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james213

[文化节] 观赏鱼百科资料(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鱼
龙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华人的发音为“亚罗娃娜”,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是舌头、硬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隶属于OSTEOGLOSSIDAE科(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 (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 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

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喂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 。提醒您一点的是:鱼和人一样需要各种养份,不可以投喂一种饵料,应制定出一份营养丰富的菜单,以确保它的营养均衡。

龙鱼适应的水温介于24~29℃均可,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适应22~31℃的温度。不过龙鱼和其他的观赏鱼一样,切忌水温急剧变化。

亚洲龙鱼包括:红龙鱼(红龙鱼 班加红龙鱼)、金龙(红尾金龙鱼 过背金龙鱼)、白金龙、青龙等

澳洲的龙鱼有两种:星点珍珠龙鱼、珍珠龙鱼

南美洲骨舌鱼科的鱼类主要有三种:银龙、黑龙、象鱼(又叫海象、巨骨舌鱼 )

非洲骨舌鱼只有一种称为尼罗河龙鱼


  龙鱼,一种很古老的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是“scleropages”是舌头骨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属于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中国大陆称为“龙鱼”、香港人称之为“龙吐珠”(可能是由于幼龙的卵黄囊象龙珠的缘故)、台湾人称之为“银带”、日本人称之为“银船大刀”。 骨咽鱼科的鱼分别产于四个地方:亚洲、南美洲、澳洲、非洲。主要产于印尼和马来西亚。

    亚洲的骨咽鱼包括:红龙、金龙、橙红龙、白金龙、青龙、过背金龙几种:   
    红龙: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又叫红金龙。这种鱼作为濒危物种受到华盛顿公约的保护。它幼鱼的体色较浅为白色微红,鳞片细小。但成鱼的体形硕大,腮盖边缘呈现出强烈的深红色、舌头也是如此、大片的鳞的边缘以及各鳍也有浓烈的艳丽红纹、金色的鳞片闪闪发光。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
    金龙:又叫黄金龙,英文名:Golden Arowana。其背部为墨绿色鳞框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腮盖和红龙不同,没有红色而是亮丽的金黄色。
    橙红龙:英文名:Orange Arowana。具体资料搜集中。
    白金龙:英文名:Platina Arowana。很象一种武汉出的香烟的名字。其体形和红龙相似鳞片的颜色为白金色。
    青龙:英文名:Green Arowana。体形较其他亚洲龙鱼短小。鳞片青色侧线明显发达。以鳞片呈现紫色斑纹的最为名贵。可以人工繁殖。
    过背金龙:英文名:Belly Arowana。极为昂贵的龙鱼,武汉有一尾40厘米长开价18万,至今有人问无人买、还有一尾刚刚开始扬色的特级红龙,它的鳍已经变成红色部分鳞片出现红点,30厘米长开价3万5。老板说一旦色彩完全出来就要涨好几倍的价格。很似金龙不同的是其金色的鳞片越过墨绿色的背部使全身包上一层金壳。

    澳洲的龙鱼有两种:星点龙、和星点斑纹龙   
    星点龙 Scleropages Leichardti: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和星点斑纹龙很相似,幼鱼极为美丽,头部较小,体侧有许多红色的星状斑点,臀鳍、背鳍、尾鳍有金黄色的星点斑纹,成鱼体色为银色中带美丽的黄色,背鳍为橄榄青,腹部有银色光泽。各鳍都带有黑边。属夜行性鱼类。近年澳大利亚政府大量放养此鱼鱼苗所以数量不会少。
    星点斑纹龙 Scleropages jardini: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及新几内亚,体形较小,口部尖,体色为黄金色中带银色,半月形鳞片,腮盖有少许金边,尾鳍背鳍有金色斑纹。饲养容易,可人工繁殖。

