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兰江

[兰花小词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带兰



属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较多和最受欢迎的洋兰之一。是热带庭院中栽种比较多而管 理十分省事的花卉,既可作盆栽花卉,又能作切花。

  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60个原生种,全部为附生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自印度往东至中国南部、东南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菲律宾、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 屿均有分布。大多数种类花较大,花色鲜艳,花期长,是很有价值的观赏花卉。  

  万带兰为典型的附生兰科植物。与卡特兰和石解不同,它为单轴类茎的洋兰,有明显的茎 干和气生根。根较卡特兰、石斜粗壮,不但负责吸收水分和养料,并且支撑茎干直立向上。新根 在春天从茎部生出,通常白色,先端根冠部分常为绿色。如根冠折断,生长即停止不前。万带兰 靠粗壮的根系可以附着在其他植物或岩石上生长。

  叶片在茎的两例排成两列,通常可看到3种形态:扁平而背呈龙骨状;圆拄状;半圆柱状而 在向轴面具有一纵槽。叶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有较强的抗干旱结构。

  花较大,通常色泽鲜艳,有粉红色、黄色、紫红色、纯白色,也有其他兰花很少见的茶褐色、 天蓝色等。花尊与花瓣相似,通常明显具爪。唇辨与蕊校基部粘连,有距,3裂,佣裂片直立,中 裂片前伸;距呈圆锥形,端钝,内面秃净。蕊拄短,圆柱形,无蕊柱足,花药顶生,2室,花粉块2— 4枚,着生于短而宽、具大型粘盘的柄上。

  万带兰的花与其他常见兰花在结构上基本相同,但各部分的大小比例相差较大。例如,一 般兰花的花瓣和唇瓣都十分发达而显著,但万带兰的杂交种花瓣较小,唇瓣更小,很不明显,如 不注意,往往会把它忽赂掉。而3枚尊片则特别发达、明显,尤其两枚侧尊片更大,呈椭圆形,变 成欣赏的重点。唇瓣虽然居于花的中心,在观赏上已不占重要地位。 万带兰的总状花序从叶腋间抽出,有花10—20朵,每朵花能开放2—3周,通常从下往上 顺序开放,所以每支花序在高温条件下可开放一个多月。
万带兰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头兰



又称西姆比兰、大花蕙兰,是指兰属中一部分大花附生种类。在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广泛栽培,是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洋兰。其中大型植株的品种常供作切花,较小型植株的 品种多用作盆栽。目前在世界各国栽培的虎头兰,均经多年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其花大,花形规整丰满,色泽鲜艳,花茎直立,花期长,栽培容易,生长健壮。我国多数地区栽培的虎头兰 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多为直接或间接来自于野外的原生种类,尚未经人工杂交改良,野生性 状比较强,观赏效果较差。近几年,从国外引入许多品种的杂种虎头兰,观赏效果甚好。引入途 径多是每年的全国兰花展览和数年一次的花卉博览会上由台湾、香港、日本、荷兰等地的花卉 经营者和兰花爱好者带入国内。也有些花商直接从国外运进成苗或试管苗。
虎头兰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0: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卡特兰 cattleya hybrida



学名:cattleya hybrida
别名:嘉德丽亚兰,卡特利亚兰
科属:兰科卡特兰属
卡特兰是世界上栽培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洋兰之一。它的姿态优美、花大艳丽,并具有特殊的芳香,是被世界公认的“兰花之王”。
卡特兰属植物原生种有65个,多为名花。原产于热带美洲和亚热带,从墨西哥到巴西均有分布,其中以哥伦比亚和巴西的野生种最多。卡特兰全为附生兰,多附生于森林中大树的树干上。它具有假鳞茎,假鳞茎呈棍棒状或圆柱状,顶部生有叶1枚~3枚;叶厚而硬,中脉下凹;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花萼与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包围雄蕊下方, 中裂片伸展而显著。
卡特兰  cattleya hybrida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兜兰 Paphiopedilum



又称拖鞋兰。兰科多年生草本。多数为地生种,杂交品种较多。是栽培最普及的洋兰之一。主要分布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林下。茎甚短;叶片带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绿色或带有红褐色斑纹。花十分奇特,唇瓣呈口袋形;背萼极发达,有各种艳丽的花纹;两片侧萼合生在一起;花瓣较厚,花寿命长,有的可开放6周以上,并且四季都有开花的种类。分株或无菌播种繁殖。用腐殖土或泥炭土盆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越冬温度应在10℃~15℃左右。常见栽培的有:卷萼兜兰、杏黄兜兰、同色兜兰、紫点兜兰、硬叶兜兰、美丽兜兰、带叶兜兰、飘带兜兰、麻粟坡兜兰、雪白兜兰和杂交种杰克图肯兜兰。
兜兰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瘤瓣兰Oncidium ampliotum




