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17 2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春天,都有大批的候鸟,来大庆栖息、繁殖。这儿,有它们需要的水和草原。
其中,有种小家伙儿,个头比麻雀稍大,样子也差不多,就是颜色,比麻雀深些。
小家伙儿叫云雀。当地人,叫它“阿(读e)兰”,南方称它为“叫天子”。
以数量论,云雀家族,没有红嘴鸥“鸟多势众”。以“身份”论,它也没有丹顶鹤、大鸨、东方白鹳那么“金贵”。
但是,它却是大庆这片草原上的绝对“主角”。因为,它有着美妙无比的歌喉。
云雀“叫口”,百灵“闭口”
每年开春,候鸟大军,会陆续返回大庆草原。云雀,就像是它们的先锋官,总是最先到达。
云雀一“回家”,沉寂了几个月的大庆草原,马上就热闹起来。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它们似乎什么也不干。每天,就在草原上空,悠扬婉转地唱。
鸟叫和鸟唱,是两码事。当地人,把鸟唱称之为“哨”。
一般的鸟,飞行时,只能发出短促的叫声。想要唱歌,都要先找根树枝敛翼落脚,然后才能开腔。
可云雀有“绝活儿”。
它是鸟中的“直升机”。不仅能垂直起飞、降落,还能把身体“悬”在空中唱歌。而且,一唱就是几十分钟。
鸟唱歌,称为“叫口”。模仿其它鸟叫,称为“学口”。
大部分鸟,只会一种“叫口”,养鸟人称为“一口哨”。
在鸟的“歌坛”上,名气最大的,是百灵。它不仅嗓子好,“叫口”多,还爱模仿其它鸟叫。因此,“学口”也多。
可它一旦遇见云雀,就彻底“没电”。
云雀的嗓子,比百灵还亮。“叫口”,比百灵还多。
它俩遇到一起“赛歌”,云雀“口急”,总是抢先一步张嘴。加上声音响亮、清脆、婉转,一鸟独唱有如几只鸟合唱,百灵怎么也模仿不上来。最后,能被云雀活活气死。
因此,云雀,才是鸟中“歌王”。
天上“歌王”,地上“狐狸”
云雀是鸟中的“狐狸”,非常狡猾。
它从不在树上“歇脚”。要么,让自己停在空中;要么,就落到草地上。
身在空中,视野开阔。只要鹰、隼等食肉类猛禽一出现,它就能发现,可以利用垂直升降的优势,及时、迅速地逃避。
在草地上的安全系数,就更大了。那么个小东西,往草里一“猫”,即使鹰、隼的眼神很锐利,也很难找到它们。
生儿育女的时候,云雀的警惕性更高,行动的隐蔽性更强。
它的窝,多选在草原上的“马蹄坑”里、草根的凹陷处。看似平常,其实相当隐蔽。
云雀是夫妻轮流孵化、喂养儿女。
当云雀正在孵化时,要是受到惊扰,它不会直接从窝中起飞,而是急速跑出一段距离,然后再起飞。这样,它的窝就不易暴露。
宝宝出壳后,它们的父母捕食回来,从不直接落在窝边,而是在距窝十几米远的地方,落下,起飞;再落下,再起飞。多的时候要重复三四次。最后找个地方落下,然后,再潜行几十米回窝。
小鸟出壳后十天左右,就被父母带离“老窝”,在草原上过起“流浪”生活。
“野子”“野唱”,才饱耳福
宠鸟,要么长得好看,要么唱得好听。
云雀是鸟中“歌王”,当然深受养鸟人的宠爱。
不过,想让云雀在笼中唱歌,可要费点儿周折。
草原的成年云雀,被养鸟人称为“野子”。
别看那些“野子”在草原上唱得贼拉欢实,可你要是把它抓进笼中,大多数都会给你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少数“没心没肺”的云雀,也要养上一年半载,才会张嘴唱歌。
不过,养鸟人有办法,他们从“鸟娃娃”抓起。
当云雀刚开始孵蛋时,想办法找到它的窝,做上记号。
小云雀孵出后一周左右,就可以按记号找到鸟窝,将小家伙们“连锅”端回笼中。
这个时间很重要。去早了,拿回的小鸟养不活。去晚了,小鸟已经离窝了(俗称跑窝子)。
在“监狱”中长大的云雀,不知道怕人,所以才会在人面前唱歌。
想想,那些养鸟人如此对待云雀,实在有些“缺德”。为了一个人的“耳福”,就把云雀“关押”了一生。
想听云雀唱歌,到草原上听就是了。毕竟,自然的歌唱,才是真正的天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