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12:55pm 第 3 次编辑]

红额金刚鹦鹉(Red-fronted Macaw)            
   
红额金刚是体型最大的小型金刚,或可说是体型最小的大型金刚,体格看起来壮硕强健,是相当稀少的金刚鹦鹉之一,手养鸟生性友善、爱玩耍、聪明、与饲主互动性高,学语能力佳,受到不少国外鸟友的好评;红额金刚在鹦鹉养殖业的源起很晚,在70年代刚被南美学者发现时曾被认为是金刚鹦鹉杂交下的种类,后来才证实为独立种类,在人工圈养与繁殖的脚步上自然落后其它种类许多;红额金刚幼鸟时期头部红羽并不明显,会随着年龄慢慢增多,成熟后头部、面颊与肩部的羽毛会呈现美丽鲜艳的橘红色,非常美丽。
体长:60 cm (24 吋)
分布:
仅分布于玻利维亚境内的一小地区(玻利维亚中南部)。
整体概述:
红额金刚的栖息地非常的小,是所有金刚鹦鹉中最小的,仅栖息于玻利维亚中南部一块约80 x 40 哩的区域中,加上栖息地破坏、农业开发、人为盗补等因素使得他们成为濒临绝种的鸟类;红额鹦鹉是最具社交性与群居性的金刚鹦鹉之一,通常都是成对或整群一起活动,栖息地多为干燥的森林,而一般各类鹦鹉栖息的雨林区,栖息地内人迹罕至,所以被发现的时间比较晚一直到70年代才被发现,筑巢于岩壁洞穴中与高树上,主食为种子、浆果类、水果、坚果,有时也会至农地中觅食;野地繁殖大多在11月至4月间,多在岩壁洞穴里筑巢繁殖,一次繁殖约产1-3颗蛋,但可能只会带大一只幼鸟,由于巢穴多在岩壁内所以幼鸟比较不易被盗猎者捕捉;人工繁殖鸟不多,但十分强壮而且很快能适应新环境,叫声虽不比其它大型金刚大,但仍会造成不小的噪音,应提供宽敞的笼舍,他们喜爱啃咬所以笼舍与栖木须使用坚硬的材质,也可提供一些木头供其咬嚼,饮食方面仍应注重多样化与营养平衡,蔬菜、水果、种子、坚果、鸟饼干、蛋食品、维他命补充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1983年玻利维亚政府开始禁止输出鸟类时,红额金刚也被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鸟种。
繁殖:
红额金刚鹦鹉的繁殖并不容易,需要够大的笼舍比较容易繁殖成功,红额金刚约在4岁时会开始繁殖,然而6岁以上的鸟会有比较稳定的繁殖成果与周期,繁殖期近时,互相理毛、交配次数、求偶行为、进出巢箱的次数与摄取的食物会明显增多,公鸟对人会变的比较有攻击性与侵略性,母鸟一次产下2至4颗蛋,孵化期约26日,幼鸟羽毛长成约12至18周。
kermit1_1101012917.jpg
CarmenandBolivar_11010129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12:59pm 第 2 次编辑]

军舰金刚鹦鹉 (Military Macaw)         
   
