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 2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千年小何于2012-12-01 18:02发表的:
不行
那樣30度也要等上1個月 是的,我又上网学习一下资料。两种蟋蟀生活史的季节调控机理
赵吕权
【摘要】:光周期对于生长在温带地区蟋蟀的季节发育及保证完整的生活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周期或日长给蟋蟀提供了一种比较可靠的季节信号,通过这种季节信号,使蟋蟀感受季节的变化,而使其生活史与季节保持同步。本文就光周期对小悍蟋Tartarogryllus minusculus若虫发育及成虫繁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30℃连续长日(LD 16:8h)条件下,小悍蟋若虫60日内全部供试个体完成羽化,而在连续短日(LD12:12h)条件下,小悍蟋若虫120日内仍只有90.7%的个体完成羽化。将短日条件下小悍蟋若虫分别于第7日和第35日转移到长日条件下,被转移若虫发育速率都比连续短日条件下要快。并且随着转移时间提前,这种促进效果欲发明显。而反方向的转移结果明显不同,分别于第7日和第20日将长日条件下的小悍蟋若虫转移到短日条件,被转移若虫的发育速率和连续长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速率基本相同,其发育速率并没有受到抑制。并且转移时间的先后对小悍蟋若虫发育速率的影响也不大。这表明小悍蟋在短日条件下诱导产生了滞育,并且低龄阶段对长日条件比较敏感。光周期不仅影响小悍蟋的若虫发育,而且也影响成虫的繁殖。长日条件下的成虫产卵量显著多于短日条件下的成虫产卵量。但是,光周期对成虫产卵前期间及卵期间无明显影响。根据上述结果和野外越冬虫态的调查,小悍蟋在株州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滞育若虫越冬。 温度对卵滞育的产生、维持及消除起着重要的作用。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卵滞育的温度调控较为复杂。在30℃、25℃、20℃的温度条件下,黄脸油葫芦卵的孵化率分别为14.7%、17.9%、36.9%,说明黄脸油葫芦存在着卵滞育。黄脸油葫芦的滞育卵经低温处理后,滞育率显著降低,低温对其滞育的消除有明显的效果,解除滞育需要低温处理40日以上。黄脸油葫芦卵粒低温处理20日后,先置于20℃低温1、3、5、7、20日,再转移至25℃,20℃处理的时间越长,卵滞育率越高,表明发育起点以上的低温,有恢复黄脸油葫芦卵滞育强度的作用。黄脸油葫芦卵粒低温处理20日后,先置于30℃加温1、2、3、7、12同,后再置于20℃。随着间插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率也增加,表明高温能够促进黄脸油葫芦卵滞育的解除。黄脸油葫芦卵滞育复杂的调控机理,对于在冬季维持滞育,春季来临之后,消除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悍蟋 黄脸油葫芦 光周期 滞育 温度 若虫 卵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Q96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