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01pm 第 1 次编辑]

雨伞凤头鹦鹉 (Umbrella Cockatoo)         
      
雨伞 凤头鹦鹉(大白)是最多产的凤头鹦鹉之一,牠们的冠羽是所有凤头鹦鹉中最大的,洁白无瑕的羽毛十分美丽,在国际的鹦鹉养殖中算是常见的种类,在野外的数量却愈来愈少,人类捕捉贩卖是主要原因,国内的雨伞巴丹与其它许多东南亚白色系的 凤头鹦鹉一样,绝大部分都是野生鸟进口或是走私来台的;其个性非常温和及友善,能学会许多把戏及技巧,母鸟的虹膜有点带淡红色。
体长:46cm(18吋)
分布: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
整体概述:
喜爱栖息在海拔600m以下的山丘地森林、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地带、红树林、沼泽区等地,通常成群或一小群约3-10只左右活动,有时在栖息处会聚集较大群约50只的族群,天然食物包括坚果、种子、浆果、水果等,整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树上,猎人常用驯服乖巧的雨伞巴丹引诱野生的雨伞巴丹进入陷阱,在1984年时约有12193只野生的雨伞 凤头鹦鹉被捕获,出口或走私至别的国家,不包括约有7-10%的野生鸟在未被贩卖时即死亡,以及印尼国内买卖的数量,当地居民有时也猎杀牠们作为食物,加上栖息地破坏导致的巢穴不足等问题,使牠们的数量不停地下滑,全世界的总数量约在5万至20万只之间,但有可能更多,筑巢于中空树洞中,繁殖期约在4月间;笼养的雨伞 凤头鹦鹉有时非常吵杂,喜爱啃咬东西,啃咬力十分强劲,刚引进饲养时较害羞,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
繁殖:
雨伞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中较容易繁殖的种类,全年均可繁殖,最好选择坚固厚实边缘加金属的巢箱,或是将巢箱外挂在笼外,否则可能会被牠们咬的离离落落, 通常一窝产2 颗卵,公鸟与母鸟轮由孵蛋,约30天后孵化,3个月后羽毛长成,亲鸟常常只专心照顾一只雏鸟,所以常检查巢箱及幼鸟的情形是必须的,有饲养雏鸟经验的人最好能够抓出手养以确保每只幼鸟能顺利健康的成长与发育。
b1_1101099687.jpg
sweetie1_110109969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08pm 第 1 次编辑]

戈芬氏凤头鹦鹉 (Goffin';s Cockatoo)         
      
戈芬氏 凤头鹦鹉(小白)是体型最小的巴丹之一,外表十分可爱及讨人喜欢,牠们的说话能力在凤头鹦鹉中算是较好的,非常爱嬉戏,能容易地学会许多把戏及技巧,是很友善的 鹦鹉,现已成为保育类的鹦鹉。
体长:32cm(12.6吋)
分布:
主要栖息在印尼南摩鹿加群岛的塔宁巴岛,邻近的岛屿如牙德纳岛、拉瑞岛、希拉鲁岛也有其族群,也曾引进到凯群岛上。
整体概述:
戈芬氏凤头鹦鹉虽然在1970年代时就受栖息地破坏与捕捉贩卖等环境冲击,但在1981年时的数量还算普遍,由于牠们分布的范围小,所以任何栖息地的流失与盗补行为对整个族群数量的影响很大,在1983至1989年间光是有记录的出口数量(不包括走私的数量)就有52000只,牠们也会因在当地造成农作物损失而被农民捕捉或射杀,世界上的总数量应该超过20万只,而在1992年时戈芬氏 凤头鹦鹉即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常出现在海岸边的低地森林内,有时会至农作物区内觅食,尤其爱在玉米田中吃农作物,筑巢于树洞内, 一次产 2-3颗蛋,公母轮由孵雏,30 天后孵化,10周左右后羽毛长成;人为饲养的戈芬氏 凤头鹦鹉成鸟刚饲养时较害羞,通常表现的很沉默,但很快可适应新环境,尔后即非常活泼好动,啃咬力强;戈芬氏巴丹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类鹦鹉。
繁殖:
许多国外的繁殖者成功的繁殖戈芬氏凤头鹦鹉,国内则较少见,难度略高,也因几乎全是野生鸟的原因;将巢箱安置在阴暗的角落,一窝约产3颗卵,但常有未受精的蛋,公母轮由孵蛋,孵化期约28-30天,8-10周后羽毛长成,有时对于巢箱的检查会显得紧张。
C_goffini_1101100087.jpg
092500Ka_11011001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1:59am 第 1 次编辑]

