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攻玉生

蟋蟀(地息性鸣虫)的饮水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5 14: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蛐蛐盆里放水盂两个目的,一个是饮水,一个是防止天热盆干燥伤到虫身,这个玩意只起到了饮水的作用,放三尾箱里可以起到不把竹子弄潮的作用,但是放二尾盆里还是值得商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我倒是想到了它的好处,就是我拿大泥盆群养蟋蟀的“三妹子”用它来提供饮水,清洁的问题解决了。

关于它能不能用于葫芦或罐子中我个人不赞成。但新方法、方式、技术、用于蓄养、繁殖鸣虫和培育、制作虫具都是对鸣虫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狭隘一味的追求“老”而对所有的有实际使用、推广意义的“新”嗤之以鼻的做法反而失去了使得这行当进步的动力。想一想现在的葫芦的种植技术没有一次一次的革新怎么会有现在的成绩?从瓦到石膏,从脐的生长不可控到部分可控……这都是新技术应用的结果。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能造就一个逐渐衰退的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搁葫芦里吧 麻烦斑竹给个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brooky于2010-07-24 19:16发表的:
看见攻玉生的“叫罐”我纠正一下,您的那个陶土的形制不是叫罐,在北宗玩虫的您那个叫提罐,是把虫随身装着专用的用具。叫罐还是使用澄泥的好,因为利于保湿。
另外无锡虫痴的叫罐无论是砸底还是水盂以及食槽的摆放,我看很到位,无懈可击。标准的北宗玩法。我个人支持无锡虫痴玩虫的手法和观点。
先不论叫罐与提罐材质的区别。
那个陶土的罐子上盖是带蒙子出音孔的,这东西怎么归于提罐呢?真拿这个做提罐?您试试携带这样的提罐出斗到场过虫看看虫子的状态就知道为什么了。便于携带的山罐、提罐上盖都无孔隙。携带提罐出斗,要的就是虫子暂时伏盆安性顺利出斗,上面有空隙有光怎么伏盆?
对于三秋斗虫下水浅要分有无过笼(串、蛉房),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虫性决定是不是水食浅长随。再说这楼中的罐子都是叫罐,没有必要争论水食浅的摆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2楼无锡虫痴于2010-07-25 16:46发表的:
搁葫芦里吧 麻烦斑竹给个精华
朋友,我没得罪你吧。
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有点欠妥?
论坛就是让大家交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3楼痴匏轩于2010-07-25 16:47发表的:

先不论叫罐与提罐材质的区别。
那个陶土的罐子上盖是带蒙子出音孔的,这东西怎么归于提罐呢?真拿这个做提罐?您试试携带这样的提罐出斗到场过虫看看虫子的状态就知道为什么了。便于携带的山罐、提罐上盖都无孔隙。携带提罐出斗,要的就是虫子暂时伏盆安性顺利出斗,上面有空隙有光怎么伏盆?
对于三秋斗虫下水浅要分有无过笼(串、蛉房),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虫性决定是不是水食浅长随。再说这楼中的罐子都是叫罐,没有必要争论水食浅的摆放。
注意我的用词,形制是什么意思麻烦您老先弄清楚。我也是师从津门,没有必要为这个掰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痴匏轩于2010-07-25 16:22发表的:
看到这个我倒是想到了它的好处,就是我拿大泥盆群养蟋蟀的“三妹子”用它来提供饮水,清洁的问题解决了。

关于它能不能用于葫芦或罐子中我个人不赞成。但新方法、方式、技术、用于蓄养、繁殖鸣虫和培育、制作虫具都是对鸣虫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狭隘一味的追求“老”而对所有的有实际使用、推广意义的“新”嗤之以鼻的做法反而失去了使得这行当进步的动力。想一想现在的葫芦的种植技术没有一次一次的革新怎么会有现在的成绩?从瓦到石膏,从脐的生长不可控到部分可控……这都是新技术应用的结果。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能造就一个逐渐衰退的行业!
这个帖子争论的焦点就是,是否能把这创新的玩意放进葫芦里面使用。您的点评有点欲盖弥彰,偷梁换柱的意味。
葫芦种植技术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但是也没有脱离老一辈的基础。
创新还有个限度,借用郭德刚的话:那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你敢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brooky于2010-07-25 16:54发表的:

注意我的用词,形制是什么意思麻烦您老先弄清楚。我也是师从津门,没有必要为这个掰持

其实陶制的罐子和澄浆泥的罐子都没有问题。
还有不要太相信现在市场中的所谓澄浆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7: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6楼brooky于2010-07-25 16:57发表的:

这个帖子争论的焦点就是,是否能把这创新的玩意放进葫芦里面使用。您的点评有点欲盖弥彰,偷梁换柱的意味。
葫芦种植技术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但是也没有脱离老一辈的基础。
创新还有个限度,借用郭德刚的话:那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你敢吃吗?
呵呵,我明确的表明了我不赞成这东西用于葫芦或罐子。
我这种的说法只是想让大家减少对于人生攻击,从讨论人是不是抬杠上引向对虫具的讨论,您又把它变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7: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4楼痴匏轩于2010-07-25 16:49发表的:

朋友,我没得罪你吧。
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有点欠妥?
论坛就是让大家交流的。


我的意思是 创新思维 里所应当给个精华----搁葫芦里给蛐蛐喂水 跟绣眼鸟一样



没针对您啦


痴版主 误会了


其实3尾 水盂伺候是很好的 可保持3尾的青春嫩色用那绣眼瓶 总觉得 味道不对


再商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