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9-28 1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请江上清风
谢谢抬爱,我也是瞎看,不一定对。。。 未涂釉的瓷骨称为胎,因为做胎的泥有精粗之分,故胎也有各种名目。用普遍瓷泥所作的为瓷胎;用泥捣水中,取其未沉的细粉澄之而做的为浆胎;粗的为瓦胎;笨重而坚朴的为石胎;胎质呈现铁色的叫铁胎。浆胎出现于清康熙(1662-1722)间, 雍正、乾隆(1723-1795)时烧制较多,具有胎薄、体轻、质松、音哑、釉有细小开片等特点。(转载编辑),我有时去乡下收购点瓷器,许多农村家里面都有这种浆胎将军罐,花觚等,感觉不是很有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