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月清风先生:
首先谢谢您曾读过我的文章!但我给您回复不仅是因为这一点,而是觉得您能进行心平气和的探讨,对我的观点确实存在在疑问,不像有些人只会跟着别人的帖子后面说粗话,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对这类我是不屑于理他的,不值得。
关于“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真正的玩家,也有很多砸底高手,他们对砸底颇有研究,对砸底用土的配比也各有千秋。对不同形状的葫芦该砸成多大坡度?多少凹度?怎样的底形才会出好叫?他们都很有讲究,并能说明其中原因道理,他们是实践出的真知!而决非“无一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先要说明,此文源自拙著《中国鸣虫与葫芦》,实际上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天津的虫友多聚于一宫旁边的那个院子里(不是现在的这个),里面也有一两个砸底的,我向他们仔细迂询问过;天津虫友有个“万宝斋”的斋主万永强,玩葫芦的应该知道他。我和他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他玩虫在当时应算是老资格,我也几次与之探讨这个问题;当时老一辈的玩家有个薛大爷(薛家的近现葫芦收藏可是京津地区的大家,而且大多是牙口者),我也向他请教过。他们倒是都知道用斜底对出音好,但谁都没说出好在哪里,原理在哪里。直到今天,不少虫友不同意我的说法,但有谁说出道理来了呢?按照一般的逻辑,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说明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看法比别人高明,那么就请摆出来吧!如果他的看法比我科学,我会接受,且会抛弃以前的观点。既然还没有,那就容我再详细地说明何以有如此的想法,其道理何在。
1、先从初中课本上的物理知识说起。图一是初中物理上有关声音反射的实验图例,请见文字说明,恕不多言。
2、 第二个图是由从图一改绘的,亦请看文字说明部分。
3、黑白虫养在葫芦中,与手表放在玻璃管中道理是一样的。泥底是平的,虫声直接反射到葫芦口,声音较大;如是斜底,要先反射到葫芦的内壁上,再一次反射到葫芦口,而且从口的边缘出来的,声音怎能比前者大,比前者“好听”?难道昆虫的鸣叫就是如此神奇,竟然与世界普认的声学原理不同甚至相反?难道虫的叫声通过平泥底的反射,直接出来声音会小,而通过葫芦斜坡泥底的反射和内壁的吸收,出来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听?我想任何一个即使不懂这个简单的声学原理但明白事理的人都可找到答案。
4、如果斜面的泥底比平面泥底出音好听,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用来养黑白虫的叫罐不用斜底却用平底?都是用来养黑白虫,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使鸣声好听,什么一个用斜底,一个却用平底?这只能说明,二者有不同之处,是这个不同点致其泥底有平面与斜面之别。那么这个不同点是什么?是材质吗?是造型吗?也不会吧?因为有的叫罐也做成了葫芦之形,但仍然要用平底。那么我们只能考虑,是葫芦与叫罐的不同放置方式使然。叫罐只能直立,没有谁把叫罐横卧在桌子上,所以只需平底。黑白虫葫芦既要揣在怀里,又可放在桌上,有直、横、斜等多种放置方法,而斜面正能满足这一点,也就是任何放置状态下,虫都待在泥底上,比如说,当我们把葫芦放在怀中时,根据重心原理,泥底是垂向地面的,也就是有泥底的那一面一定在下方,不可能朝上,虫自然可以稳稳地待在泥底上。更准确地说,就是待在泥底中间的那个匙形凹坑中。这个凹坑正处于葫芦纵向的中轴线上。如果说泥底对鸣虫的叫声有所影响的话,只表现在这一点上:黑白虫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待在这个中心轴上。
5、如果斜坡泥底真的会使鸣虫的叫声变“好听”的话,那么为什么蝈蝈葫芦没有利用这个原理呢?总不会使黑白虫的叫声变好,却使蝈蝈的叫声变坏吧?当然,正如大家都知道的,蝈蝈是阳虫,不需泥底。但既然葫芦里有一个斜面,会使声音更好听,前人为什么不去借鉴一下黑白虫葫芦的做法呢?我们知道,为了使蝈蝈的叫声更好听,前人费了不少脑筋,诸如“点药”;比如换葫芦,这个葫芦不行,再换那个试试;还有的不换葫芦只换口盖,由五眼的换成七眼的,再不行就换九眼的。他们的目的都是想使蝈蝈叫出来的声音更好听。难道他们只知道用斜面的泥底使黑虫的声音更好听,却不知道用同样的方法使蝈蝈的声音也好听吗?那也未免太笨了吧?为了弄清是非,我提议不妨做一个试验:可以不用泥的,用泡碎的纸浆糊在蝈蝈葫芦里,形成一个斜面;或者用硬纸板、薄木板斜着塞在蝈蝈葫芦里,把边缘塞严,然后把蝈蝈放进去。如果“斜底能使声音更好听”的理论是对的,那么这个经过特殊加工的蝈蝈葫芦,肯定比一般的葫芦要好;反过来说,如果效果没有变化,甚至还不如原来好听,那就只能说上述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有兴趣的虫友不妨一试,我期待着您的好消息!
顺便回答另一个虫友:首先感谢您也买过我的书,但愿不会被误导得太厉害。你说“请问孟先生:如果是按您说的那为什么金钟葫芦的底不是斜底呢?? ”我的回答是:不知您注意了没有,金钟葫芦都是矮身葫芦,只需平放桌上,不能横卧,您见过有用高身荸荠扁养金钟的吗?所以您的观察实际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另外您要烧书,我想既然您花钱买了,是自己的财物,当然可以烧。不过我提醒您一下,您买的那本很可能是盗版,烧就烧了吧,并不可惜。如果是正版,我可以回收,加倍付费,但品相要差不离。有人向我讨书,且声明要正版的,我还正没处找去呢。另告您区分正版和盗版的方法:最后一页有个“主要征引书目”,其中有“王应奎:《柳南随笔》”一书。如果“奎”字下有冒号,则是正版;“奎”字下缺冒号,则是盗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