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壶言壶语

大壶妙,小壶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了这心中的一把壶
不断的追求,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壶言壶语于2010-07-19 18:28发表的:
我为了这心中的一把壶
不断的追求,学习中
真正的紫砂爱好者,是能够让那些虚伪之人惭愧难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00: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的刻画不敢恭维,字轻画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0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木中金于2010-07-20 00:00发表的 :
二楼的刻画不敢恭维,字轻画繁

壶也贴出来
欣赏眼界高是好事
L1020006.JPG
L10200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0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刻画布局很好,看着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syy于2010-07-20 17:01发表的 :
赞同蓝兄意见。
这把壶上用的字体是汉隶。隶书以横向取势为主,在我印象中只有封龙山颂等极少数汉隶是取纵势的。因此就造成上、下部空间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和篆刻章法布局一样,宁可上提不使下坠。同时,文字首尾对流对把,也是符合刻壶原则的。
再说画面,用的是花鸟画中常见的两角相对,中间留白的布局处理,这在近代花鸟画中很多见,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常用此法,这也是继青藤、白阳衣钵。其实不止花鸟画,在宋代山水画中,马一角、夏半边早已名垂画史。
因此,作者正是以字面上部行间的密不透风和下部大片留白,来对应画面的对角呼应、中间的疏可走马。这一招虽险,但还是在情理之中。

高手,言出有道,
述说合理雅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9: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syy于2010-07-20 17:01发表的:
赞同蓝兄意见。
这把壶上用的字体是汉隶。隶书以横向取势为主,在我印象中只有封龙山颂等极少数汉隶是取纵势的。因此就造成上、下部空间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和篆刻章法布局一样,宁可上提不使下坠。同时,文字首尾对流对把,也是符合刻壶原则的。
再说画面,用的是花鸟画中常见的两角相对,中间留白的布局处理,这在近代花鸟画中很多见,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常用此法,这也是继青藤、白阳衣钵。其实不止花鸟画,在宋代山水画中,马一角、夏半边早已名垂画史。
因此,作者正是以字面上部行间的密不透风和下部大片留白,来对应画面的对角呼应、中间的疏可走马。这一招虽险,但还是在情理之中。
原则画法是一码事,画的水准是另一码事

刻绘能一笔到位绝对不要二笔,看看那繁华刻得真是麻烦,另外左边的不要告诉我是凤凰,很没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21: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萧大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3: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蓝鸟人于2010-07-20 21:33发表的 :
欢迎萧大侠...

谢谢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