杜柯波氏凤头鹦鹉 (Ducorp';s Cockatoo)         
      
在台湾的杜柯波氏 凤头鹦鹉大都是野生鸟,体型稍微较戈芬氏凤头鹦鹉大一些,手养鸟十分乖巧与安静,有学话的能力,个性温和且爱亲近人,是小型凤头鹦鹉中不错的选择,可惜数量不多也不普遍 。
体长:33cm(13吋)
分布:分布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上
整体概述:
息于多种类型的地区内,从海岸线到山区内,包括森林、森林边缘地带、小镇上、花园内等,在海拔700公尺左右最常发现牠们的踪迹,通常成对或成一小群一起活动,成群活动时吵杂且引人注目,主要食用种子、浆果、水果、嫩芽、花朵及昆虫,7-9月是牠们的繁殖期,筑巢于树洞内,一次约产2-3颗卵,笼养的杜柯波氏 凤头鹦鹉数量不多,但野外数量还算稳定,全世界总数量在10万只以上,在当地村落是普遍的宠物,但受栖息地日益因破坏而减少,及遭捕捉贩卖至鸟市、走私等因素,数量也是在下降当中。
繁殖:
繁殖成果少,繁殖期间有侵略或攻击性,公鸟有时会攻击母鸟,不要经常打扰牠们或改变环境,因为牠们对这些行为十分敏感,一窝产2-3颗卵,孵化期约28天,羽毛长成8-10星期,常发生亲鸟不喂食雏鸟的情形,最好趁早将幼鸟移出手养。
IMG_1780_1101095947.jpg
IMG_09961_11010959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20pm 第 1 次编辑]

粉红胸凤头鹦鹉 (Rose-breasted Cockatoo)         
      
粉红胸 凤头鹦鹉(桃色、粉红巴丹)是澳洲分布最广的鹦鹉之一,在许多地区被视为农业害鸟,但在澳洲以外的国家合法进口的粉红胸凤头鹦鹉价格却是一直不低,牠们美丽的粉红羽色十分迷人,手养鸟非常聪明及爱嬉戏,即使野生鸟遭捕捉饲养后也会变的友善与乖驯,饲养牠们需对牠们付出多一些的注意与关怀,提供多种玩具,以避免无聊所产生的拔羽症,母鸟的虹膜呈红棕色,公鸟与幼鸟则是暗黑色,约有2-3种亚种,差别在于羽色深浅及体型的大小不同等差异,即使是乖巧的手养鸟,成熟后有可能变的有侵略性。
体长:约35cm(14吋)
分布:广布于全澳洲
整体概述:
粉红胸凤头鹦鹉遍布于澳洲各地,在当地是非常常见的鹦鹉,在过去50年间牠们的数量及栖息地迅速成长,估计世界总数量应超过5百万只,野外数量非常的多,常对谷物田等农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失,许多地方可以合法的猎杀以控制过多的数量造成农作物的危害的问题;粉红胸 凤头鹦鹉喜爱栖息在开阔的草地与林地、农作物区、都市、小镇等地,群居性,常数百只成群结队地活动,觅食时会各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主要食物有─ 水果、种子、核果、昆虫、嫩芽、浆果等,可能有些会与米契尔少校 凤头鹦鹉(车轮冠 Major Mitchell';s Cockatoo)及长嘴凤头鹦鹉(Long-billed Corella)杂交,澳洲北部的繁殖期在2-7月,南部在7-12月,常将巢穴彼此筑的很接近,利用树叶与小树枝在树洞内筑巢,一窝约产3-4颗蛋,公母轮流孵雏,孵化期约30天,幼鸟约在8星期后离巢;在澳洲粉红胸 凤头鹦鹉与葵花凤头鹦鹉一样是常见的宠物且售价低廉,繁殖牠们的人也不多,因为野外数量很多,且有些地区能合法的捕捉,喂食上与其它凤头鹦鹉较不同的是油脂含量多的种子不应过量喂食,否则容易长出脂肪瘤,笼养鸟是吵杂、啃咬力强且生命力十分强韧的 凤头鹦鹉,最好能时常提供新鲜的树枝供牠们啃咬。
繁殖:
粉红胸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中较多产的,提供厚实坚固的巢箱,在笼内放置稻草、小树枝、树叶等供公鸟筑巢,一对成熟的成鸟一旦开始繁殖后即能固定的繁殖,一窝通常产3颗蛋,但可多至5颗,孵化期约25天,公母轮由孵蛋,7个星期后羽毛长成,幼鸟很快即能离巢。
7B6F4F4584AE1E47_1101100801.jpg
CockatooRoseBrea_11011008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1:57am 第 1 次编辑]