军舰金刚有3种亚种,外表仅有少许的差异,这3种分别是军舰金刚(Ara m. militaris)、墨西哥绿金刚(Ara m. mexicana)、波利维亚绿金刚(Ara m. boliviana),三种都是濒临绝种的金刚鹦鹉。
体长:
70-80cm(27-31吋)
军舰金刚(Military Macaw)-70cm(27吋)
墨西哥绿金刚(Mexican Green Macaw)-80cm(31吋)
波利维亚绿金刚(Bolivian Green Macaw)-70cm(27吋)
分布:
军舰金刚分布在委内瑞拉西北部到厄瓜多东部与秘鲁北部,墨西哥绿金刚分布于整个墨西哥(雨林地区除外),波利维亚绿金刚分布在玻利维亚的热带地区及阿根廷的北部。
整体概述:
军舰金刚3种亚种相差不大,且与牠的近亲巴芬氏金刚鹦鹉外貌很相似,但是巴芬氏金刚体型较大,墨西哥绿金刚与军舰金刚相似,但是红色与绿色的羽毛毛色略深, 波利维亚绿金刚则是喉部较呈红褐色;牠们的数量在1980年代后期时大幅减少,族群数量开始出现危机,栖息地破坏及遭盗捕者捕捉作为宠物交易是主要的原因,尤其在墨西哥和玻利维亚的亚种野外数量已处于非常危急的状态;成对活动,繁殖期外可见一群8-40只的家族成员一起活动,不喜生活于潮湿的热带雨林,主要食用无花果、棕榈树果实等水果,浆果、种子、核果、蔬菜等食物,繁殖期于8月开始,筑巢于中空树干内或石灰岩地质悬崖的洞穴内;刚引进的军舰金刚非常害羞,但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与饲主,常常发出吵杂的嘶叫声,繁殖期外可与其它大型金刚鹦鹉饲养在一起,喜爱洗澡,啃咬力强,须定期提供新鲜树枝或玩具供咬嚼,列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为一级保育的濒临绝种鹦鹉。
繁殖:
提供良好的环境后军舰金刚会有不错的繁殖结果,且多产,繁殖期时对饲主有攻击性,非常保护巢箱,提供坚固的巢箱规格50 x 50 x 80 cm,入口约17cm,通常每次产2-3颗蛋,孵化期约26天,3个月后幼鸟羽毛长成
259Military_Maca_1101013149.jpg
MILITARY_MACAW_11010131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1:05pm 第 1 次编辑]

蓝紫金刚鹦鹉 (Hyacinth Macaw)               
   
蓝紫金刚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牠美丽的外表及巨大的体型使得牠特别引人注目,牠与绿翅金刚一样,体型虽大但是却有着非常友善近人的性格,也是因为牠不凡的外貌,有许多被盗捕交易至宠物市场中,加上栖地破坏与巢穴不足,野外的蓝紫金刚只剩3000只左右,复育及保护野外的数量是现今最重要的工作。
体长:100cm-107cm(40-42吋)
分布:
主要的族群分布在巴西北部,在玻利维亚的东部及巴拉圭北部也曾发现其踪迹。
整体概述:
喜爱活动于开阔的树林里,避开终年潮湿的森林,爱栖息于有丰富核果的棕榈树林中,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很少发现落单的蓝紫金刚独自活动,牠们配偶间的关系对彼此非常忠实,约于7月或12月时进入繁殖季节,通常一窝有2颗蛋,但通常只有一只会存活,原因在于亲鸟只尽力照顾第一只孵出的幼鸟,后来孵出的小蓝紫金刚无法和自己的兄弟或姊妹争食物,所以常死于脱水、体重下降等因素,而且有百分之四十 的蛋会被乌鸦、犀鸟(巨嘴鸟)和一些森林中的哺乳动物所吃掉,更使牠们的数量无法上升,幼鸟约与父母亲生活半年至一年后会离开亲鸟,蓝紫金刚约于7岁时会组成家庭,然后繁殖;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栖息地,盗捕鹦鹉的人觊觎牠们的高价位,而每年造成许多的蓝紫金刚不幸死亡,但是造成数量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有百分之95是因为栖息地破坏而衍生出的巢穴严重不足,这些种种的因素使得野外蓝紫金刚面临绝种的危机,现今有许多国际性的组织都致力于蓝紫金刚的保育工作,希望这些努力可使这些美丽 的大型鹦鹉永远翱翔于牠们无边无际的天空;笼养的蓝紫金刚有时很吵杂,强而有力的巨喙啃咬力非常强劲,有时连牢固的笼舍都会被牠毁坏,破坏力非常强,须提供厚实的树枝供牠们啃咬,好奇心很强,很快能适应新环境与主人,适应环境后即非常健壮,繁殖期外可与大型金刚鹦鹉饲养在一起;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 一级保育类鹦鹉。
繁殖:
野外的蓝紫金刚繁殖相当缓慢,通常3、4年只成功扶养一只后代长大,现今许多人工饲养的蓝紫金刚都是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时由野外捕捉的野生鸟,繁殖期间领域性会变的很强且有攻击性,牠们所需要平均窝卵数为2颗,通常第1颗生下后母鸟即开始孵蛋,孵化期约需26-28天,幼鸟生长的速度很快,幼鸟约在3个月大时羽毛长成,但是在大型金刚鹦鹉来说,但是人工繁殖的蓝紫金刚繁殖难度不是很高,也比一些大型金刚来的多产一些。
MacawHyacinth_1101013521.jpg
macaw0_11010135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1:15pm 第 1 次编辑]

