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90|回复: 10

“关东三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4: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p>  早年来东北的人都知道“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里说的“关东”是指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吉、黑三省。现只说黑龙江的“三宝”。</p><p>  首先说人参。东三省古代对人参的传说几近神话。《四百味》中说: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后与老中医闲谈,还觉不够劲,遂又加两句“返老还童,益寿延年”。但这里指的仅是山产人参。难怪过去常听人说,有人为了能“脱胎成仙,长生不老”只身进山采人参而命丧黄泉。</p><div id=\"yued\" twffan=\"done\"><div class=\"yuebox\" twffan=\"done\"><!--新增加推荐阅读 结束--></div></div><p>  黑龙江的人参多产于乌苏里、绥芬和英额岭等处的深山树木丛林中,春季生,苗多在背阴湿润处。叶如芙蓉,中心一茎,俗名“百尺杵”,高的可达十几尺,低的也有尺余。每年4至7月开花,和韭菜花相似。丛大者如碗,小者如钟。6月开始直至秋后陆续结子,熟后自落。采参者一般在4至7月上山,9至10月陆续而归。黑龙江省山区过去山规较多,挖人参必须叫挖“棒槌”,用采参人的话叫“赶山”,不能提挖人参二字。在过去,挖到一株老山参是不容易的,“赶山人”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劳动。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因此,在人参的故乡,流传着许多悲苦哀婉的传说。</p><p>  在旧社会,“挖棒槌”是一种生死未卜,吉凶难测的冒险行当。挖参也就带有碰运气的神秘色彩,因此“挖棒槌”也就有很多禁忌和讲究。据说“赶山”人上山前要给“山神爷老把头”上供、磕头,这“山神爷”相传也是一位“闯关东”的“赶山”人,一辈子挖参未回家。死在深山莽林变成了山神,庇护着一切做“山利落”的穷苦人,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山神爷老把头”。采参人进山不能乱说话,见了人参要喊“棒槌”,别人问“几品叶?”你就要高声回答是几品叶。挖参者要身带红线,一旦发现人参便用两头拴铜钱的红线拴牢,这叫“锁棒槌”,因人参有“灵气”,不拴则会自动脱逃。然后用鹿骨椎挖人参。挖参者大都5人为一伙,推一人为长,称“把头”。陆行乘马,水行驾船。进入山谷后,安排好住处,便分头入山。得之便细细挖掘。挖参时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参须,全须者为全参,营养价值高。挖出后,为使人参不跑浆,要用树毛包裹,再包一层湿土,最后用桦树皮捆好。日暮后,大伙回到驻地,各取出所得给把头,接着便洗净而煮,晾晒干后5人均分。大东北,山莽莽,水漫漫,无边的森林里,人参多是丛生。百年老参周边,往往藏着小参苗,而这些药性未成的幼参是不能采的。采参人的规矩是:在一处地方挖得人参后,走时必得在近旁选择大树砍下“兆头”,以快斧剥下树皮,一点点刻写人参图形,几品叶、几棵,都要一一标示明白。“兆头”者,实为一种标记,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为向后来者宣示:曾有人在此挖得人参。另外一重深意则是:这里留下的幼参,可能已经长成,你来挖吧!</p><p>  人参属关东宝物,价格较高。但按其质量优劣价格差别较大。如清乾隆庚午年,足色者每斤银15两,若重1两以上则价倍增。1斤以上的价十倍。似人者属无价之宝。但到后期,由于受利益驱动而无休止的采挖,现黑龙江的山参已不多见,故药用者多为家参。</p><p>  其次说貂。貂产于东北山林之中,以黑龙江出产最多。貂体型不大,尾短而粗。爪甚尖利、善于爬树,常栖息在针叶林中,多半在夜间出来活动,主要还是在地面生活。主食为啮齿类和鸟类,喜吃松子、榛子等果实。貂胆小如鼠,声也如鼠,穿山跨树如履平地,十分快捷。它大都居于土穴或树洞之中。捕貂者设网于穴口或洞口,然后以烟熏之,貂畏烟而逃离出洞,遂入网中。也有带捕貂猎犬者,嗅其踪迹所在,然后守株待兔,坐等捕之。貂受惊后常串至树顶,则人犬皆息,静待其下。所以貂也并非好捕之物</p><p>  貂之所以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主要是贵在皮毛。貂皮是东北最重要的皮毛之一。貂皮的色、质不完全一样,大概因其栖息的树木不同而品种有别。栖息于松杉树林者有紫黑色,品位最贵,栖于白杨树林者,毛色稍鲜明,品位次之,栖于落叶松林及五叶松林者,品位甚劣。紫貂之中也略有差异,紫黑色毛平而理密者为上品,紫黑而理密者次之,紫黑而梳与毛平而黄者又次之。貂身上各部位的毛质也不同,脊部为钻草,色绀,为上;臀部为坐草,色黄,为中;腹部为拉草,色灰,为下。</p><p>  貂皮之所以贵重,主要在于其皮毛华贵而暖。辽金时代,富人便以貂皮为衣,为帽,甚至极富者还以其为被褥。此外,貂皮还是关外向宫廷进贡的贡品。当年努尔哈赤第一次进明廷进贡时便多带貂皮,其后便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贡貂也分等级,有一等、二等、好三等、寻常三等之分。官府按等级给价,选入等者充贡,不入者便自己自行出售。貂皮最初价格低廉,尤以卜奎(现齐齐哈尔)价格最低。后随紫貂数量减少,价格逐年上涨。尤其是现在,森林中的野生紫貂已不多见。</p><p>  至于乌拉草,名称各说不一。笔者认为其名来源于鞋。现在松嫩平原,凡20世纪50年代前在此生活过的人,对乌拉草是再熟悉不过了。乌拉草是一种水草,散在生长于草原湿地边缘,常与芦苇、蒲棒为伍。此草纤细若线,宽约1分,长约1尺至2尺,3棱形微有刺。其叶十分锋利,去水边拔乌拉草必须十分小心,捎不注意便会将手割破流血。采回后放在太阳下晾干后,再用本地特制的一种短把木榔头在木板上细细捶打,待成絮状后,便捆扎成捆放在通风之处,待入冬后置于鞋中,其保暖程度胜过皮毛和羽绒。在旧中国,黑龙江省农民生活贫寒,大都做不起布鞋,故冬季只能穿乌拉取暖。乌拉则是各地皮匠用牛皮加工制成的一种冬季御寒鞋,鞋前部微翘而尖,鞋面部捏满皱摺。为延长其使用寿命,鞋跟部大都钉两枚大铁钉做跟掌,帮上有皮耳穿绳扎缚在人的小腿上。穿乌拉也很有讲究,需先将乌拉草絮在乌拉四围,再放入毡袜(大多数都不用毡袜),乌拉草被踩实后遂成鞋状,取放十分方便。</p></font>
发表于 2012-12-6 14: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5: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解 关东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6: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关东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1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18: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东三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头老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8 2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解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0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 15: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