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 (Major Mitchell';s Cockatoo)         
       
初次见到米契尔少校 凤头鹦鹉(车轮冠)的人一定会为牠头上那美丽的冠羽所着迷,这美丽的凤头鹦鹉身价高,是能合法买卖进口的凤头鹦鹉中价位最贵的之一,国内不多见,在国外的鹦鹉养殖业也不普遍,全世界的总数量应低于2万只,叫声尖锐但不至于太吵杂,在澳洲当地部分地区普遍,但族群数量日益减少中,人工繁殖鸟乖巧且爱亲近人,但与其它巴丹比起来,牠们较不像别的 凤头鹦鹉一样爱玩、逗趣,也较不易学会一些把戏及技巧,虽然手养鸟很乖巧,但有些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在成熟时可能会变的有侵略性及攻击性,为避免它发生,饲主在平常就应与其做好良好互动,多与牠相处,常让牠出笼玩耍,这样可能可避免这种生理成熟所带来的性格不稳定,共有2种相似的亚种-米契尔少校 凤头鹦鹉(Cacatua l. leadbeateri)及马修氏桃红凤头鹦鹉(Cacatua l. mollis ),外表大致相同,但一般而言米契尔少校要比马修氏漂亮, 但后者较少且较昂贵,米契尔少校的冠羽红黄相间,色泽分明显眼且美丽,马修氏的冠羽则较呈暗红色,而黄色的羽毛非常稀疏或颜色很淡,较无层次分明的美丽羽色。
体长:35cm(13.5吋)
分布:
分布在澳洲境内,从昆士兰中南部经新南威尔斯、维多利亚西北部、北省中南部、南澳大利亚到西澳大利亚,牠们分布广阔,包含了大部分澳洲分界区域,但是却零星分散。
整体概述:
常栖息在干燥与半干燥有树的开阔地区,通常成对或一小群约不超过50只左右活动,有时也会数百只聚集在一起,且通常与粉红胸凤头鹦鹉(桃色、粉红巴丹)或裸眼巴丹、长嘴 凤头鹦鹉等Corella凤头鹦鹉群聚在一起,在树上和地上觅食,主要食物有草类、谷类与水果的种子、松果、无花果、昆虫幼虫、水果、核果等,牠们的领域性很强,巢穴间的距离约2公里以上,3、4岁时开始有繁殖的能力,在求偶时公鸟喂食母鸟的行为较少,但常互相理毛,通常筑巢在水源地附近,产卵前公鸟与母鸟会一起收集枯枝树叶准备巢穴,窝卵数约为2至4颗,孵化需26天,8星期后幼鸟的羽毛差不多全部长齐,也有些会与粉红胸 凤头鹦鹉杂交,虽然在部分地区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还算常见,但是许多地方的数量已遭受威胁,常有雏鸟、蛋甚至在孵雏的母鸟会被一种澳洲大型蜥蜴或蛇吃掉,人为盗补、栖息地破坏也是主要原因 ,与粉红胸凤头鹦鹉争巢穴也是数量不多原因之一,但基本上野外数量仍属稳定;新进的米契尔少校巴丹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强壮,啃咬力强,提供新鲜树枝,对其他种类有攻击性,供应多样化的食物。
繁殖:
繁殖难度不低,最好购买原配对的成鸟,因为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配对不易,公鸟在繁殖期间侵略性很强,对任何人都可能有攻击性,且不太能忍受饲主检查巢箱的动作,通常一窝产2-3颗蛋,很少有4颗,公鸟母鸟轮流孵雏,孵化期约需28天,幼鸟在7至8星期时羽毛长成, 他们约在3、4岁时有繁殖能力,但通常5、6岁时才会繁殖,繁殖寿命长,可持续育雏超过37年。
pink20cockatoo20_1101095845.jpg
Pink_cockatooM_11010958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25pm 第 1 次编辑]

