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2 1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古城扬州北郊,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南连长江,北接邵伯湖,境内江河湖相连,水道纵横。这里岛屿、森林、芦荡、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白鹭、野鸭等候鸟和数十种小动物在这里栖息和繁衍;成千上万只白鹭等稀有野生候鸟栖息于这原始生态区中,旅游区内桑果和茶园种植广泛;旅游区围内养鱼,湖区捕捞,水产兴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又养殖了野鸭、山鸡、天鹅、波瓦羊、梅花鹿和孔雀等项目。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内的休闲性项目有凤凰阁、凤凰台(喝花坊)、瓷韵山庄、水岸咖啡吧、乡村烧烤、露营地等;参与性项目有:越野车、跑马场、丛林飞鼠、激光战船、动力伞和有游轮、画舫、快艇、摩托艇等组成的水上俱乐部。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为名“个园”,点明主题。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成千个字”,与门额相辉映;白果峰穿插其间,如一根根茁壮的春笋。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想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意吧!透过春景后的园门和两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见园内景色,楼台、花树映现其间,引人入胜。进入园门向西拐,是与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竹林茂密、幽深,呈现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个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观音山的佛像是很有特色的。这里的佛像不同于一般寺院以“释迦牟尼”为主像,其他佛像皆众星捧月。此处以“菩萨”为主体,同时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萨,院落东侧房中为文殊菩萨,西侧房为普贤菩萨,文殊殿后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萨中又突出观音菩萨,主殿圆通宝殿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巨型坐像。观音山的佛像,美学价值极高。古代的雕像家逐渐将世俗融汇于佛教虚幻之中,其塑像造型力求塑出人物的不同神韵,观音山的三十二应身,不仅面型、衣着、动态各尽其妙,无一雷同,更重要的对人物神态的细部处理力求呈现人物不同性格,衣裙褶纹飘飘欲动,栩栩如生。
汉陵苑位于扬州市平山堂附近,为天山汉墓汉武帝之子刘胥的墓。刘胥曾受封广陵,为第一代广陵王。武帝对他一直防范,而武帝死后,他祈祷神灵,对昭帝、昌邑王、宣帝“祝诅”,事败被迫自缢。天山汉墓可能是他的坟冢,原在高邮天山。天山,又名土山,神居山,海拔44米,周长6华里,1979年春,采石工人开山时发现了山中古墓葬,一号墓墓坑深18米,东西宽23米,南北长28米,墓道长60米,墓顶封土5米有余,墓室填土约两万方。棺木南北长16.65米,东西宽14.28米,以珍贵楠木制成,折合木材545.56立方米,以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稳重壮观,构件比例协调严谨而为世人瞩目。墓虽在高邮,但广陵王当年的广陵城就在蜀岗之上,至今保留夯土城墙,实际上如今安葬蜀岗是尊重历史,也是让这位王侯荣归故里。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任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曾任清政府驻法国公使的何芷舠所造,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回了文明古国,并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又广泛使用新材料,使该园吸取众家园林之经验而有所出新。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区广储门外街24号,梅花岭畔。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在扬州就义,嗣子副将史德威寻遗体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清初曾建祠于大东门外,后毁圮。乾隆年间于墓西侧建祠,并谥“忠正”。咸丰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重建。1935年和1948年两度维修。现存建筑除遗墨厅、梅花仙馆外,大部为晚清所建。1949年后曾多次修缮,现为“史可法纪念馆”。
史公祠位于扬州市史可法路南端梅花岭畔,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祠堂,内建史可法衣冠墓。墓前为“史可法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史可法2米高的塑像和多幅史可法手迹,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文物资料
隋炀帝陵,隋炀帝陵位于扬州邗江区槐泗镇,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在位十四年。大业十四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缢杀,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
扬州唐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存完好,城廓明晰。成象苑为隋炀帝成象殿,前立唐代城阙高大巍峨,后耸庑殿或延和阁,门道,门楣条石,上下千层石阶皆是唐代宫城旧制,几百件唐代出土文物,风采依旧。让您感受大唐文化的风采,领略盛唐扬州的繁荣景象。
