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由于猪盒门事件, 大家对竹制虫具都有意见, 那在这里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 先澄清一下, 我绝对不是朱盒的粉丝, 他做的东西, 在我看来太粗糙, 我看不上, 所以到现在为止, 我一个也没买过.
第二, 在这里谈一下竹制器皿的特点, 有讲得不对的地方, 大家请指教.
竹制的器物, 是我接触过所有材料的东西里, 收藏难度非常非常高的, 主要特点是:
1: 开裂, 3年前收过一个清朝的笔桶, 全品相, 结果到家1星期就暴了, 主要是开空调的原因, 但不开空调, 人受不了 , 所以也别以为老竹就不会暴. 至于家里的叫筒茶叶罐和笔筒, 都有过暴掉的惨痛经历. 听朋友的说法, 上海还算是好的, 到了北方, 这东西有10个暴10个.
2: 发霉, 上海的天气偏潮, 到了5~8月, 非常容易发霉.
3: 变形, 这我就不说了, 玩过竹盒的朋友都知道.
4: 虫蛀, 这一点不用怀疑, 相信我就行了, 也有很惨痛的经历.
5: 易脏, 除了密度偏高的竹皮, 里面非常容易脏, 而且脏了以后, 基本救不回来.
第三, 再谈谈竹的特点:
上面讲的也是特点, 但是坏的, 现在开始讲好的:
1: 变色, 竹的东西, 越盘越红, 越盘越亮. 想想以前家里的老竹椅就知道, 非常漂亮.
2: 加工手法多样, 如留青, 浮雕, 阴刻, 深雕等.
3: 材料便宜, 竹子的材料价格, 可以说是最\"贱\"的, 而且到处都有.
第四, 潜谈竹制虫具:
竹制虫具, 入门不高, 但玩得好的人少, 再加上不易保存, 所以老的东西非常稀少, 市面上所谓的\"老竹\", 到民国的应该没有, 更不用说到清的了. 真的出了件的话, 也基本没法谈价值. (在这里说一下, 大家对\"老\"的定义不同, 我的定义是清朝和清以前). 所以个人感觉玩竹制虫具的乐趣也在这里, 挑战自己.
再说说这次的朱盒事件, 说一个产品的质量好不好, 应该从产品的总体数量来看, 这里面还有客户使用的问题, 君不见连上百万的大奔都有用\"牛车\"拖着游街砸的? 至于胶水的问题, 我想这不是重点, 每个盒子都有要用到胶水粘, 榫头的问题, 就看倒底是他本人说的还是空炒出来的, 前者的话就是诚信问题, 后者的话也怪不到他头上.
这次朋友们爆出的猪盒事件, 在我看来本身问题并不大, 只要修一下就行了. 我买的盒子, 也坏过, 不过商家都提供售后服务, 我一般就把盒交还给卖我的商家去维修, 也从没人向我收过钱.
最后, 还是要说\"玩意\" 这东西, 跟着自己的喜好玩, 别跟风, 这个月, 本人订制的2样竹制金钟盒就要出来了, 不论你们怎么看, 我还是最爱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