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588|回复: 10

[文化节] 观赏鱼百科资料(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贴内容均转自其他网站

孔雀鱼
又名彩虹鱼、百万鱼。  原产地: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
  外形和习性:
  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达5—6厘米,尾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雄鱼满身闪烁金属光泽,有红、橙、黄、绿、青、蓝等色,基色调有淡红、淡绿、淡黄、淡紫、红、黑和孔雀蓝等。尾鳍上的花色图形,妙不可言;有1—3行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黑色圆斑点或是一个彩色大圆斑,状似孔雀尾翎上的圆斑。随着杂交选择,出现了变化万千,如花似锦的各种孔雀鱼,有的满身银点闪烁,有的斑纹发光如蛇皮,有的尾鳍红如炬,有的一身淡紫,有的半身红一色、黑一色,也有的分段绿、红、黑色。北京的热带鱼爱好者将这些鱼称之为:蛇皮孔雀鱼、火炬、红袍、紫袍、黑袍、蓝袍等。尾鳍形状多达13—16种,有圆尾、三角尾、旗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上剑尾、下剑尾、裙尾等。雌鱼体色较雄鱼单调逊色,各鳍一般,但尾鳍呈鲜艳的蓝色、黄色、淡绿、淡蓝,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斑点,由于体色和别的鳍不显著,突出了尾鳍,游动时似许多小扇在动。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7.2—7.4)的水质,也能适应中性质。
  孔雀鱼虽然容易饲养,但如要获得色彩非常艳丽,体形、尾结长大漂亮的孔雀鱼,则从仔鱼开始就要放入大的水族箱中饲养,有宽大的水体、深颜色的砂底、较多的水草、适宜的水质等良好的生活环境。它食性广泛,各种饲料都肯摄食。但不能因此而在饲养中喂养太差,以免影响生长和色泽。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极易跳跃。
  繁殖特点
  繁殖能力很强,故有百万鱼之称。一般4—5月龄性腺成熟,同缸饲养的雄鱼便会追逐雌鱼进行交尾。雌雄鱼比例宜1:1,在水温24℃,硬度8—10度的水中,每个月或隔月就能繁殖1次,在硬度10度以上的水中也能繁殖。每次产仔鱼数视雌鱼大小而异,少的10余尾,多的达70—80尾。雌雄鱼很易区别,除大小、花色明显不同外,雄鱼的背鳍较大,有的长带形,有的宽短。雌雄鱼的臀鳍形状也不同。雌鱼腹部明显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黑色斑,这是将要产仔的征兆。



红剑鱼
红剑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在3-4个月时性成熟,6-7个月后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红剑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pH8,然后按1公配1-3母的比例放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母红剑鱼4-6周生产一次,授雌鱼大小年龄,和配种公鱼的比例影响。每次可产30-300尾仔鱼,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二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背鳍变短变窄。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红剑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红剑鱼的习性

红剑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雄鱼在受惊吓时、或气流大时、还有打架时,爱跳跃。 发情时在雌鱼前后穿梭,拦截雌鱼求爱。



玉面皇冠(又名红尾皇冠)
 红尾皇冠属慈鲷科,原产南美洲,属当地的食用鱼。它全身披着金属蓝,背鳍、臀鳍和尾鳍镶着鲜明的红边,与全身的金属蓝形成强烈的对比。雄鱼的头部顶着一个暗红色的肉瘤,像戴着皇冠的霸者,给人一种长寿、富贵的感觉。
  红尾皇冠对水质要求不高,中性和弱酸性的水都能接受,生长水温在16—30℃。

一、亲鱼的选择

  慈鲷科鱼类,亲鱼的选择不同于其它科的鱼类。由于亲鱼配偶间的关系固定,不宜采用人工随意配对的方法。应在亲鱼性成熟后,在鱼群中选择形态雄伟、色泽艳丽的个体,且这对鱼占据水族箱中的一隅,不允许其他鱼*近,这对鱼才应是情投意合的配偶。

二、产卵前的准备

  当温度控制在26—28℃时,红尾皇冠出现互争地盘且用嘴清理即将产卵的产巢时,可以用对新水的方法来刺激鱼体,但要注意不可以一次对得太多,要尽量保持水质的稳定。喂食要做到“定时,定质”。一般保证每天3次。饵料以新鲜的虾肉为主,提高饵料的营养,必要时可加入维生素E,确保亲鱼性腺发育良好。

三、产卵、孵化

  当雄鱼发生痉挛时,即是雌鱼要出现产卵的征兆了。这时应该放进宽6厘米、长8厘米、厚0.1米的绿色塑料板(也可以用磁板砖代替),呈45度角斜面放置。亲鱼在性成熟时,雌鱼的泄殖腔开口处突出一条较长的输孵管,雄鱼的泄殖腔开口处也会突出一条稍短略细的射精管。雌鱼先在塑料板上排卵,雄鱼紧跟其后射精。当卵及时受精后,可以把雄鱼移开,留下雌鱼,让它用胸鳍扇动水流,为鱼卵提供足够的深解氧。在孵化期间要确保水质。在此期间停止喂食,以免污染水质。注意防止水霉的产生。如果发现有魄的坏卵要及时地吸出,以免感染周围健康的鱼卵。如果提高水温,可以缩短鱼卵孵化的时间,减少被霉菌感染的机会。水温在26℃时,96小时(如果是水温在28℃,78小时)后,仔鱼就会从鱼卵伸出短而尖的尾巴,静静地伏在塑料板上。这时要把雌鱼移开。因为雌鱼喜欢把仔鱼含在口里。

四、仔鱼的护理

  刚从鱼卵中孵化出来的仔鱼,体质娇嫩而且虚弱,经不起水流的激烈涌动,更经不起外部环境突然变化的冲击。所以仔鱼在生长初期的水温应保持恒定。仔鱼的开口饵料采用蛋黄水。一周后,改投喂50网目具过滤后的小鱼虫。仔鱼生长初期,要保持水质稳定,减少新水刺激。所以投喂时要注意投喂量,观赏喂食后的仔鱼,如腹部鼓起呈蛋黄肉色,水中无剩余残饵,水质依旧清新透明,表示投饵正常。如水中有残饵,水质极易变坏,可用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再沿着缸壁慢慢注入同温度同性质的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透明。

五、幼鱼的培育

  幼鱼虽然具有成年鱼的形状特征,但鉴于幼鱼的生理特点,与成年鱼的饲养有不同。幼鱼身体增增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速度是红尾皇冠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活动量和食欲都很大。所以每天要喂食2次,以每次投喂的鱼虫能在10—15分钟吃完为准。因为幼鱼的食欲旺盛,代谢产物也随之增多,氨氮容易过高,所以要经常换水。增添充氧设备,提供足够的溶解氧。最好反温度控制在26℃,幼鱼很快就会长成成鱼。



黑玛丽
别名:黑摩利、宽鳍鳃。  
   形态特征:体长侧扁,背鳍和胸鳍都很长,胸鳍可长至腹鳍。体长可达60毫米,体色墨黑。
   生物学特性:喜欢弱碱性(pH为7.4)而稍带盐分的水质,适宜水温为23~27℃,对水质的变化十分敏感。应常换新水(部分换水),并加少许食盐于水中,宜在箱中种植大量水草。喜欢阳光,应将水族箱置于日光充足之处。食性杂,喜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绿苔,可常喂些开水烫过的碎菠菜叶。卵胎生,繁殖较容易。雄鱼较瘦小,臀鳍呈尖形,雌鱼较粗壮,臀鳍圆形。繁殖水温以25~28℃为宜,pH为7.2~7.6。目前有燕尾黑玛丽鱼、帆鳍黑玛丽鱼、帆鳍燕尾黑玛丽鱼、燕毛皮球黑玛丽鱼(胸腹部浑圆似皮球)等品种。

wb3M9Q==_Danfrboeo6O0.jpg
uuy9ow==_RwB5JWVQVJly.jpg
0HD5rvKudo=_wmW72V3XD8ZL.jpg
utrC6sD20+vS+A==_4BijnTQJvQSd.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09: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曼龙

学名: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

原产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属斗鱼科。体长10-12CM,椭圆形。天蓝色。饲养水温22-27摄氏度,水质要求不言。饵料有鱼虫、水蚯蚓等。繁殖水温26-27摄氏度。雄鱼体色鲜艳,背鳍末端尖长,雌鱼体色浅淡。属泡沫卵生鱼类。雌鱼每次产卵500--1000粒,间隔产卵时间10-12天。亲鱼性成熟年龄6个月。性情温和,可和其它鱼混养。水中缺氧时,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





珍珠马三甲
学名:trichogaster ceeri
又名珍珠马甲,原产地泰国、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等,属斗鱼科。体长10-13cm,椭圆形。蓝灰色,从吻端到尾部有一条黑色纵条纹,全身布满银色斑点,泛着金属光泽。饲养水温22-26摄氏度,繁殖水温26-27摄氏度,水质要求不严,亲鱼性成熟年龄6个月,雄鱼繁殖期间有鲜艳的婚姻色,下颚鲜红似火。珍珠马甲腹鳍变异为两根长长的丝鳍。属泡沫卵生鱼类,雌鱼每次产卵500-1000粒,间隔10-12天产卵一次。



虎皮鱼
虎皮鱼Puntius tetrazona 又名四间鱼、四间鲫鱼。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

外形:

虎皮鱼体高,似棱形,侧扁,长5?/FONT>6厘米。体色基调浅黄,布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斑谰似虎皮。背鳍高,位于背上中部,尾柄短,尾鳍深叉形。

习性:

最适生长水温24?/FONT>26℃,要求含氧量高的老水。杂食性,但爱吃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干饲料也摄食,爱吃贪食。虎皮鱼好群聚,游泳敏捷、活泼,成鱼会袭击它鱼,尤爱咬丝状体鳍条,不宜和有丝状体鳍条的鱼(如神仙鱼)混养。宜同种群养。虎皮鱼的变异种有绿虎皮鱼、金虎皮鱼等。绿虎皮鱼的体形、鳍形均未变,但体色改变成不规则的绿色大斑块和条纹,非常美丽:绿虎皮鱼要求高溶氧水体。金虎皮鱼体金红色,眼红色。

繁殖特点:

选择4厘米以上的作亲鱼。雄鱼身披鲜艳的婚姻色,腹鳍、背鳍、臀鳍上的红色素更红;雌鱼体态丰满,腹部膨大。要求氢离子浓度100?/FONT>251.2nmol/L(pH6.6?/FONT>7),硬度4度的软水,水温27?/FONT>29℃。虎皮鱼贪食,产完卵就要吃,产卵结束即捞出亲鱼。受精卵经24小时孵出仔鱼,再经2?/FONT>3天,仔鱼可以水平游动,这时,可投喂“洄水”和轮虫。

