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31|回复: 9

[声像] 茶余饭后话蛉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2 16: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鸣虫种类较多,如蟋蟀、油葫芦、蝈蝈、竹蛉(学名树蟋)黑金钟、绿金钟﹑扎嘴儿、金铃子。前三种有三大虫之称,自然环境下,秋虫的寿命一般不过四个月,最晚活不过十二月底。而京城春节前后鸣虫市场上出售的冬虫,是“虫儿把式”在暖洞子里“份”出来的。如今社会安定,国力强盛,这种有钱有闲阶层的稀罕物,也被普通百姓所喜爱。
三大虫之首的蟋蟀,又名促织、北京俗名蛐蛐。即爱鸣又好斗。饲养者最多,市场最大因此独占熬头。被誉为“天下第一虫”。饲养蟋蟀的历史达千年之久,《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提储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南宋丞相贾似道专门为其撰写《促织经》来研究蟋蟀。可见中国休闲文化底蕴深厚,渊源流长。蟋蟀当以六、七厘者为贵(秋虫斗蟋蟀,须用戥子称,最大者八厘;冬日得六、七厘者为上乘),黑麻头、黄麻头、白麻头、螓椒头等品色不计,盖虫须为虫之神经最敏处,搭须交触,雄即思偶,思偶则鸣。
蟋蟀分布极广几乎遍部全国个地,所以又有北虫,南虫之分。北虫是华北地区各省产的虫,其中以山东,河北地区最为出名,著名产地有山东宁津,宁阳,长青,乐陵等地,河北的保定,蓟县等地。北京是中国蟋蟀文化发源地之一,在明清时代还产有好品种,五,六十年代北京的西山,十三陵,苏家坨等地都出好虫,在内成的故宫、北海、天坛,护城河也能捉住七八厘的大虫,但受现今城市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建筑工程,人口的稠密等因素,蟋蟀数量减少,品种也严重退化。天津本地极少产出名虫,但斗养之风远远超过北京,养虫水平在全国屈指可数。
南虫以浙江、上海,江苏产虫为主,其中名产地有浙江的上虞、杭州、嘉兴、海宁、绍兴;江苏的南京、无锡、苏州、扬州;安徽的黄山、合肥;上海的金山、浦东、吴淞等地。
蟋蟋到冬天作为鸣虫畜养的时候一般不叫蛐蛐,而称为“白虫”,白虫的鸣声相对来说变化不多,但有宏亮刚烈的特点,在连续不断的情况下,颇像蝈蝈的叫声。饲养蟋蟀可听其鸣,看其斗。每到中秋时节各地都有斗蟀大赛,还有南北大赛等等。使蟋蟀文化大大发展。
其二油葫芦,油葫芦是冬季鸣虫中最常见的一种,也称“黑虫”畜养的人也最多。油葫芦在蟋蟀中是个头较大的一种,野生油葫芦体长约二厘米半;而人工孵育的由于多代选优培养,个头要大一些,体长可达三厘米。体色有黑、褐多种,有油光,腹部为黄褐色。头部呈球状,顶黑色,复眼四周、头正面及两颊为黄褐色,有带状纹。油葫芦常见种类,从体色上看,有黑油葫芦,体色漆黑闪亮,鸣声幽雅且富于变化,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对这种油葫芦,玩家讲究的是体色乌黑纯正,不带一点杂色,观赏价值高。其中有一种翅长超过尾端者,俗称“翅子”,是为珍品。有一种俗称“花镜”者,据说是从南方传来,体大健壮,浑身乌黑油亮,闪闪发光,十分受看。挑选油葫芦以个大、翅长、头小、项阔为原则。老年间有十二字名言“飞翅美,长翅贵,玻璃脆,琵琶响。”油葫芦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每年7-8月在田地里,瓦砾下,草丛中都能听到它发出“吉-悠悠悠” 略带金属颤音的鸣叫,其“悠”可拉长到5至6个。长者可达9次以上,被爱好者称为“九转油铃”,视为极品。更有甚者可达12-13个“悠”以上,是罕见的珍品,美名“十三悠”在玩界广为流传。85年我曾在北京龙潭湖鸟市旁一小饭馆里,见一老者怀揣一条,老者讲此虫可达13个“悠”。我听其鸣声在8-10个间,但实属少见。另外,油葫芦的叫声还是画眉,百灵,靛颏及黄雀儿叫口中不可缺少的一口。尤其黄雀儿叫口中,一只能发出红子,喜鹊,油葫芦音黄雀儿将属上品,身价百倍。许多养鸟者往往会饲养其为爱鸟压口。油葫芦叫声幽婉动听而且还承担着鸟教师的作用,故将其排名第二。
