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23 09: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圆笼的制造工艺不如榫卯结构的方笼复杂"
楼主这句话不敢苟同,看似简单的圆笼可能比方笼更复杂,单说一个笼圈的圆度控制就是一个极大的学问,能把笼圈做圆的必定是高手,不过这样的人很少。再说一个大圈的平度,那是更难的,能把大圈竹子做平的更是少之又少。楼主可以多看看平顶笼的顶条,能有几人能做的目视达到全部顺直(更别说拿尺子量)?包括那些有名的大师。
北笼的学问内涵有相当的深度,绝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市面上到处都是笼子,看上去没有太大区别,价格低的几百元,高的上万,这里面的差距大了去了。
南笼表面看上去确实比北笼更精细,但这样的差别是由结构原因造成的,南笼比较经典的罗汉线条、回文等雕刻题材是不能用在北方圆笼上的,否则很快就会开裂。广东和四川那边湿度大,相对好多了,所以都有很复杂的雕刻笼具。北方人在雕刻上确实也不及南方人。
看似简单的北方圆笼有着深厚的工艺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其制作难度、复杂程度绝对不在其他地方笼具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制笼人把北笼的制作工艺推到南方的那个高度。老一辈的刘乐民、王胜利,下一辈的王纯台、韩怀力、徐子明等,还有大海、宏盛等等名家代表了北笼的水平,但他们还没有将北笼做到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说北笼还有更大的优化空间,等待着这一行业天才的出现了。
各个地方不同特色的竹笼是历史文化、工艺特色、人文环境以及气候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南方的方笼拿到北方慢慢直的笼档会变弯,所以北方更多的是圆笼,能更好的适应北方干湿交替的环境,北方的圆笼拿到南方却能适应,比北方更不易出毛病,到底是哪个好呢?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