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8 22: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而在男女双方经营的爱情婚姻特殊企业载体,同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性企业。这个容易理解,人类的天性就是繁衍后代嘛,子孙满堂是中国人最大的愿望。同时,在家庭单元中,创造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家庭单元,构建成我们生活的社会。
2,流通性企业。这个就有点难以理解,流通的方式是销售和供应,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在爱情婚姻家庭中,哪种方式是供应和销售呢?这就是“娶”和“嫁”,大多数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中,娶大于嫁,人口平衡才是基于嫁娶才能达到的。
3,服务性企业。广义的讲,是提供服务为主要经营活动,可以这样理解,爱情婚姻家庭当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才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的基本要素,无论你是国家总统还是清洁工,只有你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你就必然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付出一份劳动力。(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当然,也必将享受到互助互爱的社会温暖和家庭温馨。
爱情婚姻家庭,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个人独资制。这种就不述说了,呵呵。
2,合伙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婚前男人银子开路,婚后老婆一手遮天的家庭理财模式。似乎,大多数中国家庭当中,妻子充当了厨师和管家以及财政部长的职位,无论这个女子是否有多高的文化或是理财观,她在爱情的中晚期,婚姻的整个时期,以及家庭的若干年当中,一直具有权威性和不可否认性。一直等到另一个女子的嫁进来,做婆婆的会勉强交出财政大权,无论是否和平交接还是智力谋取。
3,公司制。这种模式,在目前大部分一线城市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即爱情投资者男女双方,包括男女双方后面的智囊团(亦是较稳固的家庭元老董事会),会进行一种期权(期货)投资,股票投资或是说保险投资。两个主要的大家庭赋予爱情男女双方投资者,对爱情进行投资,然后有了物质上精神上的部分投资,以促进投资第一受益人和第二受益人,构建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小家庭!然后,这种隐形的不成文的投资模式,将会在婚姻组成的的第一时间生效,小家庭有义务和责任繁衍后代的同时,要对双方家庭老人(家庭元老董事会成员)进行赡养。此时,父母(甚至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就会收回投资的时候到了,呵呵。
这种建立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的小企业(婚姻家庭),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而这种特殊小企业,无论是上面所述的哪种模式或是性质。都需要筹集必须的经营资金,包括吸收投资方式和举债方式筹集来取得资金。
不外乎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得到资金:
1,发行股票。这个适合于刚学校毕业尚无多大经济基础的年轻人,他们用信誉和能力,取得投资者的支持,并将这种投资运用得炉火纯青。
2,接受经营投资。综上所述,主要是第一投资受益人和第二投资受益人背后的两个大家庭(家庭元老董事会)的投资。当然“啃老族”另当别论。
3,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即从企业内部的资本公积金和经营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取出一部分转增为资本金。这个容易理解得多,为数不少的年青人,在进行投资时,放弃了很多优越的条件,好好去呵护那一分情感。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学业,可以放弃分配好的工作,甚至与家里吵翻,更别说“梁祝”和“天仙配”的一次次经典翻演了。
属于举债方式的一般筹资渠道有:
1,银行借款。即从银行取得长期和短期两种贷款。现在这社会,靠你个人的努力,若你没有一个好的背景家庭,你就等着不断地去和银行打交道吧。
2,发行债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这个就不难理解了,做为第投资人和第一时间的直接受益者,双方进行投资的同时,就有不少隐形的债券从道德的角度发行,并因为这种道德束缚,交易才有了强大的保障和回报。
3,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这种就更容易理解了,不再述说。
而企业(小家庭)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要按照各种需要,用于以下各个方面;
1,建造或是购置劳动资料。如房屋等建筑,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2,购置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包装材料或用品,外购商品。这点就表现在家具和各种家用品家电上面。
3,货币资金。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高素质的理财新一代,能人辈出哦。
4,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款。呵呵,送出送进的礼金,人情来往等,哪样不是呢?
5,对外投资。这个方面太广义了,如购买股票,债券,实行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等。安放在生活中,那就更广义了,对人物进行投资(长者/老师/领导/孩子/公众人物等),对固体实物进行投资(房子/商铺/田地/山头/煤矿/钢铁等),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股票/期货/保险/基金/信誉/社会地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