其三的是蝈蝈,自清代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里。每逢雪季,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乾隆帝还专门作诗《榛蝈》赞咏,诗曰:“啾啾榛蝈抱烟鸣,亘野黄云入望平。雅似长安铜雀噪,一般农候报西风。蛙生水族蝈生陆,振羽秋丛解寒促。蝈氏去蛙因错注,至今名像混秋官。”清宫内还专设“把式”繁育三大虫。凡是能在冬天饲养的蝈蝈,一般都是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每年的8月至9月底,育虫的师傅们都要前往山区收购一大批成年的母蝈蝈带回饲养基地,交配后,在土中产卵。10月初,新孵出的幼虫最需要精心的照顾,它们一般吃一些涂裹了黄豆粉的胡萝卜,环境温度和日晒量都会影响到蝈蝈将来的颜色和体形。这些幼虫到了11月初,基本上结束蜕变,进入成虫期。按照玩家的习惯,蝈蝈又可分为黑蝈蝈、绿蝈蝈、山青蝈蝈、草白蝈蝈四种。黑蝈蝈是最受北方鸣虫玩家欢迎的一种蝈蝈,又称“铁皮蝈蝈”。主要特征一是色重、二是体大,三是鸣虫声佳。行家认为,正宗铁皮蝈蝈为北京西山的特产,幼时通体深灰色,腹部淡粉,红牙,颜面发蓝;愈老体色变得愈重,直到最后全身为乌黑油亮,外观给人以深沉凝重之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绿蝈蝈是特指那种通体绿而发翠,双翅金黄,不带丝毫杂色的蝈蝈。这种蝈蝈也是冬虫爱好者的宠物,在清代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它的身体曾在铁皮蝈蝈之上。绿蝈蝈的鸣声不见得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上。山青蝈蝈其实也是广义上的绿蝈蝈,因其体色实以绿色为主,只是与绿蝈蝈相比,绿而不翠,色泽稍重,绿中间有杂色。夏天在田野里捉来的蝈蝈,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它最喜欢生长于平原的庄稼地里。草白蝈蝈多产于山区的野草之中,但比铁皮蝈蝈的体色要浅,基本上是黄褐色相间,与枯草色很相似,只是肚皮为黄绿色。
成年蝈蝈基本上属于杂食类昆虫,饲养者可以每天喂它们一些“面包虫”,间或也可以喂一些蔬菜及瓜果,以做到营养均衡。在冬天喂养蝈蝈,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喂养蝈蝈的环境温度。一般情况下,在高于27~28摄氏度时,蝈蝈就会开始大声鸣叫,但是切忌把养蝈蝈用的葫芦放在暖气上烘烤,并且长时间的鸣叫也会缩短蝈蝈的寿命。当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大约在16摄氏度左右时,蝈蝈就会停止鸣叫,当然,温度也不能太低,0摄氏度以下时就容易造成蝈蝈的死亡。这些冬蝈蝈一般都可以活到第二年的春后,不过,也有许多饲养高手能让它们一直活到第二年的5月份左右,这就在于精心地为它们搭配饮食,并且控制好它们生活的环境温度。
蝈蝈分本叫与药叫(亦称点药),本叫,乃天然鸣声,它原来怎么叫就怎么叫;怎么让它变音,或者让它叫得更好听?北京人发明了一种点药术,此术乃京城一绝,点药则点在翅上,以变其音响。药是用朱砂、铜渣、松香等制成。点药之目的在借异物之着翅以降低其震动频率,相传发明者是将蝈蝈笼挂于松树下,一日忽闻鸣声大变,苍老悦耳。仔细一看原来是松脂滴虫翅上。自此悟出蝈蝈的不同点药方法。红色的点药是朱砂,绿色的是铜渣。点药不但有“盖药”、“底药”之说,而且有“明药”、“暗药”之说,点蝈蝈儿多用“甩药”法,点油葫芦、蛐蛐儿又有“续药”、“撤药”法。
其他鸣虫类
一、竹蛉
竹蛉属于树蟋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斑角树蟋、宽翅树蟋、长瓣树蟋(紫竹蛉)、黄树蟋、中华树蟋(青竹蛉)、特兰树蟋、真树蟋(银哨竹蛉) 这里只介绍最常见的两个品种:青竹蛉和紫竹蛉)
1、青竹蛉,叫声有点像蟋蟀,以绿色为主、到后期也有枯叶色!全国各地都有,南方居多,前期虫子应该为青色,随着时间变长后,颜色会转为黄色或枯叶色。目前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9月28日我在奥邻匹克花园捉到了30多只。
2、紫竹蛉,叫声有芙蓉鸟叫声和木鱼声、以前我一直认为紫竹蛉应该是紫色的,其实这点是错误的,紫竹蛉也有绿色、黄色、紫色。紫竹蛉辨别方法很简单,体形和青竹蛉很像,比青竹要大一些,最明显的是肚子上有一条黑紫色线!
