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2 13:37:38

鸟笼形状结构的历史传承

鸟笼是人类为鸟准备的居所,人类制造鸟笼,自然也会受人类住宅建筑的影响。

以涿州,天津笼具为代表的北笼造型,基本上是圆形,即便有少量方笼,也是整圈弯制,只有价格极低的方形糙笼是卯榫结构。

南方几省,也生产大量圆笼,但榫卯结构的方笼不少,特别是江浙一带,有工艺极为精巧的优质方笼。

榫卯结构的方笼,与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家具有传承关系。江浙历史上有技艺高超的家具工匠,玉雕,木雕工匠,今天的制笼工匠,有所传承,他们制作的优质笼具,榫卯精巧严谨,雕刻细腻生动,看上去就像是做工精美的明式家具。如果不是竹子这种原料不易保存,这些优质笼具可以和优质家具一样成为传世藏品。

北方圆笼,形状像蒙古包,插条和笼圈制造也需手艺高超,才能精细整齐。但总体说来,正像蒙古包无法与砖木结构的宏伟古典建筑相提并论,圆笼的制造工艺不如榫卯结构的方笼复杂。

不过砖木结构的天坛建筑,也是圆形的,欧洲文艺复兴后部分大型建筑,也有圆顶的。

还有一说,圆笼制造与蒸馒头的笼屉有传承关系,有的工匠就是从制作笼屉改为制作鸟笼。当然笼屉是制作食品的要器,民以食为天,不能因此轻视北笼。

以实物,文献为依据,对中国鸟笼制作历史进行比较科学的研究,目前还十分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对此感兴趣,互相交流。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2 13:37:38

鸟笼形状结构的历史传承

鸟笼是人类为鸟准备的居所,人类制造鸟笼,自然也会受人类住宅建筑的影响。

以涿州,天津笼具为代表的北笼造型,基本上是圆形,即便有少量方笼,也是整圈弯制,只有价格极低的方形糙笼是卯榫结构。

南方几省,也生产大量圆笼,但榫卯结构的方笼不少,特别是江浙一带,有工艺极为精巧的优质方笼。

榫卯结构的方笼,与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家具有传承关系。江浙历史上有技艺高超的家具工匠,玉雕,木雕工匠,今天的制笼工匠,有所传承,他们制作的优质笼具,榫卯精巧严谨,雕刻细腻生动,看上去就像是做工精美的明式家具。如果不是竹子这种原料不易保存,这些优质笼具可以和优质家具一样成为传世藏品。

北方圆笼,形状像蒙古包,插条和笼圈制造也需手艺高超,才能精细整齐。但总体说来,正像蒙古包无法与砖木结构的宏伟古典建筑相提并论,圆笼的制造工艺不如榫卯结构的方笼复杂。

不过砖木结构的天坛建筑,也是圆形的,欧洲文艺复兴后部分大型建筑,也有圆顶的。

还有一说,圆笼制造与蒸馒头的笼屉有传承关系,有的工匠就是从制作笼屉改为制作鸟笼。当然笼屉是制作食品的要器,民以食为天,不能因此轻视北笼。

以实物,文献为依据,对中国鸟笼制作历史进行比较科学的研究,目前还十分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对此感兴趣,互相交流。

浩瀚长空 发表于 2015-5-22 14:27:50

不错!

博艺坊 发表于 2015-5-22 20:08:42

学习学习在学习

水的印记 发表于 2015-5-22 20:39:53

进来学习了。

xy780106 发表于 2015-5-22 20:40:57

我认为圆笼比所谓榫卯结构的方笼难做得多

沈东龙一 发表于 2015-5-22 22:21:57

各有各的韵味 学习了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3 07:35:33

引用第4楼xy780106于2015-05-22 20:40发表的:
我认为圆笼比所谓榫卯结构的方笼难做得多
不能否定不同造型各有特色,各有韵味,各有喜爱。

榫卯结构普遍存在于砖木建筑和木制家具中,这一点已成为常识,不是少数人圈子里的叫法。

事情总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制造飞机坦克的人,也可能认为他制造弓箭长矛更有困难。但这只是个人观点。

ylx8251 发表于 2015-5-23 09:56:03

"圆笼的制造工艺不如榫卯结构的方笼复杂"
楼主这句话不敢苟同,看似简单的圆笼可能比方笼更复杂,单说一个笼圈的圆度控制就是一个极大的学问,能把笼圈做圆的必定是高手,不过这样的人很少。再说一个大圈的平度,那是更难的,能把大圈竹子做平的更是少之又少。楼主可以多看看平顶笼的顶条,能有几人能做的目视达到全部顺直(更别说拿尺子量)?包括那些有名的大师。
北笼的学问内涵有相当的深度,绝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市面上到处都是笼子,看上去没有太大区别,价格低的几百元,高的上万,这里面的差距大了去了。
南笼表面看上去确实比北笼更精细,但这样的差别是由结构原因造成的,南笼比较经典的罗汉线条、回文等雕刻题材是不能用在北方圆笼上的,否则很快就会开裂。广东和四川那边湿度大,相对好多了,所以都有很复杂的雕刻笼具。北方人在雕刻上确实也不及南方人。
看似简单的北方圆笼有着深厚的工艺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其制作难度、复杂程度绝对不在其他地方笼具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制笼人把北笼的制作工艺推到南方的那个高度。老一辈的刘乐民、王胜利,下一辈的王纯台、韩怀力、徐子明等,还有大海、宏盛等等名家代表了北笼的水平,但他们还没有将北笼做到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说北笼还有更大的优化空间,等待着这一行业天才的出现了。
各个地方不同特色的竹笼是历史文化、工艺特色、人文环境以及气候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南方的方笼拿到北方慢慢直的笼档会变弯,所以北方更多的是圆笼,能更好的适应北方干湿交替的环境,北方的圆笼拿到南方却能适应,比北方更不易出毛病,到底是哪个好呢?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wenzi810 发表于 2015-5-23 12:47:56

了解学习学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鸟笼形状结构的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