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35|回复: 19

『讯息』古琴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7 1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琴收藏

琴,又名古琴,因古作五弦,周初增为七弦琴,亦称七弦琴。据传,古琴系伏羲、神农所造。虽不足为信,但早期形制的古琴,却有战国时的曾候乙墓等出土文物为证。

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拨弦乐器之一,音域广阔,音色优美,富于变化;既可独奏,又可合奏,还能为歌者伴奏(古称弦歌)。演奏时,右手弹弦,左手按弦,有吟、揉、绰、注等手法,全凭指上功夫。苏东坡作《听琴》一诗:“若言琴上有琴声,人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群指上听。"

古往今来,有许多令人心荡神迷的音乐故事与琴有关,如文姬归汉 (琴曲

《胡茄十八拍》)、昭君和亲(琴曲《秋塞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琴曲《高山流水》)、司马相如寄琴心(琴曲《凤求凰》)等。《后汉书·蔡邕传》还记载了一则关于"焦尾琴"的传说:东汉时,大文学家蔡邕任议郎,因受权臣诬陷,亡命江南。一日,在吴地一偏僻山村,见吴人有烧桐木煮饭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清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日焦尾琴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古琴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在世界乐坛享有美誉。1977年8月22日,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内载一张永久性镀金唱片,录有27段世界名曲,其中就有中国古老的琴曲《高山流水》。

近几年,古琴收藏成为艺术品市场一大热点。在国外,一架宋代或明代名家制作的古琴,卖价高达20万美元,颇令藏家惊叹。在国内,古琴拍卖更是好戏连台。不久前,在天津市文物公司举办的文物商品展销会上,一张标价6万元的明代潞一琴,以49万元的价格拍出,成为当年天津市收藏界的十大新闻之一。而由翰海艺术品拍卖会推出的、被誉为明代第一琴的"飞瀑连珠",引起了买家的极大兴趣。据说,这张573年前的古琴系朱元障第十七子朱权亲制。朱权博学多才,尤精通音律,曾撰辑《神奇秘谱》,收入琴曲63首,是我国现存刊印最早的琴曲集。他一生督造古琴无数,惟有“飞瀑连珠”有幸流传至今且尚可奏;拍卖现扬,悠扬的琴场激起阵阵“拍浪”。经过激烈争夺,该琴,以90万元的天价落槌,为一位志在必得的买家所获。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12: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弦乐器,又称瑶琴、玉琴,另有名“丝桐”、“绿绮”,传说自伏羲始就有此乐器,有五、七、九、十弦不等,最多达廿七弦,其中七弦最为常见,所以又称“七弦琴”。演奏时声音是从底板上的两个出音孔反转出来的,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沼。古琴的音位在琴面的外侧,一共有13个,叫作“徽”。与一般乐器不同的是,古琴的名字都十分高雅,像“九霄环佩”、“飞瀑连珠”、“松石间意”等等。古琴的音域广阔,音色优美,可独奏,亦可合奏,还能伴奏,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琴曲中广为人知的有《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凤求凰》。

  这两年,古琴收藏成了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热点。宋、明的古琴在海外拍卖中表现十分不俗。2003年7月北京嘉德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的“九霄环佩”是国内艺术品市场上首次出现的唐代古琴。据介绍,该张“九霄环佩”古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杉木制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琴轸以白玉制成,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为暗朱红漆色,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间以小牛毛断纹。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寸许大字,朱漆隶书“至德丙申”四字(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即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琴名“九霄环佩”,龙池下刻“清和”篆印,另有略晚些时的刻印两方“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据了解,该琴为原上海文史馆馆员沉迈士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递藏,早年曾流于海外。该次拍卖中“九霄环佩”以346.5万元的价格创下古琴拍卖的世界记录。

  这个记录不久就被另一架唐琴打破。在2003年11月的嘉德秋季拍卖会中,藏界泰斗王世襄先生收藏的唐“大圣遗音”琴以891万元的价格再创记录。该琴为桐木胎,色紫如栗壳,金徽玉轸,遍体蛇腹断纹。圆形的龙池上方刻有草书“大圣遗音”四字,池两侧则刻有“峄阳之桐,空桑之材,凤鸣秋月,鹤舞瑶台”,池下方还有“困学”、“玉振”两款印。整架琴造型浑厚优美,漆色摧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古朴,金徽玉轸,富丽堂皇。

  今年的5月,在2004年荣宝春季拍卖会上又出现了一架珍贵的古琴,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制作的“龙吟虎啸”琴。这把“龙吟虎啸”古琴为仲尼式,以虫蛀古桐材所制,通身髹以黑漆,久经使用,手指袍袖磨擦处露栗壳色漆,蛇腹断纹满布其上,古气盎然。琴背池上刻隶书“龙吟虎啸”四字,其下嵌一片古玉。琴通长122厘米,额宽19厘米,尾宽14厘米,四五徽间最厚处达6.5厘米。琴面金徽13枚,弧度浑圆头尾一致。据故宫博物院古琴专家郑珉中介绍,该琴腹中左刻一行“松雪道人识”五字。“松雪道人”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号,可见“龙吟虎啸”琴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元代大家赵孟頫除了书法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外,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很高。这把“龙吟虎啸”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第一把赵孟頫制作的古琴。在拍卖会现场,这把有近千年历史的古琴在众多买家二十多轮的争夺下终以385万元成交,而起拍价仅为80万元。

