这两个造币厂铸造了清代历朝钱币。 随后在各地又建立了一些地方造币厂,大量铸造铜钱。有清一代先后在各省设立的造币厂:直隶有宣府钱局、密镇钱局、蓟镇钱局、宝直局、宝德局。山西有大同局、宝晋局、阳和钱局。奉天有盛京钱局、宝奉局。吉林有宝吉局。江苏有江宁府局(宝宁、宝安局)、宝苏局。浙江有宝浙局。福建有宝福局、漳州局。江西有宝昌局。山东有临清镇局、宝济局(宝东局)、莱州局。河南有宝河蜀:湖北有宝武局、荆州府局、襄阳钱局,郧阳钱局。湖南有常德府局、宝南局。广东有宝广局、肇庆府局。广西有宝桂局。四川有宝川局、宁远府局。贵州有宝黔局(贵阳府局)、毕节县局、大定府局。云南有宝云局、大理府局、禄丰县局、蒙自县局、临安府局、沾益州局、东川府局、广西州局、东川府新局、顺宁府局、永昌府局、曲靖府局、楚雄钱局、广南钱局、宁台厂钱局、文山县局。西藏有宝藏局。陕西有延绥钱局、宝陕局。甘肃有巩昌府局、宝巩局、宁夏府局。新疆有叶尔羌局、阿克苏局、乌什局、库车局、喀什噶尔局、宝迪局、宝伊局。***有宝台局。只不过这些造币厂时铸时停,大多没有连续铸造。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清代四川有两府设局,一为宝川局,在成都府;一为宁远府局。
康熙七年开设四川成都府局,所铸钱币背为“川”字,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
雍正元年因四川铜矿未获开采。开局之议未果,十年矿成而宝川局又开始铸造。局址在成都府贡院内西边,有炉8座。
乾隆三年,因滇铜产量渐增,增加宝川局炉7座,合计15座,年铸额达到了72800串,十一年又增炉15座。铸钱运陕西行用,年增铸额为62200余串。十五年停止铸造运陕西钱而停炉7座,十九年又恢复7炉,二十年因川省议修城工,故又增炉30座,岁增钱124000余串。此时宝川局除增炉外仅余旧炉10座,合计40炉。二十九年又曾加铸。
四十年因川省铜不敷使用而使40炉减卯铸造。五十九年停铸。
嘉庆元年至二年,宝川局40炉开铸,五年八月至六年二月40炉计铸钱36399串999文。
道光年间宝川局开始减卯铸造,特别是十七年以后,半年减卯直到停铸。
咸丰四年下半年,宝川局开铸咸丰钱,有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等数种。
光绪二十年宝川局曾铸重1钱2分的制钱,二十四年改铸重8分的小钱,旋因无铜而停铸。
四川宁远府局是乾隆十八年时,因宁远一带行用小钱,故议设炉4座改铸这些小钱,铸完歇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2.
