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8 2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百零一幅
平魟科,犁頭鰩科
學名:Urobatis jamaicensis
中文名:迷宮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 美國北卡羅萊那州到南美洲北部。 也在巴哈馬, 尤卡坦半島與在加勒比海各處,圓盤的邊緣沒有銳角, 沒有背鰭。 發展良好的尾鰭延伸尾尖的周圍, 在尾鰭基底附近的二倍鋸齒狀的棘, 圓盤淡黃色的, 有深色的蠕蟲爬跡形的裝飾與斑點在上表皮上形成一個變異的樣式, 下表面是淡黃色的﹐呈綠色的或者白褐色的, 尾部有深色的斑點。普遍地棲息於沿著沙灘到水的邊緣, 與尤其在珊瑚礁的裡面與周圍的沙地中. 舉起體盤的前端吸引尋找庇護所的獵物, 吃蝦, 可能也捕食小魚,蛤,與蠕蟲, 已知能夠施放危險的創傷用它的有毒棘。 容易接近。 一個胎生或卵胎生種, 生產 3 到 4個幼魚。肉食性,體長最大76公分。
第二百零二幅
學名:Taeniura meyeni
中文名:黑班士鯆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紅海而且東非到日本南部,密克羅尼西亞,熱帶澳洲與羅得豪島。 東太平洋: 已知只來自大洋性島嶼 (可可島與加拉巴哥島)了但是由於絕對的數字, 個體可能移殖至中美洲大陸, 更廣泛地被稱為以幼年標本的描述為依據的 Taeniura melanospila Bleeker 1853 ,一個次同種異名。一個大的魟具有一個圓形的體盤 , 沒有刺,一個黑白的有斑點的上表皮 , 與延伸到尾部頂端的深的而且突出的腹皮膚摺層。從潟湖淺灘到外礁斜坡,出現於寬範圍的棲息地。 吃底部魚,二枚貝,螃蟹與蝦。 卵胎生的。 各別地發現或者在聚集中而且通常有遊近他們的鰺科魚類與軍曹魚, 通常不具侵略性, 但是它有是至少的原因一個人類的傷亡。 被在非洲南部中的海浪與滑雪板船垂釣者追尋了, 但是通常排出沒有受傷的。給在一個水族館的一件標本的壽命記錄是 81 天。 可以達到被超過 3 公尺的體盤寬度。肉食性。體長最大330公分。
第二百零三幅
學名:Taeniura melanospilos
中文名:銀班士鯆
地域:分佈於東南太平洋: 智利。出末很神秘,跟黑班士鯆是近親,較少的品種。肉食性,體長最大330公分。
第二百零四幅
學名:Platyrhinoidis triseriata
中文名:刺鰩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 舊金山, 美國到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棲息於細砂到泥底, 時常在海藻床的附近與有時豐富的在近岸海灣的淤泥平台上。 時常掩藏於底部沉澱物中。 分佈自潮間帶到 50 公尺深。獨居性或形成小群魚群.吃小的棲息於砂中的甲殼動物,蠕蟲與軟體動物。 卵胎生的 1 到 15個幼胎一胎 持有壺腹電感受體具有一個 5- 的最大敏感的區域 15個赫茲。肉食性,體長最大91公分。
第二百零五幅
學名:Urobatis concentricus
中文名:三角鯆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加州灣與墨西哥的散佈地點。發現於海灣,潟湖與河口了; 也在礁附近的砂質底部上,吃甲殼動物與小魚,與蠕蟲。在尾部上的有毒的棘。肉食性,體長最大47.5公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