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人问我什么事无水黑虫,很早就想发一篇日志给大家讲解一下了,平常工作很忙,正巧今日下雨也不得出去,正好抽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的无水黑虫。
鸣虫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不衰而旺,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和对事物欣赏度的提高,对鸣虫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对我们份虫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老传统不能丢,好的东西留下,不足的地方可以加以改进。就拿黑虫(油葫芦)来说,“水”困扰份虫者多年,水大了不行,水少了也不行,没有潮湿黑虫不好脱皮也不利于生长,有水就有菌,黑虫在瓮里拉的粪便沾水时间过长就会变质、生菌、生水狮子和潮虫子,对黑虫的生长不利。最厉害的是水狮子,黑虫在脱皮变成虫的过程中水狮子极容易侵入它的身上和膀子上,造成对黑虫的损坏,叫不出声音来,因为水和潮湿有的非常最后都以干不下去而告终。
我对黑虫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喜爱,因为它叫的声音有起有伏、颤颤悠悠,听一个好的黑虫是一种享受啊!但是我份虫多年因为这个“水”也很是困惑。我还喜爱蟋蟀,到了捉蟋蟀的季节,每年我都要去农村地里去捉蟋蟀,正好可以研究和观察野生黑虫在自然界里的生活习性。经多年观研究和实践在老重瞳不能丢的基础上与2011年4月份研究出无水黑虫,也就是说把水去掉!瓮里的水狮子和潮虫子没有了,份出来的黑虫又紧又亮还爱叫、寿命也加长了。人们在喂养过程中虫具不用点水,干即可。叫的温度为18°C~21°C(注:虫具可以用水涮,但是必须待虫具底干后再将虫子放里),见湿见干。
将鸣虫文化发展下去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研究和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