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960|回复: 13

你的鹦鹉咬人吗?就算不咬,这片文章也值得一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7 10: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无意中在网上找到的。教你怎样解决宠物鹦鹉的攻击行为。非常的详细全面。就算你的鹦鹉不咬人,也能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很多鹦鹉行为方面的知识。
连接在:http://www3.upatsix.com/liz/articles/biting2.html

下面是我的翻译,不过我不希望见到未经我允许的转载、转贴。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1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叮咬的坏习惯   作者 Liz Wilson   翻译 鸟

改变叮咬的坏习惯
作者 Liz Wilson
鹦鹉行为顾问
翻译 鸟

Clarence是一只一岁半大的雄性黄蓝金刚,经常叮咬伸向他的手。虽然他还只是会咬人的一个小孩儿,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这个坏习惯将变成造成伤害的攻击行为,这对他的家人将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Lilly,一只9个月大的母非洲灰鹦,通常非常的温顺乖巧,却开始在她主人的朋友企图触摸她或者让她上手时咬他们。尤其是对自己主人的新男朋友,咬得又恨又准。
Perky是一只6岁的麦瑟米伦氏锥尾鹦鹉,非常喜欢自己的主人。然而,在白天逐渐延长的早春,Perky变得非常的神经质。当他的主人下班回家,他展开自己的尾羽,在周围大摇大摆的踱着步。如果主人想让他上手就会立刻遭到严重的攻击。
Luck是一只有着良好习惯的8岁雌性黄冠亚马逊,在过去从不好斗。最近却开始叮咬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当他们坚持要她在站在自己的手上时。

这些鹦鹉攻击的原因都完全不一样。要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也要采取不一样的手段。所以说对于鹦鹉攻击原因笼统的回答是没有意义的。攻击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而不是问题的本身—在具体情况未得到更详细的了解之前不能下结论。
当鹦鹉攻击时,最首要的问题不是怎样阻止它,而是为什么会这样?依我的经验,鹦鹉攻击的原因分为生存本能和教养原因。在上述例子中,有三只鹦鹉因为生存本能咬人,一只因为教养原因。
那只叫Clarence的黄蓝金刚就是个教养方面的例子。作为一个还没有接受适当训练的小孩儿,他学会了叮咬是他表现力量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当这只金刚成年时一般的叮咬将演变成攻击。
灰鹦Lilly由于恐惧而咬人,这自然是由于生存本能方面的原因。害怕不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她需要更多的社会交流。如果不接受适当的处理,象Lilly这样害羞鹦鹉的攻击行为将变得更为严重。
麦瑟米伦锥氏尾Perky已经性成熟了,而日照时间的延长导致了体内荷尔蒙分泌旺盛。繁殖也是和生存本能相联系的,性行为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造成。像他这样爱慕自己的主人,当她回家时就变得异常的兴奋。他的高度兴奋状态导致了行为失常,其结果就是攻击人。
叫Lucy的亚马逊鹦鹉也是由于生存本能原因造成的,他攻击是因为他病了从而不希望站在人的手上。他首先用他的身体语言告诉他的人类同伴,但是他们不理解其中含义。所以由一般的叮咬演变成了攻击。在它的主人不理解他的意图时他用这种方式进一步表态他的拒绝之意。我丈夫David亦如此。在他生病时就不希望被打扰,我希望关心他(类似于喂水送食、垫枕头之类),他却不领情,在他多次和气的拒绝我的好意之后,最终对我大吼让他自己呆着。这就是Lucy所作所为一样的鹦鹉作风。