亚马逊鹦鹉(中南美洲)

蓝顶亚马逊鹦鹉 (Blue-fronted Amazon)      
蓝顶亚马逊(蓝帽)是较常见的亚马逊鹦鹉之一,卓越说话能力及美丽的外表常受人们青睐,是很适合作为家庭宠物鸟的亚马逊鹦鹉,较不像其它黄头系的亚马逊有侵略性,牠们分为两种亚种-蓝顶亚马逊(Amazona a. aestiva,见右图)与黄翼亚马逊(Amazona a. xanthopteryx,见下图)两种,一般来说,黄翼亚马逊体型比蓝顶亚马逊略大,价位也较高。
体长:37cm(15吋)
分布:
蓝顶亚马逊分布于巴西的许多地区,黄翼亚马逊则分布于北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及巴西部分地区。
整体概述:
蓝顶亚马逊光在80年代初期,每年就从阿根廷出口4万多只野生鸟,过去几十年其数量甚至比中南美洲所有被走私或出口的亚马逊鹦鹉总合还多,是最常被走私与盗捕出口的亚马逊鹦鹉;牠们多栖息在多树的开放林地内、热带稀树草原、棕榈树林等地区,大多在海拔1600m以下的低地活动,但广布于巴西高原内,有时会接近有人类居住的区域,通常成对或数十只一起活动觅食,飞行时会叫出响亮难听的叫声,偶尔会在农场觅食而造成农作物的破坏,天然食物有:水果、种子、浆果、嫩芽、核果、花等等;繁殖期于10月至3月间,一窝约产2-3蛋;人工饲养的蓝顶亚马逊很快可适应新环境,在早晨及傍晚特别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喜爱洗澡;若当宠物鸟,公鸟性成熟可能会有攻击性(约在 5-12岁时),若发生则需多加细心注意多与互动来改善。
繁殖:
国际间人工繁殖出来的数量很多,在亚马逊鹦鹉中是最普遍繁殖的种类,也是比较容易繁殖的亚马逊鹦鹉之一,但在台湾国内成功繁殖的数目定度多,主要还是野生鸟多的关系,繁殖期间应给予充分的私密性,因为成鸟在繁殖期时领域性与侵略性强,亲鸟过度肥胖易产无受精的蛋,一窝约产3-4颗蛋,孵化期约28天,羽毛长成8-10星期。
makpix5_1101014127.gif
timmy_cocco_klei_11010141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1:29pm 第 1 次编辑]

黄颈亚马逊鹦鹉 (Yellow-naped Amazon)   
   
