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7 1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uangzx于2009-07-17 16:13发表的 :
古称白玉是和田白玉。青海料,切莫料,昆仑料,俄料矿物质结构跟和田一样的,在古代作的东西是没用这些玩意的。
个人不看好,说错误怪。
500分没人稀罕,如果东西不对,希望楼主以后的发言风格符合本版的风格
本人最多只有送800分的権利、要説対頭才送。
楼上称”古称白玉是和田白玉” 我問你和田是幾時特名的、崑崙山又是幾時得名的?
古人連有無和田這個地方都不知道、又如何能知道和田玉?
古玉只有去台湾故宮博物院去見。唐宋以前基本是透明度低、硬度高的蛇紋石、伝説叫”崑崙玉”、也就是現在的藍田。和新疆無関係。現在無有出産。也有点透明度高的碧玉系的東西、属与大理石一類的。
現在称作玉的東西都是透闪石、也就是楼上提到的東西。成分一様、状態有点不一様。和田玉特別貴也就是市場過熱罷。為何現在只称透闪石為玉?因為現代鉱物学上の画分、把許多以前中国人都叫”玉”的東西、従玉的概念裏分離出去了。各有各的名称了。 然後、老外又把中国玉概念の中心部分叫作”軟玉”、在鉱物学上、軟玉也就是指”透闪石”一類的晶状体。有了”軟玉”的概念後、中国玉的概念的内含就被限制死了。只有称”透闪石”為真玉、其他都不特称玉。
這個不是中華思想、因該放棄称中国玉為”軟玉”。古代玉硬度有超過7的、一点不軟。為何要称軟玉。和田玉是軟玉。所以不是貴石。称”非貴石”、也就一点不貴的意思。大家都上了新疆人的当了。
世界上大量鉱蔵透闪石的地域少説有十幾処、搞不定幾時、採出一塊比和田要水的石頭也不奇怪。
可是、当地人不玩透闪石、人家有貴石、和宝石。所以就顧不上玩玉了。
再説説玉鑑別的可信性的問題
比方説、青海料和和田料的鑑別上、鉱物成分一様、科学鑑定区分不了。要請専門家来作肉眼鑑定。有誰来証明你的経験是正確的、你的推論有無科学説明的基礎。没有、只有経験、無有理論。
別人在相信你的判断以前、你有無方法証明你的経験是正確的。無有、好、
那麼我説、所謂玉専家説的只是一種可能性、不是確実性。連可能性有多少都無法証明。
只能信用50%。
如果你是玉専門家、聴了我的話不服、請論証一下你的肉眼観察正確性是超過50%。我估計誰也証明不出来、為什麼、因為対毎一個物件的判断、是青海料、或有俄料、都無鉱物学根拠可以証明、不管看多少、有多少年経験。因為你的方法論、你的経験的成功率永遠不会超過50%。
50%是如何意思。大家都明白吧。和無用思考、順口一説一様的概率。
玩玉不用拘束与産地問題。産地是証明不了的。玉、美石也。様相好就是好玉、不管産地的事。不是説和田産就是貴。那個是抄作出来的。 我説此物是和田、是無法否定的、除非不是透闪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