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蟋蟀多年了,玩鸣虫一年多,感觉小蛉虫不能脱水,脱水易亡,听叫选冬蛉是上策,选黑、白虫底板是关键,秋季野采蟋蟀、油葫芦、马蛉、长鄂都是听叫声洪亮的采几只,到家再根据叫的表现取舍,蟋蟀最长只养到12月中旬,野生的油葫芦、长鄂今年第一次正式养,现在很喜欢听它们叫,野采的两只马蛉听了一个月后,进了8只秋大黄,马蛉就放生了,现在秋大黄全部走了,也只养了2个月,去年有条秋大黄还养了3个半月,自己感觉今年养鸣虫的水平进步了,可是大黄,嗨,有点失望!现在后悔把马蛉放了,哈哈!这就是积累自己的感觉,来年就知道了,8月中旬野采的地蟋类都在鸣叫着,本地的墨蛉太少了,去年野采了3只,寿命都在4到5个月,肯叫,今年只捉到一只,个子小,音量不小,去年买过两盒墨蛉,那级别比野采的差多了,说明野生底板好,这只估计能过春节,很喜欢,有机盒补充了本地3只斑蛉,兹、兹的叫也喜欢,第一年养,这本地多。我喜欢养本地能野采的上述品种,皮实,好养!青蛉、竹蛉、金钟、蝈蝈、小寰、中华螽斯、似织娘都养过,金钟和蝈蝈需要购买,其它本地都能野采到,去年什么鸣虫都想养,经过一年的沉淀和感觉。对鸣虫的喜欢是不变的,而且更深了,但对鸣虫喂养的种类有选择了。秋季野采本地地蟋类(蟋蟀、油葫芦、长鄂、马蛉、斑蛉)和墨蛉喂养,冬季补充时购买黑、白虫和大黄!今年没有捉长辫草螽来养,有点遗憾,这好养、皮实、肯叫。买虫要去南京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本地距离南京140公里,结合实际和自己的感受选择上述玩法!哈哈,适合自己的就是真好!其它都是浮云!纯聊,不对之处见谅!祝朋友玩的开心快乐!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