唐代扬州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京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其时手工业发达,商业繁华,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荟萃,是全国最大的贸易市场和货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国际大都会.扬州唐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1957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指定公布扬州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是1979年建立的从事对扬州唐城遗址进行保护、唐代文物征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扬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唐衙城遗址的西南角、隋炀帝行官的旧址上,馆内藏有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等唐代扬州各类出土文物三百余件。现有唐代扬州出土文物展、崔致远史料陈列等基本陈列。唐城古遗址与唐式平桥、仿唐城墙厥楼、唐式宫廷建筑延和阁等交相辉映,再现了盛唐文化风采。古朴典雅、山水相连、景色优美,是蜀冈风景区著名的遗址园林式博物馆,也是扬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观赏唐文化、领略唐风古韵、观光的好地方。
唐城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科研:唐代扬州城以蜀冈上下分为子城和罗城,蜀冈上为子城,亦称“衙城”或“牙城”,为官衙府署所在地;蜀冈下为罗城,是居民和工商业区。唐子城遗址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保较为完整,城墙四至明确,夯土城墙长约6850多米,高出地面5-10米。子城的四周土城、城河、角楼、城门、城内道路等,至今历历在目保存完好。唐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唐城考古科研被列为国家重要科研课题,1986年起,对扬州唐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其成果分别被评为一九九三年和“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
分别从城池与行政区域、手工业与商业、文化艺术、对外往来等方面,详尽直观的介绍了唐代扬州城的城市规模、范围、布局、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展示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景象。展出了唐纪年题名八角石柱、唐三绝碑、唐咸通十四年经幢、唐独木舟、唐代金银器、铜器、陶瓷器等数百件出土文物,反映了唐代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位于扬州市北郊,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瘦西湖景区 现有:御码头、五亭桥、西园、 冶春园、绿杨村、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叶园、徐园、长春岭、 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 凫庄、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在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上,是眺景最佳处。由历代挖湖后的泥堆积成岭,登高极目, 全湖景色尽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构堂叠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为瘦西湖最引人处。有“ 湖上蓬莱”之称。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岭上为风亭,连同岭下的琴室、月观, 近处的吹台,远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个瘦西湖景区装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许多妩媚之气。
茱萸湾 萸湾公园位于扬州城区东北郊湾头镇。湾头镇因盛长茱萸树,故古时曾名茱萸村、茱萸湾;又因古运河至此转弯,故又名湾口、湾头。茱萸湾是古运河从北面进入扬州市区的门户,隋炀帝三下扬州,清康熙、乾隆帝六次南巡都经过这里。唐代的茱萸湾 还是国对处往来的一个港口。唐诗描绘了这里的水色风光:“半逻鸢满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有地唯栽竹,无家不养鹅。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不论在四时哪个季相,或携友或举家作客茱萸湾公园,您都会亲自感受到“生命的常青树——植物”带给您的天赐美景:春季桃花笑靥、夏季芙蕖朵朵、秋季金桂飘香、冬季腊梅傲雪。四时季相的相序变化,似一幅幅合着天时良辰绽开的水墨画景,如此美妙和谐地定格在茱萸湾这块充满绿意的土地上。
茱萸湾公园千顷绿地由诸多绿色植物自身作围合元素,构成了一幅幅巧夺天工令人心醉的植物美景。诸如“荷风曲桥”、“梅山春深”、“芍药婵娟”、“寒梅傲雪”、“茱萸古韵”等。这些典型植物美景独特的体量不同于传统的私家花园占地较小的局限性,其意境的开放性已经能够接待合乎现代旅游理念的大型团队游览观赏。这些典型植物美景构成的水墨画般的整体效果,虽由植物自身围合的局部空间相加构成,却又大于整体的空间效果,使您在游览茱萸湾公园“植物王国”时真正能够亲自体验到那种绿杨城郭的如梦意境。
茱萸湾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区,位于扬州市区东北5公里,面积约50公顷,东临古运河,西傍大运河,北通邵伯湖,南望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