虎皮鱼色彩鲜艳,线条分明,卵圆形侧扁的鱼体呈浅黄色,背部为金黄色,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以及呈叉形的尾鳍和嘴部都是鲜红色的,鱼体两侧通过眼部、腹鳍前、背鳍前部和尾鳍前部前部列有四条横向墨绿发黑的宽条纹,犹如老虎皮,因而得名,也被称为“四间鱼”。同类还有一些变异的品种:金虎皮鱼、绿虎皮鱼、红虎皮鱼、玻璃虎皮鱼等种类。虎皮鱼习惯在水的中层水域游动,是一种很活泼的鲤科鱼类,它们喜欢集群游动,因此在饲养时,最好多养一些,它们之间经常会发生互相殴斗和追逐厮咬的情况,但似乎是在玩耍,而不会产生很大的损伤,虎皮鱼的另一个“恶习”就是喜欢袭击游动缓慢而鱼鳍修长的其他鱼类,尤其是神仙鱼,往往它们美丽的鳍边会被虎皮鱼咬得七零八落、破损不堪,所以最好不要将神仙鱼等行动缓慢的鱼与虎皮鱼一起混合饲养,其他大多数行动快捷的小型鱼类都是适合虎皮鱼一起生活、共存的。 <br>   虎皮鱼喜欢清澈偏旧的水质,对水温变化十分敏感,过于激烈变化的水温环境很容易使它们得病,只要注意这一点,虎皮鱼还是很好饲养的。虎皮鱼不择食,偏爱动物性的饵料。 <br>   虎皮鱼经过6个月左右时间可进入成熟繁殖期,雌雄的鉴别为:成熟的雄鱼背鳍边缘呈深红色;雌鱼的色彩较浅,腹部比较丰满,体型略大于雄鱼。 <br>   虎皮鱼属于卵生鱼类,繁殖比较容易。在适宜水温25℃左右、水质硬度5-7,酸碱度pH7.0左右的小型繁殖缸中先铺设一层莫丝草(Fontinalis Antipyretica)或经过热水高温消毒过的棕丝,作为鱼卵的附著物和保护物。然后,选取有待产特征的雌鱼和健康的雄鱼,按雌雄比例1:1或1:2的比例放入繁殖缸。在安静的环境下,雌雄鱼很快会进入“发情”状态,显现出格外鲜艳的“婚姻色”雄鱼会激烈地追逐雌鱼,直至雌鱼雄鱼相互尾随追逐,此后,雌鱼将鱼卵产在水草丛中,雄鱼会同时使之受精。鱼卵呈白色透明,带粘性,会黏附在水草上,数量为200-500粒之间。待产卵结束即可将种鱼捞出,以免它们吞食鱼卵。受精卵经过36小时左右的时间开始孵化,仔鱼在孵化后的36小时内不太会游动,头朝上吸附在缸壁和水草上,完全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生活,而后才会摄食极细小的浮游生物,此时可喂饲草履虫,也可用少许蛋黄调水后投饲,但必须注意一次不可太多,蛋黄极易污染水质,导致水质腐败。如此,再经过7-10天,仔鱼就可直接喂食小型的鱼虫了

wLbCMH6Mg==_WgMAdSz3Fp2c.jpg
wLbCMH6MQ==_A891x5tnh5Jx.jpg
1eTW6cLtvNc=_S7fQWGXPSEUZ.jpg
u6LGpA==_YxkNPaM9hGmD.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09: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鱼
英文名称:Common Angelfish

学名:Pterophyllum scarale (Lichtenstein,1823)

原产:南美洲秘鲁境内的Pucallpa,沿着Rio Ucayali往北,经亚马逊水域一路到巴西东部的亚马逊三角洲为止,在这范围将近5000公里的范围内,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此外,在Rio Negro及其他支流亦发现它们的踪迹或存在其他地域品种。一般成鱼体长12-18公分。

适合水温:24-27℃。水质要求:总硬度(gH):3-6dGH, 酸碱度(pH):6.5-7.0

神仙鱼体态高雅、游姿优美,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种热带鱼无可比拟的,似乎还没有发现一个饲养热带鱼多年的爱好者没有饲养过神仙鱼的事例,神仙鱼几乎就是热带鱼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热带鱼,人们往往第一联想就是这种在水草丛中悠然穿梭,美丽得清尘脱俗的鱼类。

神仙鱼鱼体侧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飞翔的燕子,故在我国北方地区又被称为“燕鱼”。

神仙鱼性格十分温和,对水质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可以和绝大多数鱼类混合饲养,唯一注意的是鲤科的虎皮鱼,这些调皮而活泼的小鱼经常喜欢啃咬神仙鱼的臀鳍和尾鳍,虽然不是致命的攻击,但是为了保持神仙鱼美丽的外形,还是尽量避免将神仙鱼和它们一起混合饲养。

经过多年的人工改良和杂交繁殖,神仙鱼有了许多新的种类,根据尾鳍的长短,分为:短尾、中长尾、长尾三大品系;而根据鱼体的斑纹、色彩变化又分成好多种类,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有:白神仙鱼、黑神仙鱼、灰神仙鱼、云石神仙鱼、半黑神仙鱼、鸳鸯神仙鱼、三色神仙鱼、金头神仙鱼、玻璃神仙鱼、钻石神仙鱼、熊猫神仙鱼、红眼神仙鱼等等,而最近在国外比较风行的埃及神仙鱼在国内还不多见。

神仙鱼的雌雄鉴别在幼鱼期比较困难,但是在经过8-10个月进入性成熟期的成鱼,雌雄特性却十分明显,特征是:雄鱼的额头较雌鱼发达,显得饱满而高昂,腹部则不似雌鱼那么膨胀,而且雄鱼的输精管细而尖,雌鱼的产卵管则是粗而圆。由于神仙鱼是属于喜欢自然配对的热带鱼类,配对成功的神仙鱼往往会脱离群体而成双入对的一起游动、一起摄食,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独立生活。这一特性是选购神仙鱼成鱼爱好者需要注意的,应该多花些时间观察鱼群,以确定完整的配对,可不要拆散它们哦:)而喜欢从幼鱼阶段开始饲养的爱好者则最好同时选购6-10尾,在其生长过程中即使发生意外,死亡几尾或者有几尾生长发育不良,那么,还有剩下的鱼体可以自行配对。

由于国内一些繁殖鱼场在神仙鱼繁殖的时期所采用的水是经过逆渗透法用阴阳离子处理过的软水(即水质环境中矿物质含量较低而总硬度较低的水)。虽然,经过这种处理过的水质虽然对神仙鱼繁殖孵化极有帮助,但是在这种水质环境中生长的幼鱼,经过长途运输又来到水族经销商高密度饲养而水质截然不同的贩卖缸中,期间的折腾使原本纤弱的幼鱼更加容易得病、死亡。所以,不得不提醒那些初学的水族爱好者:不要急着去选购新到的鱼,让适应水质、脱离发病期的烦琐交给“技术高超”的水族经销商去处理吧,过7-10天以后选购,那些鱼将会极其稳定地存活在您的水族箱中,而省却了您焦头烂额的处理麻烦。

神仙鱼是卵生鱼类,繁殖却比较简单。仔细观察配对成功的双鱼,如果肛门附近开始突起,即输精管、产卵管开始下垂,这是产卵前的征兆,它们会在产卵前选择一片认为安全的区域,共同保卫领土,驱赶无意间闯入的其他鱼类。这片领土可能是一片宽大的水草叶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在确定了环境安全后,雌、雄鱼会将产卵区域啄食干净,而后雌鱼开始产卵,而雄鱼在雌鱼产卵的同时进行受精。一般情况整个产卵过程将持续数小时,产卵数量视成鱼的大小,一般为400-1000不等。

产卵结束后,雌、雄鱼会共同守护鱼卵,轮流用胸鳍扇动水流确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当某些鱼卵因为未受精或被水霉菌感染而发白、霉变时,它们会立即啄食,确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个维护过程是十分感人的。经过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后的36小时,仔鱼开始孵化,却依然不会游动,依附于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渡过漫长的4-5天开始游离产卵点,摄食体形微小的水蚤为食。此间,雌、雄鱼依然胆战心惊、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它们。所以,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产卵环境,最好是在神仙鱼出现产卵前的征兆的时候就放入另一做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单独饲养,同时用气泵辅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间不易过强的照明灯光,也不易使它们过度受惊,过度受惊将会导致它们吞食所有已经产出的鱼卵。更不用投喂饵料,以免污染水质;尤其是活饵尤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种剑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鱼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地图鱼
产地:南美洲的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一般成鱼体长35公分。

适合水温:18-25℃。

水质要求:酸碱度(pH):7.0-7.5。

地图鱼黑色椭圆形的身体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红色、橙黄色的斑纹,就象是一幅地图,因此得名。又因为它的尾部末端有一个被金色包围的黑色斑点,如星星般闪亮,又被称为“星丽鱼”。还有人称它为“花猪鱼”,是因为它们进食的贪婪和平时“好吃懒做”的生活习性。

地图鱼体型较大,行动迟缓,习性并不凶猛,只是食量惊人,非常贪吃,它们几乎吞食任何可以接受的饵料,但是最喜欢的食物还是鲜活的小鱼、小虾。在进食的时候,甚至嘴里含着一条还未吞咽下去的小鱼就去追逐捕食另外的,它们的贪婪由此可见。所以,千万不可将它们和体形较小的其他鱼类一起混合饲养,以免成为它们的点心!在吃饱喝足以后,它们有时会侧着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这时,可不要以为它们有什么不适,它们只是开始偷懒稍作休息而已。

地图鱼的生命是热带鱼中较长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已经有地图鱼在水族箱中存活13年的记录。同时,它们也是热带鱼中最有感情的鱼,它们甚至可以认出长期饲养它们的主人。当陌生的人在观赏它们时,它们会若无其事地做自己的事,而当它们的主人一旦靠近水族箱,它们即刻会游靠过来,转动它们的大眼睛,摇着尾巴表示欢迎……它们也会接收主人的抚摸而没用丝毫惊异的状况,训练有素的地图鱼甚至会从水族箱中跃起水面接受主人手中的饵料……总之,地图鱼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观赏鱼。

地图鱼的饲养非常容易,身强体壮的它们几乎适应任何水质环境,只要将水温控制在20℃左右,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它们就会生活的非常好,并不需要特殊的照顾。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真的和猪一样,会吃会睡,也会拉--会排泄大量粪便。所以,如果没有一套很好的过滤系统,最好在饲养它们的水族箱中铺设一层2CM以上的底砂,用以给硝化细菌提供足够着床来维持水族箱的生态平衡,以防止过多的粪便沉积,导致水质骤然恶化。

经过12-18个月,地图鱼进入性成熟期。雌雄鉴别特征是:雄鱼头部厚而发达,背鳍、臀鳍尖而长,身体上的斑纹色彩较雌鱼艳丽而多;雌鱼总体较雄鱼粗壮。

地图鱼的繁殖也比较简单,经过自然配对后,它们会寻找一处光滑的表面,轮番啃食干净后开始产卵,数量根据种鱼的大小从800-2000不等。产卵后,它们会和其他的慈鲷科鱼一样细心照料着鱼卵直到经过36-48小时后孵化,仔鱼在孵化后的前4-5天里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生长发育,随后就会自行摄食。

经过人工改良,地图鱼已经有了许多同类,体色、形态更变得多姿多彩。新近出现在水族市场上热销中的是一款长尾型的红眼白化种地图鱼,称为“彗星碧玉猪”。

地图鱼因为生长速度很快,而且味道鲜美,所以,一些地方甚至将它们作为高档食用鱼在餐厅里出售,供食客品尝食用。无疑,这是它们的悲哀!