对付教养原因导致的攻击者
对于Clarence的饲养者,主要的任务是仁慈但坚决的教他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所有的鹦鹉都需要温和、富有爱心的教导。有爱心的鹦鹉监护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教会自己的鹦鹉在人类社会里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以让鸟儿学会在他们漫长的一生和人类朋友成功相处的手段。
对于一只会攻击人的鹦鹉,尤其重要的是在一个新环境地进行对他进行调教。这意味着利用一个鸟儿见不到任何他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地方,比如他的鸟笼、游乐场或者他的沙发。完全的新环境使得Clarence的自卫本能变得非常轻微,由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鹦鹉都是很聪明的,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它很明智的不再把唯一熟悉的人视为自己的敌人。因此,鹦鹉在这里较少的咬人,从而能顺利的完成各种调教。(注意:新环境的神奇魔力确实存在的,比如一只平常好斗的鹦鹉,当他的主人带他到了兽医门诊就突然变得友善起来。)
在短短几天的课程中,Clarence的家人应该示范他自觉的根据命令站到人的手上或从手上下来。除此之外,还用了一根他不熟悉的栖木。(例如一张椅子的靠背就成)。鸟主人还应该教他们的鹦鹉从一只手移步到另一只手上,这叫做上楼梯训练。在课程当中,鹦鹉应该得到丰富的奖赏。
就象在幼儿园一样,对鹦鹉的课程不应该是严肃死板的。相反,欢歌笑语能让课程充满乐趣,而且欢笑和爱抚都是必要的。讲故事同样能让学习充满乐趣。就象对一个小孩子讲故事一样,用生动语调叫唤对训练命令做出正确响应的鹦鹉的昵称能故事先等更生动精彩。主人生动的语调、欢笑和奖赏都使得训练成为一种乐趣。

教训攻击者
当这些命令都按部就班之后,Clarence的人类同伴发现他更加听话了。在此之后只要他再次调皮捣蛋时,只要对他轻轻皱皱眉表达自己的不愉快就足够了,这使得他的主人能够清楚地向它表达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很不听话、对主人皱眉头没有反应的鸟儿,我发现被称作爬楼梯的手段特别有效。爬楼梯用作教训手段有两个含义:主人用皱眉头取代了微笑,主人的音调显得不高兴了。
根据我的经验,让一只顽固的鹦鹉重复从一只手踱步到另一只手3-4次足以让他马上平静下了。必须明白,当爬楼梯的时候,鹦鹉已经听话不再是一只“坏”鸟了。这只鸟既然服从了命令,那么就是应该得到奖赏的好鸟,即使主人在生理或心理上惧怕被咬也应该如此。如果还是不行,就把他关到笼子算是对他不良行为的惩罚。
对每一只动物的个性和对他们被训斥之后的的反应要有充分的了解,这一点对鹦鹉的主人很重要。多年以前,我养了两只个性完全不一样的狗。Michael,一只80磅重的Doberman,很少注意到我对他行为的不悦。Eloise,一只20磅的杂种的poodle-schnauzer,对我的要求高度的敏感,只要我稍稍提高嗓门就足够让他羞愧到灰溜溜的离开。因此我需要针对不同的狗区别对待。对于鹦鹉也是这样,根据不同鹦鹉的反应,饲养者应该使用最轻微的有效手段—这对大多数鹦鹉都是足够了的。
饲养者必须明白,把生气作为强烈反应是完全没道理的。例如,某人发现他的鹦鹉宝宝咬坏了她的无价古董,那么她的反应应该基于敏感的鸟儿,而不是被损坏物品的价值。否则,她极可能严重惊吓到她的鹦鹉,甚至对鸟儿对主人的行人造成永久的伤害。

