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54|回复: 8

五斤重河磨玉奇石----形似鹦鹉,寓意英明神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 17: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斤重河磨玉奇石----形似鹦鹉,寓意英明神武!!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升值空间。
宽35CM
高11.5CM
厚6CM
含底座高18CM
IMG_6368.JPG
IMG_6369.JPG
IMG_6370.JPG
IMG_6371.JPG
IMG_6372.JPG
IMG_6379.JPG
IMG_6380.JPG
IMG_63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22: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磨玉  河磨玉是籽料的一种,其名称起源于中国岫岩产的透闪石质玉籽料,因其出产于当地的河中或河附近的河床而得名。
  在岫岩这种透闪石质玉通称为老玉,老玉分为山料与河磨玉两大种类。其特点的玉体的部分或全部都由玉经土浸风化等原因而形成的石状物包裹。表面看恰似普通的石头,但这种玉的玉质是同类玉中质地最细腻油润的了。用一句民间的话叫做鲜花还需绿叶配,而这种玉的外层石皮的形成恰好成了内部玉质的最好搭档,经加工出的工艺品更是精妙绝伦,件件都是稀世之宝。
  岫岩河磨玉的增值空间大还可以从历史上找到渊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的河磨玉就已被辽西古人所利用。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经鉴定大部分是用岫岩河磨玉制作的。因为这个原因,有很多历史专家和学者还多次到岫岩地区去找过红山文化玉器加工作坊的遗址,但都没有找到。红山文化玉器和其原料产地为什么不在同一处,这成了一个未解的谜团。因此,可以说从岫岩河磨玉的历史地位上看也可以同新疆和田玉相媲美。河磨玉是岫岩玉中极品玉。亿万年前,岫岩透闪石玉矿裸露于地表,经风化后,成为大小不同的块状玉矿石,在被山洪冲下山后,在河水里随卵石一起运动,便磨成卵石状,被称为河磨玉。因从外表看好像一层石头包着玉石,因此也叫石包玉。河磨玉外包石皮,内分绿色、黄色和纯白色,其中黄白和纯白玉质最佳,其玉质纯净、坚韧、油脂感强,可与新疆和田玉相媲美。河磨就是玉石脱离山体后,接触到金属矿又经过河水长久冲刷产生的特别质地,一般会有红褐色的外皮,有河磨的就可以证明是老玉,才更值钱。从山体上直接开采的是新玉,价值较低。”据近期去过岫岩购置玉料的藏友说,岫岩河磨玉原料的价格一路走高,尤其是黄色河磨玉更是价格倍涨,因为其质感和和田玉最为相似,被称为和田玉惟一的替代品。
  还有,古时有名的和氏璧,就属于河磨玉。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10: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磨玉欣賞了,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襄陽奇石于2010-03-04 10:22发表的:
河磨玉欣賞了,好文章
谢谢朋友的青鸟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2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形态不错,底座不突出,没有体现出鹦鹉的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23: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汗啊啊于2010-03-05 22:59发表的:
欣赏了,形态不错,底座不突出,没有体现出鹦鹉的型!
朋友说的没错,应该让鹦鹉站起来的感觉是吧?谢谢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3: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wanbohan于2010-03-09 13:46发表的:
学习了


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