尖嘴凤头鹦鹉 (Slender-billed Corella)         
       
尖嘴凤头鹦鹉是原产于澳洲东南部的凤头鹦鹉,体格粗壮,外型特殊,牠们的外表与一般凤头鹦鹉较不同,冠羽较小,眼圈呈蓝灰色裸面,上喙部很长,也是牠们最大的特色;在世界各地的鹦鹉养殖界中是很稀少的种类,数量远比一般巴丹少的多,市场上不容易见的到(主要是与一般澳洲种的 凤头鹦鹉一样难有野生鸟的缘故,而市面上东南亚种的凤头鹦鹉则绝大多数都是野生鸟),尖嘴凤头鹦鹉是说话能力最佳的凤头鹦鹉之一,宠物鸟非常活泼好动,智商高表演欲强,由于数量太少,价位高,所以被当为宠物鸟的尖嘴 凤头鹦鹉相当少。
体长:37-41cm
分布:仅分布于澳洲的东南部地区。
整体概述:
尖嘴凤头鹦鹉栖息地主要为水源区旁的森林地带、开阔的林地、农耕区、草原与牧场等等,活动区域通常都不会离开水源地,通常都群体约上百至2千只左右聚集活动,尤其是在夏季寻找丰盛食物的期间会比较常出现大量聚集的情形,常被发现与澳洲葵花 凤头鹦鹉一起活动,有时会因觅食农作物造成损失而被当成害鸟,尖长的上喙主要是用于在地上觅食,主食包括坚果、种子、水果、蔬菜类、植物的嫩芽、花苞与根茎、浆果类以及一些谷物作物等;野外的尖嘴 凤头鹦鹉多在9月至10月间筑巢准备繁殖,有些较早可能7月时就筑巢,他们通常选择在近水源地附近高度高的树洞内筑巢,也有些会在岩壁内筑巢,一次约产2到4颗蛋,亲鸟通常只能成功带大一只幼雏;人工繁殖的尖嘴 凤头鹦鹉非常活跃,很快能适应环境与亲近饲主,人工繁殖鸟和人的互动性高且频繁,与其它大型凤头鹦鹉比较起来他们比较不吵闹,然而叫声依旧是满响亮的,尖嘴 凤头鹦鹉是很强壮的鸟儿,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不容易出问题,咬劲相当大,笼舍内所有的器材必须是强韧的材质所造才能避免被严重破坏,定期提供一些木头、树枝给他们啃咬比较理想,笼舍内的其它器材也比较不会被他们破坏。
繁殖:
繁殖尖嘴凤头鹦鹉最好能提供各种巢箱供其选择,因为有些繁殖者的的经验显示他们可能有时会比较挑巢箱,提供多种选择也会加大成功繁殖的机率,由于他们有着强劲的咬合力,所以一定得使用坚固的材质制成的巢箱,不然很可能会被严重破坏,一次繁殖约产下2-3颗卵,孵化期需要24天左右,幼鸟羽毛长成约2个月,手幼鸟说话能力佳,活泼亲人,相当聪颖易训练,是风评颇佳的宠物鸟。
C_tenuirostris1_1101101109.gif
slenderbilledcor_11011011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29pm 第 1 次编辑]

