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8 1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绿灯鱼
红绿灯鱼Paracheirodon innesi 又名霓虹灯鱼、红莲灯鱼。原产地:亚马逊河上游。
外形:
红绿灯鱼体型娇小,全长3-4厘米,鳍也不大。体色突出在侧线上方有1条霓虹纵带,从眼部直至尾柄前,在光线折射下既绿又蓝,尾柄处鲜红色,游动时红绿闪烁。养几十尾红绿灯鱼,如观焰火。背鳍位于背中部,臀鳍延长至尾柄后方,各鳍均透明。
习性:
红绿灯鱼喜欢22-24℃水温,弱酸性软水,氢离子浓度158.5-398.1nmol/L(PH6.4-6.8),硬度4-8度的老水。故在饲养中少换水,换水量亦宜少。环境安静,不要强光照射。对饵料不苛求,鱼虫、水蚯蚓、干饲料都肯摄食。喜欢集体活动,几十尾一群,整日快活泳游。
繁殖特点:
红绿色鱼10月龄性成熟。雄鱼体较纤细,雌鱼体较肥厚。雌鱼腹部膨大时先与雄鱼分养几日,喂足水蚤,然后配对入箱。水质应为软水,硬度1度,氢离子浓度316.3-2512nmol/L(PH5.6-6.8),水温25℃,并放入人工鱼巢,如棕丝或金丝草,并遮光,使繁殖箱昏暗安静。1尾雌鱼可产卵150粒左右。产卵后将亲鱼捞出,以免吞卵。24小时孵出仔鱼。再经3-5天,仔鱼体内卵黄囊中营养物被吸收完后,开始游动觅食。逐渐移掉挡光物体,及时投喂“洄水”。
斗鱼
斗鱼,为著名的观赏鱼类,体侧扁,长方形,吻短,口小,眼大。斗鱼性情粗暴,易动善斗,特别是雄鱼之间的争斗最为壮观,一旦交口,则拼个你死我活,令观者大饱眼福。
1、特性:斗鱼的主要特征是有一特别呼吸器官,称之为“辅助器”,用来呼吸空气,它能够在水面吸一口气送入辅助器里,进行气体交换。斗鱼体背栉鳞,背鳍和臀鳍均延长,鳍棘部长于鳍条部,腹鳍第一鳍条延长成丝状,它的身体为浅褐色,具10条左右蓝色或绿色横带,眼至鳃盖带有2-3条暗色斜带,鳃盖后缘具一蓝斑。它能栖息沼池、沟渠的污水中。
2、繁育:斗鱼的繁殖比较奇特,它会吐泡,使被咬断的水草与水藻浮在水面,形成泡巢,然后在泡巢内产卵、孵化、育仔。此间雄鱼攻击雌鱼,故产卵后即把雄鱼移走。另外,刚孵化的仔鱼较小,需喂轮虫或筛过的蛋黄。
3、饲养:家庭饲养斗鱼,可在室内一隅或桌上摆饰水族箱,平时将水温控制在22-26℃,繁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6-30℃即可。斗鱼对饵料不挑剔,可用植物性饵料(如开水抄过的青菜、绿藻等)、动物性饵料(如丝蚯蚓、血虫、面包虫等)和人工配合饲料混合喂养。不论投喂哪种饵料,都要定时定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在固定的时间里,斗鱼都会在那固定的位置等待。
鸭嘴
油鲶科 pimelodidae
别 名 : 铲鼻虎鲶 , 虎鲶 , 鸭咀鲨
英文名 : tiger shovelnose catfish
产 地 : 亚马逊河流域
体长70-100cm最多可达100cm以上 , 鱼体背面呈深灰色 , 到了腹部则消褪成银白色 , 间距相等的
深色纵向条纹环缐鱼体 , 消失在腹侧 , 在腹部还有黑色圆点 , 头部宽大遍平 , 前额
平坦而倾斜 , 鳍较小且带有斑点 , 深叉状私尾鳍在游动时并不运动 , 而是由振动鱼
体来使鱼能高速前进 , 有3时长触鬚 .
喜欢微暗的环境 , 多居於岩洞 , 夜间外出觅食 , 肉食性 , 食量大 , 以小鱼 , 肉块为
食 , 生长迅速 , 可与大型鱼类混养 , 适合饲养水温为22-28度 , 水质弱酸性为佳 ,
容易饲养 , 但在水簇箱中较难繁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