正当的攻击
有这么一些情况下鸟儿的攻击行为不应受到惩罚。有几次,我想关心刚刚认识的鹦鹉对我的照顾是否感到舒服。估计是它对我的照顾还未适应,所以就报以我一个警告性的攻击。对于这种情况,鹦鹉完全有正当的理由拒绝我的接近,而不应受到惩罚。
陌生人未经允许就闯入鹦鹉的领地就该打,我认为如此。新来的人应该在得到主人允许之后再靠近一只鹦鹉,并应该由主人把他介绍给鹦鹉。傲慢的人将手指头伸到鸟笼里是很粗鲁的,所以也受到了不礼貌的回应。我可不会和善到允许陌生人闯入我的家里,我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指望一只鹦鹉能做到。
饲养者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鹦鹉的身体语言。鹦鹉有这自己的处事作风,并非都是主人愿意接受的。一个希望宠物完全服从自己命令的人应该养狗而不是鹦鹉。强迫一只鹦鹉做不情愿的事情往往导致遭到攻击,而这种情况就不必要惩罚它。……
我欣赏Chris Davis在BIRD TALK杂志上专栏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她询问她的鹦鹉是否愿意从笼子里出来,如果他们的身体语言表示他们愿意,她就伸手到笼子里用上手命令让他们站到自己手上,如果他们不愿意,就只好收手。这主义不错,因为鹦鹉遵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应强迫他们做不愿意的事。

安抚恐惧的攻击者
很显然,饲养者不应该用对待不听话、犟脾气的鸟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一只受到了惊吓的鸟。如果Lilly的主人采用皱眉或者爬楼梯的方式处理由于惊恐造成的攻击,只会导致受到进一步的攻击,甚至可能破坏鸟和人之间的感情。
人类往往对不用语言表达的信息非常迟钝,甚至都常常忽略了我们同类的身体语言。不同种类鹦鹉的身体语言是相当错综复杂的,要了解这些—哪怕是一点皮毛—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任务,所以没有谁能够完全掌握。这对鹦鹉饲养者而言是个大难题,而且没有捷径可行。有时候,鹦鹉并不容易相处。然而,主人只要留心观察,还是能学到不少。
很多不同种类的鹦鹉,受惊吓的时候都会将浑身的羽毛紧紧贴着身体从而显得格外的消瘦。当鹦鹉担心自己受到攻击时会膨起浑身的羽毛让它看起来比平常显得大。在这两种情况下,鹦鹉的眼神都会显示出它在害怕。
Lilly的家人应该打消他对自己安全的顾虑。耐心的在新环境里向他介绍其他人。可以让Lilly意识到新见到的人是风趣的。主人应该首先让Lilly乖乖的站在生人的手上,然后再让它回到信赖的主人手上。Lilly良好的表现应该得到微笑和赞许作为奖赏。每次Lilly顺从的这么做之后,它也就渐渐学会了和生人之间的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用食物作为奖赏是有效的。首先主人要明确自己的鹦鹉是否有一种特别爱吃的食物,然后不再将这种食物添加到它的食碗中。当Lilly对生人做出正确的响应之后,生人就应该奖赏一些这种它爱吃的食物。如果它对生人递来的食物显得犹豫不决(这是一只害羞的鸟的正常反应),主人可以奖赏它这种特殊食物。
Sally Blanchard的热土豆游戏对于将生人介绍给鹦鹉特别有效,还能使他们维持长时间的友好关系。所有喜欢和鸟接触的人带着鸟到一个新环境。大家围成圈坐着,。用上手命令让鸟慢慢的在每个人的手上传递。传递到每个人,他/她都应该和鸟进行一些交流(例如,表扬它、和它玩、和它说话,等等),然后再传递给下一个成员。这个训练需要重复多次。通过这个训练,鹦鹉学会了对圈中每个都不再设防。假如坚持在鹦鹉的一生中每隔两周都重复一次这个训练,这种积极的关系就能维持下去。
相Lilly这样害羞的鸟,主人应该先从一个生人开始,并让它能够接受。然后其他人再逐渐加入,这样Lilly就明白了的生人并不可怕。不用说,那些希望和鹦鹉交流的人都应该照章行事,这样一致性才能延续。所有涉及的人都应当延续主人已制定的允许或不允许的规则,比如在主人不允许的情况下别让鹦鹉站在肩膀上。当和一只害羞的鹦鹉相处时,生人还应注意轻声说话、动作缓慢平稳。