血鹦鹉鱼
血鹦鹉,十四年前,中国的台湾岛,随着小型鱼逐步的流行,市场上的大型慈鲷鱼的市场日渐萎缩。一个名叫蔡建发的人将自己鱼场里的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错阳差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出来,这就是血鹦鹉了。

刚刚上市时,由于业者将血鹦鹉的来源当作商业机密看待,保密措施极为出色。一时间关于血鹦鹉的身世的谣言四处流传开来。其实呢,血鹦鹉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它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一次偶然的机遇,偶然的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并且一下子成为极为抢手的鱼种。

血鹦鹉强健状硕,几乎什么都吃,象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等。它就象一个垃圾桶一样,什么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且总是整天的吃个不停。加上它们对水质的适应力极强从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都可良好的存活。所以要养活它们很容易。

由于血鹦鹉是两种不同物种杂交所产生的新物种,所以它们自身是无法繁殖后代的,大家就不要枉费心机了,要得到血鹦鹉只能买进红魔鬼和紫红火口来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来确定两个物种是否为亲缘的种与亚种的关系。

由于这样的特性,血鹦鹉也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于是就出现了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罗汉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花鹦鹉等等好多种品种。
    1。水质的管理

  和一般的中南美洲慈鲷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一般,血鹦鹉也需要弱性且硬度较低的水质。但是,因为血鹦鹉先天有嘴部愈合的情况(尤其是特A级和A级的血鹦鹉),在引入水流经过鳃部以供呼吸所需的能力上就少了一半。因此,鳃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显的“致命伤”!一旦鳃部受伤或是吸取氧气的过程不顺逐,会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理健康。

  也因此,饲养血鹦鹉时需要较其他的鱼类多了维持更优良的水质和提供充足的氧气。尤其是降低水中的溶解的养分,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鳃部疾病,维持鳃部细胞能有效地吸引氧气的能力,相形之下变得相当地重要。
  温度控制

  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使用加温器提升水温在25~28℃的范围内,便可使鱼只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鱼只不但健康状况差得可怜,且容易生病、死亡,相信这都不是玩家们所乐见的!

2。饲料和饵料的选取

  早期的坊间流传:“血鹦鹉要吃虾子,体色才会红润!”这观念是相当正确的。因为虾子体内的“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现在已经不用这么麻烦了,许多坊间可获得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就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在艳红色的情况下。

3。混养的诀巧

  许多家庭和公司行号中所布置的水族箱,喜欢单养一群血鹦鹉,看一群健康的血鹦鹉在水族箱中群泳是一幕壮观感人的景色。但是,有另一群人喜欢混养的水族箱。这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在混养的鱼种选择上,强烈建议还是选取一些中南美洲的慈鲷来得合适!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慈鲷。

  因为血鹦鹉的体型近似三角形且无法合拢的嘴型,使攻击性降低(仅能冲击无法撕咬),可以选择金菠萝、黑云、红珍珠关刀.珍珠火口一类的鱼来搭配,除了有多样化的体色搭配之外,还能在某种平衡之下,达到和平共存的境界。

4。水中的造景

  对于这些体色通红且颜色单一的鱼类来说,水中的造景除了颜色的搭配和避免使用植物为造景材料之外,还需要考量鱼体冲撞的力量,因此造景的坚固性也是必备的!

  许多值得一提的造景提供给看官们参考,其一是沉木或是长大的莫丝的沉木,大都摆放在水族箱的正中央,和血鹦鹉的鲜红色搭配起来,有更强烈的对比效果;其二是以木化石或 岩石叠出来的水中造景。常会在水族箱中以单一或是多个石堆的方式摆设,当然,水族箱要够大才会有较多的选择和变化。

5。其 他

  就是饲养者的心态问题了!虽然在必备的生长条件置妥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照顾,但是,有耐心的定期换水,检视水族箱中的配备,细心地观察水中血鹦鹉的健康状况,都得化费一些精神和时间。

sarOxsnxz8k=_hFKBNxm541y4.jpg
tdjNvNPjo6jRqg==_4QIc6s2w8Qge.jpg
0arw0PDE_umnbISoOGJWq.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0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鱼
   金鱼的祖先为亚洲产的鲫。作为观赏鱼,远在中国的晋朝时代(265~420年)已有红色鲫鱼的记录出现。其后,经突然的变异和不同品种之间的交配而培育出许多品种。在1502年左右,日本首次从中国引进金鱼,逐渐推广,到现在已成为最普通的观赏鱼。
   金鱼是中国的国宝:因其娇姿艳体、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故国内外称之为金鳞他子、水中牡丹、东方圣鱼等。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派别:一是杭州金鱼;二是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则对金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育新。
现在的衡水金鱼是专指衡水市园林管理处“来顺”金鱼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金鱼,徐立才先生是北京宫廷金鱼佝养金鱼世家第十代传人。.自1982年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成立以来,他先后培育出的新品种和挽救的绝代品种有:“红头望天”虎头”水泡眼”玛瑙眼”白玉冠”等。养殖场现有水面达1800多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十几万尾,饲养的金鱼先后销往印度尼西亚、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友人和金鱼爱好着的青睐。
   家庭养金鱼,要将玻璃缸放置在近窗户通风又有阳光的地方。要注意放养密度,根据容器的大小,合理安排,宁可少养,不可多养。因为室内空气不大流通,养多了水易浑浊,容易造成金鱼缺氧而死亡。如有空气泵则可多养一些,发现金鱼有浮头现象则需开空气泵充氧,尤其是在夜间,更需要充氧。
  家庭养鱼所用的饵料以活鱼虫最为理想,水质不容易坏,喂干鱼虫、人工合成颗粒饲料也可以。现在市场上有活鱼虫出售,不过要天天购买也很麻烦。对市场上卖的干鱼虫,要选比较新鲜的颗粒松散的喂鱼,不要买陈旧发霉的干鱼虫来喂养。人工颗粒饲料以用营养成分齐全的全价饲料为好,市场上有卖。
  为了保持水质清纯,投饵量要严格定时定量,通常每日投饵1次至2次为宜,每次投饵量以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饵料不要喂得太多。喂多了其害处有二:一是鱼吃饱了,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金鱼缺氧窒息而死亡;二是饵料剩下,容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变坏,也会造成缺氧。其实金鱼是比较耐饿的,一两周不喂,也不会发生问题。
  养金鱼保持水质清纯至关重要,要经常用乳胶管吸除积渣,把玻璃缸底部的粪便、残饵连同混浊水吸干净,然后徐徐地补进已放置一天的新水。倘若操作过程中出现水草浮起或假山被碰倒等情况,要及时恢复原状。
  养鱼越久,沉渣积累越多。虽然每天清除,也不能全部清除干净。如果沉渣增多,影响玻璃缸的清晰度,就要彻底换水洗刷玻璃缸,才能保持水质清纯,便于观赏,也为金鱼保持优良的生活环境。
  一般家庭所用的长方形玻璃缸因体积较小,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如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厘米至7厘米长的金鱼6尾至8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豪华型的大玻璃缸或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以上放养密度只是参考,还要看水温的高低、鱼体的大小和水质的好坏来决定,不能机械行事。一般说来,鱼体大,要少养;冬季可多养,夏季要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

选养金鱼

选体形健壮、颜色鲜艳的鱼
  选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全,尾巴开畅大者。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光滑、无残缺背鳍或结节的。而鱼的色彩要选红者娇红,白者纯白,蓝者湛蓝,黑者墨黑,花者色彩调和,花纹细致,一定要有蓝色者才可称为五花。有的鱼体是半红半黑或是身红而鳍的边缘黑者,眼下很美,其实不久就会变成全红的,要有预见。
  在选鱼中,对其在特征、体形或颜色方面都别具一格的佼佼者,应予以破格录选,加以观察培养。

选健康无病的鱼
  一般说,在池(盆)中游动活跃、合群、体形丰腴,胸、腹鳍畅开常划动,身上无白点、无白绒毛样黏液,尾、鳞无血丝、溃烂、不常浮于水面,也不侧卧、倒立、沉底的,大便发黑而粗大的为健康鱼,有觅食的鱼儿,以上情况均可以大胆选购。

选特征明显的鱼
  各种鱼儿均有本品种的特征:如选寿星头、狮子头、鹤顶红、鹅头红等品种,它们都以头部长有肉瘤而扬名,所以,我们要选头部鳃盖上的肉瘤最发达、宽大的。此外,鹤顶红、鹅头红等有红色肉瘤的鱼以红顶方正(幼鱼时头顶色较深)者为上品,选珍珠鳞鱼要注意有大、小尾两种,大尾为佳。但不管大尾或小尾,都要选头部尖小,珠鳞粗大无缺,排列整齐直至背脊,但鳞不可竖立,否则多数为鳞立病。腹膨粗圆,尾畅,这种特征才是纯种。水泡或龙睛,都是以眼部的特征命名的,所以,要选水泡圆大而匀称,泡质软而透明者。选龙睛时,要选眼盘大而突出状如棋子者。












锦鲤
一、起源与发展
  关于锦鲤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起源于日本,大约1804~1829年间,在日本新泻县山间饲养的食用鲤中,出现了变异的鲤鱼,后经人们不断选育,并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现在种类繁多的锦鲤。也有人认为锦鲤起源于中国,是我国江西的红鲤、浙江杭州的金鲤传入日本后,经日本人民的长期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品种。还有人认为,锦鲤的起源就是鲤鱼的起源,而鲤鱼起源于黑鱼(Magoi),这种鱼至今仍生活在地球上,它原产东亚,由东亚传至中国后再经朝鲜传到日本,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无论锦鲤的起源如何,它都是从日本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一带的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到了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星野友右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佐滕武平于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纲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长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间野宝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来的。经过日本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
  锦鲤学名:Cryprinus carpiod 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
二、锦鲤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锦鲤的外部形态特征:
1、牙齿数目很少,成一至三排横列在下咽骨
2、其嘴巴周围只有一对靠近下颚的骨头,而且均无脂鳍。
3、具有两对胡须
(二)锦鲤的内部器官
嘴边有两对胡须,其表皮含有类似味蕾的感觉细胞,使锦鲤可以辨别味道,进而在泥中索食;嘴缘无齿,不过有发达的咽喉齿,可以咀嚼食物。
舌头后面有五对鳃弧,最外侧的鳃弧就是所谓的鳃,可以从水中滤取浮游生物。鳃弧前面四对为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红色鳃瓣,鳃瓣上布满无数的微血管,舌头后连着食道;
锦鲤没有胃,食道是直通肠的,其长度约为身长的5倍而卷曲在腹腔内。接近食道的部分稍粗,内有类似胃腺的消化液分泌腺。有肝脏、胰脏和深绿色的胆囊。
膘位于体腔的背部,分为前后二室,经一小骨与内耳联络,而心脏则是被子包在心囊内,由一心房及一心室所组成,另有一个动脉球。
臀鳍基部前端有总排出孔,连接直肠、尿道及生殖腺。精子或卵子则在生于巢中形成。
(三)生活习性
  大致来说,锦鲤是属于温带性鱼类,适宜的温度约为8~30℃。它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但对水温的剧烈变化则显得脆弱,尤其是温差猛烈变化4℃以上时,在体表面就会出现白膜,就是感冒症状,请多小心。锦鲤是杂食性鱼类,植物碎片、红虫、蚯蚓、面包虫、蚕蛹、米饭、面包、水果均可作为食物。一般以植物性饲料占六成、动物性饵料占四成的比例最为恰当。
三、锦鲤的分类
  凡具有色彩、斑纹及可供人欣赏的鲤鱼称为锦鲤。根据鳞片的差异,锦鲤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鳞片型和无鳞或少鳞型。无鳞或少鳞型的锦鲤称为德国系统锦鲤,是由德国引进的无鳞的革鲤和少鳞的镜鲤与日本锦鲤杂交而培育出的品种。根据斑纹的颜色分为三大类,即单色类,如黄金等;双色如红白、写鲤等;三色类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现在,日本“爱鳞会”将锦鲤分成13大类,每类又根据锦鲤体表色彩和斑纹的不同分为很多品种,