山东有三铸局,一为临清镇局,一为济南的山东鼓铸局,又称宝济局、宝东局,三在莱州称莱州局。
顺治二年五月临清镇局开铸,用旧遗铜铅,铸出钱币发放兵饷。至八年十月计获息3992 两,旋停。十年又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所铸钱背标满汉文“临”字。康熙元年复开,旋停, 六年又开。十四年撤局。
顺治六年山东济南开鼓铸局,十四年停,十七年复开。钱背标“东”字。康熙元年复开,又停, 六年又开,九年停。二十三年夏开。
雍正七年开济南府局,背铸满文“宝济”。乾隆三年停。
咸丰四年十一月宝济局始铸咸丰大钱。先开2炉,计有当十、五十、百三种,以前两种为多,旋因大钱不畅行而停。
光绪十三年五月,山东在烟台设炉铸钱,每文重1钱,沿宝东局旧名,拟一年内先铸10万串交户部。但宝东局钱并不多见,似很快停歇。
莱州府局于顺治十二年在莱州开铸钱币,十四年停,但顺治钱未见有背莱字者,估计钱背标的是“东”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
福建有宝福局和漳州局,漳州局存世很短。
顺治六年清廷下令福建福州局开铸制钱,十三年停。十七年又开,所铸钱背为福字。康熙元年旋开旋停。六年又开,九年停,二十四年又开,三十四年又停。
乾隆五年因***钱贵而复开福建鼓铸局。局址福州府,设炉8座,年铸钱48533300文有奇,所铸钱币运至***发放兵饷。后又停运尽数拨往福建内地。嘉庆年间时有铸造。道光四年停,后时铸时停。咸丰三年六月在局内添炉铸大钱,四年三月铸减重大钱,十一月将旧设4炉改铸铁钱,另2炉仍铸当百以下大钱,铁钱每文重1钱6分,至五年除原有4炉外,并添设4炉,以及分建官厂添设12炉,前后共计20炉,月铸铁钱18000文。到了咸丰九年,该局已积存铁钱几万串,无法行用,后运至天津行使,炉座停歇。宝福局大钱有好几个系列,有当十、二十、五十、当百,有的钱背铸当一十文、七钱五分及满文宝福;有的后仅有一十及宝福两满文;还有的在后郭上又加铸计重五钱等字样,形制特别。同治年间该局也曾铸造。光绪十三年
,曾用机器试铸制钱,旋停。十九年又设炉8座,铸造钱币以资周转,后停歇。
漳州局仅在康熙年间开铸,康熙二十年开设,所铸钱上背有满、汉文“漳”字,二十一年停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4.
甘肃巩昌府和兰州府先后设局,均称宝巩局。此外清代隶属于甘肃的宁夏,也设有钱局称甘肃钱局。
设于巩昌的巩昌府局,建立于康熙六年,钱背为“巩”字,后因铜少而停铸。
雍正四年兰州府局开铸,有炉12座,七年停。
乾隆年间甘肃钱币主要靠外省供运。咸丰四年重新开铸,设局于小仓,有炉8座,后又在省城东城根,开办新厂。至三月已铸出黄铜钱当十、当五十、当百及紫铜当五百、当千,旋又铸铁小平、当五及当十。七年后专铸当五、当十钱,并添铸重8分重的制钱,且添炉8座。同治年间增铸铁钱,并铸当十及小平铜钱,种类繁多,三年撤局,光绪十四年该局又上奏恢复鼓铸,旋因累赔而停,但未见实物。
隶属于甘肃的宁夏府局(时宁夏属甘肃),又称甘肃府局,部颁铸本,顺治四年四月至月,计获息1641两,后因无铜而停铸,所铸钱币面文为顺治通宝,背穿上“宁”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5.
广东有广州和肇庆两府开局铸钱,广州府局又称宝广局。
顺治四年七月,广东始铸顺治通宝。康熙七年开广州府局,背铸“广”字,九年停,二十四年复开,三十一年停,三十四年又开,三十七年又 停。乾隆十年复开,在广州府设炉6座,年铸青 钱17244100文有奇,十四年加卯铸造,十九年,以盐易云南铜鼓铸,后渐停歇。同治年间宝广局复置,铸同治通宝钱。
光绪十五年,广东开始用机器铸造制钱,并迅成为机制制钱的生产中心。同时也用土法铸钱币。但数量较少。铜元兴 后。机制制钱停铸。
广东肇庆府局于康熙二十四年开立,钱背标“广”字,二十六年撤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6.
贵州在大定、贵阳两府及毕节设三局,贵阳府局后改名为宝黔局。
康熙七年首先开设了贵阳府局铸造,钱背标有贵字,但钱币实物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九年停,二十四年又曾开铸,旋停。
乾隆二十四年,将贵州毕节县局(也称宝黔局)移至省城贵阳加卯鼓铸,年可出钱57355串,用来放兵晌,此时有炉20座。三十七年减炉5座,四十一年又复置5炉,五十二年移5炉于大定府鼓铸,三十九年停。
嘉庆年间宝黔局仍有铸造,道光时该局时铸时停,另铸有小钱,称底火钱而被申饬、咸丰三年十一月议铸大钱,仅铸当十。
同治光绪年间宝黔局仅零星铸造,另最近贵阳发现宝黔局光绪通宝钱背当百,极为奇特。
毕节县局设立于雍正八年十月。创建于毕节县城。设炉10座,局址在毕节县城北隅,乾隆五年添炉10座,20炉分称东西炉,
乾隆二十四年移局于贵阳,所铸钱背满文宝黔。
大定府局建立于乾隆五十二年,由贵阳宝黔局20炉中分出5炉移至大定府设局铸造钱币,用来发放南陇等处兵饷,所铸钱币背标满文“宝黔”嘉靖、道光年间大定府局时铸时停,至道光二十三年仍在铸造,后停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7.
