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青黄不接的虫期中的那些破事之:竹蛉
今年3月,去年兴旺发达的小型蛉虫的饲养全面进入萧条期。在此之前的饲养小型蛉虫的日子里,从来没有象今年那样感到无法忍受。受青鸟鸣虫版虫友的蛊惑,也认真学习了各位虫友饲养竹蛉的经验,终于在3月10日下午到本地的花木市场,进了青竹(20元)、紫竹(30元)各一只。18日,再次去那里,在另外的摊位上又进了一只紫竹(20元)。
可能我的运气较好,10号进的青竹,在12号就听见了鸣叫;而10号进的紫竹似乎要矜持一些,一直到18号晚上才听到叫声;另一只18日进的紫竹也在22日听到了叫声:紫竹的叫声的确比青竹来得柔和。
说运气好,指是我第一次养的竹蛉,都听到了叫声。但后来,就有些郁闷了:10号进的紫竹,到18号晚上才听到叫声,听叫2天,20号晚上没有听到叫声,21日中午发现已经死翘翘了(存活22天)!为此曾发贴求教过。另一只3月18日进的紫竹也在5月27日归西(存活80天)!青竹在6月18日完完(存活100天——我的百日之咒)!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在叫声很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连续3天没有听到叫声,就是归西的征兆!那只相对长寿的青竹,有一个小插曲:本月初,有虫友出几个虫具,我收了,在6月14日,将青竹养在了竹子叫管中,几乎天天看,就是听不到叫声。过了5天,还不见叫,仍然将它养在了单格竹蛉有机盒中,在此过程中,青竹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跳出,撞在电脑机箱上后坠地,养了2天,就归西了。我一直有点怀疑是不是青竹从高处跳出后,脑袋给撞坏了:例如脑震荡,例如颅内受损,直接的后果是严重影响了青竹的寿命!
还是3月,根据这个网上虫友的老贴介绍的大致位置,到梅园荣德生纪念馆附近,去寻找过竹蛉的虫卵。因为从来没有在野外听到过竹蛉的鸣叫,无法确定竹蛉野外生存的准确位置,这次是无功而返。6月,已经有几个虫友介绍野外有竹蛉的幼虫了,按图片的植物,19号再次去了梅园,那天天气很闷热,结果还是没有看到竹蛉的幼虫。20日早上,又到了另一个地方,还是没有找到我所需要的虫子。20号的早上还有一个任务,是想将今年年初和去年的小黄去放生(关于小黄将另外介绍)。虽然没有抓到竹蛉的幼虫,却用罐子带回了3只小螳螂——生物界有好多是相似的,3只小螳螂当天就看见一只蜕了皮,一只的双腿在蜕中不出来,后来,蜕出来后,少了一条腿;最后一只蜕出了半个,就死了——晚上,我将这些小螳螂放在了家附近的小树上。
2010年即将到来的兴旺的虫期中,竹蛉可能会在野采中去过一下瘾:因为老妻,因为孙子,她(他)们无法忍受竹蛉的鸣叫,为了安定团结,有时牺牲的应该是我——尽量养一二个吧!
2010.6.22早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