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陈鹏

[视频] 转 漂亮的鱼 作者 king888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13: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编辑时间 发一层 鼠銜鱼科,青娃科,麒麟科,飛角鱼科
第一百九十九幅
學名:Synchiropus sechellensis
中文名:火鳳娃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是稀有的品種,由於身形較小,喜歡藏身於紅色的珊瑚礁內,以得保護。肉食性,體長最大3.8公分。

第二百幅
學名:Dactyloptena orientalis
中文名:蝠翼娃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 紅海而且東非到夏威夷, 馬貴斯群島與 Tuamoto 島, 北至日本南部與小笠原群島, 南至澳洲與紐西蘭。棲息於沿岸水域底質為沙地的地方,一個生活在淺水域的種, 成魚底棲性; 唯一的種發現於大洋性島嶼了。獨居性的, 善於偽裝與緩慢移動的。吃甲殼動物,蛤與小魚。可能是使用環狀網捕捉。肉食性,體長最大40公分。
199.jpg
2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1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5: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视觉大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4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鱼,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2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百零一幅
平魟科,犁頭鰩科
學名:Urobatis jamaicensis
中文名:迷宮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 美國北卡羅萊那州到南美洲北部。 也在巴哈馬, 尤卡坦半島與在加勒比海各處,圓盤的邊緣沒有銳角, 沒有背鰭。 發展良好的尾鰭延伸尾尖的周圍, 在尾鰭基底附近的二倍鋸齒狀的棘, 圓盤淡黃色的, 有深色的蠕蟲爬跡形的裝飾與斑點在上表皮上形成一個變異的樣式, 下表面是淡黃色的﹐呈綠色的或者白褐色的, 尾部有深色的斑點。普遍地棲息於沿著沙灘到水的邊緣, 與尤其在珊瑚礁的裡面與周圍的沙地中. 舉起體盤的前端吸引尋找庇護所的獵物, 吃蝦, 可能也捕食小魚,蛤,與蠕蟲, 已知能夠施放危險的創傷用它的有毒棘。 容易接近。 一個胎生或卵胎生種, 生產 3 到 4個幼魚。肉食性,體長最大76公分。

第二百零二幅
學名:Taeniura meyeni
中文名:黑班士鯆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紅海而且東非到日本南部,密克羅尼西亞,熱帶澳洲與羅得豪島。 東太平洋: 已知只來自大洋性島嶼 (可可島與加拉巴哥島)了但是由於絕對的數字, 個體可能移殖至中美洲大陸, 更廣泛地被稱為以幼年標本的描述為依據的 Taeniura melanospila Bleeker 1853 ,一個次同種異名。一個大的魟具有一個圓形的體盤 , 沒有刺,一個黑白的有斑點的上表皮 , 與延伸到尾部頂端的深的而且突出的腹皮膚摺層。從潟湖淺灘到外礁斜坡,出現於寬範圍的棲息地。 吃底部魚,二枚貝,螃蟹與蝦。 卵胎生的。 各別地發現或者在聚集中而且通常有遊近他們的鰺科魚類與軍曹魚, 通常不具侵略性, 但是它有是至少的原因一個人類的傷亡。 被在非洲南部中的海浪與滑雪板船垂釣者追尋了, 但是通常排出沒有受傷的。給在一個水族館的一件標本的壽命記錄是 81 天。 可以達到被超過 3 公尺的體盤寬度。肉食性。體長最大330公分。

第二百零三幅
學名:Taeniura melanospilos
中文名:銀班士鯆
地域:分佈於東南太平洋: 智利。出末很神秘,跟黑班士鯆是近親,較少的品種。肉食性,體長最大330公分。

第二百零四幅
學名:Platyrhinoidis triseriata
中文名:刺鰩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 舊金山, 美國到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棲息於細砂到泥底, 時常在海藻床的附近與有時豐富的在近岸海灣的淤泥平台上。 時常掩藏於底部沉澱物中。 分佈自潮間帶到 50 公尺深。獨居性或形成小群魚群.吃小的棲息於砂中的甲殼動物,蠕蟲與軟體動物。 卵胎生的 1 到 15個幼胎一胎 持有壺腹電感受體具有一個 5- 的最大敏感的區域 15個赫茲。肉食性,體長最大91公分。

第二百零五幅
學名:Urobatis concentricus
中文名:三角鯆
地域:分佈於中太平洋東部: 加州灣與墨西哥的散佈地點。發現於海灣,潟湖與河口了; 也在礁附近的砂質底部上,吃甲殼動物與小魚,與蠕蟲。在尾部上的有毒的棘。肉食性,體長最大47.5公分。
201.jpg
202.jpg
203.jpg
204.jpg
2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的帖子不能编辑了
第二百零六幅
學名:Urobatis halleri
中文名:圓魟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 美國加州北部的尤里卡到巴拿馬。出現於沙或泥底部外海的海灘與在海灣與泥坑中, 有時岩礁的周圍. 吃底棲的無脊椎動物與小魚。肉食性,體長最大58公分。

第二百零七幅
學名:Taeniura grabata
中文名:籃鯆
地域:分佈於東大西洋: 加納利群島與茅利塔尼亞到安哥拉, 包括維德角。 也在地中海中, 從突尼西亞到埃及。 西印度洋: 紅海。淺海, 沿岸魚種,通常發現於沙子與岩石了-砂質底部,部份地覆蓋著沙或泥了。 吃底棲魚與甲殼動物。 卵胎生的. 肉食性,體長最大250公分。

第二百零八幅
學名:Taeniura lymma
中文名:籃点鯆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紅海而且東非到索羅門群島, 北至日本南部 ,南至澳洲北部。一個色彩鮮豔的魟有大的在一個橢圓形又瘦長的體盤上的淡藍色斑點而且有藍色的側邊-斑紋沿著尾部; 吻圓形而有角的, 體盤有寬廣圓形的外角, 與尾部矮胖的, 尖端細的而且小於兩倍體長當完整無缺的時候, 具有一個達到尾部頂端的寬的下尾部的鰭褶; 體盤沒有大的刺但是有小又平坦的細齒沿著背部中央;(當成魚時) 通常在尾部上的 1個中等大小的刺在基底更後方超過在大部分的魟中, 灰褐色到黃色的﹐橄欖綠色的或紅褐色的背面, 腹側白色的。在珊瑚礁的周圍生存。 迴游成群在漲潮期間進入水淺的沙地區域之內覓食軟體動物,蠕蟲,蝦與螃蟹; 退潮時疏散尋找洞穴與岩架下的庇護所。很少發現埋藏在沙子下面。 卵胎生的, 在海洋的水族館之中小的標本很受歡迎。肉食性,體長最大30公分。

第二百零九幅
學名:Platyrhina sinensis
中文名:琵琶鰩
地域:分佈於西北太平洋: 日本外海到越南。在岩石或岩石的砂質底部上的 60 公尺之上, 發現於岸邊了。 卵胎生的. 生物學特性知道的很少。肉食性,體長最大68公分。

第二百一十幅
學名:Urobatis tumbesensis
中文名:麻点魟
地域:分佈於東南太平洋: 外海的祕魯。比較少見,對於研究人的記載,亦不怎麼詳盡。肉食性,體長最大42公分。
206.jpg
207.jpg
208.jpg
209.jpg
2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0 18: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s: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6楼百灵鸟★2006-11-30 18:11发表的:
欣赏了。 [s:9]
呵呵 谢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0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家养着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2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8楼胖七彩2006-11-30 19:42发表的:
呵呵
我家养着哪
是什么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