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发帖,狼爱鸟大哥回复中提及了一个词“低温繁育”,今日得空,特撰此文,望与大家探讨。
众所周知,七彩文鸟来源于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的气候属于普遍高温干旱,从而造成七彩文鸟耐热不耐寒,耐干不耐湿的生存习性。
七彩文鸟在中国经过许多年的繁育,渐渐适应了国内部分地方的气候,我觉得要想让七彩文鸟能够在中国遍地开花,就一定要让七彩文鸟的饲养从人为营造慢慢过渡到自然适应,这一过程艰难但必要。下面介绍一些本人的饲养经验,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是自身经历。
本人所处上海的天气极具南方特点-——潮湿,冬天时候温度虽然不会跌破零下十度,但是属于湿冷,来这里的北方朋友都说感觉比北方还冷。这样的气候为我的七彩之路埋下了许多陷阱。从这些“陷阱”中爬起后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个人认为,七彩文鸟低温繁育的关键是鸟的健康,“以存活为首要任务,以繁殖为奋斗目标”。对于初次尝试低温繁育的朋友来说,如果有条件,以本地子二代七彩作为种鸟,成功几率会大大提升。本地子二代的七彩从出壳之时起就开始适应本地气候,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规避了自身生存缺陷。养家只需考虑怎样繁殖即可。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鸟友,可以选择异地购鸟,南北杂交,这样可以提升本地鸟的质量,本人从早些年开始引入异地鸟源,初次引入,损失较大,痛定思痛。异地鸟源的关键就是要体质好,试想本来就是长途运输外加环境骤变,如果鸟自身体质不过硬,那后果几乎是不容乐观的。所以要选择可靠的异地养殖户或鸟友购鸟,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对于异地购得的鸟,首要任务不是繁殖,而是适应、存活,我认为只要活着总会下蛋,只是迟与早,多与少的问题。
本人每年基本在九月中下旬配对挂窝,这时候秋高气爽,环境事宜,此时分笼配对,有利于保证七彩顺利度过应激,适应繁殖环境。分笼后即以繁殖饲料为主。心急的鸟友在配对后天天掏窝找蛋,以个人经验来说,七彩配对以后,何时开产并不一定,影响因素或许有以下几点:鸟龄,饲料,环境,发情程度等等。甚至于有的鸟几个月也不下蛋,这就需要拆对重配或是调整饲料结构了。
低温繁殖的一个矛盾问题就是通风和保温之间的平衡。如果一味密闭保温,容易造成鸟房空气质量差,从而导致鸟儿生病,最为凸现的病症就是气囊螨,所以本人采取阳光下打开前后门窗通风,保证鸟房空气新鲜。阳光减弱气温下降以后及时关闭门窗,以保温。值得注意的是,在鸟体质过硬,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通风,如果鸟儿并未事先调理适应,不建议通风。
低温繁育中的亲鸟和雏鸟应当给予全价饲料,注重蛋白质和脂肪饲料的供给,吃得好长得好才不容易生病。七彩幼鸟期间完全靠保姆鸟饲喂,所以保姆鸟的食谱直接影响幼鸟,笔者遇到过保姆鸟在谷子、蛋小米同时提供时,偏食谷子,很少进食蛋小米。有的十姐妹不爱吃菜,放入的菜叶当做洗澡之用。此等稀奇古怪的情况不多,但偶会发生。这就需要饲养者在保姆代孵之前就确保保姆鸟的饮食习性符合七彩繁育要求。这一点如果用自己繁育的子二代保姆问题不大。
低温繁育中,每对保姆鸟代孵七彩蛋的数量应少于暖气繁殖,因为气温低的缘故,未被亲鸟身体全部覆盖的蛋不易发育,或发育不良,同理一窝也不宜哺喂过多七彩幼鸟。
七彩幼鸟在睁眼之后,独立之前,要经常注意是否掉出窝外,如果掉出后未被及时发觉,几乎全部死亡,这一点,像本人一样用草窝的鸟友应当更加注意。经过本人观察,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归则于保姆,好的保姆饲喂的小鸟很少出现掉出窝外的情况。
小鸟羽毛丰满后,最好让保姆鸟多带一段时间,因为低温下,小鸟的生长略微缓慢,抗病抗寒能力需要培养时间,具体延长天数按照鸟的体质程度决定,一般独立进食一周以上,可以抓出独立生活。如果发现一窝中有个别弱雏,本人采取“大并小”原则并入其他正在哺喂的窝内继续哺喂。
本人采取小鸟断奶的方法是,抓出两到三窝小鸟放入大笼,同时放入一对十姐妹,以防其中尚有需要哺喂的弱雏,也有利于七彩幼鸟大胆进食。
低温繁育最基本的介绍就是这点,其中许多细节尚待各位鸟友慢慢检验,归根到底一句话:养鸟无捷径,全靠多用心。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此文小太阳原创欢迎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