MDAwMrrasNezpA==_W0PRtN7us2Vh.jpg
MS7OxNbWy67F3Q==_6Rt34myVNWK7.jpg
MTAuuuzDsdfT_HScOxpmUz00M.jpg
NC667LvKudrV5A==_5Q91T3Sfj7m6.jpg
NS667LDXwLzK2Q==_XhVj4SMME3cf.jpg
vfXA8M2l1Lo=_LhdqXd5k7jKq.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0: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间鱼
    ·合适的pH值   最好在8.5左右,至少7.5以上。这点最重要!不少人的六间鱼就是因为养殖水体的酸碱度不合适而死亡的,即使鱼儿不死亡,其状态也不很好。鱼缸尽可能大 2.0m以上最好,至少也要1.2m以上,本人认为1.5m的鱼缸是底线。  ·过滤系统尽可能高效   尽量减少水体中氨的含量 坦湖的鱼对氨极度敏感,应尽量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合适的饲料   千万不要投喂活饵,即使是消过毒的活饵也不行。这是因为你无法将活饵的内脏也消毒,而内脏是最脏的,六间鱼万一感染病菌,后悔莫及。养鱼人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六间鱼可以养10年,喂10年活饵而鱼儿不感染病菌的概率有多大?
  ·群养   六间鱼适合群养,因此,养殖六间鱼的个体大小应尽可能一致,数量在10条以上为好。六间鱼不要和凶猛鱼类混养 如珍珠雀、蝴蝶属的鱼,甚至是天堂鸟类的鱼,以及有些容易养殖的美洲慈鲷,如花罗汉、紫红火口等等。尽可能在水体中搭置一些鱼儿可以躲藏的洞穴,如果没有也无大碍。
·合适的硬度   最好20左右,至少不低于12,否则六间鱼的状态不佳。
  ·合适的水温   本人认为水温范围在23℃-32℃之间都没问题,最好为24℃-29℃之间,在操作上并不困难。以上只是简单说说,还有很多问题要与大家一起探讨。
  1、本人认为:六间鱼适合单独养殖,风格一致尤显美观;六间鱼不适合与蝴蝶、提灯等上层鱼类混养,风格略显别扭。当然,如果个人喜欢也无所谓!
  2、六间鱼不要和卷贝、蓝剑沙等养在一起,后者早晚会被当作点心。
  3、尽可能挑选品质优良的六间鱼,先天不足的鱼很难养好。从产地上来说,野生的优于德系的,德系的优于岛产的,岛产的优于大陆的。
  4、关于换水:每周一次,每次1/4,个别情况1/3。我曾试过10天换水一次,在第8天时鱼的状态还行,但第9-10天时鱼的状态就不好了,表现为体色发暗、食欲下降、胆小怕人以及行动迟缓。
  5、关于灯光:最好是太阳光或接近太阳光,其次是室内自然光。因为野生状态下的六间鱼是生活在深水中的鱼,像萨伊蓝六间(Kanpapa型),生活最浅的深度有25米,那几乎是黑暗状态,没有光线。如果非要配灯,选择卤素灯管最自然,如果个人喜欢更蓝一点,可卤素灯管和蓝管配合使用。千万不要使用超光管,它会让鱼变得惨白。建议白天尽量不要开启鱼缸的灯,晚上也尽量只用室内的灯光照明,鱼缸的灯过于刺眼,鱼会感觉不舒服的。6、关于布景:可用岩石造景,并尽可能搭置出一些洞穴。岩石尽可能用青色或黑色的,其颜色对比强烈。可用细的珊瑚沙或普通的河沙做底沙,细的珊瑚沙可以稳定水质,增加水的缓冲力,且颜色对比合理;粗的珊瑚沙容易累积赃物和鱼饵,生长出青苔不易清洗,缺乏美感,又不便于鱼儿衔沙;河沙对鱼虽好,但颜色缺乏对比和美感。
  7、清除水中的氨:其实很简单,可以采取定期换水、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经常更换活性炭、养鱼用水要曝气等措施。如果你有钱,还可以再放入除氨石。
  8、各种药物和水质添加剂一概不要用,哪怕是食盐和硝化细菌也不要用。这是因为自来水的水质是相对稳定的,放入添加剂,每次的含量不可能相同,而是人为地把水质搞复杂了,增加了鱼儿的负担。
  9、关于水的pH值:只要水的pH值在7.5以上,建议你不必作任何调整!如果确实水的pH值太低,如南方水质偏酸、偏软,你只好放入大量的珊瑚沙并且加一些好品牌的化学用品调剂了。
  10、关于活饵:野生环境的六间鱼是吃活饵的,所谓活饵,主要是蓝剑沙,而蓝剑沙是比较干净的,且六间鱼与蓝剑沙生活在水质完全相同的环境,所以六间鱼吃了蓝剑沙一般没事。养鱼人投喂的活饵是什么?污泥里的红虫、脏水里的丰年虾以及受污染的河沟里的小鱼等!




黑魔鬼鱼
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盖亚那。黑而迟钝的鱼体,的确是名符其实的“黑鬼鱼”。外型是令人不愉快的黑色,尾柄突出如棒状而有白色线条,真可说是奇形怪状。游泳的方式是用长长的尾鳍波浪状摆动而前进后退,有时会横卧而睡。眼睛已退化,几乎看不见东西,只能感觉到明暗。由于身体会发出微弱的电流具有雷达的功能,因而擅于游泳。 适水温为24 - 26℃,喜好弱酸性的软水。鱼性非常温和,但成鱼会吃小鱼,须特别注意。 PH:6.6 H:7 T:26c L:47cm V:500L 活食,卵生,喜欢黑暗的环境,适合在水草密植的水族箱中,长成成鱼后最好单养。

wfm85A==_BM75lYNYQTrJ.jpg
utrEp7nt_YGkbLpGR9dco.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0: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彩神仙鱼
七彩神仙鱼别名铁饼、七彩燕,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中的慈鲷鱼科。十几年前刚流行饲养热带鱼时,大家还叫它“五彩神仙鱼”,品种也只有几个,叫做“绿五彩”、“蓝五彩”等等。后来,随着世界各地“神仙鱼迷”对该鱼的不断繁殖和培育,它的品种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丰富,渐渐地名称也升级为“七彩神仙鱼”,像野生七彩、棕七彩、蓝七彩、绿七彩、黑格尔七彩、皇室蓝七彩、皇室绿七彩等。甚至还有人戏称,说不定再过几年,它就要改称为“九彩神仙鱼”了。     七彩神仙鱼贵得有道理,这似乎成了记者逛遍莱太花卉交易中心观赏鱼区所有热带水族店后得到的一个共识。听常逛这里的行家说,七彩神仙鱼价格会较贵主要是因为它的投资成本高,因为这种鱼属于高温高氧鱼,对水质和饵料的要求都较为苛刻,饲养起来非常不容易,至于说纯种繁殖,那就更物以稀为贵了,即使是钱花得足够多,时间花得足够长,不成功的决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七彩神仙鱼之所以贵,也离不开人为炒作,但是对于好的鱼种,大家还是一致认为物有所值的。
    听一些“七彩神仙鱼迷”们介绍,在同一品系中甚至在同一胎鱼里,七彩神仙鱼绝对是属于有价格差异的鱼种,因此如果发生不同店面贩卖同一品种的七彩时,千万不要被价格差距给误导了,因为两种鱼彼此之间有可能等级不同,有可能甚至连品种都不同,所以挑选七彩神仙鱼千万不能以价格高低来取舍。
    其中的一位行家还介绍说,购买七彩神仙鱼最好选购2寸至4寸的小鱼,因为此阶段的鱼价格较便宜,也易于日后饲养。一般来说,买鱼应该首先选择到口碑好、信用佳的水族专卖店里去购买;待选定自己喜欢的品种后,要仔细观察鱼儿是否健康活泼地到处游动,是否会表现出积极的索饵状,眼睛与身体比例是否正常,在这里要注意,鱼的眼睛越小、越红最好,这表明它的成长与照顾没有问题;另外,要注意观察整群小鱼中带头的前几只,因为它们往往是最佳的购买目标。
    在所有观赏鱼中,似乎是以七彩神仙最注重日常管理,要养好七彩神仙鱼,必须 建立良好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将七彩神仙鱼之美发挥到极致,杂乱无章的管理在加上错误的观念,不但会使你 的鱼缸中七彩神仙鱼逐渐消失,最后更会让你对七彩神仙鱼敬而远之。并不是七彩神仙鱼难养,而是饲养前 应先确定未来理想的目标,请教专业人士或收集、弄懂了相关资料以及后,然后再来饲养;饲养过程中要依 照鱼缸中的七彩状况及时调整养殖方案,以求顺利达到自己的目标。
  饲养七彩神仙鱼 要准备鱼缸、过滤器、生化棉、加热棒和日光灯、气泵等必须的器材和设备。

  鱼缸:一般来说 ,1cm鱼至少需要1公升水来养,鱼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过大或过小都不合适。中鱼或成鱼的繁殖缸建议采 用长、宽、高分别为120×50×45(cm)的规格,种鱼繁殖缸建议采用长、宽、高分别为50×50×45(cm)的 规格,这几种规格的缸适合养殖,能合理利用空间,便于管理。

  气泵:七彩神仙鱼对氧气的需 要量较大,因此,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十分重要。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渔场面积,鱼缸数量、鱼的数量和 大小选择气泵。国产泵价格便宜;进口泵价格较高,但持久耐用,几乎无噪音。

