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dennis0

[原创] 又分美国大黄和玉竹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9 20: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9 2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9 21: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专业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9 2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货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9 2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自己分大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0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07: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0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用还很漂亮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霸王丸于2012-10-09 12:00发表的:
强人又出手了。
另外问一下,直接加温没有低温萌动吗?

对。 在马尾松的ABCD理论指导下, 结合我的实际情况, 大胆地不低温萌动, 小心地就在室内放着。

下面附马尾松的ABCD理论。 http://bbs.18888.com/read.php?tid-478541.html

份虫中卵仔的处理规律

(这几天新帖不多,再写一篇)

说起来份虫,可能是不少虫友都喜欢玩的内容之一吧。
兄弟俺自斗蟋开始,份来份去,只要能搞到母虫的,大约吧,已经份了20来种。不算多,但自己也有一些经验的总结。其中包括亲本虫的饲养调理、产卵床的准备、卵的处理、幼虫的食谱和饲养环境等等多个方面。另外还有杂交,这方面俺也刚开始搞,以后再和大家交流。这篇帖子仅就zhouyu兄弟的提醒来说说虫卵处理的方方面面,希望能给有同好的虫友一点点捷径。同时要说的是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经验,出发点是自娱自乐,不一定适合份房的商品化份虫,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常在青鸟玩的的虫友都知道份蝈蝈需要“闪仔”,不管你是前40天后30天,还是反反复复的升温降温的折腾,总之不“闪仔”就几乎是不会孵化出来蝈蝈的。可是黑白虫就不一定要“闪仔”。那是为什么呢?
原来,虫子为了抵御冬季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进化出了众所周知的“滞育”的本领(关于滞育,不了解的朋友,到网上搜一下就可以知晓)。只有打破虫卵的滞育才能孵化出幼虫。打破滞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孵化,另一种就是本帖的重点---人工打破滞育的规律。
要人工打破滞育首先要分析准备孵化的虫子的大致产地范围,这个范围我把它们分为4类:
A,完全产在北方的,如蝈蝈、姐儿等。
B,南北方都产,但主产北方的,如斗蟋、黄脸油葫芦等。
C,南北方都产,但主产南方的,如石铃、磬铃等。
D,完全产在南方的,如污褐油葫芦、花生大蟋等。
其中,
A,类虫必须“闪仔”才能人工提前孵化,蝈蝈就是这么麻烦的虫虫。
B类虫不必须闪仔,只要有效积温达到要求就可以孵化,其中斗蟋的有效积温是1000左右,黄脸油葫芦要比斗蟋少约1/4~1/5。
C类虫也不必须闪仔,且除了用有效积温的方法来打破滞育外,还可以用对亲本虫加温同时补光的办法来打破滞育,这样亲虫产出的卵仔本身就是非滞育卵,只要对卵仔也保持加温和补光,卵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孵化,这点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本站的兄弟写的《我是这样份竹铃的》一帖。
D类虫就简单多了,虫卵本身就不滞育,我在冬季份的污褐油葫芦基本上都在一周到10天左右孵化。
除了产地的判断因素外,还可以结合虫子的一年中发生的代数来判断归类,这主要是用来区分B类和C类虫,对A类和D类的判断没用,凡一年一代的都可归于B类,一年两代或以上的都可归于C类。
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需要象蝈蝈那样烦琐的“闪仔”的虫一共就没有几种。
再总结一下虫卵的处理手段:
1,闪仔:类似蝈蝈卵的处理方法(新手可查阅论坛的老帖),这个手段主要针对A类虫,对B类C类虫也有效。
2,有效积温法:在25°~30°的范围内,持续的保持的温度×这个温度持续的天数=有效积温。(例如:27°×37天=999),这个数值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越热越快的,并且有时由于温度的波动和湿度的差异略有不同。这个手段主要针对B类虫,对C类虫有时也有效。
3,对亲本虫打破滞育:通过对交配的雄雌亲虫的加温和补光,使亲虫误以为一直生活在夏季,这样亲本虫产下的虫卵就是非滞育卵,这种非滞育卵遇到低温或光照不足立即就会转入滞育,所以对虫卵也要持续加温和补光,这样虫卵很快就可以孵化。此方法特别适合C类虫,而且在冬季可短时间即出虫。但技术要求稍高,工作量较大。
以上就是俺自己学习演练和总结出的虫卵的处理方法的一些经验,希望大家能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大富贵于2012-10-09 15:20发表的:
楼主真是高手,从装备到经验,非同一般。请楼主告知细节和步骤;今年养老虫,等到何时才出新虫?明年夏天?还是用温度控制短期就可孵化新虫?请赐教
第一个问题(细节和步骤等)请参见本主帖最上面的两个连接。
第二个问题, 请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马尾松的ABCD理论(见48楼), 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去做吧。 你行的。

再简单说一下。 我的是去年野采的秋虫下的卵, 没加温也没冷藏就放在室内( 大概 15C 到 20C )。 今年三月卵它自己就孵化了, 再加温(25C 到 30C )一个多月成虫了。 成虫在今年5月到7月产卵了, 卵也是放室内, 再然后就是本帖了(人工虫第二代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