    南美洲骨舌鱼科的鱼类主要有三种:银龙、黑龙、象鱼(又叫海象、巨骨舌鱼)  
    银龙:Osteogloxssun bicirrohomus 出要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1929年被鱼类学家温带理(Vandelli)首先发现。在当地是一种食用鱼。1935年引入美国。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户的宫田先生在九州阿苏长阳的热带养殖场利用温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市场上所见的还是由南美经过美国转口引进的人工繁殖的极少。此鱼鳞片巨大、呈粉红的半圆形,鱼体呈现象是金属的银色,其中含有钴蓝色、蓝色、青色等颜色混合,闪闪发亮。背鳍、臀鳍向后生长其基部很长,尾鳍短、胸鳍大。
    黑龙: Osteogloxssun ferreirai 形状和银龙几乎一样,成鱼为银色,但体形长大时会趋向黑色带紫和青色,有金带。极具观赏价值。幼鱼有明显的黑色体纹胸鳍下挂着卵黄囊所以香港人称之为黑龙吐珠。
    象鱼: Arapaima pirarucu 产于哥伦比亚、巴西。体形巨大可长至5米长。在原产地被作为食用鱼。近年由于数量锐减已经被当地政府禁止捕捞和贩卖,更加不让出口。我只在武汉新世界水族公园见到过一尾两米长的象鱼。体色黑,鳞片有橙红色的框。力量极大当它的尾部扫到水族箱的玻璃壁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非洲骨舌鱼只有一种称为尼罗河龙鱼 Heterotis niloticus 分布于尼罗河中上游和热带西非洲。外形类似于亚洲及澳洲龙鱼。其吻端到背鳞前位置的轮廓不是直线型的,此外口部较大而不开裂,觅食时才会张开。体色为橄榄色带灰色而不是黑色,天然水域中的尼罗河龙鱼可长达一米,重6公斤。在水族箱中可长至80厘米。须注意的是此鱼不吃小鱼而是吃浮游生物,象沦虫、红虫等等,这样巨大的鱼吃这么小的东西有趣吧?它的第四、五腮面的上部是螺旋状的类似于迷宫科鱼类的呼吸器官。












射水鱼
射水鱼科,学名:Taxotes jaculator,,英文名:Archerfish。  成鱼体长为25厘米,原产地:从东非到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的碱性河流都有分布。
  肉食性、吃大型饵料、喜昆虫活动水层,温和。
  碱性硬水,PH7-8、DH10-12都可以饲养。另外,这种鱼通常生存于河口处。所以实际上射水鱼是一种半咸水鱼类。水族箱里需要加盐。
  射水鱼是一种很有趣的家伙。大家都知道,这个家伙会从管状的下颚喷出一股水柱,将水面枯枝、草叶上的昆虫打落水中然后吃掉。这种特别的习性,在水族世界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实这种鱼还会跳出水面,直接将昆虫的吞入腹中。所以在饲养时要注意加盖。
  射水鱼喷射的水柱可达1米射程,而且几乎百发百中,跳出水面时它可以跳到水面30厘米高。所以喂养射水鱼要注意避免损失。从它们巨大的嘴可以看出它们需要大型的食物。饵料方面虽然它们不挑,但适口度一定要好。
  射水鱼雌雄鉴别困难,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也很困难。现知道其产卵为浮性卵,且射水鱼会吃掉自己的卵。