  加热棒:饲养 七彩神仙的水温一般以28~30℃为宜,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要用加热棒,特别是北 方地区,养七彩神仙几乎离不开加热棒。选择加热棒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不能因出现故障不加温 或持续不停的加温将鱼缸煮沸。无论使用何种加热棒,要经常观察水温的变化,以防不测。七彩神仙应以水 温28℃最为理想。如果长期低于28℃,七彩神仙鱼的免疫能力会受到影响,寄生虫和疾病迅速的侵入鱼体, 对鱼造成伤害。

  过滤器:过滤器是养殖七彩必备器材之一。七彩使用过滤器已经十分普遍,常 用的有上部过滤器、外置式过滤器、桶式过滤器、滴流式过滤器、海绵式过滤器等。

    一般过滤器常用的滤材有:白色过滤棉、生化球、陶瓷环、活性炭和海绵过滤棉(俗称水妖精)等。

   海绵过滤棉分为附壁式和立式二种海绵过滤器,是采用气举动力,出水量小,培养消 化细菌能力较强,最适合繁殖缸和鱼苗等小水量鱼缸。

照明设备:七彩神仙鱼对灯光 要求不高,一般15平方米的渔场有一个40W的灯泡就足够了,但在繁殖缸上应再加一个小灯作为长明灯,一是 避免开关瞬间给七彩带来惊吓,二是有助于仔鱼附着在种鱼的身上,防止大鱼伤及仔鱼。可选择10~40w不等 的规格。

   温度计:饲养七彩神仙鱼的鱼缸中一定要有一支精确易读的温度计,放在明 显易看的位置上,以使你能经常观察到水温的变化情况。

   打氧装置:七彩神仙鱼不需 要较高的溶氧量,鱼缸中仍应随时有着饱和的氧气。而鱼缸的打氧装置提供了多项功能,最重要的当然是确 保鱼缸中的生物能获得充足的溶氧量,另外也可以避免鱼缸中的水温出现分层状态,因此,气泡石应该置于 加热装置附近,如此可确保热源能均匀分散到各个角落。

   水质测试:饲养七彩应随时 观察水质的pH值、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尤其是pH值。理论上讲,七彩神仙鱼适宜水质pH值在6.0~6.5之 间。实际上,由于七彩神仙鱼的进化和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对这指标的看法也不一样 。我渔场pH值在7.9~8.4之间(我渔场水质是地下水,并经过滤棉和活性炭),渔场照样出鱼。我们东北地 区如:大连、鞍山、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对pH值的把握都不一样。这不是说七彩神仙鱼对pH值要求不严格, 要求是相对同一地区、同一渔场、同一只鱼而定的,这就是“实践出真知”(让鱼去适应你,你别去适应鱼 )。pH值在7.9~8.4之间繁殖仔鱼,在七彩理论上是说不通的,港台地区有水族专家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现实 。在北方地区繁殖七彩pH值在6.0~6.5之间好,还是7.9~8.4之间好,这一问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分析,才 可得出结论。

   水质处理:饲养观赏鱼有一句名言“养鱼先养水”,这对七彩养殖来说 更为重要。养水分为两部分,一是进入鱼缸之前的水处理;二是鱼缸中的水质控制,就是过滤和管理系统。

   最简单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将自来水中的氯气及其它不必要的杂质去除,自来 水与养水缸之间可自己安装一些设备来养水。常用的方法是加装中心、前置过滤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 来水水质因环境的污染变得更加不适合养七彩了,所以加装中心、前置过滤器是很重要的。北方地区原来大 量用电渗析处理水技术,近年来,逆渗透处理水技术迅速发展,也大量运用于七彩养殖业。这种过滤器不需 要加装动力装置,是利用自来水压力来工作。主要由粗滤、碳滤、超滤几部分组成,拆装方便。在除去水中 氯气、重金属、残余农药等方面效果明显。以前也有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磁场处理器等方式来处理水, 但效果不如逆渗透方法明显、快捷。
                   不同阶段的饲养和管理
小鱼期 (1~5cm):此时的小鱼喂食期是最重要的,需要2~3个小时就喂一次。小鱼一顿能吃多少为准?,计算的 方法是以3分钟内吃完为原则。因此喂食时先别给得太多,不够吃再给点,不要喂的十分饱,饿点有助健康。 喂的食物可以为冰冻丰年虾或线虫。这时期的小鱼喂的次数多,水质一定要处理好,每天可以换2次水,换水 量都在80%以上,水温控制在28~30℃之间。

中鱼期(4~12cm):此时的主食是汉堡 ,以丰年虾赤虫为辅,喂食的次数一天可降至3次以上,由于中鱼身上的色彩逐渐扩展,所以要给它一个宽大 的地方,这期间七彩成长的速度要慢些,在换水方面,每天可以在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即可。

成鱼期(12~14cm):七彩身上的色彩要到成鱼期12cm以上才会正式表现出来,这时七 彩神仙开始出现配对的情形,体色会变的更艳丽,上下鳍的黑晕轮廓加深,有占地盘的现象。这时,成鱼每 天可以喂2次,以汉堡为主。在换水方面每天换三分之一就可以。

种鱼:既然被叫做“ 种鱼”,表示此鱼开始进行繁殖了,有一点必须切记的是亲鱼带仔是很消耗体力的,此时期应喂少量赤虫或 汉堡以补充体力和降低污染。换水要靠个人的手法去做,不要听别人怎么说你就去怎么做,只有自己去体验 才是正确的。
七彩神仙饲养的饵料

汉堡:是一种自制的七彩神仙饲料,自制的汉 堡每家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配方,其配料主要以牛心、虾肉、鱼肉、鱿鱼、鸡肉等再加适量的蔬菜,如:菠 菜、胡萝卜、西红柿、及添加一些酵母片、螺旋藻粉,综合维生素等搅拌碎后放在冰箱里冷冻,以便随时拿 出来喂鱼。

赤虫:七彩神仙最喜欢这种饵料,但活的饵料有致病的危险,最好是放在 冰柜里冷冻后再喂比较安全。但要注意赤虫不能冻的时间过长。如时间过长,赤虫会因氧化而变黑,有时也 会腐烂。所以要选择一些优质的赤虫冻起来最好。如果喂一些活的赤虫,必须经过杀菌处理方可使用。

细蚯蚓(线虫):这种饵料是生长在污泥里的虫,七彩喜欢吃此饵料,但这种饵料营 养价值很低,对七彩神仙的色彩有直接影响,建议少量的使用。

增色剂:目前,增色 剂已成为七彩饲料中固定的一部分。不必责备这不公平的行为,因为即使在亚马逊河谷中的野生七彩也可觅 到天然的增色剂,市面上有各色各样的增色剂。已调制在饲料颗粒中或作为纯粹原料,可以混合在汉堡等饲料 中喂养。这种增色剂可以从自然界中提取,如螺旋藻、虾红素等。

zOzX08C2_rkG5UjOpqoR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国虎
学名:Datnioides microlepis
英文名:Siamese Tigerfish
科别:松鲷科
成鱼体长:40厘米
适宜水温:23-26 摄氏度
原产地: 泰国的溪流和河流中。在婆罗洲、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居住于河岸边水流较急的水域。  
活动水层:底层
性情:活泼可爱。但由于具有鱼食性,所以不能和小型鱼混养!
食性:肉食性、鱼食性  
饲养水质:需弱酸性至中性软水,以及有一定的低盐度的水域。水中需加盐。并且需要水草茂盛、有岩石、石洞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些无底花盆来模拟岩洞。它们以岩洞为家,并且很喜欢在岩洞里打滚,极为可爱。  
      幼年的暹罗虎鱼的基本体色是白色有黑色条纹的色彩。成年以后,白色会逐渐变成黄色。形成老虎一样的花纹。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观赏鱼。

    本种鱼的体色是一种健康指示器。当它们的体色变淡或者是变暗的时候就说明它们的情绪不加或者是健康有问题量。
  
  暹罗虎鱼需要大型的肉类饵料。最好是小鱼。
  
忠告:低盐度的中性水,以及较大的水流速度。本种鱼的体形大,而且雌雄鉴别困难,所以水族箱繁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体色:网上几乎所有关于泰国虎的文章都曾提到体色是泰国虎的健康指示器,那么它的体色变化带来的是怎样的含义呢,接下来结合我饲养泰国虎的经验来谈一下!在鱼商处购买泰国虎时一定要挑选体色较鲜艳而且黑黄分明的个体,可能有的鱼商会对你说泰国虎受惊吓或者刚入缸的时候都会颜色发黑纹路不清晰。这句话没错但如果过几天到鱼店里看到泰国虎的时候还是这样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不要买了,因为有的泰国虎的体色将永远都是较黑、黑色条纹比较模糊地,所以挑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下面这个可以说是几近完美的个体了:

当泰国虎买到家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体色变黑的现象,不要紧通常在2-4天之间就可以恢复过来但如果很长时间没有改变的话你就应该注意几个地方了,有可能缸里混养的其它大型鱼对它进行攻击了也可能是水质不太适应了,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想你的泰国虎一定会以最佳状态呈现在你的面前!
泰国虎的黑色条纹变淡或消失你见过吗?泰国虎在缺氧窒息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偶的泰国虎缸有一次被家里人碰掉了过滤器的插头,结果回家的时候两条泰国虎全都浮在水面上急剧的喘息着,而且身上的黑色条纹几乎要消失了,黄色的体色也变得很淡很淡!经过紧急的处理之后我的泰国虎恢复了过来!
说到这里我就要提醒大家了,泰国虎在原产地通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也可以说是生活在活水中因此个人饲养的泰国虎应该保持24小时的过滤而且功率大一些水流急一些,经常给泰国虎兑些新水!
有养泰国虎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有时泰国虎有擦缸的现象,其实这种擦缸并不一定就是有什么体外寄生虫,也许还是水质恶化或者是长时间没有换水造成的,因此不必给鱼下药记住常换些水就好了!
在说泰国虎的训饵问题,大多数的泰国虎只吃活食,但我的泰国虎则不仅可以吃死了的小鱼、小虾,还可以在我的手中进食,想知道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吗?首先看看你的虎是不是胆子很大,我的泰国虎在我每次喂食的时候都会游到水面然后瞪大眼睛往上看,当小鱼一落入水中便会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鱼拿下,这个条件具备了接下来就是用你的手抓着一条活鱼的尾巴连鱼带手一起放在缸里,泰国虎在一开始肯定不会来吃,只会远远的躲在角落里看着你手中不停挣扎的小鱼,一次、两次,在这期间不要喂噢,过了几天饥饿难奈的泰国虎便会尝试着一口吃掉你手中的鱼然后掉头跑回角落里,时间一长它就不会害怕了!现在我的泰国虎已经习惯我的手了,吃完手里的小鱼还要围着我的手转一转!但如果有的鱼友三、五天了还不到你的手中去吃东西那么你不要接着试了,省着你的虎饿死了来找我的麻烦!
关于泰国的虎的争议:
结论1:一般来说,市场上的虎,不管6、7纹,都是泰国虎,8纹的是印尼虎
结论2:日行夜行,扯淡
结论3:三间虎就是泰国虎