又称一叶兰,兰科多年生草本。地生或附生;假鳞茎卵圆形或圆锥形,长2厘米~3厘米;花后或开花同时长出一枚叶片。花期4月~6月;直立花序高15厘米~25厘米,花通常单朵,淡紫色或粉红色,唇瓣上有多数暗紫红色的斑点。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海拔900米以上的阔叶林下。繁殖用分株或无菌播种。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用泥炭、苔藓或腐殖土浅盆栽植,要根际透气排水良好。秋季逐步进入休眠,待叶片干枯后盆土保持干燥至次年春季开始萌发之前。由于独蒜兰花十分美丽,是一种很珍贵的小型盆栽花卉。全属约16种,中国分布有15种。常见栽培的还有白花独蒜兰。
大瘤瓣兰Oncidium ampliotum.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褶虾脊兰Calanthe triplicata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地生兰类。 茎甚短,无假鳞茎;叶长30厘米~60厘米,具长柄。花茎高约70厘米,总状花序密集多数花;花白色,较小,直径约2.5厘米,唇瓣3裂,中裂片深2裂,距纤细,比花梗短,长约2厘米。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用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盆底部应填一些碎砖块,以利排水。分株繁殖。冬季不休眠,越冬温度10℃~15℃。花期春季。同属植物约250种,中国产约50种。通常分为两大类,常绿种和冬季落叶休眠种。其中叉唇虾脊兰高可达70厘米;花莛高出叶面,总状花序具多数花;花黄绿色。冬季叶片保留或干枯。春季开花。冬季要保持盆土干燥;越冬温度在10℃以下。
三褶虾脊兰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鹤顶兰 Phaius flavus



又称红花鹤顶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地生或半附生。假鳞茎呈圆筒形或圆锥形,高约10厘米,由苞片形成的假茎可高达60厘米;叶3枚~8枚,叶片长约45厘米,宽约11厘米,披针形,上面有不规则的黄色斑点或条斑。花莛从假鳞茎的基部生出,高可达90厘米,有许多朵花、花芳香、花期长、花径约7.5厘米,浅黄色,在唇瓣上有一些棕色或红棕色斑点,花瓣小于萼片,唇瓣管状。春季开花,花期长。是极好的室内盆栽花卉。分布于华南及台湾,东南亚也有。用分株和无菌播种繁殖。要求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殖土盆栽。冬季相对休眠,保持盆土微潮,不宜浇水太多。越冬温度应在6℃以上。
黄花鹤顶兰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花色



根据江、浙一带的兰蕙传统上以绿色为佳,尤以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黄绿色次之、赤绿色更次。凡属赤花,总以色糯者为上品,色泽昏暗而泛紫色者为下品。其他类兰花,对色的评价因地而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花的肩



肩 -----兰花外三瓣中,*****竖直一瓣称为主瓣,左右横向排列两瓣称为副瓣。所谓“肩”,即专门指副瓣着生的形态:第一种呈水平状,称为“一字肩”,属上品;第二种,当舒瓣前后,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称为“落肩”,这种形式较次;第三种,是花刚盛开,副瓣就大幅度下垂,与主瓣形成三角形,称为“大落肩”、“三脚马”、“八字架”,如呈这种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于外三瓣着生姿态恶劣,也不足取了,属劣品;第四种,是副瓣微向上生,称为“飞肩”,属贵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的捧



捧-------- 即内三瓣中间向外竖直靠拢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洁为主,按其形式可分:

蚕蛾捧------形似蚕蛾形。又分硬和软二种,例如春兰中的绿英、荣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兰中的大一品、培仙、荡字、楼梅、端梅、崔梅、庆华等。

观音捧----(俗称观音兜) 形似神话中观音菩萨,帽沿前端兜形,如春兰中龙字、春一品, 蕙兰中的老染字等。

豆壳捧------捧瓣尖端较圆钝,瓣肉厚,有兜状,形似蚕豆壳一端形态,如蕙兰中的关顶。

蚌壳捧------每片捧瓣似空蚌壳般内凹外隆,如春兰中的常熟、大魁荷,蕙兰中泰素等。

剪刀捧------捧瓣似剪刀形,如春兰中的文团素,蕙兰中的华字、赤团子。

蟹钳捧------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扁,以蕙兰中的万年梅最为典型。

猫耳捧------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状似猫耳般,如蕙兰中的蜂巧、朵云。

短圆捧------捧瓣短而圆,瓣背弧形较大,如郑同荷。

蒲扇捧------捧瓣短圆,但瓣背弧形较小,如春兰中的西神梅。

罄口捧------捧瓣虽无兜状,但瓣尖缘微有罄口状,例如春兰中的盖荷。

上述各种捧瓣形式,以蚕蛾捧为上品,观音捧较次,其余均属下品.
根据捧瓣着生姿态,有的二片相互分开或部分相联,或甚至与鼻(柱蕊)和舌(唇瓣)混杂胶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种形态:
五瓣分窠----- 二片捧瓣各自分开,瓣根基部着生在外三瓣基部汇合处。
分头合背----- 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离,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联结成整体。
连肩合背----- 捧瓣与鼻和舌联结成块状整体,或捧瓣尖端部位与鼻微有分离痕迹,例如春兰中蔡梅水仙和蕙兰中潘绿常有类似形态出现。
三种捧瓣着生形态中,以五瓣分窠形态最优美,分头合背次之,连肩合背最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