恐龙鱼

原产:非洲塞内加尔,赞比亚,尼日利亚,喀坦加的查德湖,白尼罗河等

成鱼体长: 60公分左右

适合水温: 22-26度

水质要求: 总硬度(gh): 3-12dGH

酸碱度(ph): 6.8-7.2





魟魚
1﹒如何選購健康的魟魚:
(1)﹒健康的魟魚:基本上,一尾健康的魟魚是隨時都會進食的。所以,在挑選時就要注意牠們的體形略圓無傷口,體盤飽滿平滑,無黏膜覆蓋,尾部完整無斷裂,胸、腰骨無浮出,體盤無紅斑、血絲,邊緣無傷口缺角破損,靜止時平貼於缸底或缸壁,盤面無浮隆狀緊緊吸附。鰓孔完整,呼吸勻稱緩慢,頻率規律,上呼吸膜薄舒張正常。
而由於每尾魟魚都會因為長時間的運輸而變得較虛弱,加上國外產地的不同水質條件,以及魟魚本身屬於軟骨魚,所以體內的滲透壓調解機制是不同於一般硬骨魚類的,再加上魟魚體表並沒有魚鱗保護無鱗魚類,對於水質的要求較高,一旦水質變化太快,其滲透壓調解機制就會發生狀況。
(2)﹒魟魚的進口:由於魟魚的產地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所以進口的魟魚大約以7月到12月的旱季(繁殖期因種類而有所不同)產量及價格會比較便宜一些。基本上,在雨季的時期,由於魟魚的捕獲量比較少,且這時補獲體盤通常較大,所以價格(運費)會高一些,反之,其價格就會便宜一些,所以,在選購魟魚的時候也可以把這項因素考慮進去。
(3)﹒下缸時的處理:魟魚相當忌諱水質作大幅度的變化,所以當您新購買回來的魟魚,在下缸前先將魟魚連水放在小水盆中,並只留蓋過魟魚體表的水量(水盆容量要大過3倍此水量),使用空氣幫浦用細管以及簡易的調節閥,利用缸高過水盆採虹吸原理對水,並調整調節閥進水量,使之滴流到小水盆滿,再抽出水盆水(別浪費水!再倒回缸裡)到只留體表高度的水量再重新滴流,如此重覆操作三次就可以直接下缸了(大概需花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如此小心費時無非是希望魟魚可以順利的適應新環境的水質,降低新環境對魟魚所造成的緊迫
其次,在剛剛下缸後的魟魚是不能馬上就開始餵食的。這是因為魟魚還處在緊迫及緊張狀態的關係。必須要等魟魚適完全應了魚缸水質之後再進行餵食,通常在第兩天以後就可以開始嘗試性的餵食。至於餌料,最好是多方面的嘗試,只要是魟魚可以接受的就是最好的選擇。
2﹒飼養的設備:
(1)﹒魚缸:水槽的大小要視魟魚體型而定,為什麼這麼說勒?一般都認為魟魚喜歡穩定的水質所以水槽越大越好,其實在某些情況下是錯誤的,因為小型魟魚或幼體通常捕食能力十分差,所以用大缸養常吃不到東西導致越來越虛弱,所以先用小缸來養可以幫助它們捕獵食物,藉此慢慢茁壯。但是多數的魟會成長到非常大型,因此,魟有他們自己其他特殊的需求。如果飼養的魚缸太小的話會阻礙了魟魚的成長及活動的空間,但是,因為在台灣,如果一般人想要架設更大型且適合魟魚飼養的魚缸,則又會因為空間的問題而產生困擾,所以至少4呎以上的魚缸才合適。 4
(2)﹒底砂:因為淡水魟魚有潛藏在沙泥底下的習性,因此如果能夠鋪設底砂的話,應該是最理想的方式。然而,根據個人的經驗來說,在魚缸中鋪設底砂之後,魟魚常常會將底砂弄得亂七八糟的,還要多花許多時間來重新整理,這對飼養者而言是相當不方便的。其次,底砂還可能因為潛藏許多的亞硝酸鹽,這對敏感的淡水魟魚的飼養也是不利的。因此,個人主張是以裸缸的方式來飼養魟魚,除了方便觀賞之外,在飼養上也比較方便。