黄颈亚马逊(黄领帽)是出了名的说话高手,其说话能力在鹦鹉界中堪称最有学人语能力的鹦鹉之一,合法进口的黄颈亚马逊成鸟与幼鸟的价位均不低,若当宠物鸟,公鸟性成熟可能会对饲主有攻击性与侵略性(尤其在5-12岁时),此时妥善的照顾与了解他们的习性有助于改善此情形,3种亚种差异主要在头、颈黄羽的多寡与体型大小差异,有一比较特殊稀有的亚种是罗坦黄颈亚马逊(Amazona o. caribae),牠的嘴是腊黄色而不是一般所见的黑色,其它两种亚种分别是洪都拉斯黄颈亚马逊(Amazona o. parvipes)与原生的黄颈亚马逊(Amazona o. auropalliata )。
体长:约38cm(15吋)
分布:
牠们分布于中美洲各国,包括墨西哥、瓜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地。
整体概述:
黄颈亚马逊约有3种的亚种,外表差异不大,栖息于海拔600-700m的干燥或半干燥的林地、灌木丛、热带稀树草原内,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偶尔会一大群聚集,但由于近年野外数量不断地下降,大群聚集的情形已不多见,筑巢在高耸树木的洞穴内,约在2、3月时进入繁殖季,一窝约产2-3颗卵;幼鸟时期颈间通常没有黄色羽毛,在1-2岁时颈后黄色的羽毛会逐渐长出,5岁时会颈部黄羽会完全长成,然而并非每一只都有明显的黄羽,饲养牠们需有耐心,有些黄颈亚马逊会因为对主人的忌妒心及占有欲而变的性情不稳定而有攻击性;由于牠们相当受欢迎野生鸟交易未成间断,加上人类对栖息地愚蠢的长期破坏,CITES(华盛顿公约)已将黄经亚马逊的所有亚种全列入一级保育名单内。
繁殖:
与其它常见的黄头系亚马逊鹦鹉相较之下,黄颈亚马逊的繁殖难度是比较高的,繁殖期间对饲主有攻击性,若人接近时,公鸟会竖起颈部的羽毛,对靠近的人作攻击状,通常会在巢箱旁监护守卫,尤其是母鸟在孵蛋时;台湾繁殖黄颈亚马逊成功案例不多,主要是近年来才有进口较多的人工繁殖成鸟,若要繁殖,购买人工繁殖的种鸟是最佳选择,一窝约有2-3 颗蛋,孵化期约需28-30天,2个月后羽毛长成。
buschw59_1101014948.jpg
yellow_crowned_3_110101496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1:45pm 第 3 次编辑]

黄冠亚马逊鹦鹉 (Yellow-crowned Amazon)   
   
黄冠亚马逊(单顶帽、小黄帽)与其它黄头系亚马逊一样是很聪明的种类,共有4种亚种,除了原生种外(Amazona o. ochrocephala,见左图),其它三种都很少见,其中包括了巴拿马亚马逊(Amazona o. panamensis,见右下图)、马拉乔黄冠亚马逊(Amazona o. xantholaema)与奈特洛氏亚马逊(Amazona o. nattereri);黄冠亚马逊外表虽不如双黄头亚马逊漂亮但是价位比较便宜,体型则差不多,嘴部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双黄头亚马逊区分,学话能力佳,人工繁殖鸟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频繁,但市面上所见多为野生鸟。
体长:
36-40cm(14-16吋)
分布:
栖息于从中美洲的巴拿马到南美洲的巴西东部及玻利维亚的北部。
整体概述:
黄头亚马逊栖息在各种地区─开放的林地、热带稀树草原、沼泽地、潮湿森林的边缘地带、农耕区及市郊等地区,大多生活在500至750m的低地内,通常成对或一小群约10-30只活动,但偶尔聚集300只以上,主要在树上觅食,但也会到玉米田寻找食物;在哥伦比亚繁殖期在12-1月,在委内瑞拉2至5月;在人为饲养下的黄头亚                    巴拿马亚马逊                 马逊是活泼吵杂的鹦鹉, 生命力强,在适应新环境时均无太大的困难,喜爱洗澡与啃咬东西,可提供新鲜的树枝,繁殖期外可与其它亚马逊鹦鹉一起饲养 ,但还是成对饲养最为理想;野生鸟的滥捕与严重栖息地破坏,黄冠亚马逊的亚种巴拿马亚马逊已列为华盛顿公约Appendix I 之一级保育鸟种,而黄冠亚马逊仍为附录二之鸟种。
繁殖:
成对繁殖效果较好,通常4月进入繁殖期,繁殖期间有攻击性,尤其是公鸟为保护巢穴,在有人接近时通常很具侵略性, 发怒时甚至会攻击母鸟或幼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一窝约2-4颗蛋,孵化期约26-28天,2个月后羽毛长成。   
geelvoorhoofd20v_1101015855.jpg
ycpair5B15D_11010145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2:13pm 第 1 次编辑]

