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养鸣虫的用具,大致分为几大类,北方以葫芦为代表,南方以盒,筒子,管具等为主。
然而最原始的鸣虫用具,是笼具。
笼具依材质分为竹制,木制和金属制品。其外观大多仿制鸟笼,只是尺寸按比例缩小。
从饲养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而言,鸟笼式的笼具由于笼丝是纵向平行排列,并不适合鸣虫攀爬活动。
而高敞通风的环境,较大的笼丝间距,决定了其使用范围集中在大中型的螽斯类鸣虫。而使用时期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尽管如此,硬质缺乏缓冲的笼内空间,还是经常导致饲养其中的大中型螽斯类鸣虫受惊意外损伤。
最常见的是大腿的折断。
纱笼的出现,使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早期的纱笼,使用的是涤纶蚊帐纱缝制的,就是捕虫网的材料。轻而柔软。空隙细小,可以饲养各种不同尺寸的鸣虫。弹性好,不会损伤鸣虫,但这种纱布强度有限,容易被口器尖锐发达的种类咬破。尤其是蝈螽和似织类的鸣虫。后来改用防虫网等更坚固耐用的细眼纱网。
纱笼的笼骨,多使用金属,有铁丝,也有钢丝,根据其数目不同,大致分为四柱,六柱两种。笼骨的粗细则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通常22号至20号较常用。
纱笼的尺寸,如果是方笼,通常是长宽高都是11厘米,如果是圆笼,直径是11厘米 高13厘米。底部多用厚皮革缝制,使用的时垫一块纸板,就不会弄脏皮革。
纱笼的开口在侧面,多用纵向下拉的锁边拉链,使用比较方便。
笼顶有连接别针,笼底有小环,可以首尾相互连接悬挂,使用的时候可以多个悬吊起来,节省了空间。
纱笼具有常规虫具没有的优点,除了不易使鸣虫受伤,适应种类极为宽泛,内环境光线相对黯淡,鸣虫不易受惊扰,易开叫。若虫可以在笼内正常蜕皮羽化。喂食清洁方便,可以直接在野外捕虫时使用等等。
但由于制作简单,材料价格低廉,故没有得到重视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