(3)﹒過濾設備:因為淡水魟魚在台灣大多都是以裸缸的方式飼養,所以,過濾設備就相對的非常重要。除了是因為健康的魟魚不但活動力旺盛而且食量大,所以相對的排泄物也就特別的多之外,最重要的是過濾設備中的硝化作用必須很完善才可以。在可能的範圍內選擇容積愈大的愈好,水容量大,接受水質變化的緩衝能力也就較高。至於過濾系統,當然是效能越高越好,舉凡溢流式、上部滴流以及外置圓桶,都是不錯的方式,而最好的情況是選擇兩種以上的過濾方式相互搭配。而在濾材方面,除了傳統的過濾棉之外,還可以使用生化濾材來使得硝化作用發揮最大的功效。這其中一般的濾棉可以採用每週定期更換的方式來做,而其他的濾材,則可以每月輪流清洗不同處的濾材來做,以使硝化細菌能不斷的發揮最大的功效。
(4)﹒其他:魟魚體表並沒有魚鱗保護,且其保護魚體的表皮組織比較厚,所以,如果各位使用的是防爆型的玻璃加溫器,則要注意其擺放的位置。至於一般的石英加溫管,就一定要加上保護套的措施,以避免魟魚因為不小心而燙傷(這是因為魟魚的表皮較厚,所以,遇熱時神經感知較不靈敏才會導致傷害)。
3﹒飼養的方法:
(1)﹒魟魚的餵食:當魟魚下缸之後尚未穩定的前幾天,我們可依照其喜歡的餌料來做為餵食的飼料。等到魟魚漸次穩定之後,就可以開始訓餌了。一般來說魟魚是屬於肉食性的魚類,舉凡是赤蟲、蝦類、朱文錦或是泥鰍等,都是目前飼養魟魚的人所最常使用的餌料。而如果有人在同一個魚缸之中飼養超過一尾以上的魟魚時,在餵食的時候就要注意其爭食的狀況。當然冷凍餌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要注意其安全性和新鮮的程度。在使用的時候,可以依照活餌使用70﹪,而冷凍餌料30﹪的比例來分次和交叉餵食。
成長的速率又與水質,餵食的頻率,餵食量的多寡,營養有關。至於餵食的次數,依照個人的經驗建議,原則上以一天一次的方式就可以了。然後可以依照上述的比例,用換餌餵食的方法以使魟魚在攝食的營養上就會比較均衡。大致上如果每星期能夠停止餵食一天,那麼,就可以讓魟魚因為索餌慾而大大活動一下,也可以順便觀賞牠們的泳姿。
(2)﹒活餌的檢疫:由於活餌的使用量大,而且活餌的來源不定,所以,會有攜帶病源的可能性。為了不讓魟魚因為餵食的關係,而遭到餌料生物的傳染疾病,最好是對使用的活餌做一些檢疫的工作。體外,我們可以使用高濃度的染劑將活餌浸泡約10秒鐘的時間,然後將其放入檢疫缸中三天,這其中如有死亡的情形發生,就將死亡的餌食丟棄,因為牠們很可能是有問題的餌料。另外,體內部分,在檢疫缸中也可以使用去六鞭毛蟲的藥物,對活餌進行藥浴,如此一來,我們才可以確定魟魚在攝食的時候其餌料是安全的。還有一點,在餵食泥鰍的時候,就要先行處理讓牠呈現昏迷半死的狀態,這樣在餵食的時候才不會因為泥鰍而造成魟魚體內的傷害發生。<\fV
4﹒水質參數:其實水質的參數對魟魚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但是,當魟魚適應了水質以後再
加上水質管理的很好的話,魟魚對水質變化的忍受程度又會變得很高。所以,水質參數只要不要太過於惡化,或是變化太快,基本上魟魚都能生存的很好的。以鹽度為例,我曾將飼養半年以上且狀況良好的魟魚,飼養在高鹽度的環境中,牠們一樣可以生存,只是因為淡水魟魚沒有鹽腺可以用來排除鹽分,而為了要適應高鹽度所產生的滲透壓,就會影響魟魚的成長速度,且會使其改變體色而變成較暗淡的顏色。
至於pH質方面,因為魟魚產地水中的pH質大多屬於弱酸性。而如果要使用符合野生環境的水質來飼養魟魚的話,那就會大大的提高了飼養的成本。其次在台灣,一般自來水的pH值約為7﹒2以上,而南台灣的pH值更可能高達8以上,而地下水的硬度就更高了。而為了讓過濾設備能夠持續的發揮效果,最好是讓魟魚適應我們所提供的水質。否則為了降低pH質和使其變成軟水而使用大量的化學藥劑,除了成本提高以外,水質的穩定度也因此會變的不好管理與控制,反而提高了飼養魟魚的風險。通常透過硝化作用之後的水質,只要其pH值維持在6﹒5~7﹒5之間,水溫維持在25~28℃之間,就可以將魟魚飼養的很好。}
