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有虫友提问,结合自己的经验作一回答,如有不对请各位虫友指正
本人于2011年11月野采小黄蛉十来只,有公母成虫数只,十只左右若虫。
其中成虫一公四母及三若虫养在一五粮液生态盒里(系半介书生虫友所赠),里面种植水生茅草两颗,是小黄栖息地所挖掘,大水盅一只,期间偶尔更换一下食物,添加些水,没有做刻意的照料,在天气最冷时,也只是晚上加保温垫加温,白天放室内自然状态。
本地最冷大概零度上下,那段时间小黄几乎不再鸣叫,只有装在有机盒里加保温垫的几只会短暂鸣叫几声。
到了今年春天气温回暖,都开始大叫,一直到5月份成虫公小黄才陆续寿终,而雌成虫依然活着
一起捕捉到的若虫,一些照顾不周或因故死去,另一些蜕成成虫,公的也已开始鸣叫
令人惊喜的是在生态盒里已经出现了刚孵出来的小黄若虫,极小,居然从盒子缝隙钻到外面了。
由此,我大致认为,很多小黄在野外是通过若虫过冬的,经过3、4月份蜕化,所以5月初已经有小黄成虫了
而且事实是我所在地区的景观小溪里已经有无数小黄争鸣了
因此,我认为养小黄是很简单的,只要有合适的生态环境,有充分的水和植物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温度在20度以上是一年四季可以不断繁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