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17 13: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近年来,古琴收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热点。在国外,一架宋代或明代名家制作的古琴,卖价曾高达20万美元。在国内,古琴拍卖更是好戏连台。不久前,在天津市文物公司举办的文物商品展销会上,一张标价6万元的明代潞一琴,最后以49万元的价格拍出,成为当年天津市收藏界
的十大新闻之一。在本月的嘉德拍卖会上,一张唐代古琴“九霄环佩”的估价就在人民币250万至350之间。
据介绍,该张“九霄环佩”古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杉木制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琴轸以白玉制成,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为暗朱红漆色,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间以小牛毛断纹。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寸许大字,朱漆隶书“至德丙申”四字(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即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琴名“九霄环佩”,龙池下刻“清和”篆印,另有略晚些时的刻印两方“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该琴为原上海文史馆馆员沉迈士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递藏,早年曾流于海外。
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拨弦乐器之一,音域广阔,音色优美,富于变化;既可独奏,又可合奏,还能为歌者伴奏(古称弦歌)。而古往今来,众多令人心荡神迷的音乐故事又都与古琴有关,如文姬归汉(琴曲《胡笳十八拍》)、昭君和亲(琴曲《秋塞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琴曲《高山流水》)、司马相如寄琴心(琴曲《凤求凰》)等。今天它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在世界乐坛享有美誉。1977年8月22日,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内载一张永久性镀金唱片,录有27段世界名曲,其中就有中国古老的琴曲《高山流水》。
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李祥霆向记者介绍说,我国文革前弹琴者基本都用明代的老琴,目前国内的古琴爱好者或学习者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近20年新制的古琴。但传世的古琴(包括明代或明代以前)从音色、结构来说,属于上等品的并不很多。现存世的宋朝古琴已比较少见,一般只有长期从事古琴艺术或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才可能拥有。而唐朝的古琴更是稀少,有不少号称为唐代或宋代的古琴其实是明朝古琴或后世仿照的。不仅如此,即使是真正流传至今的唐琴或宋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音色好的也是少数。就像中央音乐学院的唐朝古琴“太古遗音”,虽然造型做工绝对属于上等,但音色并不是很好。此外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唐朝古琴“枯木龙吟”音色也明显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琴“飞泉”及“玉玲珑”。就目前所知和公认的唐代古琴在世界范围内大约也不超过30张。
李祥霆指出,古琴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并且一直流传发展至今,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活的艺术,但它又是高处不胜寒的艺术,而且是在造形、灰漆等工艺、制作都较为考究的艺术。所以在古董乐器收藏中,古琴应是极为重要的古董。一般乐器时间长了容易损坏,而且无法修复使用。古琴之所以流传时间长久在于它能被修复,并且历史越久,音色越好(这一点西方的小提琴与之类似),而其他乐器则是越旧音色越不好。古琴由于本身底板面板木头较厚,结合部分也比较宽厚,便于修理。而且在修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比如灰漆的颜色不一反而会成为古琴的一种古朴美。
据专家介绍,除了此次嘉德拍卖会上拍卖的这张据传为吴金祥先生递藏的“九霄环佩”外,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大连还各有一张“九霄环佩”古琴。这其中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九霄环佩”,从造型及其各个方面而言都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而此次拍卖的这张“九霄环佩”能否在此次拍卖会上觅得知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