再介绍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品种,就是没卖的!
3、树蟋就是大家所说的银哨竹蛉,栖息于高大乔木,体形较小,呈白色,基本不变色,一般只有3个月寿命,野外生存期更短,故极为少见,现市面上几乎看不到。

竹蛉的挑选:

1、整体:虫体要大、须要长、六足要全!
2、颜色:紫竹的颜色有绿色、黄色、紫色。正宗紫竹上市的时间应该是在9月
3、翅膀:要长要宽,翅膀的末端一定要选者圆的,翅膀的厚薄也很关键,要挑选厚的,翅膀厚,叫声洪亮有力。
竹蛉的饲养
1、竹铃在装盒时最好让它飞一飞,如果翅膀粘住的话饲养再长的时间也不会开叫!饲养紫竹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叫,飞也飞过,食物也换过可就是不叫,这个时候雌的竹蛉就起作用了,把雌竹蛉放进去,雄虫马上会起叫,交配的时候雄虫将翅膀打开可以看到在项这里有一块黑色的东西,这时雌虫会爬到雄虫身上吃那块黑色的东西,雄虫就在此时完成交配,交配好后雄虫会马上逃离,这时就可以把雌虫提出,然后就可以享受紫竹蛉的叫声了。 对喜爱紫竹蛉的朋友来说雌虫是宝贝!但很多朋友经常饲养不好,其实不是雌虫难饲养,关键是交配好后,雌虫没有地方产卵而被活活的憋死!竹蛉产卵是产在树枝里的,所以饲养雌虫时里面要放一根树枝!
竹铃非常怕惊动,一旦惊动就会乱蹦乱跳,以至条断大腿,而且惊动竹铃以后几 养在安静得环境里! 还有一个问题,紫竹在家叫的很好上身就不叫,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不管你是用光倒还是温度来倒时差让它白天起叫,上身后都是需要适应过程,短的2-3天,长的一周。
二.金钟
是一种黑色约有两厘米的小虫,体型像一个西瓜籽,触角约是身体的两倍,黑,白,褐三色相间,翅脉起伏呈波纹状。前肢细长,后肢发达有力,善于跳跃。雄虫叫声有金属音,发出 当 当 当略带颤音的叫声。 周围若有雌虫,叫声则变为先发出一个 丝 的长音再发 当当声。在冬天养金钟的同时若有一只雌虫相伴那一定大饱耳福。两雄相遇互相掐斗,同时发出高音别有风趣。以前曾去北京香山外的樱桃沟捉过,留过种自己繁殖,送与亲朋好友,现在那里好象没有了。金钟的饲养与竹蛉相似。
鸣虫除上述外还有大黄蛉,小黄蛉,墨蛉等各有情趣。就不一一说了,有时间整理在发,以上有个人观点,也有从前辈的精髓。
发表于 2009-11-12 18: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8: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受益不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听老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9: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的看完 长见识了 辛苦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9: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受益不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2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20: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的看完 长见识了 辛苦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2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2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