广西仅在桂林府开局铸钱,称宝桂局。
康熙七年广西桂林府设局,九年停,复开,第二年又停,二十四复开,所铸钱币背标有”桂”字,钱局设在省城文昌门外。
乾隆七年又开宝桂局,设炉10座,于三月十五日开炉,九年增炉至20,后仅开10炉,十二年设炉11座,年铸钱96000串,后又增为20炉,三十五年因铜少钱多而减7炉,剩炉13座。三十八年又增炉3座,四十三年又减3炉,至四十四年又减1炉为12炉,五十九年停。
嘉庆元年九月开铸嘉庆新钱,因钱贱又减炉7座,仅存5炉,道光十八年因银贵钱贱,铸造累陪而停铸。咸丰三年十一月开铸咸丰钱,计铸有小平、当十、当五十三种。同治光绪年间史料记载均未开铸,但同治宝桂钱存世较多,似已开铸。光绪宝桂钱少见,但光绪年间广西屡次上奏言铸钱困难,也有开铸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8.
河南仅有开封宝河局一处。顺治四年,开封设局。六年因怀庆有铜、煤而移至怀庆府。设炉18座,十四年停,所铸钱背为“河”字。十七年又开,康熙元年又开铸康熙钱,旋停。六年复开,九年停,二十四年重开。
雍正七年开铸雍正通宝钱,背满文“宝河”,九年停。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宝河局未开铸。咸丰四年七月开铸当千、五百、百、五十、当十各种大钱。十一月饬开归、河北两道于河北地方雇匠试铸铁钱,建炉一座。年底又在怀庆、河内县购铁开炉,并在省城新建宝河钱局改铸铁钱,五年十一月开铸。到了咸丰九年,因钱日多,渐至壅滞,将省城原有的4炉及已有20炉减至8炉的怀庆局一并撤掉。
光绪二十四年,宝河局重新组建开工,每月铸10炉,可出钱8640串,每文重7分,光绪末年停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9.
湖北曾在武昌府、荆州府、襄阳府及勋阳开炉铸钱,武昌局即宝武局。
宝武局开立于顺治三年,十四年停,十七年又开,因在武昌钱背铸“昌”字。康熙元年旋铸旋停,六年开,九年又停,二十四年复开,二十六、三十六年因湖北钱轻小,不堪行用而严加申饬,甚至停用背昌字钱。三十九年停铸。雍正七年复开,十一年又停,此时钱背铸满文宝武。
乾隆八年复开宝武局,设炉15座,年铸钱72800串,十二年增炉5座,后又增至20座,专铸重1钱2分的大钱。十八年因修城而加倍铸造,四十三年裁炉10座,五十九年停。嘉庆元年复开,三年因铜铅不继而暂停。以后时铸时停。道光年间开铸次数不多,至十五年时请停铸。
咸丰四年开铸制钱及大钱,七年因胡林翼攻克武昌,故又新设宝武局,七月开炉,设炉10座改铸大钱为制钱。同治元二年两年仅铸钱2000串,至光绪十三年又开始设炉铸造,有炉10座,年铸85850余串,旋停。
二十二年始用机器铸制钱,同时也用土法铸造,局址在武昌铁政局西偏。
荆州府局开设于顺治五年四月,至八年七月计获息16821两多,八年停,九年复开,至十四年裁局,所铸钱背为荆字。
襄阳府局开立于顺治五年,九年停铸撤局,所铸钱币背标“襄”字。
郧阳钱局于顺治五年十月开铸,至八年十一月时获息达21415两有奇,十四年停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