>又名: 南托斯鱼 暹罗虎鱼
学名:Datnioides microlepis
英文名:Siamese Tigerfish
科别:松鲷科
成鱼体长:40厘米
适宜水温:23-26 摄氏度
原产地: 泰国的溪流和河流中。在婆罗洲、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居住于河岸边水流较急的水域。  
活动水层:底层
性情:活泼可爱。但由于具有鱼食性,所以不能和小型鱼混养!
食性:肉食性、鱼食性  
饲养水质:需弱酸性至中性软水,以及有一定的低盐度的水域。水中需加盐。并且需要水草茂盛、有岩石、石洞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些无底花盆来模拟岩洞。它们以岩洞为家,并且很喜欢在岩洞里打滚,极为可爱。  

    幼年的暹罗虎鱼的基本体色是白色有黑色条纹的色彩。成年以后,白色会逐渐变成黄色。形成老虎一样的花纹。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观赏鱼。

    本种鱼的体色是一种健康指示器。当它们的体色变淡或者是变暗的时候就说明它们的情绪不加或者是健康有问题量。
暹罗虎鱼需要大型的肉类饵料。最好是小鱼。

忠告:低盐度的中性水,以及较大的水流速度。本种鱼的体形大,而且雌雄鉴别困难,所以水族箱繁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体色:网上几乎所有关于泰国虎的文章都曾提到体色是泰国虎的健康指示器,那么它的体色变化带来的是怎样的含义呢,接下来结合我饲养泰国虎的经验来谈一下!在鱼商处购买泰国虎时一定要挑选体色较鲜艳而且黑黄分明的个体,可能有的鱼商会对你说泰国虎受惊吓或者刚入缸的时候都会颜色发黑纹路不清晰。这句话没错但如果过几天到鱼店里看到泰国虎的时候还是这样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不要买了,因为有的泰国虎的体色将永远都是较黑、黑色条纹比较模糊地,所以挑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下面这个可以说是几近完美的个体了:

当泰国虎买到家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体色变黑的现象,不要紧通常在2-4天之间就可以恢复过来但如果很长时间没有改变的话你就应该注意几个地方了,有可能缸里混养的其它大型鱼对它进行攻击了也可能是水质不太适应了,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想你的泰国虎一定会以最佳状态呈现在你的面前!
泰国虎的黑色条纹变淡或消失你见过吗?泰国虎在缺氧窒息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偶的泰国虎缸有一次被家里人碰掉了过滤器的插头,结果回家的时候两条泰国虎全都浮在水面上急剧的喘息着,而且身上的黑色条纹几乎要消失了,黄色的体色也变得很淡很淡!经过紧急的处理之后我的泰国虎恢复了过来!
说到这里我就要提醒大家了,泰国虎在原产地通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也可以说是生活在活水中因此个人饲养的泰国虎应该保持24小时的过滤而且功率大一些水流急一些,经常给泰国虎兑些新水!
有养泰国虎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有时泰国虎有擦缸的现象,其实这种擦缸并不一定就是有什么体外寄生虫,也许还是水质恶化或者是长时间没有换水造成的,因此不必给鱼下药记住常换些水就好了!
在说泰国虎的训饵问题,大多数的泰国虎只吃活食,但我的泰国虎则不仅可以吃死了的小鱼、小虾,还可以在我的手中进食,想知道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吗?首先看看你的虎是不是胆子很大,我的泰国虎在我每次喂食的时候都会游到水面然后瞪大眼睛往上看,当小鱼一落入水中便会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鱼拿下,这个条件具备了接下来就是用你的手抓着一条活鱼的尾巴连鱼带手一起放在缸里,泰国虎在一开始肯定不会来吃,只会远远的躲在角落里看着你手中不停挣扎的小鱼,一次、两次,在这期间不要喂噢,过了几天饥饿难奈的泰国虎便会尝试着一口吃掉你手中的鱼然后掉头跑回角落里,时间一长它就不会害怕了!现在我的泰国虎已经习惯我的手了,吃完手里的小鱼还要围着我的手转一转!但如果有的鱼友三、五天了还不到你的手中去吃东西那么你不要接着试了,省着你的虎饿死了来找我的麻烦!




花罗汉
花罗汉其实是由台湾发展出来的罗汉鹦鹉交配墨西哥的杂交七彩蓝火口改良而成.其头形如罗汉突出,所以获得「花罗汉」封号.花罗汉重量级的成鱼体长可达42公分,有着硕大体型及力与美气魄的它们,在欧美是相当受欢迎的品种.而东南亚地区,花罗汉也因其喜气洋洋的体色及吉祥名称而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睬.花罗汉的饲料是打架鱼,因为打架鱼的颜色是天然,不似人造鱼含有人造色素
混养:罗汉本身不能只养两条,而且体形不可以差很多
      可以和皇冠,小地图,鹦鹉等混养
挑选:颜色艳丽,额头饱满,但幼鱼肯定嘴比头长,没关系,只要是好品种,饲养得好,头肯定会起!身上斑点对称均匀,梅花点越接近头部越好,眼睛黑的地方黝黑,红的赤红,红的地方要完全包住黑的,不搀杂色。梅花点周围的银色鳞片要完全包裹住黑色的斑点,两侧均匀对称,身上的斑点要完美和谐地过度到各鳍,游姿幽雅,眼神透有灵气,不下垂。胆量大,精神好,活动活跃。这样的话就基本上算是不错的罗汉了,最终漂不漂亮很大方面还是得看是不是好品种,再加上耐心优质的后天饲养,一定会成为你心爱漂亮的罗汉!
花罗汉饲养之软硬件管理