钢钢巴丹 (Gang-Gang Cockatoo)         
      
钢钢 凤头鹦鹉是十分特殊与美丽的凤头鹦鹉,性别可轻易地从外表判断,头部红色的是公鸟,灰色则是母鸟,公鸟在幼鸟时期头部的红羽稀少且分散,会随着年龄而增加;钢钢 凤头鹦鹉在鹦鹉养殖业中非常罕见,许多人相信牠们比其它种类更难饲养及照料,且繁殖难度高,也常容易产生拔羽的症状,这些问题多半是与许多钢钢凤头鹦鹉是来自野外的野生鸟有关,由于数量不多,这些美丽、特别的 凤头鹦鹉应都由专业繁殖者与保育团体来作为繁殖复育计画,全世界总数量应超过2万只,牠们也受澳洲政府法律保护。
体长:35cm(13.5吋),体型约与粉红胸凤头鹦鹉(桃色or粉红巴丹)一样大。
分布:钢钢凤头鹦鹉分布在澳洲的东南部,从新南威尔斯中部的海岸地区到南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北部也有其族群,曾引进到袋鼠岛可惜未能成功生存繁衍。
整体概述:
栖息在低于海拔2000m的山岳森林中,尤其钟爱尤佳利树林,冬天通常待在开阔的林地、农耕区、市区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时可能会在低海拔地区活动,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约60只左右的较大群体,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树上活动,只有喝水时会到地面上,爱食用各种种子,尤其是尤加利树的种子,浆果、坚果、水果、昆虫幼虫等也是主要食物;繁殖季节约始于10月至1月,喜爱将巢穴筑在水源地旁边的尤加利树洞内,一窝约产2颗蛋,有时3颗, 孵化需一个月,8星期后羽毛长成,但仍由亲鸟喂食4至6个星期后才会离巢,有时会与粉红胸凤头鹦鹉杂交繁殖;即使在澳洲本地,人工饲养的钢钢巴丹也是很少,不好照顾与易养成拔毛的习惯也是饲养情形不普遍的原因之一,食物的供应需多样性,以达营养均衡,常发生钙质吸收不良的问题, 添加水溶性的钙质补充剂至饮水中可改善此问题,新引进饲养的鸟适应情况通常都不好,刚开始可能会拒食,提供大的笼舍(至少5 x 1.2 x 2m,最好是6 x 4 x 2 m规格的笼舍)与定期供应新鲜树枝或玩具是必要的,这些对预防或治疗拔羽症有很大的帮助。
繁殖:
人工饲养数目非常稀少,繁殖上的讯息较不完整,笼舍要够大,将巢箱安装于最高处,繁殖期时有攻击性,对于巢箱的检查无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扰正在孵蛋或育雏的亲鸟,否则可能导致亲鸟遗弃蛋或雏鸟,甚至可能杀死或吃掉幼鸟,在气候炎热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较寒冷的地区繁殖成果较好,平均窝卵数约2颗,有时3颗,孵化期约25-29天,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
gangwld2_1101101320.jpg
photo_p_69_11011013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32pm 第 1 次编辑]

棕榈巴丹 (Palm Cockatoo)         
       