双黄头亚马逊鹦鹉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双黄头亚马逊(大黄帽、皇冠黄帽-玛莉亚、麦格纳)有数种亚种,由于牠们的聪颖、出色的学话能力、逗趣与饲主的互动,使得双黄头亚马逊成为相当欢迎的宠物鸟;一般是分为大黄帽、崔斯玛莉亚与麦格纳,主要的差别是头、肩、胸上黄羽的多寡,但是牠们却都是血缘相近的不同亚种,一般人工繁殖的大黄帽价格不低,而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双黄头亚马逊价格更是高于大黄帽许多,大面积的黄羽分布非常容易抓住人们的目光,双黄头亚马逊可以说是在可以买卖交易的亚马逊鹦鹉中最美丽迷人的种类;牠们的说话能力非常好,与灰鹦及黄颈亚马逊是属于同等级的说话高手;台湾的数量并不多,由于盗捕野生鸟至鸟市贩卖、走私外,栖息地的大幅遭人为破坏使得野外的数量可能低于7000只,处境日益危急,尤其在墨西哥东北部的族群数量下降的最严重,亚种信息方面,总共约有4种亚种 ─ 贝利兹黄头亚马逊(Amazona o. belizensis)、墨西哥黄头亚马逊(Amazona o. oratrix)、麦格纳黄头亚马逊(Amazona o. magna)、崔斯玛莉亚黄头亚马逊(Amazona o. tresmariae)。
体长:依亚种不同,约36-40cm(14-16吋)
分布:
大多数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及其岛屿(崔斯玛莉亚岛),在瓜地马拉与洪都拉斯也有牠们的族群。
整体概述:
双黄头亚马逊有数种亚种,双黄头亚马逊会在6、7岁后或更晚后头部的黄羽才会长到整个颈部与胸部,但依年纪、血统等不同会有差异,一般的大黄帽其头、胸、腹、肩等部位并不如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双黄头亚马逊有着大面积的黄羽分布,但年纪大的大黄帽也会有整个头部甚至颈部都变成黄色的机会,会依每只个体而有不同;而国内区分双黄头亚马逊也就是皇冠黄帽主要有两种亚种─崔斯玛莉亚双头黄头亚马逊(Tres Mari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与麦格纳双黄头亚马逊(Magn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双黄头亚马逊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份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动,由于栖息地严重的破坏,以及人为盗捕的猖獗,使的野外数量大幅下降,在1994年时的数量估计低于7000只,而以墨西哥东北部的数量下降的情形最为严重;食物有种子、嫩叶、棕榈树果实、无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时会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的损害;分布于南部的族群的繁殖期约在2-5月间,北部的族群约在7月;由于台湾买卖野生鹦鹉的情形猖獗,使得亚马逊鹦鹉的繁殖被视为难度非常高的种类,建议各位购买合法进口的人工繁殖成鸟或有繁殖过的成鸟,给予适当的照顾,牠们繁殖的情形其实并非非常困难,虽然价格便宜的多,抵制拒买野生走私鹦鹉与经不法商人合法化进口的野生鸟是每位真正喜爱鹦鹉的朋友应进的本份,切勿愚昧地想要轻易繁殖野生亚马逊鹦鹉,通常野生亚马逊没有过10年是很难有机会繁殖的,而且还要在有一公一母的情况下;人工繁殖双黄头亚马逊不怕人,成鸟有时有相当的侵略性,与人互动佳,而若当宠物鸟,公鸟在性成熟时可能会对饲主有攻击性以及侵略性(约在5-12岁时),但并不表示每只黄头亚马逊都会有相同情形;与黄颈亚马逊情形类似,牠们是相当受欢迎的宠物鸟,野生鸟交易未曾间断,加上人类对栖息地愚蠢的长期破坏,CITES(华盛顿公约)已将除了麦格纳双黄头亚马逊外的-Amazona ochrocephala oratrix、Amazona ochrocephala belizensis、Amazona ochrocephala  tresmariae 等大部份黄头亚马逊亚种列入一级保育名单。
繁殖:
适应环境后的双黄头亚马逊会变的很强壮,繁殖期时变的有攻击性,公鸟会在巢箱外守卫,有人接近时会扬起颈部的羽毛欲作攻击状,孵化期间不要时常开翻巢箱,繁殖期时多补充各种营养的食物给亲鸟,一窝约产2-4颗卵,孵化期28-30天,羽毛长成需2个月。
dyh01_1101017600.jpg
dyham1_11010176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2:37pm 第 1 次编辑]