处理发情的鹦鹉
当和一只未被阉割的动物一同生活时,它发情时的本能是不能改变的。当性成熟之后,大多数鹦鹉都会每年至少出现一次发情或筑巢冲动。也叫做发春,筑巢行为不一定总在春天发生。我的40多岁的老黄蓝金刚母鸟依然和它的野生同类保持一样的规律周期,在11月到次年1月出现筑巢冲动,这时候正是赤道以南的春天。筑巢冲动是一种正常的本能,除了等这个季节结束,你和你的鹦鹉都没别的办法。你可以意识到、理解、提防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期将各种负面影响减小到最小。
成年鹦鹉行为的急剧变化(假如没有疾病方面的证据)一般都属于本能引起的。荷尔蒙分泌水平是任何动物都制约不了的,所以鹦鹉并不比人类容易制约。既然鹦鹉都来自于野生动物,上升的荷尔蒙水平驱使着他们在非洲大草原和南美洲热带雨林上的行为…而这些都不是他们应该在我们家里做的。本能指导他们寻找伴侣和繁殖地。如果他们认为在自己喜欢的人中已经找到的伴侣,就会在防范伴侣和竞争者接近,所以就会有意识的攻击他喜欢的人。他们还开始试图找一个黑暗的角落用各种零碎材料筑巢。比如我的金刚就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在橱柜里这么做。
所有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但可能造成宠物鹦鹉和主人之间的各种麻烦。经验不足的饲养者这些发情的鹦鹉的不寻常举止感到措手无策。他们可能认为他的鹦鹉攻击主人表示它突然不爱自己了,或者以为他的宠物要繁殖幼鸟了而把它送到繁殖场。
这些被错误传达的信息是十分令人担忧的,特别是对鹦鹉而言。他们是失去自己真正家园的动物。筑巢习惯是和人类生活的鹦鹉无法改变的习惯,而不是世界末日。很多鹦鹉发情时在身体语言上有多种变化,而有经验的饲养者知道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单独待着。我丈夫就学会了在我月经期对我这么做,而这种技巧对其他种类同样有效。
麦瑟米伦氏锥尾鹦鹉Perky就是发情了,他象孔雀一样展开尾羽。他膨起脖子的羽毛并微微张开翅膀。他的瞳孔反复的收缩,来来回回的踱着步。锥尾鹦鹉显示出和其他雄性鹦鹉很类似的举止。他的主人知道这种身体语言表示雄性激素导致她的可爱小鹦鹉正春心荡漾,并明智的在他安静下来之前不要让他上手,除了一般的上手训练,Perky还学会站在一根栖木以保证主人在带着他走动时不被攻击。栖木训练对所有的鹦鹉都是老生常谈了,无论他是否好斗。
鹦鹉在发情季节不一定总是变得好斗。我就知道几种鹦鹉在筑巢季节变得比平时更见乖巧可爱。我的一个客户有一只橙翅亚马逊,在发情季节就特别可爱,导致她的主人欢喜得在这时候都不愿出门。

照顾生病的鹦鹉
明显的,生病的鹦鹉是因为它感觉不好才咬人,这个一般的攻击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先前说过,鹦鹉行为的急剧变化可能是它开始生病的征兆,这些都是应该通过鸟类兽医来判断。如果生病了,通常好斗的鹦鹉也可能变得比平时更乖巧,负责任的主人都不应该吝啬于花钱请兽医。
为Lucy感到担忧的主人让兽医对她进行了检查,其结果表明她受到了季军感染。经过短暂的治疗,Lucy就恢复了往日的温和友善。
所以说,当一只鹦鹉咬人时,饲养者必须在确定如何处理之前必须确定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提及的处理技巧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宠物鹦鹉呢?绝对不是。然而,如果养鹦鹉的人思考当鹦鹉咬他们时是在想告诉他们些什么,他们就发现其实问题容易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14: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绯很乖的~它从不会咬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15: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不过我的鹦鹉也不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15: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20: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好呀!辛苦了!
继续发多点好帖,让我们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20: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蔓曼刚买回来5天它开始舔我手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8 01: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譯文章造福鳥友
值得表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xingj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0-28 09: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