硬 件 鱼 缸 罗汉鱼一般都能长到30-40cm,所以鱼缸尺寸最 少要100cm×50 cm×50 cm(长×宽×高)。这样能让罗汉鱼有一个发展空间,有些玩家把缸的高提高到80cm这也是现在罗汉玩家最流行的缸了。 鱼缸放置的?? 1.稳定不摇动; 2.没有太阳长期直晒(以免影响水温度及加速藻类 生长); 3.人来回走动少(减少对鱼的骚扰); 4.不在风扇底下和门边(不被影子惊吓); 5.方便对鱼缸的管理(方便清洁); 6.太高或太低影响观赏
过滤器 基本分为缸内过滤器、缸顶过滤、缸外桶形过滤。 罗汉鱼是一种食欲旺盛且消化能力很强的鱼,因而 排泄物也较多,缸内过滤效果有限;桶形过滤清洁麻烦;缸顶过滤有足够过滤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在过滤及 清洁管理上容易达到效果。水族箱内的过滤器必须不停运转,那怕是由于是断电或关闭电源引致的短暂停顿,都会引起水族箱内硝化细菌因缺氧而死亡,造成过滤箱内积聚物的腐化,进一步污染水质,引致鱼病。过滤的材料有:机械滤材、化学滤材和生物滤材。 机械滤材 比如过滤棉,能有效把水中的污物隔离(排泄物、 分泌物及吃剩的饵料)。 化学滤材 活性碳及树脂,能吸收有害物质和异味。 生物滤材 比如生物球、生化棉、瓷环、它们拥有较大的面积, 让硝化细菌有一个繁殖的地方。 这三种滤材的摆放次序一般是从缸顶过滤来比喻: 上三层是棉花机械过滤,第四层是化学过滤,第五层是生物过滤。 在清洁滤材时,只能清洁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滤棉。 因为过滤棉不单只是机械过滤,而且还能提供生物过滤效果,让硝化菌在里面繁殖。清洁过滤器的要点是把大 型的污物从密封的系统中抽出来。减少系统的负担。但必须要注意到不能把有用的硝化菌洗掉太多。所以,在 我们清洁过滤棉时,每次只把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过滤棉洗净,千万不要把所有材料都清洗,以免把大量硝化菌 洗掉,影响系统里面的生物过滤平衡。
灯 光 灯光使我们有机会去欣赏鱼的活动,而且有一个自 然的日照灯光,也会提高鱼缸里的水温来协助加温。挑选灯光必须要从不同的鱼种来确定。一般罗汉鱼比较适合暖色带淡紫红的灯光。开灯时间的长短要配合饲养者的生活习惯。当然, 太长的灯光会加速藻类的生长,使水变绿,太短的话会影响我们观赏鱼的时间,也减少了鱼的活动时间。所谓 配合养殖习惯的意思是,在你回家半小时,灯应该开始亮,在你睡觉后半小时灯才关掉。最好是用一个自动时 间开关来安排这件事情。因为在开灯和关灯时,鱼儿会从一种静止或活泼的状态忽然改变,加上人的忽然出现 或消失,会使它受到惊吓。利用定时器来控制灯光,达到稳定的环境。
加温棒 罗汉鱼的适合水温是26~30℃左右。每个地区早 晚水温都有差距,所以,加温棒是必备的器材。很多人都忽略加温棒的重要性,其实要养好一条罗汉鱼或是对 养鱼有责任的人,都非常重视加温棒。简单来讲,一个质量差的加温棒有可能漏电、鱼受到电击,更有可能把 你的鱼煮熟成鱼汤。所以,一个长期放在水里的 加温棒必须定期更换。最好在加温棒上标明购买日期,一年以 后把它换掉。听起来可能浪费,但相对让漏电电击或煮鱼汤,它的费用绝对是微不足道的。每个加温棒都有温 度的显示,可是会因老化有所偏差。所以,加温棒必须配有温度计。一个简单的水银带保护盒的温度计就可以 检查并确定水的温度是否适合,一个100 cm ×50cm×50 cm的鱼缸用一个300瓦的高品质加温棒已足够。
打气机(泵) 它是加强水中的容氧量,也能提高水的流动而加强 过滤效果。气泵要放在比鱼缸水位高的位置,避免在停电时发生水倒流的现象,损坏气泵。 鱼缸造景 鱼缸的背景可以根据个人的喜爱,把它贴上背景纸 (石景、草景、蓝色背景纸等),最好不要用黑色,因为黑色的背景不能自然地把鱼的颜色显示出来,但是这纯 粹属于个人喜好。 鱼缸的造景也根据个人爱好,一般人用石头及砂来 造景。注意在造景时用的材料不要有棱角,以免鱼在游动时刮伤。底砂的大小也应配合鱼嘴的大小,以便鱼儿 可以将砂搬来搬去玩乐。造景也不要太密,因为罗汉鱼是一种活动性的鱼,如果太密鱼儿容易碰伤。 由于罗汉鱼排泄物较多,所以,原则上底砂只能作 观赏及鱼儿玩耍用,不能作为一种生化系统养殖硝化细菌。一定要经常清理,不然会变成有害细菌的温床。至 于水草景,因为罗汉鱼属于中性偏碱的水质,所以不适合水草的养殖,最好不要选择水草来造景,当然塑料的 就无所谓
新鱼缸的处理 目前鱼缸基本分玻璃和有机玻璃。所谓新鱼缸是指 没有养过鱼的,在厂里造出后放置了一段时间的鱼缸。一般名牌鱼缸质量都会不错。一个新鱼缸首先要看是否 有油渍,最好把它先用餐巾纸擦掉,擦干净后再加水,然后看看是否漏水。没有的话,把水抽走。将所需的器材 摆设放入,重新加满水,再加入比例为100升水加100克盐,然后启动过滤泵,让鱼缸晾水几天。在放鱼入缸 的前半天,要开启加温棒,让水达到所需温度,并把水调到理想的酸碱度。这样,就可以按照放新鱼入缸的步 骤来放鱼了。
软 件 水处理 罗汉鱼的水质是中性偏碱。它理想的水质是6.8~ 7.2的酸碱度,但在6~7.8左右也能正常生活,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影响到它的生长。要检测酸碱度,你可以在 水族店里买到检测酸碱度的药水或检测器。如果酸碱度高,可以加上磷酸、沉木、软水树脂,把酸碱度慢慢调 低。如果酸碱度太低,可以加上珊瑚砂,让酸碱度慢慢提高。在调节酸碱度的过程里,每次调节不要超过正负 0.2pH,以免鱼儿因为酸碱的突变,引起酸碱休克病。 水 温水温26~30℃是罗汉鱼的正常水温。在调节水温方 面,是用加温棒和冷水机来调节。但每次调节在±2℃范围,以免鱼儿一冷一热,引起生病。 换水频率 一个100 cm ×50cm ×50cm的鱼缸,如果里面养了3条15cm左右的罗汉鱼,而每天正常喂养2~3餐,食 物在10分钟吃光,没有剩余。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每三天给它换不超过1/3的水量。换水方面如果环境允许, 晾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记住晾水必须曝气,以去掉水中的氯。而且,清水加到缸里面的水温就控制在±2℃ 之间。晾水12小时足够。如果没有晾水的条件,就应在换水时慢慢地将水加到缸里,让鱼儿有足够时间去习 惯。其实,换水的原因是把水族箱系统的水中无法自然分解的有害物排走,从而减少鱼在密封环境下受到影 响。新鲜的水可以刺激鱼的新陈代谢,这种微量的刺激可以加强鱼的抵抗力,激发它的食欲,提高养殖的效果。 选购小鱼 一般小鱼在5cm左右很难分别优劣。最好找一家信誉好的鱼店或请一位有经验的人来帮助挑选。基本上要 注意:小鱼要灵活难捉,争食积极,无明显缺陷或外伤,颜色对比强烈,身板比较阔的,体色有光泽,黑斑已经 显示。一般群鱼里,体形大的是公鱼,头鱼性情比较粗暴且较易饲养。品种好的鱼在体长10cm左右已表现出它的气派,包括性格、头形、体形、体色、珠点,鱼到了 15cm左右它的特色基本可以稳定下来,相对来讲在挑选时就更有把握。 新鱼入缸 买回的小鱼要放入鱼缸前最好经过以下处理,因为 袋里的水跟缸里的水质和温度肯定不同。如果立刻把袋里的鱼放入鱼缸很容易影响到鱼的健康,严重的会导致 鱼死亡,要让鱼慢慢适应缸里的水质和温度很重要。首先将装有鱼的袋子泡在水里至少20分钟,然后按袋子的 比例加20%的水量。在加水时要特别观察鱼儿是否有异样,如果问题不大可以在20~30分钟以内把鱼缸水跟袋 里的水加到1:1的比例。经过这个过程后,可以把袋子里的水倒掉,然后把鱼放入鱼缸,尽量不把原本袋子里 的水倒入鱼缸里,以减少鱼缸的污染。鱼进入鱼缸后应该关灯,让它好好地休息,不要打搅它,。这步骤听起来 繁琐,但为了养好一条罗汉鱼,有的事情是不能简化的。 雌雄的分辨 群鱼在5~10cm左右比较难分辨。前面讲过,头鱼 基本是雄鱼,体形较小的鱼,雌鱼比例就比较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旧的分辨方式是看鱼背鳍的黑斑。这种 看法如果是针对旧款鱼,其准确度较高,但是在复杂的配种过程中,特别是那种讲究双排黑斑的鱼,这种说法 就不能反映其实际情况了。在10cm左右的一群小鱼中,体形较小的,身体经常保持有黑色条纹,且对附近的鱼 特别凶猛,好像在找一个立足位置,这条鱼基本是雌鱼。更准确的是看其生殖器,尖小V型的是雄鱼,宽大的U 型的是雌鱼,这些要在鱼儿15cm左右才能观察到。以下图表可供参考(准确率达80%以上): 1.棘条背鳍:第一至第六条棘条背鳍较粗呈圆形是 雄性,如较细呈扁形则为雌性。 2.腹鳍:用手触摸腹鳍,较硬的是雄性,较软的是 雌性,因雌性繁殖时须用腹鳍摇动为鱼卵提供氧气,防止细菌侵入,更能用来扫除杂物。 3.鱼胸较尖呈“V”形多为雌性,鱼胸较圆呈“U” 形多为雄性。 4.体形:通常鱼身较粗壮的是雄性。 5.生殖孔:生殖孔突出呈“V”形为雄性,生殖孔 突出呈“U”形为雌性。 繁 殖 珍珠罗汉的父母代繁殖出来的小鱼基本会继承父母的特征,但是金花品种繁殖出来的小鱼和父母差异很大,没有外型一模一样的,所以得一尾金花水头和外型比较出众的鱼是很困难的。 除了外表的考虑因素之外鱼的健康也很重要,如果其中一条有病,它所产的卵将会感染影响孵化,看眼神比较有神,身体矫健的罗汉繁殖出来的小鱼将会继承其父母的特点,反之亦然。 母罗汉和公罗汉的外表差异很大,身体大小也不相同,基本上公鱼的体型比雌鱼大很多,这是公鱼要花很长时间来成熟,当公鱼有能力来繁殖的时候,公鱼的年龄比雌鱼大很多。




刀鱼
英文名称:Indian Knifefish
学名:Notopterus chitara
原产:亚洲的泰国、缅甸、柬浦寨的湄公河、湄南河等流域以及非洲部分地区的水域均有出产。一般成鱼体长60-100公分。
适合水温:25-28℃。
水质要求:总硬度(gH):6-9dGH,酸碱度(pH):6.5-6.8。

    刀鱼,鱼如其形,体形侧扁狭长如刀。大部份种类的刀鱼分布在东南亚、南亚的热带地区,只有少数品种的刀鱼分布在非洲地区。它们的背鳍细小而透明,臀鳍自腹部开始一直延伸至尾鳍,犹如一片极薄的裙边,就象刀锋一样结合在一起。刀鱼的体色基本上以银灰色为主,也有少数白化品种的刀鱼呈金色,它们嘴里有细小的牙齿,虽然习性并不凶猛,但依然会吞食体形较小的其他鱼类,因而只适合与大型种类的鱼类一起混合饲养。刀鱼还具有独特的辅助呼吸器官--气囊,可以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气,这一点无疑显示它们极其强韧的环境适应能力。由于刀鱼奇特的体形,而深受部份喜爱大型鱼类的水族爱好者的宠爱,殊不知在原产地,刀鱼是当地的主要食用鱼类之一,据说,以其肉加工成的煎饼美味无比,是当地的特色食品之一,无疑让我们目瞪口呆的同时,深为这些饲养在我们水族箱中受到精心呵护的刀鱼感到庆幸。
   刀鱼属于夜型性鱼类,喜欢在幽暗的光线下游动、摄食,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也很简单,20℃以上的弱酸性水质环境即可保证它们的健康生长。刀鱼只接受动物性活饵,小鱼、小虾都是它们喜爱的饵料,不过只要有耐心慢慢引导,刀鱼也会接受鱼肉等等的其他一些人工饵料。
   刀鱼的雌雄鉴别和繁殖都很难,据说只有在繁殖其间,从雌鱼略显膨胀的腹部才能鉴别出其特征,其他的体型差异无从参考。据资料介绍,刀鱼会将鱼卵产在水族箱中的岩石、沉木上,产卵后成鱼会轮流看护,直到大约6-8天以后,受精卵孵化出仔鱼。但是,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繁殖的记录。
   刀鱼的一些常见的种类有:七星刀鱼、斑纹刀鱼、非洲刀鱼、帝王刀鱼、金刀鱼(白化种)等等。
    七星刀鱼又名弓背鱼、七星飞刀鱼、东洋刀鱼、花刀鱼。分布于泰国、缅甸、印度。其体长80~90厘米。前半身宽厚,尾部尖小,背微弓形隆起。体灰黑色,体侧由头到尾部有3~10个镶白边的黑色斑点,数目不定,因鱼而有所增减。幼鱼期体表并无黑色斑点,只有10~15条淡淡的斜纹,成鱼后才变成黑色斑点。性情温和,夜行性,可与个体相仿的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8℃,水质弱酸性水。喜食活小鱼、小虾等。 人工繁殖较困难。




银龙鱼
银龙鱼别名银带鱼、银船鱼、龙吐珠鱼,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银龙鱼体呈长带形,侧扁,尾鳍呈扇圆形,体长可达100厘米。银龙鱼体呈银白色,在光线照射下,闪耀着青银色的光。在其宽大的鱼体上,整齐地排列着5排大鳞片,其尾部鳞片则变得细小。其背鳍和臀鳍呈带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其下颚比上颚突出,并长有一对短而粗的须。幼鱼的体色较蓝,背鳍和臀鳍均有红蓝色边缘,随着生长而逐渐消失。
  
银龙鱼因披有硕大鳞片的缘故,全身银光闪闪,细长的触须,柔美流畅的曲线,在水族箱里神态优雅的缓缓游动,婀娜多姿,似神仙一般。其万种风情,尽在回首之间,高贵而神秘的气质都神似传说中的龙。
  
自然条件下,银龙鱼吃小型鱼类等动物性饵料,摄食量大,容易饲养;喜欢中性水;在22度以上的水温中,能很好地生长。银龙鱼雌雄的鉴别并不算困难,其主要区别是:雄鱼腹鳍尖长,雌鱼性成熟时腹部较膨胀。银龙鱼是卵生鱼类,繁殖较困难;繁殖水温以28度左右为宜,水的硬度为7-9,酸碱度为6.5-7.2。
  
银龙鱼在游动中排卵射精,卵的直径在4毫米左右,每对亲鱼每次产卵200粒左右,多者300余粒。自然条件下,雌雄银龙鱼产卵和射精结束后,雄鱼将受精卵全部含在口中进行孵化。受精卵在雄鱼口中经过40-60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带卵黄囊的仔鱼。仔鱼靠卵黄囊生活8天左右,便可发育成能游动摄食的幼鱼。

1dXGrCAwMDQ=_WxqIRynqhOGn.jpg
100ND70S-0008_DSCt1_RgeMrfPe1pLw_T2cinMPTOnSf.jpg
view_LKQYFembu5q3.jpg
1022_225233_G0k1m2oq1EyL_LAQB3vVCgr4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0: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银)鼓鱼
金鼓鱼,学名Scatophagus argus,英文名Scat,也有人叫金钱鱼。汽水鱼科,成鱼体长约30厘米,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的江河入海口的咸淡水交融水域,我国南方江河的入海口也常见。