白顶亚马逊鹦鹉 (White-fronted Amazon)   
   
白顶亚马逊(白帽)是体型最小的亚马逊鹦鹉,牠们共有3种亚种,如要细分可分为白顶亚马逊(Amazona a. albifrons,见右图)、苏诺拉白顶亚马逊(Amazona a. saltuensis)、小白顶亚马逊(Amazona a. nana),国内所进口的成鸟多为野生鸟。
体长:23-26cm(9.5-10.5吋)
分布:
依亚种不同分布在墨西哥各地。
整体概述:
白顶亚马逊生活于各种不同型态的地区,有干燥地区、热带雨林、开放的森林地、农业地带、沙漠地区等等,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鹦鹉,成对活动,繁殖期外会小群约20只左右一起活动,不太怕人,牠们在栖息的树木上常聚集上百只 ,常见到和黄额亚马逊(Yellow-lore Amazon)聚集,食物包括种子、核果、嫩芽、浆果,也常于农作区内觅食,造成农作物的损失;笼养的白顶亚马逊是中度吵杂至吵杂的亚马逊鹦鹉,新进的白帽亚马逊幼鸟比成鸟更快适应新环境与主人,适应的情况也较好,适应环境期间对肠胃的细菌感染很敏感,饮食卫生需多注意,一旦适应即变的健康与强壮,啃咬力强,定期提供树枝、玩具等耐咬的安全无毒物品供啃咬。
繁殖:
成对繁殖效果较好,但人工繁殖鸟难寻,繁殖野生鸟机率又微乎其微,所以国内繁殖成果非常少见;一般在5月进入繁殖期,室内的话可能会较早,建议巢箱使用25 x 25 x 50 cm规格,入口4cm,繁殖期或繁殖期前时可能变的聒噪,一窝约产3-4颗卵,孵化期26-28天,约7个星期羽毛长成。(左图为罕见肉桂色变种)
Bril20amazone_1101019015.jpg
White_Fronted_Am_11010190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2:54pm 第 1 次编辑]

红额亚马逊鹦鹉 (Red-lored Amazon)   
   
