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鸟 发表于 2006-8-5 02:37:32

引用第36楼天才鹦鹉于2006-08-04 22:05发表的“”:

我是刘姥姥,谁也不许和我争这个位置!
你刘姥姥,那我就那傻大姐儿~嘿嘿~

微笑的鸟 发表于 2006-8-5 02:40:48

引用第38楼鱼的翅膀于2006-08-04 22:25发表的“”:
哎,难得夸你一回,还不领情~~~
哈,她想骗个孙媳妇回去呢~只是板儿他娘何时出生都还是个未知数呢~

微笑的鸟 发表于 2006-8-5 02:43:48

引用第39楼愚浊于2006-08-04 23:19发表的“”:

赞同这个好建议!某没正式学过诗词,只是闲暇时抓来看看解解闷,也不懂这些。以某之愚见,既然古汉语中的有些字,词意和读音,到今时已发生了许多漂移,(也算是在进化吧。)若还拘泥于古时的格律,是否也太难了点。清代的沈德潜先生也说过:“试看天地间水流自行,云生自起,何处更住得死法?”大概只要能掌握住汉语的节奏,有真性情在其中激荡。也就能算是诗词吧?请各位指正。
其实这里的人就是来高兴的,有性致即兴来几句,也不图什么,没必要那么较真~

遥远的海岸 发表于 2006-8-5 02:45:50

引用第39楼愚浊于2006-08-04 23:19发表的“”:

赞同这个好建议!某没正式学过诗词,只是闲暇时抓来看看解解闷,也不懂这些。以某之愚见,既然古汉语中的有些字,词意和读音,到今时已发生了许多漂移,(也算是在进化吧。)若还拘泥于古时的格律,是否也太难了点。清代的沈德潜先生也说过:“试看天地间水流自行,云生自起,何处更住得死法?”大概只要能掌握住汉语的节奏,有真性情在其中激荡。也就能算是诗词吧?请各位指正。


呵呵~~

旁征博引的都说没有学问,

那海岸就是一个文盲喽~!

呵呵~~

一定是一个美髯公,因为太牵须~!

呵呵~~

海岸爱玩笑,勿怪啊~!

微笑的鸟 发表于 2006-8-5 13:56:50

一定是一个美髯公

比喻的好啊,文盲先生~

shanbin 发表于 2006-8-5 14:30:40

书房拍砖头,杂文好。

遥远的海岸 发表于 2006-8-5 17:05:09

呵呵~~

点点滴滴 发表于 2006-8-5 17:11:05

怎么这么不小心,竟压到自己的弟弟!

舞之云 发表于 2006-8-5 17:37:34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
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
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
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
再举毛泽东的《念奴娇·昆化》为例。依照词谱《念奴娇》后阕第五、六、七句应该是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毛泽东写的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
国。”既然要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形式。
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和当今社会而产生的,我们先要熟谙格律,从而才能做到得心
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这个问题在别的论坛上也有讨论,我只是个人观点,对于中国千百年来的诗歌文化我要坚
持,而对于不符合潮流发展需要的格律,我也要勇敢地说:“不!”

遥远的海岸 发表于 2006-8-6 01:17:33

呵呵~~

支持敢于说不的人的勇气!

个人观点允许不同,

不同观点有利于进步。

钦佩敢于说不的人!

呵呵~~

但是一般我认为还是要过得去,

不能差异太大。

可是很不和规矩的东西大家读起来很美,

我想只能承认那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了~!

呵呵~~

请楼主批评指正。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To be or not to be   ____关于格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