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008|回复: 48

简单说说个人玩木头容易走进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4 1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抄袭、摘抄、编著、复制等,转贴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新手玩木头时容易走入的几个误区,下面就简单说说。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高手指正,谢谢!
一、唯产地论
唯产地论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存在于降香黄檀——黄花梨,从来“海越”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不可否认海南出产的黄花梨在纹路和气味上都有优势,但越南出产的黄花梨就没有玩的价值了吗?海南岛和越南有同纬度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温度也有大致一样的可能,在同纬度的一种树所处环境差别不大,那它们出的材料怎么区分呢?其实降香黄檀——黄花梨玩的就是密度油性、花纹纹路,个人感觉只要黄花梨密度油性花纹好了,是海是越个人还真的不在乎。而现在这“唯产地轮”又有向檀香紫檀——小叶紫檀方向发展了,现在很多人一说紫檀就是印度小叶紫檀,檀香紫檀产于印度的质优这是事实,但除了印度其他的地方不产吗?又可以拿出地图来看了,同纬度的地区有吗?又能与产地气候地形相近似的地域吗?看了地图大家的答案可能就有了。其实木材的命名基本没有冠以产地的。唯产地论的观念不会消失,但玩久了见东西多了也许就会有所领悟的。
二、唯标本论
我见过买木料拿着工具书籍甚至是一块木样去比较、去甄别的。这样的不能说方法完全不对,只能说知识学死了有些以偏概全了。就是同一根木料不同部位可以呈现不同的特征,木材毕竟是自然生长的,不是流水线出来的产品,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头。标本、书籍都是帮助你我认知这些木材的工具,要活学活用而不是唯标本论。其实鉴别木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鬃眼、气味、花纹、比重都是可以用来甄别的依据。
三、带星
木料带星存在于小叶紫檀、大叶紫檀、酸枝等类中,其实是缺陷。其中以小叶紫檀带星追捧热度最高。有朋友说带星的小叶紫檀密度高,有的朋友说带星的料普遍发干,其实这两种现象都是存在的。小叶紫檀带星与否个人也不是很感冒,还是那句话密度油性到了就是好料,反之带星的也不选!现在带星的小叶东西太多,朋友说的一句话评价的很到位“盘玩了以后剩下和盘出来的星才是星了。”(具体小叶紫檀的星辨别大家可以搜一下,这里就不再说了)。
四、沉水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我这木料沉水,这沉水的木料~!@@#@@¥@¥@¥@¥@¥@¥@。。。。。。(此处省去三千字)其实大家可以想想初中的物理——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g/立方厘米。而木料的密度通常会说气干密度,其单位也是Xg/立方厘米。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只要木料气干密度大于1g/立方厘米的都可以沉水,例如俗称的黑檀——条纹乌木都沉水。木料沉水与否不是衡量木料好与坏的金标准。那沉水的概念从何而来呢?这就要说降香黄檀——黄花梨,降香黄檀的一般的气干密度约是0.8~0.9g左右/立方厘米,但有的料子密度很好的可以气干密度大于1的,这样就有了沉水的概念了。
五、木珠
近些年手串比较流行,但料子对了外怎么衡量手串好与坏呢?基本标准就是:正圆、顺纹、小眼!以前大约在05年之前大家追求的珠子只是料子对了就好,但后来慢慢的追求做工了。这正圆讲的就是珠子是否圆整,不是椭圆或不规整。顺纹就是依照木材的纤维生长方向打孔,也就大家说的竖茬打眼。小眼就是说这珠子的孔眼要打的垂直而小,打眼后不影响珠子整体的效果和圆度。一串珠子如果是乱纹打眼和顺纹打眼所耗的人工时间是不一样的,现在看来非顺纹打小眼的珠子基本没有把玩的价值了。在追求手串正圆、顺纹、小眼做工之后,还可以追求同料(一串珠子同一根料所出)。
六、影子/瘿子
现在瘿子木的物件也比较流行,但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呢?对于小件、把件来说,无裂、无粉补表面是呈现满花小瘿的状态,当然这样效果的东西价格就会高些,相反的则就便宜些。
七、盘玩
有的朋友说夏季是盘玩木料制品最好的季节,因为夏季汗多皮肤分泌的油脂多。这观念是错误的,木制品在沾染汗水油脂后鬃眼会变大,表面失去致密的感觉,要从新打磨抛光后才会有盘玩前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夏季用干棉布盘玩,不沾汗水和油脂。
八、假如如此
现在是个资讯爆发的年代,创造概念要比诚实营销带来的利润更快捷便利。什么黑檀、绿檀已是约定俗称成为大家所知的了,但现在什么大叶黄花梨、黑花梨、大小叶、紫檀柳、金丝檀。。。。。。。等等的概念层出不穷,目的就是往紫檀和黄花梨上贴。容易冒充紫檀的有的朋友说是尼泊尔小叶叶檀、鸡血紫檀、科檀、红檀,我说这几种其实都冒充不了,因为鬃眼和气味区别很大,红檀现在能否进红木的类别还有待商榷更别提冒充紫檀了,要我说就是有些红酸枝最可以冒充紫檀,很多老红木都可以看到紫檀的某些特征,比重有的别紫檀还要大最容易迷惑人,但见料多了后再观察鬃眼、气味还是能够辨别的。能冒充黄花梨的木材有:白酸枝、花枝木、落水沉、微凹黄檀等,它们只是纹路可以模仿,但鬃眼和气味都无法模仿,细心观察即可分辨。

综上所述,其实最便捷的认知木材的方法就是多见料子,能上手的一定上手看,喜欢手工的可以拿料头练手做点东西,您在动锯、动锉的时候能最直观的感受这类木材的特征特性,比看书听课来的更直接、更会有自身的体会。
闲来无事瞎喷几句,高手见谅多多指正,小弟在此拜谢了。
发表于 2012-5-25 0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感谢痴版的科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1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是好文章,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说明了现在的一些情况。------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18: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兄真高见,所言极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21: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6: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9: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13: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14: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教材。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2: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写的很到位。斑竹 对木材的了解 很门清了、 感谢此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