该鱼体扁呈圆盘形。体长大约20-30厘米。体桔红色。体表满布数十个黑色圆斑,似金钱状。体色常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深或时浅,特别漂亮。还有一种体型一样,但体表颜色为银色的,一般都称银鼓鱼。金鼓鱼尾鳍宽大,鳍条挺括。背鳍的前10个鳍条有毒腺,被其刺中就会红肿而且疼痛难当,捕捉时要小心。

金鼓鱼属杂食性和底食性鱼,爱吃水草和活饵,喜欢活动在水层的中底层。性情较温和、喜群居、可以和大型汽水鱼科鱼类混养。饲养水温22-26℃,喜弱碱性的硬水,可在水族缸内加入适当的盐。实际上这种鱼容易饲养,但在水族缸里基本无法繁殖。




蝙蝠鲳
原产地区(国家): 东南亚沿海到南非洲沿海。又名银大眼鲳、银色单指鲳。
体形和习性 :  鱼体长可达10~23厘米。因祖先生活在沿海,所以喜弱碱性和含些盐分的水质,PH7.5~8,如长期不换水,便会衰弱生病,甚至死亡。当见到蝙蝠鲳的体色灰暗,表明水质酸化,应急时换水,并适量加点盐。受惊后体色也会变灰黑,但干扰过后,原体色则会恢复。蝙蝠鲳游泳活泼轻快,宜用大型水箱饲养。喜食动物性饵料和活饵料。同种间有时出现争斗,会欺负弱小者。
(注蝙蝠鲳和黄鳍鲳饲养方法相似)






红尾鸭嘴
别名:红尾鲶、狗仔鲸、枕头鲶、红尾猫

  学名: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  

  科种:鳅科和鲶科

  产地: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水温:25℃左右℃

  硬度:5左右

  Ph值:6左右

  食物:喜食动物性饲料,尤其是小鱼

  性情:性情凶暴(对小鱼),其他时候性情温和

  该鱼外型比较优美,体延长,宽而扁平。在嘴的上下有雪白高贵的白须共6对,其中一对较长,常向前方伸展。该鱼体色基本上有三种颜色:背部的灰黑色、腹部的雪白色、尾鳍的桔红色。且分界极为明显,头及吻部很大,一条白线从吻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尾和背鳍均为胭红色,其他各鳍为蓝黑色,体态优雅。眼眶上半部为白色,形成一半圈白圈。成鱼体长70~100厘米。

  此鱼饲养容易,饲养时需要有过滤器,且要求单独饲养,在中性或弱碱性软水水质中生活良好,水温25℃左右,饵料为活饵、鱼肉等,白天游水的动作非常优雅,在夜晚开灯后,容易受到惊吓上下翻动。

0vi5xNPj_vDOMUM0rDpEo.jpg
u8b3ovbw_oPdnyKx8biEe.jpg
8vny8Pbw_zHJahkR6KvKV.jpg
11577649805430347_smal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绿灯鱼
红绿灯鱼Paracheirodon innesi 又名霓虹灯鱼、红莲灯鱼。原产地:亚马逊河上游。

外形:
  红绿灯鱼体型娇小,全长3-4厘米,鳍也不大。体色突出在侧线上方有1条霓虹纵带,从眼部直至尾柄前,在光线折射下既绿又蓝,尾柄处鲜红色,游动时红绿闪烁。养几十尾红绿灯鱼,如观焰火。背鳍位于背中部,臀鳍延长至尾柄后方,各鳍均透明。

习性:
  红绿灯鱼喜欢22-24℃水温,弱酸性软水,氢离子浓度158.5-398.1nmol/L(PH6.4-6.8),硬度4-8度的老水。故在饲养中少换水,换水量亦宜少。环境安静,不要强光照射。对饵料不苛求,鱼虫、水蚯蚓、干饲料都肯摄食。喜欢集体活动,几十尾一群,整日快活泳游。

繁殖特点:
  红绿色鱼10月龄性成熟。雄鱼体较纤细,雌鱼体较肥厚。雌鱼腹部膨大时先与雄鱼分养几日,喂足水蚤,然后配对入箱。水质应为软水,硬度1度,氢离子浓度316.3-2512nmol/L(PH5.6-6.8),水温25℃,并放入人工鱼巢,如棕丝或金丝草,并遮光,使繁殖箱昏暗安静。1尾雌鱼可产卵150粒左右。产卵后将亲鱼捞出,以免吞卵。24小时孵出仔鱼。再经3-5天,仔鱼体内卵黄囊中营养物被吸收完后,开始游动觅食。逐渐移掉挡光物体,及时投喂“洄水”。



斗鱼
斗鱼,为著名的观赏鱼类,体侧扁,长方形,吻短,口小,眼大。斗鱼性情粗暴,易动善斗,特别是雄鱼之间的争斗最为壮观,一旦交口,则拼个你死我活,令观者大饱眼福。

  1、特性:斗鱼的主要特征是有一特别呼吸器官,称之为“辅助器”,用来呼吸空气,它能够在水面吸一口气送入辅助器里,进行气体交换。斗鱼体背栉鳞,背鳍和臀鳍均延长,鳍棘部长于鳍条部,腹鳍第一鳍条延长成丝状,它的身体为浅褐色,具10条左右蓝色或绿色横带,眼至鳃盖带有2-3条暗色斜带,鳃盖后缘具一蓝斑。它能栖息沼池、沟渠的污水中。

  2、繁育:斗鱼的繁殖比较奇特,它会吐泡,使被咬断的水草与水藻浮在水面,形成泡巢,然后在泡巢内产卵、孵化、育仔。此间雄鱼攻击雌鱼,故产卵后即把雄鱼移走。另外,刚孵化的仔鱼较小,需喂轮虫或筛过的蛋黄。

  3、饲养:家庭饲养斗鱼,可在室内一隅或桌上摆饰水族箱,平时将水温控制在22-26℃,繁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6-30℃即可。斗鱼对饵料不挑剔,可用植物性饵料(如开水抄过的青菜、绿藻等)、动物性饵料(如丝蚯蚓、血虫、面包虫等)和人工配合饲料混合喂养。不论投喂哪种饵料,都要定时定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在固定的时间里,斗鱼都会在那固定的位置等待。












鸭嘴
油鲶科 pimelodidae
别 名 : 铲鼻虎鲶 , 虎鲶 , 鸭咀鲨
英文名 : tiger shovelnose catfish
产 地 : 亚马逊河流域
体长70-100cm最多可达100cm以上 , 鱼体背面呈深灰色 , 到了腹部则消褪成银白色 , 间距相等的
深色纵向条纹环缐鱼体 , 消失在腹侧 , 在腹部还有黑色圆点 , 头部宽大遍平 , 前额
平坦而倾斜 , 鳍较小且带有斑点 , 深叉状私尾鳍在游动时并不运动 , 而是由振动鱼
体来使鱼能高速前进 , 有3时长触鬚 .
喜欢微暗的环境 , 多居於岩洞 , 夜间外出觅食 , 肉食性 , 食量大 , 以小鱼 , 肉块为
食 , 生长迅速 , 可与大型鱼类混养 , 适合饲养水温为22-28度 , 水质弱酸性为佳 ,
容易饲养 , 但在水簇箱中较难繁殖..

uuzCzLXG_2HjsdGyvTghq.jpg
1_ywuU9karILZf.jpg
17_V9SIbgZnHCXe.jpg
22_TgVmXupFqQ7h.jpg
11_7I8wJ5Pxgtkj.jpg
23_WhnCR9GtDb39.jpg
0bzX7Mre_s6MO6Gn3Fhr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船
科种:慈鲷科
产地: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水温:24~27℃℃
硬度:软水
Ph值:中性或微酸性
食物:小鱼、小虾、小肉块等






海象鱼
海象鱼又叫“巨骨舌鱼”,距今已有一亿年历史,原产地在亚马逊河流域,是最大的淡水鱼,长可达5米、重200公斤。海象鱼是典型的“老来俏”,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后半部的鳞片边沿会由尾部开始逐渐变成鲜红色,直到背腹部。南美洲最大型的淡水魚類 呈鐵灰色, 鱗粗大而堅硬, 成魚身體後半部會漸變為紅色, 性情凶猛, 以大中型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為食, 原產於巴西的亞馬遜流域、奧里諾科河及委內瑞拉等地建议饲养水组箱.长4.5米 / 宽1.5米 / 高1.5米此鱼生长迅速。






尖嘴鳄
学名:lepisosteus oculatus

体长:50cm

可耐温度:15-32C

最适温度:18-28C

水质:中性

饲养难度:易

繁殖难度:较难

混养情况:较难

又名雀鳝,鸭嘴鳄,雀鳝科。原产地北美洲的五大湖区,属雀鳝科。体长40-50CM,长筒形。嘴部前突,上下颌有骨板,有牙齿,酷似鳄鱼嘴。体青灰色,体表有暗黑色花纹。皮肤有硬鳞覆盖,皮坚鳞厚,皮肤粗糙。饲养水温20-26℃,水质要求不严。饵料有小活鱼、鱼肉、水蚯蚓等,容易饲养。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雀鳝〔在英国撒克逊语中是长矛的意思)是一种淡水鱼,生活于热带河流、美国南部湖泊、中美地区、墨西哥以及西印度群岛等地。雀鳝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长着长长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齿。这种鱼会攻击它所遇见的所有鱼类,捕食时,它会一动不动的装死,直到猎物靠近它时才发起致命的一击,然后围着被咬死的鱼转一至两圈后再将其吃掉。当地渔民都将其视做不祥之物,因为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鱼类存在。当地渔民一般都不愿意吃这种鱼,同时它也不太适合食用。雀鳝全身长了一层菱形鱼鳞,看上去就像武士穿的盔甲一样异常坚硬,实际上它是由无机盐组成的。许多已灭绝的远古鱼类也有这种鱼鳞。像其他远古鱼类一样,雀鳝体内也长了一个与食道相连的鱼鳔,可用来呼吸。雀鳝卵有巨毒,人类或其他热血动物不慎食用将导致死亡。来自北美洲。那长而有力的嘴使它成为淡水中凶猛无比的肉食性鱼类。它用独特的气囊作为呼吸器来吸取空气中的氧气。雀鳝和弓鳍鱼有近缘关系,是从古代就生存下来的鱼类。现在只分布在北美洲及其附近,而在古代时却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淡水区域,在欧洲曾发现1.2亿年前的化石。身体被菱形的硬鳞所覆盖,鳞质甚硬,多数种类的口尖如鳄鱼。

u8a98NW9tKw=_x2kNYHytltpg.jpg
ucW0+tW9tKw=_LlTghUhnWLy7.jpg
uqPP8w==_4O06SKu4gFgQ.jpg
uqPP8zE=_YMMXnkNRQ9z8.jpg
vOLX7Pb5_KJv9HiIvmdp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