棕榈凤头鹦鹉是很十分美丽且独特的 凤头鹦鹉,由于脸部没有羽毛的特色与金刚鹦鹉一样,所以又 有人称椰子金刚,牠们的喙部尺寸仅次于蓝紫金刚,是体型很大的黑巴丹,共有3种亚种─艾特瑞木斯棕榈凤头鹦鹉Aterrimus Palm Cockatoo)、戈利亚棕榈 凤头鹦鹉(Goliath Palm Cockatoo)、范沃特氏棕榈凤头鹦鹉(Van Oort';s Palm Cockatoo),前2种较常见,戈利亚体型最大,艾特瑞木斯体型最小;棕榈 凤头鹦鹉在国外合法的售价非常的高,通常比蓝紫金刚还贵,国外一只人工繁殖鸟通常要7、8千元美金至1万多元美金,以"鸟类饲养繁殖研究中心"(Avicultural Breeding & Research Center--简称ABRC)为例,他们贩售人工繁殖的断奶棕榈凤头鹦鹉幼鸟来筹募棕榈凤头鹦鹉保育基金,通常一只艾特瑞木斯幼鸟售8000美元,而戈利亚售13000美元,由于在欧美非常稀少且不易繁殖所以他们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体长:依亚种与性别不同约55-68cm(21.6-26.7吋)
分布:分布在新几内亚与周围的岛屿,以及澳洲昆士兰的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
整体概述:
在新几内亚的族群多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澳洲族群分布在森林、尤加利树林地及其邻近的雨林区等地,有时单独一只活动,常成对或5、6只聚集活动,用巨大有力的嘴剥开食用又大又硬的种子与坚果,水果、嫩芽、浆果也是主要食物,牠们脸部的颜色会依情绪而改变,受惊吓或兴奋时会由粉红色变深红色,在澳洲,繁殖期约在8-2月,在新几内亚约在8月间;棕榈 凤头鹦鹉被盗捕的情形非常严重,加上栖息地破坏与当地人民猎杀他们作为食物,数量正在快速下滑中;笼养的棕榈凤头鹦鹉很活耀,一但适应新环境后即非常强壮,但若绑在站架上或小笼舍中则会显的了无生气,看似十分沉默与封闭,啃咬力强,提供新鲜的树枝供啃咬,适应期可能有喂食的问题,是因食物改变与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问题,甚至不吃食物,这尤其易发生在野生鸟的身上,棕榈 凤头鹦鹉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 ,一级保育的稀有鹦鹉。
繁殖:
由于棕榈凤头鹦鹉的繁殖本来就很困难,在欧美都很少见,而台湾与亚洲的棕榈凤头鹦鹉几乎都是走私的野生鸟,要繁殖成功非常困难,繁殖需要大的鸟舍,繁殖期间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一窝只产1颗卵,偶尔两颗,孵化期约28-35天, 羽毛长成约13-16个星期。
Moonb2_1101101521.jpg
palm_cockatoo_11011015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01:41pm 第 2 次编辑]

红尾黑巴丹 (Red-tailed Black Cockatoo)         
       
