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7 1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30年代,涨渡湖面积为150余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和粮食需求,湖区开始大规模围垦,水面迅速萎缩到40平方公里,与长江的联系被人为切断,湿地功能衰退。
1986年出版的《新洲县水利志》记载,1972年之前,“汛期一湖水,枯水一片荒”是涨渡湖的真实写照:汛期水位上升到22米时,水面积即达38万余亩,良田甚至遭到淹没;水位下降到19米以下时,主湖、子湖界限分明,水面积约13万亩,呈现出一片干涸荒凉之景。为此,1972年夏,当时的新洲县水利电力局对涨渡湖进行了综合治理,兴建了排涝、调洪、围垦工程。治理后的涨渡湖趋于稳定,水面积为37平方公里。
2002年12月,涨渡湖正式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示范项目确定为还长江生命之网示范区,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被世界性环保组织参与保护的湿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