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88|回复: 13

[原创] 大罐大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2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面上贩售的虫具,实际上最多只能称作为装虫的容器而已,真要称作作为养虫的器具,多半太狭小。鸣虫究竟需要多少空间,这是一个值得细究的问题。

鸣虫所需的空间大小,并非由它的体型大小决定,多是由它的触角的展幅而决定的。长须的鸣虫所需的空间要比短须短鸣虫类大。例如黄蛉,金蛉子等长须的小蛉虫,所需要的空间比短须的竹蛉,铁蛋子就大得多。而螽斯类多为纵向活动,所需的空间就比地表活动的蟋蟀类所需的空间要大。

比较让人头疼的有些鸣虫体型不大而触须又特别长,例如北竹娘和悦鸣,这样的鸣虫除了用蝈蝈筒子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了。

用罩子来养虫,是我认识许冬瓜以后才学会的。不过据他说,他饲养螽斯最初也不用罩子,而是用一种超级市场里装奶酪的塑料罐子,那玩意直径几乎达到15厘米。而那年的超限寿命就是靠这种大罐子创造的。那是在2006年初,许冬瓜常说,06年是他人生里最美好的一年,那年他饲养了十只澳洲尖头虫。其中四号和九号虫达到了超限寿命,尤其是九号虫,达到了不可思议的近一年。由此可以看出,在那种大空间环境里,虫可以自由活动,攀爬,漫步,还可以晃须,所以虫不容易僵老。外加精确投食和严格控食,虫自然寿命就延长很多。

后来改用蟋蟀罩子,我认为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大罐虽好,毕竟所占空间太多。而且当配合精确投食的时候,又多了一个上罩,洗罐,出罩,回罐的过程,比较麻烦。直接用罩子饲养就省去了那些流程。还可以集中收纳在一个抽屉里,管理起来很方便。但我发现,用罩子作为唯一工具全程饲养,虫的寿命没有大罐养的长,品相也没有大罐的好,主要是触角尖端会少量折损。总结以后,我发现问题还是在罩子不够大。那批罩子共40个,是许冬瓜06年回国期间在上海万商门口那家买的。罩口直径8公分,高9公分。虽然那种规格的罩子现在都很难买到,但对于触角达到10公分的螽斯,还是小了。

同年上海市场上出现一种巨无霸罩子,是浙江慈溪塑料制品厂生产的。它的网眼规格大小和市面上那些常见的产品无异,但其直径达13公分以上,高度更是达15公分,罩身坚挺而富有弹性。装两只麻雀还绰绰有余。可惜没有机会出手,那样的规格几乎可以饲养绝大部分的螽斯,而且可以认若虫在里面蜕皮羽化,不会出现任何品相问题,应该是非常爽的。后来这款超级罩子销声匿迹了,着实令人遗憾。

一直希望市场上能再次出现一批这样的超级虫具,例如九乘12的七星筒子。9厘米的万体,还有那超级巨罩。满足像我和原生态,千年小何这些爱好者的需求。
发表于 2010-1-27 2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市面上的虫具基本能满足主流鸣虫的需要,商家也只能做到这一点,想拓展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如果食缸能偏心设置,无疑会破坏万体或筒的对称,但对体长较大的虫会生活得更自在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虫子是越大空间越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3: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知道生态养法的好处后,始终推崇鸣虫的大房间,使其尽可能接近自然(家庭型).
不过大家都这样养法的话,虫具制造者可能会感觉世道不公.
胡言乱语,说错勿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俊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28 0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制

做这东西动手能力其实要求不高的,实用即可,外观无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0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罩子不会被咬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07: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同意ZHOUYU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08: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虫与人一样,住房面积稍大点为好!

大城市贫民,住的地方巴掌大,毫无隐私权。谈何生活质量,与和谐社会。

古人说安得广厦千万间,今人不如古人。

扯远了!

搞不好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