红额亚马逊(红帽)是台湾常见的亚马逊鹦鹉之一,价格较便宜,牠们约有4种亚种,外表差异小,主要差别在面部黄色、绿色或蓝色羽毛的差别,年纪较小的幼鸟额头上的红色羽毛分布较少,会随着年纪而增加。
体长:31-36cm(12-14吋)
分布:
北从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还有族群分布在巴西境内的亚马逊流域。
整体概述:
栖息在各种林地,包括热带雨林、红树沼泽区、热带稀树草原、农耕地等海拔1100m以下的地区,成对或成群约100只左右活动,在觅食时数量会聚集更多,食物有无花果、种子、咖啡豆、芒果、棕榈树果实等,通常在树上觅食,筑巢在中空的死树中,繁殖期约在2-6月间;在当地是还算常见的种类,但严重的盗捕情形与栖息地破坏使的牠们的数量正在快速地下滑中;牠们与些高价的亚马逊鹦鹉比起来,价格算是较容易负担 的种类,由于牠们喜爱啃咬东西,饲养牠们最好提供新鲜或枯碎的树枝供牠们啃咬,刚从国外引进的鸟适应期时温度最好不 低于摄氏22度,牠们适应期间对环境的变化或改变可能很敏感,一旦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
繁殖:
在亚马逊鹦鹉繁殖中牠们是常见的种类,成功的繁殖也较多,国内一直在亚马逊鹦鹉的繁殖上乏善可陈  ,有部分原因应归咎于野生鸟的买卖,价格虽便宜,但是繁殖这些来自野外的可怜鸟儿的确是件难事,合法进口的人工繁殖鸟中红额亚马逊算是繁殖难度比较低的亚马逊鹦鹉,牠们约在4月时进入繁殖季,一窝约产2-3颗蛋,有时4颗,孵化期28-30天,羽毛长成8个星期。
critterbZ_1101020070.jpg
jade_yourbirds_11010200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世界鹦鹉种类资料大全====

[这个贴子最后由宏在 2004/11/21 03:01pm 第 1 次编辑]

紫冠亚马逊鹦鹉 (Lilac-crowned Amazon)     
   
冠亚马逊(紫帽)在台湾进口的数量不多,是非常美丽的亚马逊鹦鹉,头上淡紫蓝色的羽毛与前额的红羽是他们的特征,体型较小于大型的亚马逊鹦鹉,是中型的亚马逊鹦鹉,成鸟比较不若一些常见受欢迎的亚马逊鹦鹉活泼亲人,个性较为独立谨慎,自幼手养的幼鸟会成为十分可爱的宠物鸟,共有2种亚种。
体长:约34cm(13.5 吋)
分布:
分布在墨西哥境内的太平洋西岸地区,美国有许多逃脱的笼养鸟生活在野外。      
整体概述:
最常栖息在山丘林地及山上的热带低地的落叶性森林到高地的林地中,尤其喜欢栖息在盆地内溪流旁有茂盛植物生长的峡谷地形,大部分生活于海拔600-2000m以上的地区内,食物尤其钟爱无花果,偶尔会在玉米田或香蕉等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农业损失;成对或集体活动,在干季时聚集的数量较多(有时多至300只),也会多达1000只左右一起聚集在栖息处的树上,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飞行时通常发出沙哑的叫声,筑巢在中空的树洞中,有时使用啄木鸟用过的洞穴或树上的白蚁窝,繁殖期依地点不同分别在2月及5月,栖息地的大幅消失已使得紫冠亚马逊野外的数量饱受威胁,而且十分脆弱;笼养鸟有时会十分吵人,但若饲养于空间大的鸟舍中则会安静许多,笼舍中的紫冠亚马逊相当活泼,很快地能适应新环境及饲主,通常适应期过后即十分健康强壮。
繁殖:
因为紫冠亚马逊对其他的种类可能有攻击性,成对分开养繁殖较为理想,使用30 x 30 x60公分左右的巢箱,入口8cm,繁殖期约在5月,繁殖期的前后可能变的相当吵杂,因不像黄头系亚马逊一样活泼亲人,过度打扰会有反效果,公鸟在求偶时通常会竖起颈部的羽毛,摆动尾部及翅膀,一窝约产下2-3颗蛋,孵化期28-30天,约8星期后羽毛长成。
fujiirobousi_1101020477.gif
lckiko2_110102049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