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的天
发表于 2015-5-23 21:30:57
了解了
寒山还来
发表于 2015-5-24 00:03:08
竹木一人
发表于 2015-5-24 01:08:45
呵呵,感觉楼主明显带有偏见。与楼主相反,刚进这一圈时我只喜欢北笼,其他的都看不上眼,时间长了我发现各个流派的笼具都很漂亮,前提是精品。不管南笼北笼,都有几十几百块钱的,也有几千几万的。我觉着唯一的区别是,南笼精品一眼就能看出精品来,而北笼精品你必须得上手才能感觉出精品来,特别是从图片上很难分辨,现在一些师傅能把一二百的笼子做的很漂亮,但是一上手就不行了。从审美学上分析,可能南笼更注重外在美,而北笼则更注重内在美吧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5-5-24 15:54:43
说的不错,有道理呀,好好学习一下
西蜀咸若堂主
发表于 2015-5-26 14:51:17
了解学习
紫气东1
发表于 2015-5-27 23:12:24
http://bbs.18888.com/read.php?tid=10324131&u=428332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8 07:02:40
回 7楼(ylx8251) 的帖子
说”北笼有着深厚的工艺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是需要调研考证的,北笼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文献有哪些记载?北笼技术是北方地区创造的,还是南方传入的?最早北方使用的鸟笼是在北方制造的还是南方贩卖过来的?都没有全面仔细的调研考证。
并不是说北笼的制作工艺比南方的高”圆笼制造工艺北方工匠似乎并不比南方的低,也可能有过之无不及。但榫卯结构与圆圈工艺是两种不同的工艺。
圆笼要圆要平,方笼,八角笼一样要比例准确,横平竖直,笼条一样要穿过几个横杠。但北笼没有榫卯结构的南笼复杂,正如明式家具没有清代乾隆时期的雕刻繁复。
老一辈的刘乐民、王胜利,下一辈的王纯台、韩怀力、徐子明等,还有大海、宏盛等等名家都不过是近代人,连共和国初期都不到。但他们的制笼工艺水平已经超过了三河乔,涿州马不少。但这更说明北笼的制造历史短暂不长。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8 07:27:40
回 11楼(竹木一人) 的帖子
个人偏爱对评论工艺的复杂与否不是主要依据。评比工艺的复杂性,更主要是一种常识。如今天世界上大部分人不会认为中国鸟笼的制造工艺会比瑞士钟表,德国汽车,美国苹果手机的工艺复杂,虽然可以肯定瑞士,德国,美国工程师做鸟笼比不过刘乐民,王胜利。
我自己所购所用都是北笼,只有几个方笼当摆设。因为研究旧家具,对南笼的榫卯结构也感兴趣,但认为广笼,川笼的繁复雕刻品味不高,正如广彩在陶瓷领域评价不算高。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8 08:09:55
回 10楼(寒山还来) 的帖子
苏州自古以来出玉雕,竹雕,木雕工匠,技艺高超。今天的鸟笼门花,罐托 造型设计,雕刻工艺都不俗。
但感觉在狭窄的笼边框上雕留青山水,有些和笼具整体不太协调。如果采用雕扇骨的所谓写意花鸟图案,逸笔寥寥,也许更有书卷气。
笼艺阁
发表于 2015-5-28 08:14:12
回 7楼(ylx8251) 的帖子
其实吧南北各有千秋,地域气候制作适合本土使用的笼具,至于难度嘛没有比试过,谁知道哪个难度更高。北笼粗放,南笼精巧,地域文化诠释一个手艺人的理解和做法,各有千秋。都是中国人,别搞地域矛盾。南方也有喜欢北笼,北方也有爱南笼。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玩了自己喜欢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