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72|回复: 10

[转帖] @@@一篇关于鸟类病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1 14: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笼养鸟,生病是常事,但是不能一概只认为有那么几种,这个文章我看了,不错,转载一下,希望各位可以借鉴防治!!!!
鸟类疫病的防治
新城疫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1.病因 副粘膜病毒属的病毒。此病毒对消炎药、日光及高温的抵抗力不强。2%烧碱(NaOH)、1%~2%的甲醛、1%~2%的来苏儿等消毒剂均可于几分钟至20分钟内可将其杀死。在夏季直射阳光下约半小时死亡,加热至70℃经2分钟死亡。在舍内,30~32℃能存活3周至1个月。
2.流行病学 家禽易感此病,野生鸟和观赏鸟也感染此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鸟与健康鸟接触,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笼具都能传染。除经口感染外,带毒的飞沫、尘埃可进入呼吸道。病毒也可经过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鸟体内。
3.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型。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症状而迅速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的幼鸟。
急性型:病鸟食欲减退,垂头缩劲和翅膀下垂,状似昏睡,咳嗽,呼吸困难,有粘液性鼻涕,常伸头,张口呼吸,鸣叫异常,口角流出多量粘液,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鸟还出现神经症状,病死率高。
慢性型: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逐渐减轻,但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站立不稳,头颈向一侧扭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病死率低。
4.防治
1)严格饲料管理,保证全价饲料。
2)新买入的鸟必须隔离观察2周。
3)病鸟用过的笼具、用具、水槽(罐)、食槽(罐)要彻底清洗、消毒、日晒。
4)发病鸟也要与其它健康鸟隔离治疗,认真处理死鸟。
5)治疗的最好方法是免疫接种。
6)适量加些抗生素、维生素A等,避免继发感染其它疾病。
7)饲喂笼养鸟繁殖预混料和“鸟乐”4号。


传染性法式囊病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腹泻,寒颤,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病变。
1.病原 本病病毒为传染性法式囊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该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在60℃经90分钟仍不能灭活,在零下20℃可生存3年之久,在pH2的强酸中1小时不能杀死,在pH12强碱中保持30℃以上1小时方能杀死。在紫外线及日光下有耐受力。从病鸟笼内清除的粪便、饲料、饮水等经过52天仍保持传染力。舍内螨蚊、小甲虫等能带毒传播。首推的消毒药为甲醛,其次为人医用氯胺丁等。此外,毒菌净、新洁尔灭等也有一定效力。
2.流行病学 幼龄鸟易感染。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通过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笼具、人员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这种病毒不仅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还能通过鸟卵进行传播。某些昆虫也能带毒传播。
3.症状 潜伏期很短,最初发现有些鸟有啄自己肛门的倾向,随后见病鸟羽毛蓬松,采食量减少,病鸟畏寒,精神萎靡,缩头,闭眼,不愿走动,伏地昏睡,排泄白色和水样稀粪。个别粪便带血,是法氏囊出血波及到泄殖腔所致。眼窝凹陷,脱水,最后衰弱而死。
4.防治
1)本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2)注射鸡传染性法式囊炎高免血清,每只0.4毫升肌注,注射一次即可,疗效迅速而可靠。
3)注射抗传染性法氏囊炎高免卵黄,每只5毫升。
4)对幼鸟加强护理。寒冷季节要保温,饲料中适当增加多维素,饮水中可加4%~5%的葡萄糖,以补充热能,改善体质。
法氏囊:法氏囊又称腔上囊,是鸟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的上方。法氏囊的主要功能,是在抗原入侵下产生B细胞,进而产生特异抗体,形成体液免疫力。当法氏囊由于炎症而受损害时,鸟的免疫功能即有缺陷,抗病力降低。


马立克氏病
又称传染性肿瘤病。病鸟的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
1.病原 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的B亚群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对刚出壳的幼鸟有明显的致病力。马立克氏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零下61℃可保存210天,它对热的抵抗力较低,22~25℃保存48小时,37℃保存18小时,60℃时保存10分钟即全部死亡。常用消毒类药对其有一定作用。
2.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禽类,哺乳动物不会被感染,有囊膜的完全病毒从病鸟的羽囊内排除,随皮屑、羽毛上的灰尘及脱落的羽毛散播,飞扬在空气中,主要由呼吸道侵入其它鸟体内,也能伴随饲料、饮水由消化道入侵体内。病鸟的粪便和口鼻分泌物也具有一定的传染力。
3.症状 根据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与症状,本病可分为3种类型:神经型、内脏型、眼型。有时也可混合发生。
神经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经。最常侵害坐骨神经,常见一侧较轻一侧较重,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以后完全麻痹,不能行走,蹲伏地上,成为一种特征性姿态,一只腿伸向前方,另一只腿伸向后方。臂神经受侵害时,则被侵侧翅膀下垂。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时,病鸟发生垂头或头颈歪斜。
内脏型:常侵害幼鸟,死亡率高。主要表现在精神萎顿,不吃,病程较短,突然死亡。
眼型:发生于一眼或双眼,丧失视力。
4.防治
1)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
2)接种疫苗
3)笼具严格清扫和消毒。有幼鸟的笼具必须远离其它年龄的成鸟。
(4)喂时适量加些抗生素、维生素,防止感染其它疾病。
发表于 2013-3-21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5: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6: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9: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转载的不错

颤就是新城疫的一个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9: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2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