在澳洲以外的国家,红尾黑 凤头鹦鹉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鹦鹉,牠们在黑市的价格往往都非常的高,生性好奇温和,牠们的性别可轻易的由外表判断,公鸟全身都是黑色,尾部为鲜红色,母鸟(如下图)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橘黄色斑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橘黄色,与公鸟尾部是一片鲜红色不同,母鸟的喙部是肉色,而公鸟是黑色,世界上的总数量超过10万只,受澳洲政府法律的保护,野外数量目前似乎算稳定,约有4种亚种。
体长:依亚种与性别不同约50-68cm(19.6-26.7吋)
分布:
广阔地分布在澳洲各地,昆士兰的东部及北部和其邻近的小岛(包括约克角半岛,整个半岛除了最北的顶点地区,剩下的整个半岛都有分布)、新南威尔斯的北部有少量的分布、北省的北部及南部、南澳大利亚的北部及西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与西部。
整体概述:
红尾黑凤头鹦鹉有迁徙性,北方的族群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通常在较潮湿的季节(约11-4月)会往内陆迁移,南方的族群则是依食物充足与否而有迁徙的行为,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聚集活动,但有时也会大量聚集数百只,常和白尾黑 凤头鹦鹉与黄尾黑凤头鹦鹉相遇,但不会聚集在一块,在森林区时只在树上觅食,喝水时才会到地面上,在开阔地区或农作物区时则经常在地面上觅食,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尤其是尤佳利树林,在傍晚入夜时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时与葵花 凤头鹦鹉一起在农作物园区内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尤其是花生田与玉米田,当地政府有限制地允许农民射杀或是捕捉贩卖,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一窝通常1颗卵偶尔2颗,孵化期约 28天,只由母鸟孵蛋,如果2颗蛋皆孵出,较晚孵出的幼鸟常被亲鸟忽略而死亡,幼鸟孵出后,母鸟会待在巢中3个星期,公鸟一天会喂食母鸟2次,雏鸟约3个月后羽毛长成;人工繁殖鸟非常少,在国际上的繁殖业者与鹦鹉养殖皆很少见,新引进的 红尾黑凤头鹦鹉在适应环境后会非常健壮,刚开始的饮食改变可能导致一时的饮食适应不良,需要大的鸟舍,过小的笼子或笼舍会使牠们沮丧与失去活力,对于过于潮湿与寒冷的环境敏感,提供新鲜树枝供其啃咬。
繁殖:
由于笼养数量非常少,相关资料不甚完整,须提供他们够大的笼舍,将巢箱安置于最高的阴暗处,最好能提供一些筑巢用的小树枝、稻草、树叶等材料,一窝约产1-2颗蛋,常有没受精的蛋,孵化期约28-30天,约3个月左右羽毛长成。
Red20Tailed20Bla_1101101825.jpg
RTBClrg1_11011020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2 12:09pm 第 1 次编辑]

亚洲鹦鹉(亚洲)

  折衷鹦鹉 (Eclectus Parrot)         
   
