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3-4 16: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mzl于2006-03-04 11:34发表的“”:
lixianglan先生:抱歉,我们俩说的不是一本,应该是我看错了。不过,如果我们抱着一个共同的弄清问题的态度,我想可能观点会慢慢接近。这是我所希望的。
关于金钟儿葫芦,我还想赘言两句:养金钟用葫芦,这是近现代人的做法,而且限于北方。再早几百年,养金钟并不用葫芦。明末刘侗《帝京景物略》这样记载当时的北京人养金钟:“有虫黑色,锐前而丰后,须鬣皆歧,以跃飞,以翼鸣,其声‘蹬棱棱’,秋虫也。暗则鸣,鸣竟刻,明即止。瓶以琉璃,饲以青蒿,状其声名之曰金钟儿。”所谓“瓶以琉璃”就是说用玻璃瓶来养金钟。后来改用葫芦,恐怕也是适应冬虫保温的需要。至于金钟是否要砸底的问题,其实是有争论的,有人甚至说金钟葫芦不必砸底。南方人直到现在都是用虫盒养金钟,根本就不存在砸底的问题,我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讨论是用平底还是斜底意义不是太大。试想,有人根本就不用泥底,我们还在争论是平好还是斜好,有何必要?也许您又要以为我这是转移话题,其实并非。上帖谈泥底说到口盖,也是因为要综合起来看。 孟老师,您说南方直到现在依然使用虫盒饲养金钟,我觉得此言不妥。首先要阐明的一点是你所在的京津地区说的金钟是指日本钟蟋Homoeogryllus japonicus (De Haan,1842).是地栖性的鸣虫。代号G1您说的南方应该是指江南一带吧。上海人说的金钟分别是嘻蟋科片蟋属Truljalia Gorochov 的梨片蟋T.hibinonis (Matsumura, 1919), 俗称天铃。双口金钟。和尾铗片蟋Truljalia forceps(Sauussure,1876). 俗称单口金钟。是树栖性蟋蟀类鸣虫。代号T2,T3.此金钟非彼金钟。同样的俗名指的是不同种类的鸣虫。代号G系列的鸣虫由于栖息于地表落叶,浮土等覆盖物之下,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并不适合养在虫盒里。而要养在瓦罐中,钟蟋还要放置脱脂棉水球保湿。每天定时清理瓦罐中的粪便和食物残渣,放入新的水球和新的饭板才算是比较科学正规的养法。而T系列的鸣虫都是树栖的种类。除了以上说的那两种片蟋,还有瘤突片蟋T. tylacantha Wang et Woo, 1992。俗称月铃。和霍氏片蟋T. hofmanni (Saussure, 1878)。俗称蓝铃,仙铃。喜欢高爽通风的环境。当然可以养在竹,有机玻璃等材料制成的虫盒里。不过正规的养法要用高罐配合吊灯组合使用。恕晚辈无礼,您写的文章是不错。条理清晰,让大家充分认识了解了我国传统鸣虫文化。不过思路受局限太多了。不要总是认为天下所有的鸣虫都要装在葫芦里才叫玩鸣虫。您是名人,关系广,路子宽。您有时间的话不妨去了解一下现在国内娱乐圈的那些年轻演员,企业家,高级白领们,他们中也有不少鸣虫爱好者。看看他们是怎么玩鸣虫的,都在玩什么鸣虫?您一定会耳目一新的。言语唐突,不敬之处还请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