  古琴不仅在收藏品市场上日益火爆,它的人文价值也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1月7日在其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这是继2001年5月中国昆曲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却由于曲高和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艺术品市场的火爆,申遗的成功,也许会让这个古老的高雅艺术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13: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近年来,古琴收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热点。在国外,一架宋代或明代名家制作的古琴,卖价曾高达20万美元。在国内,古琴拍卖更是好戏连台。不久前,在天津市文物公司举办的文物商品展销会上,一张标价6万元的明代潞一琴,最后以49万元的价格拍出,成为当年天津市收藏界
的十大新闻之一。在本月的嘉德拍卖会上,一张唐代古琴“九霄环佩”的估价就在人民币250万至350之间。
  据介绍,该张“九霄环佩”古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杉木制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琴轸以白玉制成,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为暗朱红漆色,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间以小牛毛断纹。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寸许大字,朱漆隶书“至德丙申”四字(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即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琴名“九霄环佩”,龙池下刻“清和”篆印,另有略晚些时的刻印两方“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该琴为原上海文史馆馆员沉迈士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递藏,早年曾流于海外。
  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拨弦乐器之一,音域广阔,音色优美,富于变化;既可独奏,又可合奏,还能为歌者伴奏(古称弦歌)。而古往今来,众多令人心荡神迷的音乐故事又都与古琴有关,如文姬归汉(琴曲《胡笳十八拍》)、昭君和亲(琴曲《秋塞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琴曲《高山流水》)、司马相如寄琴心(琴曲《凤求凰》)等。今天它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在世界乐坛享有美誉。1977年8月22日,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内载一张永久性镀金唱片,录有27段世界名曲,其中就有中国古老的琴曲《高山流水》。
  据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李祥霆向记者介绍说,我国文革前弹琴者基本都用明代的老琴,目前国内的古琴爱好者或学习者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近20年新制的古琴。但传世的古琴(包括明代或明代以前)从音色、结构来说,属于上等品的并不很多。现存世的宋朝古琴已比较少见,一般只有长期从事古琴艺术或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才可能拥有。而唐朝的古琴更是稀少,有不少号称为唐代或宋代的古琴其实是明朝古琴或后世仿照的。不仅如此,即使是真正流传至今的唐琴或宋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音色好的也是少数。就像中央音乐学院的唐朝古琴“太古遗音”,虽然造型做工绝对属于上等,但音色并不是很好。此外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唐朝古琴“枯木龙吟”音色也明显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琴“飞泉”及“玉玲珑”。就目前所知和公认的唐代古琴在世界范围内大约也不超过30张。
  李祥霆指出,古琴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并且一直流传发展至今,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活的艺术,但它又是高处不胜寒的艺术,而且是在造形、灰漆等工艺、制作都较为考究的艺术。所以在古董乐器收藏中,古琴应是极为重要的古董。一般乐器时间长了容易损坏,而且无法修复使用。古琴之所以流传时间长久在于它能被修复,并且历史越久,音色越好(这一点西方的小提琴与之类似),而其他乐器则是越旧音色越不好。古琴由于本身底板面板木头较厚,结合部分也比较宽厚,便于修理。而且在修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比如灰漆的颜色不一反而会成为古琴的一种古朴美。
  据专家介绍,除了此次嘉德拍卖会上拍卖的这张据传为吴金祥先生递藏的“九霄环佩”外,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大连还各有一张“九霄环佩”古琴。这其中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九霄环佩”,从造型及其各个方面而言都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而此次拍卖的这张“九霄环佩”能否在此次拍卖会上觅得知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18: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美妙的乐器,非常有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1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下面引用由yanke05982004/11/17 06:43pm 发表的内容:
美妙的乐器,非常有感染力。
谢谢,终于遇到知音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21: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八老.成都的王化德(音)老师有一把唐琴.好象是开元13年的.今年金庸老先生来成都时.王老就用这把琴抚了一曲高山流水.金老是十分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2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下面引用由金玲子2004/11/17 09:28pm 发表的内容:
八老.成都的王化德(音)老师有一把唐琴.好象是开元13年的.今年金庸老先生来成都时.王老就用这把琴抚了一曲高山流水.金老是十分高兴
谢谢你的这个讯息,谢谢你!欢迎常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2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八老.我一定找一个机会把这把琴照一张像传给大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7 2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7 2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讯息』古琴收藏!!!

下面引用由金玲子2004/11/17 10:16pm 发表的内容:
八老.我一定找一个机会把这把琴照一张像传给大家看.
谢谢,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