折衷鹦鹉(大紫红)是所有鹦鹉中两性外表差异最明显的种类,公母色差极大,母鸟鲜红色的羽色与公鸟亮眼的绿色形成强烈对比,是非常美丽吸引人的鹦鹉,牠们的说话能力十分杰出,在国际间的鹦鹉杂志或网站常常被列为只在灰鹦、亚马逊鹦鹉排名之后的种类,公鸟生性活泼好奇,喜爱亲近人,在中大型鹦鹉中是理想的选择,母鸟则较不好动有侵略性,母鸟在折衷鹦鹉的世界中是居优势主导地位,绝大部份的母鸟都比公鸟凶,在饲养照顾上,折衷鹦鹉较其它中大型鹦鹉的难度高,主要是牠们的消化系统很长,需要大量的纤维质与维生素,所以应主要喂食蔬菜、水果与软性食物,维他命A 的摄取对牠们尤其重要;近年来野生成鸟甚至幼鸟大量进口,死亡率非常高,再加上许多野生幼鸟多在冬天进口来台,所以伤亡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共约有10种亚种,与其它鹦鹉不同,所有折衷鹦鹉的亚种只属于一个独立的属,并无其它血缘关系相近的种类。
体长:依亚种不同,约30-40cm
分布:
分布相当广阔,主要布在印尼新几内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的许多岛屿上,分布在澳洲的族群则是在约克角半岛的北端。
整体概述:
折衷鹦鹉约有10个亚种--1. 弗斯马瑞折衷鹦鹉(Eclectus. r. vosmaeri )、2. 卫斯特曼折衷鹦鹉(Eclectus r. westermani)、3. 华贵折衷鹦鹉(Eclectus r. roratus)、4. 红边or新几内亚折衷鹦鹉(Eclectus r. polychloros)、5. 艾鲁折衷鹦鹉(Eclectus r. aruensis)、6. 澳洲折衷鹦鹉(Eclectus r. macgillivrayi)、7. 所罗门岛折衷鹦鹉(Eclectus r. solomonensis)、8. 比亚基折衷鹦鹉(Eclectus r. biaki)、9. 柯内利亚折衷鹦鹉(Eclectus r. cornelia)、10. 塔宁巴或瑞德利折衷鹦鹉(Eclectus r. riedeli),其中体型最大的是澳洲折衷鹦鹉,约38-40cm,最小的是所罗门岛折衷鹦鹉,约30-32cm,而一般称的金尾折衷,也就是弗斯马瑞折衷鹦鹉体型则是第2大,但与艾鲁折衷鹦鹉也差不多大;许多繁殖者并没有繁殖纯正血统的观念,所以许多的折衷鹦鹉是不同亚种所杂交繁殖的,辨识折衷鹦鹉的亚种很困难,辨识大部分须经由母鸟的外在特征,而大部份公鸟的外表几近相同,难以辨认,但仍有些迹象可循─ 只有3种亚种的母鸟眼睛边缘有一圈蓝色的镶边,就是澳洲折衷鹦鹉、红边折衷鹦鹉与所罗门岛折衷鹦鹉,另一个辨认方法是上面所述的10种亚种中第1、2、3种的母鸟的腹部羽色是紫色,第4、5、6、7、8种母鸟的腹部羽色是深蓝色,而第9、10种的腹部并无蓝色或紫色,全身皆为红色,这2种亚种在一般鹦鹉养殖中十分罕见,而公鸟只能依体型大小及羽色深浅来判别;折衷鹦鹉栖息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森林、草原、红树林、椰子园以及农作物区等海拔1900m以下的地区,最常在农作物区、滨海地带与低海拔森林出没,繁殖期外常单独、成对或一小群聚集,在繁殖期时,常常只有公鸟聚集在一起,聚集时很吵闹,警戒心强,一般都在树上觅食,在部分新几内亚地区牠们被当作破坏农作物的害鸟,主要食物是水果、嫩芽、花与花蜜、坚果、种子等,特别喜爱香蕉、芒果、无花果及木瓜,虽然在大部分地区折衷鹦鹉的数目还 算稳定,但是盗捕的情形很严重,在安本岛、沙巴鲁亚岛和哈鲁古岛的族群在盗猎者的长期捕捉下这3个岛的折衷鹦鹉已经绝种,另外稀有的柯内利亚折衷鹦鹉(右上图上)也濒临绝种,全世界折衷鹦 鹉的总数量应超过30万只;繁殖季节因地而异,一次产2颗蛋,母鸟在孵蛋期间,一天离巢2次让公鸟喂食,26天后孵化,3个月后羽毛长成;笼养的折衷鹦鹉很常见,是中大型鹦鹉中较安静的鹦鹉,但有时仍会嘶叫吵杂,尤其在傍晚, 最好饲养在较大的笼舍中,刚引入饲养的折衷鹦鹉适应新环境与主人较慢,尤其是母鸟,一开始会对新食物不习惯甚至排斥,野生鸟十分容易生病死亡,母鸟对公鸟有时会有侵略性,提供牠们新鲜树枝与玩具,饮食上若只提供种子瓜子等饲料会对其健康相当不利,亦会减短期寿命。
繁殖:
与其它中大型鹦鹉相较之下,折衷鹦鹉的繁殖难度算是较低的,在孵雏的母鸟对公鸟常有攻击性,整年都能繁殖,通常繁殖过的折衷鹦鹉会稳定且持续的繁殖,但是常有未受精的蛋或发生亲鸟不育雏的情形,一窝产2颗蛋,孵化期约28天,70-80天后幼鸟羽毛长成,小 型的折衷鹦鹉约于2岁时有繁殖能力,大型的则须4-5年。
IMG_1368_1101096377.jpg
IMG_1080_11010965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