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05|回复: 12

这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7 0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是用普洱泡过的  一个是昨天刚用儿茶煮过的

我就纳了闷了 别人用儿茶煮出来是红色的 我煮出来的咋是黑色啊
200909175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09: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因为还没晾干  还是因为儿茶太浓了   对不起 沙发自己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09: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儿茶
  catechu
  亦作cutch或cashoo。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西泻(傣语)。
  自多种植物提取的物质,用於染色和鞣革。有两种︰黑儿茶(得自印度产的金合欢属树木儿茶〔Acacia catechu〕和苏马儿茶〔A. suma〕)及苍儿茶(商业上称棕儿茶,得自印度尼西亚群岛产黑儿茶〔Uncaria gambir〕和酸钩藤〔U. acida〕的叶)。均具有甜味,医药上用作收敛药,主要成分为儿茶鞣酸和儿茶素(或称儿茶酸)的混合物。catechu一词亦指槟榔果的提取物,含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剂。
  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Willd.)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清热、生津、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回,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有栽培。
  植物特性
  落叶乔木。树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条状薄片开裂,不脱落。小枝细,有棘刺。叶为偶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白色。荚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泽,有种子7~8枚。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生长特性
  儿茶系阳性树种,喜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宜选向阳坡地栽培。
  【英文名】 CATECHU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
  【来源】本品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f.) 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
  【考证】出自《饮膳正要》。《本草经疏》:乌爹泥,今人多用外治,内服甚少。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打碎。
  【性状】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鉴别】(1) 本品粉末棕褐色。可见针状结晶及黄棕色块状物。
  (2) 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纤维素预制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性味归经】苦、涩,微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备注】进口儿茶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儿茶钩藤(干巴儿茶树)Uncaria gambier Roxb.的带叶小枝,经水煮的浸出液浓缩而成。药材呈方块状称方儿茶。直径约2厘米,表面棕色至黑褐色,无光泽,又称棕儿茶。主要含儿茶素约30~35%,儿茶鞣酸约24%及槲皮素、儿茶荧光素、棕儿茶碱(gambirine,C22H26O4N2)。文献报导叶尚含有其它五种生物碱:罗克斯伯氏碱A(roxburghine,A, C31H32O2N4),熔点290~295℃;罗克斯伯氏碱B(roxburghine,B,C31H32O2N4),熔点255℃;罗克斯伯氏碱C(roxburghine,C,C31H32O2N4),熔点245~250℃;罗克斯伯氏碱D(roxburghine,D,C31H32O2N4),熔点197~200℃;罗克斯伯氏碱E(roxburghine,E,C31H32O2N4),熔点234~236℃。
  【摘录】《中国药典》
  儿茶
  (一)概述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西泻(傣语)。
  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Willd.)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清热、生津、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回,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有栽培。
  (二)植物特性
  落叶乔木。树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条状薄片开裂,不脱落。小枝细,有棘刺。叶为偶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白色。荚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泽,有种子7~8枚。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三)生长特性
  儿茶系阳性树种,喜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宜选向阳坡地栽培。
  (四)栽培技术
  多用种子直播。
  1.采种
  种子于3月成熟,应及时采收,如过时不采,则荚果掉落。采摘方法:用竹竿敲落收集,日晒1~2日,荚果开裂,将种子剥下,选大粒、饱满的作种,用布袋贮藏,挂于通风干燥处,以待播种。种子当年采收,应当年播种,如越年播种,则发芽率显著降低。
  2.播种
  儿茶宜直播,在雨季初期播种。在选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40厘米*300厘米挖深45厘米,宽60厘米的坑,施足基肥,再填适量细土,然后每坑播种5-6粒,播后盖土,以覆没种子为度,过厚影响出苗。待苗高10厘米应分批间苗,去弱留强,缺苗补齐。最后以每坑留一株为宜。
  3.田间管理
  (1)除草松土
  每年应除草松土2~3次,先将植株附近杂草铲光,松土。然后将四周的杂草铲光,覆盖于植株附近,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抗旱保苗。
  (2)增施追肥
  为了使儿茶迅速生长,提前投产,应当追肥。7~8月除草时,在植株附近处挖坑,将除下的杂草填入坑内,然后每株施入过磷酸钙或硫酸铰0.75~1.5千克,与草混合作追肥。
  (3)整枝设支柱
  儿条主要利用茎干心材,如分枝过多,则影响心材产量,应将分枝修剪。幼树顶枝下垂,应设支柱,使其正常生长。
  (五)采收加工
  儿茶树生长15年后即可砍伐加工。因年龄越大,心材多,产膏量就越大,故可根据生长情况及国家收购计划,适时采收加工。
  宜在冬季采收。将成龄植株连根砍伐,除去树皮和白连材,将红黄色心材砍成碎片,加水熬煮过滤,滤液浓缩成糖浆状,倒入特制的模型内,做成25~70厘米见方小块,冷却干后即成。
  含羞草科金合欢属的一个种,学名Acacia catechu Willd.,别名黑儿茶、孩儿茶。落叶小乔木。心材提取的烤胶,含儿茶单宁酸20-50%,儿茶精(d-catechin)2-20%,及表儿茶酚(epicatechol)等成分。性微寒,味苦,有清热、化痰、生泽、敛疮、止血、生肌、镇通等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腹泻、扁桃腺炎、小儿消化不良等病。也是工业上鞣革、印刷、染布的优良原料。原产印度、缅甸及中国云南南部,产量较多。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浙江等省(自治区)也有少量栽培。
99636c0e0f32ffd97acbe1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干吗用儿茶煮捏,每年绿茶煮盆时一起煮呀,儿茶一焦就发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0: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嘛,儿茶都用上了。煮蛐蛐罐,过笼还是用绿茶吧。
用普洱煮,你用的生茶还是熟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1: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津门故里于2009-09-17 10:59发表的 :
好嘛,儿茶都用上了。煮蛐蛐罐,过笼还是用绿茶吧。
用普洱煮,你用的生茶还是熟茶。
熟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基本农田于2009-09-17 11:37发表的 :

熟茶
得,估计到了。熟普别用了,其实绿茶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茶老不应该以儿茶为主的。以儿茶为主的煮出来就是发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5: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用清水猛煮一下看看能不能浅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7: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茶偏热还是绿茶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