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41|回复: 34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6 1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乐玉璧

    东汉。青色,有赭色浸蚀。扁平,上部镂雕篆书“长乐”两字及双螭。螭独角,细颈,曲身,四足,长尾,相对环抱两字。下部为谷纹璧,谷粒较高,排列稀疏。“长”字之上有一扁孔,以备穿系佩带。璧外缘阴刻篆书五言诗一首,末署“乾隆戊申御题。”此璧深得乾隆帝珍爱,一直为宫廷陈设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高18.6厘米
      宽12.5厘米
      孔径2.6厘米
      厚0.5厘米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谷纹玉杯

    西汉。青色。直口,平沿,腹深呈筒形,圈足较高。腹部上下端线刻勾云纹,
中部满饰谷纹。造型别致,纹饰规整。1976年广西贵县墓葬出土。现藏广西壮
族自治区博物馆。

高11.2厘米
口径4.5厘米
足径3.1厘米
B9C8CEC6D3F1B1AD_1107657418.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金环玉耳坠

     西汉。由金牌、玉坠组成。玉坠白色。金牌呈山字形,背有乙字形钩。正面边饰串珠纹,内用金片掐成鹿体形的轮廓,中嵌绿松石(多已脱落),下边有钩可与玉坠相连。玉坠呈扁平椭圆形,外有连珠纹金边包镶(其中一件缺),坠身镂雕蟠龙和螭虎纹,以细线刻划兽形细部。玉坠为汉族制作,金牌为匈奴族喜爱的纹饰。由金玉组合耳坠,反映了当时民族的融合。1979年内蒙古准格尔匈奴墓出土。现藏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

       通长10厘米
       宽5厘米
       金牌高3厘米
       厚0.3厘米
       玉坠高6.5厘米
       厚0.4厘米
       宽4厘米
BDF0BBB7D3F1B6FA_1107657486.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夔龙纹玉环
    西汉。白色。体扁平,环体为一透雕变形夔龙。回转曲折,首尾相接,呈腾跃飞舞状。龙身回折处雕凤、麟、熊三神物,姿态灵活,构思新颖。1982年江苏徐州墓葬出土。现藏徐州市博物馆。

径7.9厘米
厚0.3厘米
D9E7C1FACEC6D3F1_1107657552.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刘修金缕玉衣

    西汉。黄色。包括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左右足套及遮裆等部分。各部分别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三块,金丝约2.567千克。玉片多为梯形和长方形, 少数为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四边形,正面抛光,色泽协调一致。金丝较粗,断面为圆形,两端细锐便于穿孔。连缀时为相邻四片的四孔用两根金丝由背面十字交叉对角相连,穿孔到正面后,再交叉向右拧成圆结。出土时左右裤筒的下部均截下一段,展开后盖在腹部;死者胳膊比袖筒短,两手放在袖筒内,可见这套玉衣比穿者身材略大。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眼盖两件、玉鼻塞两件、玉耳?两件、玉蝉形口?含一件、玉肛门塞一件、玉生殖器罩一件等九窍塞。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通长182厘米
C1F5D0DEBDF0C2C6_1107657656.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龙凤纹玉佩

     西汉。白色。扁平,形如不规则的璜。上部镂雕单凤,回首,长冠,长尾。中部镂雕同体双龙,回首相对。下部饰卷草纹。龙、凤皆以细小的阴线饰羽翅、鳞甲。两面纹饰相同。线条纤细如游丝,琢磨精湛。1977年江苏扬州妾莫书墓出土。现藏扬州市博物馆。
             长12厘米
             宽5厘米
             厚0.3厘米
C1FAB7EFCEC6D3F1_1107657724.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龙纹璜形玉佩  
  西汉。青白色。体扁薄,镂空并体双龙呈璜形。龙首在两端,作回首状,双身在中部衔接,两尾相交于身下,角贴于颈部,张口露齿。龙体刻有阴线纹。顶部正中和两龙颈部各有一圆孔,可穿系佩饰。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墓出土。现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长10.7厘米                    
中宽3厘米
C1FACEC6E8ABD0CE_1107657796.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龙纹玉璧
    西汉。深绿色,有白斑。体扁平,两面纹饰相同。周缘起棱,内圈饰三组一首双身夔龙纹,并有刻纹相隔。中圈饰谷纹,外圈饰七组夔龙纹。由三周绳索相隔。此器径大体厚,图案复杂。出土时,置于墓主的背部,并留有十字形绢带痕。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墓出土。现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外径33.4厘米
        厚1.1厘米
C1FACEC6D3F1E8B5_1107657900.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龙嬉朱雀玉佩

    东汉。青色,有杂色。佩横长,略弧曲,近似矩形,中有镂孔。两端各雕一龙一雀,首尾衔接,身肢缠绕。龙体庞大,雀躯小巧,皆雕琢剔透,精微处以细线勾勒,栩栩如生。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长15.6厘米
      宽7厘米
C1FAE6D2D6ECC8B8_1107657983.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10: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美玉共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龙形玉Δ
        西汉。青色。体扁薄,呈弧形,宽端雕琢成龙首,尖端如锥为龙尾,全身浅刻勾连云纹。弧上镂空雕琢纠结的螭虎纹和凤鸟纹。两面纹饰相同。龙口镂刻成椭圆形穿孔,用以系佩。1972年江苏徐州墓葬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馆。
           长11.2厘米
           厚0.25厘米
           宽2.9厘米
C1FAD0CED3F1A6A4_1107658077.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