換水時機,這還跟魚的大小,數量有關聯,而每次換水的量與頻率最好能固定下來,困難之處在於,跟其他的混養魚種取得一個平衡。個人魚缸的換水,是3天就更換一次,每次更換1/3左右。W#6ig最好是採用續養過的水做為新水,那是因為在台灣目前住宅大多是大樓的關係。而大樓因為使用共同的水塔,每半年很可能會消毒一次,如果直接使用自來水的話,在消毒之後的消毒水會殘留在自來水中,而這往往是魟魚換水後產生疾病的原因。所以換水使用續養過的水是最安全的做法
5﹒魚病與治療:其實淡水魟魚是不容易引發疾病的。由於牠本身是屬於掠食者,而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的食物本來就存在著許多的致病因子,而魟魚也可以活的很好,再加上個人飼養的經驗得知,真正會讓魟魚引發疾病的主因幾乎都是水質變化太快而引起的。這是因為魟魚處於水質急遽變化或水中含有刺激物時,這時魟魚體表會增生一層顯而易見的白色黏膜,這樣的情況,若未在短時間復元,以至於其抵抗力變弱,那面臨死亡的機會就相當的高。
因為魟魚是不易生病,也不容易死亡的觀賞魚。所以,個人並不主張經常性的使用藥物。因為藥物若使用過多的話,常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且對魚隻本身的健康及缸內的生態系統還是會造成不良影響。這對任何魚類是沒有幫助的。況且因為魟魚是極為敏感的魚類,有時候藥物使用不當,還會因此造成魟魚的死亡。平時保持水質穩定、餵餌多元化,魚隻自然強壯美麗,也就比較不會生病了
6﹒其他:
(1)﹒有毒棘刺:淡水魟魚之所以被歸為對人有潛在危險性的魚類,是因為牠尾柄上的棘刺,事實上這個棘刺並不是在掠食的時候使用的。牠們並不會主動的利用有毒棘刺來攻擊人,而是當牠們受到驚嚇的時候用來自衛的。所以在清洗魚缸的時候只要準備了足夠的工具,就能預防被其刺傷。
(2)﹒魟魚的混養:其實可以和魟魚混養的魚類是相當多的,只要是中上泳層的中大型魚類都可以。但是還要篩選習性合適的個體,因為有時候大家公認可以和魟魚混養的魚類,有時也會出現攻擊魟魚的情形。例如我曾飼養過的紅龍就曾出現過攻擊魟魚的情形,所以,在選擇混養的魚種時候,還是要多觀察其相處的情況。
7﹒結論:魟魚,就像一般的淡水魚一樣,能夠忍受不同圍的水質,即使魟魚能夠忍受不同的環境,但仍需屬族愛好者付出相當的關心照顧好你的水質條件。(
目前在台灣其實已經有很多魟魚成功繁殖的紀錄,如珍珠魟、黑白魟、豹魟……等。對飼養的魚迷來說,繁殖是最終的飼育目標,這是無庸置疑的。魟魚在繁殖期間,公魚會有咬母魚的行為,會讓母魚變得遍體驎傷,會影響牠的觀賞價值。

恐龙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在水族里有活化石之称.

和龙鱼,肺鱼一样属于“活化石”的大型鱼类

恐龙鱼体格强建,生长快速

饲养恐龙鱼并不难,小鱼,小虾之类的活饵均可接受

冰冻南极虾,鱼粒之类的食物也可餵食,基本上它们不挑饵食的 。



uuzB+kEx_Zks5zaWtDdxT.jpg
x+C98MH6_JePinat71fyk.jpg
uf2xs73wwfo=_8yW0xOBFEjqh.jpg
uuzOsr3wwfo=_2N2UwKWuieUL.jpg
wLG9t7rs_zCpHsyVxgSKH.jpg
yeTLrtPj_zrJzOIcIHZbV.jpg
DSCF0672_xdXHiq7vSLN1.jpg
9ITT4w==_ZCxM0N11Bj8o.jpg
9ITT4zI=_nNFxcKVDPZN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